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武散官方面差不多也到頂了,除了那種用來給人做死後哀榮的。

  而爵位方面,林森如今也正兒八經的是個國公了。

  能以他這個歲數做到這個地步的,以前那都得是程咬金這類的開國將領才成。

  在大唐立國以後,以白衣之身,這麼快就升到這等高位的,他絕對是獨一份無疑了。

  而就在封禪大典完成後不久,李承乾又做了一件相當轟動的大事,他直接宣布禪位給太子李象,自個去做個相對輕鬆的太上皇。

  而在輔政大臣的名單中,赫然還有馬周和林森的身影。

  馬周在林森的照料下,眼瞅著就活過古稀了,比歷史上可是多活了二十多年呢。

  有這份類似太傅的榮耀,可以說是對他一生的極大肯定。

  倒是林森有這個榮耀,確實出乎了許多人的意料,最後不說李承乾力排眾議吧,支持的人反正也不到半數。

  在立太子和教育太子的事情上,林森向來是一點都沒插手的,他要表明自己的態度啊。

  不過李象的皇后,正是林森的女兒小珏兒,作為國丈的林森有此殊榮,其他的大臣也不好多說什麼。

  其實真正的原因嗎,李承乾和李象都知道,林森自個當然也明白,無非還是他那“穿越者”的身份嗎。

  況且林森這些年為大唐做的事情也著實不少,很多都是沒法拿上檯面說的,但皇家總要給一個交代才是。

  就比如說現在朝堂上已經開始出現的,那些出自皇家書院的學生們的身影。

  這都是最早一批進入那些眾人們捐建的當地書院的學子,後來經過選拔以後,才進入到國子監學習的。

  給他們任課的也不只是孔穎達他們一幫子老學究,還有馬周他們這些宰輔級別的高官,教導的當然都是如何處理實務,不能把他們都培養成空談的好手吧。

  另外,林森的一些學生當然也有出現在政壇上,大都也都是搞實務的官。

  比如說工部,農部又或者是管著大唐的錢袋子的,誰讓他們接觸的,一直都是這類的知識呢。

  作為林森首席大弟子的席君買,更是他們之中的佼佼者,在李承乾退位以前,他就已經做到了玄武門長上一職,也就是接了張士貴的攤子,成了整個皇宮的護衛總管,直接負責保衛李承乾的身家性命的。

  也不知道李承乾是不是在通過這種方式讓林森安心。

  相對於功成名就後,被林森刻意疏遠的薛仁貴,席君買可從來都不曾掩飾過自己對林森的感激和愛戴。

  要說真箇哪天林森想要造反了,薛仁貴不見得會跟隨,甚至說不定還會作為討逆先鋒,可席君買絕對是毫不猶豫的拉著自己能調動的所有人手,二話不說就跟著揭竿而起的那種。

  而這些年已經長大成人的平安和禎祥哥倆,也相繼步入了朝堂。

  正如林森猜測的那樣,平安果然成了一號猛將,繼承了林森的靈活身形和超強體力,又有著他母親程懷玉的天生神力,這傢伙擺明了又是個無雙猛將的料。

  而禎祥就要文靜多了,後來果然也是走的文官路子,只不過剛開始和林森那些學生一樣,也都是從工部的小官開始做起的。他確實幹的也出色,這才逐步得到了提拔。

  算是退休了的李承乾,沒事就喜歡帶著他老婆蘇氏,有時候還要拉著幾個孫子孫女的,跑到林森這裡來玩,半退休狀態的馬周也經常過來聚聚。

  只是他們顯然都活不過林森啊,大概是因為系統能量的影響吧,林森這傢伙沒病沒災的,身體這叫一個健康。

  這又要讓許多敵人,比如已經被他睬的一蹶不振的世家中人們失望的很了。

  就這樣,他一路見證了自己的女婿李象,禪位給了自個的外孫,也就是李象和小珏兒生的大兒子,又見到了外孫退位傳給了他的兒子,再到他的孫子……

  而一直身板硬朗的林森,每次都會得到一個太子太傅的頭銜,然後又變成太傅,然後又是太子太傅,如此往復。

  一百多歲的他,已經成了整個大唐最為傳奇的人物,也是皇帝親自加封的“人瑞”,更是所有唐人心目中真正的“活神仙”。

  連帶著林家莊這邊,都成了公認的桃源勝地,即便是林家早已經開枝散葉,分散到了大唐的各處,這裡大概也是整個大唐除了大朝會時的皇宮以外,大官最多最密集的地方了吧。

  不僅是因為林家的子孫,都會在退休以後落葉歸根,跑到林家莊子上來居住,也好圍繞在林森這個老祖宗身邊,其他許多和林家有關係的官員,尤其是林森的那些徒子徒孫們,也喜歡這麼幹。

  而這麼多年來林森不止見證了大唐的不斷發展,現在的大唐才真的是幅員遼闊,整個亞洲土地幾乎都成了大唐的實際統治區,也已經開始了對美洲大陸的探索。

  而歐洲和非洲那邊的國家,也經常會過來朝覲這個龐大到讓所有人都顫抖的中央之國。

  可以說是真正的世界中心,跺一跺腳整個世界都要抖三抖的無敵存在。

  林森同樣發現了許多對大唐來說,也足以名垂青史的人物。

  狄仁傑等文官就不說了,哥舒翰,郭子儀等等將領,才是他真正的得意之作。

  因為這些將領都得到過他的親自指點,誰讓他雖然一百多歲高齡,還是降服得了羚牛,也開得了硬弓,舞得了刀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