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董策的確有些本事,善於明哲保身,隨便拋出一個科舉,便讓所有人為之忙碌,而他明著要在京城紮根,實則卻等候賢王回京,若非賢王當初在出使之前向太后秘密舉薦此人,太后必然會忽略他與賢王的關係!”

  “可是黃中欽不是說,他與賢王只見過一次嗎?這談何交情?”趙嬋很是不解道。

  虞瓏一臉肅然道:“你是不知,有些交情,並非要相處久了才會深,而是你能時不時想到這個人!這也是他的高明之處,如今賢王喝的茶,用的皿,時常哼的曲,連身上穿的便服,佩的玉,都與他有直接關係,換做是你,你能不想他?”

  趙嬋聞言不由臉一紅,她感覺虞侍郎這話聽起來怪怪的,不過她也的確驚訝董策的能耐,他所做的一切,似乎就是為了應對賢王的喜好而去的。

  第三百七十章 兩難

  董策剛入歸義坊,尚未看清裡面情況,便見里坊一側,幾個年輕人正真談論什麼。

  董策一聽,不由一笑,這些人竟在討論可否考取童生!

  “先生!”忽然,這些人里走出一名十五六歲的少年,董策一瞅,暗想這不是跟著許光烽那廝鬼混的小子嗎,叫什麼來著?邱……文森?

  “學生邱文森,見過董先生!”

  “還真是這名!”董策把腦海里有關的電影情節拋之腦後,對邱文森點了點頭,道:“來參加文會?”

  “是的先生。”

  “最近忙著考童生?”

  “對的先生。”

  “那好好考,但要記住勞逸結合,別把身子累壞了。”

  “好的先生。”

  董策頓時就感覺和老外聊天一樣,心裡苦笑一聲,正當他要進去時,邱文森忽然道:“對了先生,不知學生還能到學院學習嗎?”

  “當然可以,不會在我這裡學習,對你考科舉的幫助並不大。”董策提醒道。

  “學生知道,不過學生對於科舉的興趣並不是很大,學生更想學的是理學!”

  “那也要讓你家裡同意,否則會給學院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董策之前就和這些學生說明白了,這也是最近沒有太學男生來他學院的因素,在古人的思維里,始終是認為當官才是最好的出路,殊不知一步踏錯,就等著被人清算吧!

  但這樣的道理,自古就有很多人明白,特別是官場中人,可還有人擠破腦袋的往裡面鑽,雖說這是一條最容易發家致富的道路,但同時,也是容易斷子絕孫的道路!

  邱文森雖然沒有和家人說過,此刻聽到董策的話,他顯得異常失落。

  董策也不好卻說什麼,其實這也是他要的結果,路是自己爭取的,這樣才會感到得之不易而更珍惜,他日成就也會更大,而非,三分鐘熱度。

  到了文會舉辦的府院外,董策遞上帖子後,門丁先是一驚,便讓董策稍等,既而進去請了一位管事之人出來,此人是恭敬異常的對董策道:“董掌教這邊請!”

  董策點點頭,便隨管事進入府院,然後未等他欣賞裡面的景色,便被管事領著七拐八繞到了一個僻靜的小院裡。

  “董掌教稍等!”管事說完,便進入一間屋內。

  不一會兒,房門開啟,走出來的卻並非管事,而是許久未見的賢王!

  “草民見過賢王。”董策作揖道。

  “董郎客氣,本王可算見到你這大忙人了!”賢王還是一如既往的風趣,不過董策從他髮鬢上的白髮看出,這些日子,賢王明顯老了很多。

  賢王其實已經不年輕了,他乃太祖五弟,太祖死時已過半百,這般說來,如今賢王至少也有五十歲了,這古代的男子過了五十,那比後世六七十都顯老,就算養尊處優,也不一定顯年輕。

  不過賢王心性灑脫,還是有名的風流王爺,無憂無慮的人自然老的慢,可這趟出使,卻讓他看起來在一年裡老了十歲,可見這差事有多累人!

  “在下再忙,也沒有為國事操勞的賢王繁忙啊!賢王這趟出使,必能讓邊疆太平數十年。”董策感慨道。

  然而他隨意的感慨,卻換來賢王的一聲長嘆。

  “此事本不該和你說,但我覺得董郎足智多謀,才思敏捷,或許問問你的意見也是不錯。”

  董策一愣,既而拱手道:“賢王請講!”

  “此番我出使,並非是談何,而是要與突厥聯手,幫助他們平亂!”

  “平亂?”董策心裡微微一驚。

  “對,突厥人如今面臨了一場動亂,雖說起因是這十年前北方草原大面積乾旱,但為此就幾次三番出兵掠奪我大寧邊疆,數場大戰過後,兩邊都傷亡慘重,而我大寧國富民強,尚可**,但突厥戰後卻開始混亂,許多本是強大的部族,因為攻打我大寧時犧牲過大,回頭便被其他部族吞併,其中有一支部族便趁此崛起,越發強大,如今,已經能和突厥王族較量了,並且,這兩年他們每場戰事都占據上風,故此突厥驚懼之下,便求我大寧出兵幫助。”

  “那……他們給我們什麼?”董策好奇道。

  “你啊,好好的畫師不當,非要做商人!”賢王一笑,既而又一嘆,道:“他們願向我大寧俯首稱臣,連年上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