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偏偏就是所有佃戶焦急的時候,有些佃戶發現,秦家的田地里那一片稻穀怎一個茁壯了得,別人家地里的稻穀還直衝天際,秦家的倒好,綠葉金谷,粒粒飽滿,看著都快把稻杆墜折了!與旁邊的田地形成了鮮明對比,讓那些士族地主得知後,還以為是自己的佃戶不用心,吩咐的衝來一看,頓時明白了!

  秦家的田地旁,十幾個水車極為扎眼,讓人想不注意都難!

  之前不是沒人不注意,但是知道這水車的作用後,便沒什麼人在乎了,這裡可是南方,不漲水已經是謝天謝地了,你還故意其灌水,而且還花了大價錢修渠道,造水車,瘋了都。

  可現在,看看人家田地的稻穀,那還是稻穀嗎?一排排,一列列,每一枚株就似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別提種得有多漂亮了,把在地里摸爬滾打大半輩子的佃戶都看傻眼了,杵在田邊仍是邁不動腳步。

  一些實在是看得心熱的佃戶,便詢問了秦家佃戶,得知果然和水車有點關係,但只是有點兒,水車的作用是保證土地水份,而稻穀之所以能長得好,主要在苗上!

  這讓那些佃戶好奇萬分,畢竟大家用的苗沒什麼區別啊,為什麼就你的好?

  可是無論他們怎麼問,秦家佃戶就是不說,不是不想說,而是不敢,沒有得到老爺命令,誰敢大肆宣傳啊?要傳也是老爺來傳揚!

  秦家的稻穀不僅長得好,還長得快,自然被百姓熱議了。

  除了這兩件事,剩下的就是藝苑的三國和新戲鳳求凰了。

  三國雖然進入白熱化,但觀眾熱情可沒有白,其實真要算天數,三國早演完了,但這部劇可謂是一波三折啊,中途斷了幾次,惹得觀眾很是不滿,讓一些山寨更是抱怨,畢竟沒有藝苑在前頭領著,他們不知如何演啊,以前有幾個戲團自己排了後面的故事,想要追過藝苑,結果連續幾天都被觀眾逼著退票,之後也再也不敢搶先了!

  鳳求凰自不必說,同樣造成了極大的輿論,而且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姑蘇藝苑是盧清反串司馬相如,金陵藝苑則是韓瀅反串卓文君,讓一些來金陵遊玩的姑蘇才子是哭笑不得啊。

  同時,也被韓瀅比之女子更為嬌媚的舉止給折服,開始誤入歧途了!

  第二百六十三章 道非道

  正虛子捏著兩枚銅幣反覆看了許久,始終看不出一點不同之處,不由眉頭深鎖道:“此物周大賭坊是如何做出來的?”

  “這個弟子無法探聽,他們的作坊太嚴密,日夜有人把守,而弟子觀此物的出現絕非偶然,很可能是衝著那件事的!”一名道號“乾空”的中年道士慎重道。

  “嗯,你說的不錯。”正虛子臉色有些不好看了。

  以他的關係,豈會探聽不到朝廷的機密,早在半個月前,他就從國師師兄那裡得知消息,朝廷要先壓低銅價,然後收購舊錢再鑄新錢,當新錢問世,立即抬高銅價,把物價恢復到去年的時候。

  今年太平道損失太多,雖然前段時間從秦麒哪裡得了十萬貫善款,但根本不夠。

  物價漲了之後,士族漸漸不幫太平道了,而正虛子也不可能拿著逍遙宮威脅人家一輩子,已經得到了士族許多好處,白白得了上百座新道觀,若是還不知足,必然引起士族的反撲!

  之前是正虛子考慮不周了,他只是想到了免費的勞動力和材料,卻忽略了養這些人!

  因為去年的災民幫助太平道建廟宇,也就導致沒有春耕,這也是士族惱火的地方,他們不敢和太平道搶奪災民,導致被大水摧毀的田地到現在還沒修整,不僅如此,佃戶的缺少,讓一些好好的田地也荒了!

  故此,今年江南的糧價只漲不跌,有這一個要素在,朝廷自然更難壓低物價。

  而太平道好不容易堅持到現在,眼看準備讓士族收留災民,應付之後的秋種,他們太平道便能光明正大的一腳踢走這些累贅,同時也要存儲銅錢,等物價回歸時,這筆錢自然翻了一倍,既然朝廷要廢除舊錢,他們也能賣給朝廷,或者直接融了當銅倒賣。

  可是,看到這銅幣後,正虛子知道不妙了!

  如此精雕細琢的銅幣,若不得其法,想要仿製絕無可能,而無法仿製的東西,還被當成了貨幣使用,並且一枚梅花背的,抵得上百枚銅錢,攜帶之方便,連正虛子都動心了!

  “絕不能讓這銅幣再出現!”正虛子深冷道。

  乾空想了想,道:“要不要告知國師?讓他通過官府禁止周大賭坊繼續鑄造籌碼?”

  “不可!”正虛子搖頭道:“此物連我都動心,更別說朝中那幫老臣了,一旦讓他們知曉,必然支持周大海,甚至很可能封他官職,為朝廷鑄造新錢,如此一來,將會為國家省下多少銅,而誰先推舉的,誰必然得首功,那幫老傢伙肯定搶破頭的推薦給太后,到時候,銅錢將一文不值!”

  “那當如何是好?”乾空擔憂道。

  正虛子想了許久,忽然一拍大腿,笑道:“有了!不是說拿著銅幣籌碼便可以換取銅錢嗎,你就這般,每天去換數十貫,另外,市面上的都給我換回來,一旦積累足夠的量,我們便去把它換回錢!”

  乾空聽後卻還是不解道:“可是他們若用金銀怎麼辦?據弟子所知,周家可是有萬貫家財啊,而且鑄坊除了周家,還有陸家,那也是一個富商之家,一點不弱於周家,況且,他們背後還有一個商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