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無一人覺得很累,很難受,反而很歡樂,看著他們的淳樸與滿足,歐陽植也終於明白董策為何不在外面招能人幫忙了,因為這裡的氛圍不適合太油的人,可人不油不成事,但請他們來,絕對是在羊群里放一隻狐狸!

  第八十四章 月餅

  藝品街後,曾是楊記布莊用來擺放紡織機的屋舍中,如今已經被董策叫陶榮改成了會議廳,此時裡面二十來人圍坐在一張長椅子,紛紛看著獨坐東位的董策。

  董策打開桌上精美食盒,看了一眼裡面六個圓形油餅,拿出一個咬了一口,便皺眉道:“過於油膩,甜味太重,香氣不足,說句不好聽的,真是有愧於王員外十里飄香的名頭啊。”

  坐在董策右手邊第一席上的王福延,聞言便道:“我也知道有所欠缺,但中秋胡餅乃是宮廷甜品,做法極少流傳到民間,鄙人曾有幸遇到一位歸鄉養老的御廚,習得一種宮廷胡餅做法,奈何用料昂貴,尋常百姓根本吃不起,故此鄙人便用了其它食材代替,做出此類胡餅,特意拿來詢問大師可有改進之法?”

  董策淡淡一笑,道:“後天便是中秋了,王員外可真懂挑時候啊,不過也算為了藝苑生意,這樣吧,你讓人準備幾斤紅豆,麵粉、雞蛋、糖塊等等,回頭我到十里飄香教你做一種普通的胡餅。”

  “這些本店就有,隨時恭候董大師了。”王福延欣喜道。

  王福延本來是沒想過來求藝的,但是吃過了董策傳授給張謖的一種桂花糕後,他才真正體會到董策的無所不能!

  如今張謖攤位的桂花糕,已經成為大部分藝苑觀眾戲前戲後的首選小吃,而他十里飄香攤位上的糕點卻少有人問津,這讓王福延暗罵董策偏心的時候,也很無奈啊,誰讓他不早向董策取經呢!

  離著王福延三個位子的張謖眼見此景,心裡頓時不爽了,但既然人家先取經,而且不論食材廚藝,人家開酒樓的自然比他賣糧的更適合販賣這胡餅了。

  “大師,看看這三件黃銅燈盞如何?”陸可軒說道。

  如今諸位員外都知道董策是衍教教主,加之他的獨特見解與本事擱在這呢,令眾人不知不覺間,都學著王福延稱呼董策為大師了!

  在陸可軒的話聲落下時,他的隨從便將三個形態優美的金黃燈盞拿到董策面前桌上放好。

  這三個燈盞,一個如一株古松,一個如玉女托盤,最後一個則如一把小劍插在金石上,劍柄頭端略微寬大,正好可以盛燈油。

  董策仔細的看了一眼,點頭道:“不錯,貴店的工匠手藝不愧是我金陵一絕,與我當日所畫圖紙如出一轍。”

  陸可軒一聽便苦笑道:“為了董大師這句話,可把我們工匠的頭髮都想白了!”

  “在我藝苑,凡事都要精益求精,如此才沒人能效仿,而在價格上,我們才能掌握主動。完,楊乃磊的長子,楊靖便也讓隨從展開幾件服飾,供眾人觀賞。

  這幾件服飾有華美貴氣的,也有樸實無華卻用料上等的,但樣式卻與斷玉案的服飾完全不同。

  董策起身過去仔細的反覆看了幾遍,最後對楊靖道:“楊公子,其餘三件都沒問題,但唯獨這件霓裳羽衣為何加了如此多羽翎啊?”

  “既是羽衣,不加羽翎怎可成羽啊?”楊靖皺眉道。

  董策一笑,道:“你我看法是各不同,在下認為,羽衣是如羽毛般輕盈,似遇風便如煙而散,美如夢幻,應用最為輕薄的蠶絲布製作,難道你沒看我的圖紙?”

  楊靖聞言有些尷尬,苦笑道:“鋪里師傅見董公子圖中要求太過簡單,華美不足,故此便想多添幾分靚麗,卻沒想到反而畫蛇添足了!”

  “這衣服穿起來就跟鳥人沒兩樣了,還畫蛇添足,你丫的見過一身羽毛的嫦娥?”董策心裡雖然不悅,卻也不怪楊靖擅自改他設計,這都因他太忙,沒有事先強調,最終惹人誤解。

  接著和其餘員外商討完後續商品後,董策才親自送走他們。

  又忙了一下午,當夜,董策便火急火燎的來到十里飄香,而王福延已經照著他的吩咐,準備了一些簡單的食材。

  這年頭的中秋胡餅,也就是後世的月餅,不過如今的做法自然與後世不同,特別在美觀程度上,完全不可比!

  而且如核桃、胡麻也就是芝麻這等食材,如今可是極為昂貴的,故此在民間很難盛行。

  王福延是個很有野心的人,一直很想做宮廷胡餅這門生意,可卻一直無法用便宜的材料代替,即便特地進了核桃與胡麻嘗試,結果味道也遠不如他在士族家中嘗過的胡餅好。

  “董大師,這樣可以了嗎?”一名廚子將盆中的紅豆泥亮給董策看。

  “差不多了,可以用麵團包起來,需要這麼大即可。”董策比劃一下,便繼續低頭用刻刀刻著一塊木頭。

  不一會兒,王福延便過來道:“小土窯已經做好了,董大師去看看吧。”

  走到一個土堆前,董策低頭看了一眼土窯里的情況,便跟邊上的王福延道:“把炭火燒起來吧,讓泥土中水分蒸發。”

  王福延立即命人生火,而後對董策道:“小土窯里火炭放如此低,能烤的熟嗎?”

  “離近了容易烤焦了,這東西急不得,慢慢來。”董策的話讓王福延很鬱悶,他本以為宮廷胡餅是用麵粉包了餡,然後下油鍋呢,卻沒料到是用烤的!而且這樣烤,他很難短時間內量產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