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個衣著光鮮的中年男人急忙搶先做到凳子上,恭敬的對董策說道:“老先生,我想請你幫我算算,我女兒在何處?”

  董策眼也不抬道:“你請回吧,下一個。”

  “為何?”男人一驚。急忙又道:“聽聞前日和昨日你幫了不少人算過,也說出了他們女兒大致所在,卻為何不幫我算啊?難道是錢的問題?你放心,只要找回我女兒,不論是死是活,我都將備好厚禮來答謝您老!”

  董策睜眼看著男人,半響才嘆道:“並非錢財,而因來尋女之人太多,老夫感覺事有蹊蹺,於是昨夜夜觀星象。察覺東有邪星作祟,與這些事相關甚大,我若再出手,必遭邪星所忌,老夫雖不懼,卻也擔心子孫遭牽連,故此不論你女兒是否與前幾位一樣,老夫都不會再卜尋女之卦!”

  男人一聽大急,正待詢問,卻猛然間想到什麼。趕緊掏出一錠銀子恭敬的放在案上,起身對董策深深一禮後,便急忙忙的推開人群離去了。

  眾人看著他離開有些不解,有些卻陷入沉思。還有不少人聽後也是臉色大變,急匆匆的往家中趕去!

  隨著時間流逝,向行半仙占卜問卦之人,不論是血光之災,還是姻緣天降,竟逐一應驗。市集神算行半仙的名頭以風捲殘雲之勢,在短短几天內傳遍整個金陵府,前來占卜算卦之人是越來越多,幾乎要把街頭圍得水泄不通了。

  然而,在行半仙出現的第七日後,他竟然再也沒出現了!

  這讓才得知消息不久,本想也來算卦的富商權貴集體傻眼,有人甚至不惜錢財,打聽行半仙的去向,更有士族通過官府關係,四處盤查,留意城門,凡事看到和形容中相似的老者,定要想盡辦法挽留住!

  一時間,許多有著仙風道骨之相的老人不是今天被王員外請到府中喝茶,便是明天莫名其妙的到了哪處士族豪宅里做客,好酒好菜招待不斷,弄得更多的人心癢了!

  於是乎,冒名頂替者,爭相模仿者是層出不窮,臘八後的市集街口,雖少了縣鄉里來做小買賣的百姓,卻忽然多了十幾個卜卦算命的攤位,什麼李半仙,楊半仙,沈半仙等等,一股腦的全冒了出來,那可真叫一個熱鬧啊!

  與此同時,有這麼一批不相熟,甚至不認識的人聚集了起來,這些人里,有商販,有工匠,還有儒林人士,而他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女兒不見了!

  “我聽說,不止是我們金陵府,在整個寧州地界,都有同樣的事情發生啊!”

  “咳,你這打聽得未免太慢了,鄙人從幾位行商老友口中得知,莫說寧州,就是蘇州,揚州也忽然出現許多家裡丟失女兒的情況,光是咱金陵,就有七八十位年輕貌美的女子不見了,但官府卻擔心時事態越演越烈,而禁止消息傳開,故此我們直到此刻才得知啊!”

  “唉,多虧了行半仙指點啊!”

  “聽聞最先找行半仙問女兒去向的,似乎是燕兄你啊!不知……”此人話沒說完,那被稱作燕兄的中年男人急忙擺擺手道:“並非是鄙人,而是鄙人內助,她從老神仙口中得知情況後,回來與我商量,一開始我雖也覺得此事未必是真,但也抱著一試的念頭,與她攜碎玉去尋有緣人了,並且正如老神仙所言,我們乘坐的馬車在東行兩日時,輪子忽然則斷,正逢天色將黑,無奈唯有就地夜宿,而當第二日一早,便有一名船夫詢問是否要渡河,當時我本想拒絕,可夫人卻想到老神仙那句輪折日升,便急忙詢問船夫!”

  聽到這裡,眾人不由精神一振,他們似乎都聯想到什麼,也清楚了這燕姓男子為何要通知他們來相聚了!

  “之後呢?”一人急急問道。

  燕姓男子臉色忽顯猙獰,冷冷道:“之後從他口中果真得知,大水退時,他瞧見有許多女子被人強行逼上船,而後前往了江中一島內,我立即聽出端倪,便想讓船夫帶我們去那島上,結果船夫寧死不可,說那上面是有去無回啊!”

  眾人聞言大驚,紛紛相視一眼,而後再齊齊看向燕姓男子,幾乎是異口同聲道:“然後呢?”

  “然後……哼!”燕姓男子一聲嗤笑,惱道:“我四處打聽,得知那島上的確很蹊蹺,而且附近官府也稱,島上毒蛇無數,勸百姓不要上去,否則丟了性命,可是諸位有誰在冬天見過蛇嗎?”

  第一百六十一章 動員起來吧

  眾人聽燕姓男子越說越感到心驚,直到最後,終於有些人忍不住了。

  “真是豈有此理!世間怎有如此荒淫之地啊?”

  “最可恨的還是當地官府,不僅不管,還包庇他們,可憐我那女兒啊,爹爹是無能為力了啊!”

  “報官吧,鎮江府不管,咱們寧州首府金陵難道還不能派人查個明白嗎?”

  “這恐怕也不行,查案是刑捕房的事,可是朝廷似乎有規定,除非緝拿逃犯,刑捕房如果要越界辦案,要先得到當地刑捕房同意,故此走府衙絕對行不通!”

  “那你倒是說說如何才能行得通啊?”

  “以我之見,唯有去求桓王了!”

  眾人一聽,不由都來了精神,雖說桓王不理事,但並非是他沒權利,反倒是整個寧州都由他說的算,只不過桓王此人逍遙灑脫,最討厭被事約束,但在大義面前他從不含糊,曾經一位寧州府令便仗著家族撐腰,在當地大肆斂財,壟斷了八成生意,結果被桓王罷免官職,不過這還只是開始,之後更因此人家族立即向桓王施壓,甚至上書希望寧太祖下詔放人,官復原職,可還沒等文書到京城,那位府令便在地牢中莫名其妙的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