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開勇頓時豁然開朗,立即明白這其中的利害關係!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這次起-點515粉絲節的作家榮耀堂和作品總選舉,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絲節還有些紅包禮包的,領一領,把訂閱繼續下去!】

  第二百一十四章 萬物皆漲

  當今聖上四歲登基,到現在足有十二年,這些年月里,太后把持朝政,掌天下大事,更重用娘家人為官,導致朝堂上殷家說一誰也不敢說二,如此必然惹得許多老臣不滿。

  特別是江南一帶,這裡是黃家的起源,當初寧太祖起義之時,若非當地士族幫助,黃家哪有今天啊!

  雖然之後寧太祖借著桓王之手,向他們亮刀子,血洗了許多士族,不過也都怪這些士族不長眼,自以為是,不是要求封王,便是索要封地,真把黃家的天下當大漢了。

  況且,即便是大漢,都出現韓信這檔事,你們沒有韓信的本事卻敢邀同韓信般的大功,不是找死是什麼?

  當然,許多比較低調的士族還是得到了無法想像的好處,這也是為何,江南這片地方沒有農家自己的地,因為全都賜給了這些士族。

  故此大家還是感恩戴德的,可如今,太后這樣做實在叫人寒心啊!

  特別是先帝,也就是太祖長子,登基不足一年,忽然暴斃,連個後人都沒留下,而之後,被先帝器重的三弟本來是最有希望繼承大統的,但也不知怎麼了,在他從封土趕往京城時,居然失足落河,如今連屍首都還沒找到啊!

  而剩下的皇子中,不是人品不好,便是好吃懶做之輩,只想那榮華,而不想那國事,最後選來選去,老臣們都覺得,與其從那些品行不正,好吃懶做的皇子裡挑,還不如他們培養出來一個,於是就看中了剛年滿四歲的十一子黃瑾頭上,而之前的殷貴妃也順理成章升為太后。

  因為殷家當時只是普通士族,沒人把他們當盤菜,這樣在國事與小皇帝教育上,還不是任由他們這些老臣說的算。

  可是,也不知什麼時候。隨著這些老臣走的走,死的死,殷家忽然就勢大了!

  而自視和太祖同出一脈的江南人,即便無法在朝堂上將殷家壓下去。也絕不能讓殷家插足江南之事,否則大寧究竟是黃家說的算,還是你殷家說的算?

  現在太平道突然大舉到江南傳道,當地士族自然認為是太后指使,若是連江南都被她參透了。誰就能肯定她不會取而代之?讓殷家後人當上皇帝?

  某朝篡位自古皆有,殷家現在不敢,那是南方有太多反對他們的勢力。

  故此對於董策,一些士族雖然恨,但一些士族卻很是贊同,因為他們賺錢了,至於結果會不會讓太平道滲透江南,導致江南的百姓向著太后靠攏,可就與他們無關緊要了,畢竟到了現在。誰能阻擋?

  故此現在該著急的不是打壓商人,而是對付太平道,而不著急的,基本上都派人參與和風雲會!

  材料還在漲,不同的是,百姓已經沒有這麼在乎了,因為他們把注意力都放到了米鹽上,雖然現在米價和鹽價沒有直線往上飆升,不過也漲了兩成,因為又是年節。百姓不知道是因為過年而漲,還是被高昂的材料價格拉上來的。

  “已經,木料漲了六倍,石料漲了四倍。布匹漲了兩倍,鐵石銅礦也漲了七八成……如此下去,恐怕整個江南的物價平均下來,都要翻一翻啊。”孟峰在藝苑戲堂里的舞台上侃侃而談,而下方,近百名合作商都在細聽。

  “現在糧價都準備要翻一翻了。這才只是開春,要等秋收還有大半年,我擔心會出亂子啊!”張謖很是擔憂的朗聲道。

  張謖以前是糧商,因為他的糧食都是從士族手裡進的,一切都看別人眼色,故此來到藝苑後,他漸漸把主業挪向了糕點,可不論是糧食還是糕點,對於眼前情況實在都不是好事,糧食漲了或許他能賺的多,可是糕點卻無人問津了,故此如今是虧是賺,還沒有一個準確的數額。

  “確實如此,材料漲後,我蘭扇坊的生意幾乎少了七成,若不是投到材料上的錢賺了不少,妾身可不敢再參與了!”梅娘子輕嘆道。

  董策坐在貴賓席上,手裡把玩著一個小茶杯,耳朵卻在聽著合作商們的討論,許久之後,他忽然道:“現在咱們這一炒,物價鐵定飆升的,不過還在控制範圍內,而今,我打算把藝苑所有能動用的資金全部投放到外地,不知各位有沒有想法?”

  “外地?”眾人紛紛側目,確定看到是董策在說話後,有些人立即低眉思考,有些則面面相聚,一時間還弄不明白董策又要玩什麼把戲?

  “董議郎莫不是想把外地的貨物運到怎麼江南來?”陸可軒皺眉道。

  “沒錯!”董策點點頭,起身走上台上,對著台下近百名的合作商朗聲解釋道:“如今江南雖只有寧、蘇、滬三州物價上漲,但很快漲勢會蔓延到杭、揚、徽,乃至更遠,故此,咱們要趁著他們那裡還沒漲價前,把能收刮的全部刮回來,對於出產慢的,可以商定合同,定死價格,至於運回來的商品能不能賣掉,這點大家不用擔心,只要肯出點血,我們的回報將是無法估量的!”

  眾人既是震驚,又是欣喜,如今他們已經嘗到了甜頭,自然想繼續做大,不過董策說言的出點血又是什麼?況且,你說運回來的商品是說賣就賣的嗎?那得百姓如同才行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