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殷太后聽完很是震驚,她沒想到,董策居然有這等奇謀,難道他真是無欲無求?大公無私?否則為何會幫助要禁止他傳播衍學的儒士啊?

  而殷太后也同時從董策的話中知道科舉的利弊,不可否認,這個提議很是誘人,特別是當今,官場之人皆士族選拔,也就導致,他們忠心士族,而非朝廷,皇室!

  可是一旦開辦科舉,便是為全天下的有才之士大開方便之門,最重要的還是天子門生!得到天子的認可,你還有什麼理由不感激涕零的為天子辦事?

  當然,作為女人,而且還是掌握天下大權的女人,她想的可不僅限於此啊,她現在腦海中還在向著董策那句“不論出生,只要他是人!”這不就再說,女人也能靠科舉,從而通過科舉當官!

  這一刻,殷太后就像是饑渴的狐狸,看到了一頭兔子撞到她嘴前,是吃,還是不吃?

  “有趣!”殷太后考慮了良久,最後居然只是說了這一句罷了。

  但她豈能瞞得住董策啊,太后這般做,不過是想讓董策以為,他的提議僅限於有趣而已,不能當作事實,從而,也提醒董策別把屁股翹上天了,這主意雖然是你出的,可施不施行的決定權則在我這裡!

  董策的猜測沒有錯,殷太后在說完有趣後,便略一沉思,既而道:“然後呢?可否能再詳細的解釋這科舉之道?”

  董策微微一笑,道:“這是自然!”

  第三百三十章 誘惑

  衍學的傳播還在繼續,太學院的儒士們眼看無法阻止,便只能把希望寄託於朝廷。

  可是朝廷遲遲不管,這讓他們異常的心寒。

  然而就在他們感覺心情如這十二月的天氣時,朝廷忽然召集幾位大臣與大儒,開始圍繞著一件事辯論起來!

  這件事很奇妙,不過是科考而已,但是真的大過天啊!

  大臣們沒想到,太后召見他們居然是為了這事,瘋了,真的瘋了,你這樣做,讓我等子孫地位怎麼辦?

  在場的大臣那個不是人精啊,一眼便看出這科舉的害處,於是個個連連搖頭,並不贊同。

  可是大儒們不一樣啊,連一個剛剛冒出頭的新學派都想打壓的傢伙,對於被儒學的影響有多大那是不言而喻的,幾個老頑固立即如從寒冬臘月飛身到了春天裡,滿臉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科舉對儒學的發展有多大,是個人都能看出來,這樣傳揚儒學的好事,為何不做?

  實際上,雖然他們也是士族,但是,因為他們的儒學是代代相傳,在這上面有著絕對的優勢,也就是說,科舉一旦展開,那第一批的天子門生,絕對是他們的後人!

  至於是忠於士族,還是忠於朝廷,用儒士而言,自然是後者,只有那些肚子裡沒有墨水的傢伙,才會怕科舉!

  “太后,老臣居然此議可行,如今地方官府能人極少,甚至過於**,導致黎民陷於水深火熱的生活中,弄的民不聊生,哀聲再造,可若開啟科舉,又朝廷選拔人才,放到地方為官,必能減少貪官,對民,對朝廷,對天下都是有莫大的益處啊!”

  “太后,臣反對!科舉雖然能選拔人才,為朝廷所用,但會讓地方上的士族心生反感,他們必定恐懼丟失官位,從而引發叛亂啊!太后,請三思!”

  “臣有異議,難道就因為地方士族,而放棄選拔天下人傑?荒謬,反而,任由地方士族如此發展下去,勢必會有所壯大,危害朝廷,危害天下啊!”

  “臣等複議……”

  一幫老臣大儒在殿中開始了爭論,讓太后有些頭疼,可更頭疼的還是已經得知消息,卻好似與自己無關的皇帝啊!

  “可惡,為何如此大的事情,卻要避開朕?”黃瑾憤怒道。

  丁常侍看著黃瑾鬱悶的表情,苦笑一聲道:“科舉對於陛下是只有利,而無害,陛下又何苦生怒呢。”

  “朕豈會不知,科舉一旦開啟,天下人才必將皆為朕所用,可是,朕就是怕太后她……橫插一腳啊!”

  黃瑾的顧慮不是沒有的,因為這件事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一旦事成,必將被天下所有才子所歌頌,千古留名還能跑了!

  所以,黃瑾很像他來執行這一切,這樣他才能名正言順的成為天下才子的擁護者,但若讓太后置辦一切,然後再讓他上,這算什麼?

  天下有才之士雖然成了天子門生,可是他們最終應該感謝的人是誰?太后啊!而不是他這個皇帝!因為一切都是太后下旨執行的,與他這個皇帝沒有任何關係,他不過是撿現成而已!

  “不行,絕不可讓太后開辦科舉,這件事,只能有朕來做!”黃瑾有些陰沉的道。

  丁老嚇了一跳,趕緊道:“陛下,萬萬不可啊!”

  黃瑾知道,丁老是在告訴他,他羽翼沒有豐滿,現在就和太后做對,下場肯定會很慘!

  可是他實在無法眼睜睜看著如此大的功績,被太后得到,那樣,他更無法在朝堂上抬起頭了。

  朕算什麼?

  每一次上朝,黃瑾心裡都在默念這句話,別看太后只是垂簾聽政,可人家匯報時,面對的是他,報的,卻是給他旁邊的太后聽的!

  “聽聞,這件事是董策所提!”黃瑾忽然說了這一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