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東家可在?”鍾孝師問道。

  “在呢,閣樓里。”護院說道。

  鍾孝師點點頭,轉身讓鍾孝義帶人卸貨,自己則快步前往閣樓。

  “教主!”來到閣樓中,鍾孝師沖正在練習古箏的董策躬身抱拳。

  悅耳的古箏旋律聞聲一止,董策抽手轉身,看著鍾孝師道:“來了,金陵情況如何?”

  鍾孝師急忙從懷中取出一封厚厚的信件遞給董策。

  接過信件,董策先讓鍾孝師下去吃飯,之後才打開看了起來。

  這封信是孟峰所寫,裡面不僅說了藝苑近況,還有商會,以及金陵大事態的發展。

  藝苑生意一如往常,不過他留下的三國劇本只到七十回,如今全演完了,孟峰沒辦法,只能再次停了夜劇,同時催促他快把劇本寫好,讓鍾孝師送回來。

  除此之外,商會也面臨了不少麻煩,因為商會九成的會員,在漲價之風中,幾乎都是在倒賣,很少敢運貨回寧州的,這也就導致他們現在快沒貨了,但出去進貨時卻吃了閉門羹,外地很多商人都在排斥寧商。

  對此,董策沒有太擔心,畢竟還是有一些商人存了不少貨,只要聯合相互用行價買賣。平攤開來足夠再堅持一兩個月。

  倒是度支使任耿基在月初被朝廷派人押回去一事,讓董策很是鬱悶!

  因為這代表了太平道的決心和實力,就算你是太后的小男人,只要敢給他們抹黑,照樣弄死你丫的!

  在押走任耿基的同時,朝廷也發布詔書。把百姓捐的錢拿出一半還與百姓,另一半,則由府令秦麒用已救助災民與修橋鋪路。

  而之所以不讓太平道來做這些,董策猜想,應該是他們要和任耿基撇清關係,不過太平道也不蠢,用了他的方法開始籌集善款,撰寫善人冊,並承諾要在所有廟宇中立碑。讓善者之命永傳於世。

  這一步跟風棋下得好,百姓果然不再說太平道的壞話,畢竟一個任耿基,最後還是被罷官免職押送回京的傢伙,哪能比得上如今太平道為江南所做的一切啊!

  董策突然擔心秦麒,雖然他一直扮演一名受害者,但瞞不住有心人的窺視,特別是最後的結局。好處幾乎都讓他占盡了,幾十萬兩的善款由他一人掌管。而這筆錢他必然不會全部用在金陵,而要分出些給別的府城或縣裡,屆時,想要救濟自己管轄地界災民的官吏,還不得把他門檻給踏平了。

  最後的贏家啊,難免就會讓某些人看不舒服了。自然要想方設法的將他踩下去。

  不過他京里有人,對他不利之人未必能阻礙他的官路,最重要是當今江南十六個府令中,唯有他的名頭最響亮,他不升官難以服眾啊!

  秦麒升官對董策自然是好事。不過也有點不好,那便是下一任的府令會是誰?

  看完信件,董策便直接從袖裡取出炭筆,寫完一封回信,看了看天色,發現根本看不出來,扭頭想要詢問樂霞什麼時辰,但見她正快速撥弄算盤,便苦笑一聲,起身舒展了身骨,走出了閣樓。

  將信交給了鍾孝師,董策便在藝苑轉了一圈,特別留意了一下廣告布畫的設計,發現都是按照自己圖紙縫製,也就放心了。

  一連幾日,都是朦朦的天,斷續的雨,這就是南方的梅雨季。

  又一日的清晨,穿著白裾,披了黑色大氅的董策,這一身亘古不變的色調,依然成為了藝苑中的一道風景線。

  很多人不知道董策為何這樣穿,起初感覺很奇怪,但看久了,卻別有一番風味,為此還惹來一些男子的效仿。

  在這一點上,姑蘇的公子哥們比金陵明顯更追求時尚。

  “師父,咋樣啊?”呂簫簫這廝穿著和董策一模一樣的服飾,簡直就像是暴露狂一般,扯開大氅便在董策面前轉了一圈。

  “真是一棵樹上吊死的猴子。”董策諷刺一句,便走向戲堂。

  他倒不是說呂簫簫學他這樣穿,而是這丫的那天還一副看破紅塵的樣子,但最近因為柳素經常來藝苑,他有了很多機會與柳娘子接觸,那心情自然恢復往昔了。

  經過長達一個月的刻苦練習,董策已經能把鳳求凰彈好了,而今,他開始把重點放到排戲上。

  “……淒淒復淒淒,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盧清伏案垂淚,提筆帛書,聲泣而唱,令其餘戲子與後台員工們好生心揪難受,暗暗抹淚。

  “停停停!”坐在戲台一角的董策指點掌心,連叫三聲後,盧清泣聲一滯,與所有人都不解的看向董策。

  “東家,這樣排有什麼問題嗎?”盧清微微蹙眉道。

  “問題大了。”董策起身,走進盧清,又道:“你為何在唱到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時,把歌調唱得那麼清晰,那麼的高啊?”

  “這難道不應該嗎?”盧清雖然眼眶還有些紅,但神色卻很嚴肅,認真道:“我覺得如此才能表現她當時盼願,並且將此兩句升至頂點,最後四句便可徐徐而下,照成突出的氛圍,這不也是東家一直強調的嗎?”

  “得了吧。”董策連連搖頭,道:“什麼一上一下的,你這樣簡直就是無病呻吟嘛,觀眾哀傷的情緒全被你這升調給毀了,這又不是鼓舞士氣,搞怎麼激昂作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