第11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董昌恭聲回道:「大人,現在還沒有出現有京里權貴的船。」聽到這裡,董昌的心裡已經開始犯嘀咕了,其實也不難猜,估計寧波市舶司那邊有京里的權貴想著弄虛作假少繳稅銀。

  雖然消息還沒有從寧波那邊傳過來,但是要傳過來也是早晚的事,張知節淡淡道:「本督在寧波市舶司正好遇見了仁和公主府的船隻出海,船上所載的貨物與報備不符!」

  「少報了兩千兩稅銀!本督讓仁和公主府的管事太監補上了稅銀,加罰了兩千兩稅銀,並打了二十大板!以後再出現這種情況,皆按此例辦!」

  董昌聽了倒吸一口涼氣,他想過提督大人肯定會讓公主府的人補上稅銀,但是沒想到提督大人不但這樣做,還罰了兩千兩銀子,而且還打了人家二十大板。

  提督大人真是夠猛的!董昌一副驚呆了的模樣,張知節笑道:「本督也和寧波市舶司提舉說了,不用怕,本督會在後面為你們撐腰!你明白嗎?」

  「下官明白,定會謹遵提督大人的吩咐行事!」董昌現在心裡更有譜了,若是有權貴的船經過泉州港出海,那自己就要按照寧波市舶司的做法來了。

  不過董昌是想多了,雖然隨後又陸續有京中權貴的船出海,但是走的都是寧波港,因為寧波港距離京城比較近。

  不過寧波港隨後出海的權貴的船隻也再也沒有出現弄虛作假的現象,也不知道他們是本來就打算守規矩,還是因為仁和公主府的事在寧波鬧得沸沸揚揚。

  一切皆都井然有序,市舶司每日間就是忙著收銀子,至於張知節並沒有什麼好忙的。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市舶司也漸漸的空閒了下來,畢竟該出海的都已經出海了,剩下的就算想出海也沒有船出海。

  天氣也漸漸的冷了下來,又是一年快要過去了,是時候該回京了。如今市舶司一切都運轉正常,而且也沒有船隻要出海了。張知節派人整理帳簿,封存銀子準備入京。

  一輛輛沉重的馬車從市舶司里駛了出來,駛向了港口停著的水師戰船,路過的人紛紛停了下來看著吱呀吱呀沉重的馬車,不用想也知道,馬車上拉的全是白花花的銀子。

  他們可不敢起什麼心思,他們只是感慨,朝廷這次放開海禁,不只民間百姓會發財,就連朝廷也發財了,明明是這麼好的事為什麼朝廷要禁海一百多年呢?

  市舶司徵收的稅銀被費力的搬上了戰船,張知節也上了戰船帶著隨從們啟程前往寧波,將寧波市舶司收取的稅銀裝上了船之後,船隊離開了寧波揚帆北上。

  自從張知節離京南下已經過去了幾個月了,當初張知節就是為了躲避麻煩才匆匆南下,如今麻煩已經過去了,張知節也回京了!不過張知節回京不只是自己回京,還帶著大宗的銀子。

  (本章完)

  第1035章 回京跳腳

  就在今天春暖花開的時候,天津人曾經被震驚過一次,兩百輛大車拉著銀子帶著沉重的吱呀聲迤邐入京。

  沒想到過去了僅僅半年的時間,當蕭瑟的秋風吹著碩果纍纍的時候,又有七八十輛馬車出現在了天津的官道上。

  已經經歷過一次的天津人一下子就認出來了,這和春天他們見過的馬車是一樣一樣的,一樣沉重的馬車,一樣熟悉的吱呀聲,一樣深深的轍印。這是滿載著銀子的馬車!

  春天剛剛有兩百輛滿載著銀子的馬車入京,如今僅僅時隔半年竟然又有七八十輛滿載銀子的馬車入京,真的是驚煞了人!

  上一次是因為錦衣衛提督組建船隊出海,從海外拉回來了兩百萬兩銀子,在整個天下傳的沸沸揚揚!後來,後來朝廷就開海了,放開了海禁誰都可以出海!

  這七八十輛大車銀子應該就是朝廷開海所收取的稅銀吧!如今這天下,這朝廷真的是不一樣了!皇帝這是要發了!而這一切都還要從那位錦衣衛提督說起。

  張知節帶著緹騎護送著七八十輛馬車的銀子入京,得意洋洋像是打了勝仗回京的將軍。在他的心裡開海真的比他打了勝仗的意義的還要大。

  不過,並沒有人迎接他的凱旋,除了戶部。交接金銀的時候,戶部尚書的嘴就沒合攏過。

  眼看著七八十萬輛大車進了國庫,要說沒有點遺憾是不可能的,畢竟是自己奮鬥了半年的成果。想到以後每年都有更多的銀子從自己的手中流入到國庫里,張知節那感覺就跟養了二十多年的閨女要嫁人了一樣。

  帶著幾分低落,張知節入宮去了,自從劉姬做了正宮皇后,正德皇帝就帶著她從豹房搬到了皇宮之中。以前的正德皇帝是把豹房當家,回宮就像是度假,如今終於反過來了。

  正德皇帝聽到張知節回來了也有些激動,不過還是端坐在御書房裡。張知節一路前來拜見,心裡也有點打鼓,看正德皇帝這樣像是對自己還有埋怨啊。

  所以張知節進了御書房之後老老實實的行了一個大禮,正德皇帝哼道:「你回來了?起來吧!」

  這什麼情況?張知節蔫了吧唧的爬了起來,乾咳道:「臣在江南一直掛念皇上呢。皇上最近可好?」

  正德皇帝嘆道:「唉,被懟的不輕啊!」

  張知節聽了氣沉丹田,努力的憋住笑,關切道:「皇上,怎麼會這樣?」

  正德皇帝有些狐疑道:「當然是為了易後之事,朝廷波瀾不斷,知節你當初離京不是為了躲出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