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是也有北方系的官員看不下去了,夏家和福建的官員竟然公然襲殺朝廷欽差,眼裡還有王法嗎?眼裡還有朝廷嗎?

  畢竟張知節最開始並非是要屠殺夏家,而是將夏家押送京城,不管夏家存在不存在冤屈,都不應該暴力對抗朝廷,公然襲殺欽差!這反而說明了夏家心裡有鬼,那些證據都是真的。

  京裡頭就此熱鬧了起來,朝野之間簡直就是吵翻了天。但是也吵不出個所以然來,正德皇帝還是一如既往的無條件支持張知節。

  而且是更加堅決的支持張知節,張知節是代天子巡視南方,換句話說就是代他朱厚照巡視南方,夏家竟然敢勾結山賊謀害張知節,就算夏家沒有其餘的罪狀,只是因為這個就夠將他們滿門抄斬了!

  所以說張知節直接將夏家給屠了有問題嗎?沒問題!根本就沒有任何問題!別說張知節有自己給他先斬後奏的旨意,就算是沒有旨意將夏家給屠了也沒問題!

  正德皇帝心裡就是這樣想的!還有福建的官員,正德皇帝差點沒有氣死,這些官員吃著官俸,受著皇恩,竟然敢擅自調兵襲殺張知節,真是狗膽包天!

  若不是張知節震懾三軍,令福建將士倒戈,後果簡直不可設想!對於即將被押送進京的福建官員,正德皇帝已經打定主意要重辦了!

  就在吵吵嚷嚷聲中,福建的官員被押送進京,同時還有夏家查抄出來的全部家財。正德皇帝先是一怒,然後就陷入了驚喜之中,現在無論是內庫還是國庫都缺銀子呢!

  正德皇帝一邊樂呵呵的數銀子,一邊禁不住想到,若是早知道能得這麼多銀子,就讓張知節早些下江南,然後押送著這麼多銀子回京。自己迎娶劉姬的時候就不用那麼委屈劉姬了,那樣的話就真的完美了。

  雖然京里吵的天翻地覆,但是事情總是要解決,經過內閣的極力周旋,最終終於有了蓋棺定論。已經滅族的夏家所有罪名屬實,連同京里的夏朗也被下獄抄斬。

  而被張知節押送進京的浙江官員全部處斬,被張知節押送進京的福建官員則抄斬三族。這樁大案便到此為止。

  京里總算是安靜了下來,但是其實每個人的心都還提著,因為張知節這廝還在南方呢!誰知道他會不會又掀起什麼風波來?

  內閣一邊和吏部甄選官員派往福建,一邊開始請正德皇帝將張知節召回京城。他們兩個也受不了了,這一陣子在京里四處周旋,他們兩個真的有種心力交瘁的感覺。

  雖然正德皇帝也想讓張知節儘快回京,但是正德皇帝還是要顧及張知節自己的想法的,並沒有直接答應下來,而是含糊過去了,隨即派人去信給張知節。

  關於京里的風風雨雨張知節其實都清楚的很,不過就是知道的消息也都是已經過去很久了的!畢竟路途實在是太遙遠,但是張知節對京里的風雨並沒有上心。

  這點風雨根本就動搖不了他,他一心撲在了沿海各衛所上。帶著常雲和馮海生每個衛所都仔細的巡視,統計個衛所的戰力情況,在巡視當中常雲和馮海生都給了張知節很大的驚喜。

  常雲識個好苗子,對於海事十分熟識,也很有靈性。更讓張知節驚喜的是馮海生,果然是盛名之下無虛士,他對海事的了解程度讓人驚嘆。

  張知節冷眼看去,沿海衛所的將士們竟然沒人能比的過他。他出海的那些年之所以闖下了偌大的名聲,不只是因為他熟悉航路,還因為他有著豐富的海戰經歷。

  (本章完)

  第943章 翠娘

  日子過的飛快,朝廷任命的福建官員已經到任了,張知節也從巡撫衙門中搬了出來。但是張知節依然是福建官位最高的官員,也是在福建一言九鼎的官員。

  張知節和正德皇帝幾次通信,大體說了一下自己在福建做什麼有什麼計劃,表示自己還不能回京。雖然有些遺憾,正德皇帝只好囑咐張知節只管放開手腳干就是,早些處理了早些回京。

  在福建各衛所巡視了這麼久,張知節終於徵調組合了一支四十餘條戰船組成的船隊。真正福建水師的戰力比這個還要大一些的,但是張知節並沒有全部徵調了。

  隨後張知節就帶著這船隊離開了福建,他要前往南京,龍江船廠挑選了容易修復的戰船優先修復,終於湊夠了二十餘條戰船。立即就將這個好消息送到了福建。

  所以張知節便帶著福建的水師船隊來到了南京,將這二十餘條新修復的戰船編入水師,並且給水師的船隊補充火力。火器局就在錦衣衛的麾下,張知節倒是便利得很。

  水師的戰船難得出海,倒是引起了海上的驚動,不過對於水師的戰船出動,海上的海盜們倒是沒覺得害怕。朝廷的水師日漸凋落,這些年來也沒有什麼作為,根本就對海盜們沒有任何的威懾力。

  最近海上倒是熱鬧的很,先是名揚海上的夏家被滅,引起了海上的震動。一直以來被夏家控制的船隊便失去了根基,只能漂浮在海上了。

  雖然名揚海上的夏家被滅震驚了海上,但是海上的海盜們也只是感嘆一番了,根本就不覺得這和他們有什麼關係。

  不,還是有關係的!那可是足足二百多條船組成的船隊,要船有船,要人有人,多麼大的一塊肥肉啊!誰若是能得到這些船隊必然會實力暴漲,甚至成為海上的霸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