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偽裝成草原人之後,他們驅趕著大量的牛羊馬匹,終於,和草原上的其他部落撞上了。

  只是在交匯的時候,他們就暴露了,因為對方問了一句草原語的時候,武蘊兒這邊的隊伍裡面,沒有一個能聽懂的。

  武蘊兒當機立斷,在那人說出草原語的時候,直接一聲令下。

  於是,又一個部落,在草原上永遠的消失了。

  武蘊兒驅趕的牛羊,數量上翻倍了。

  轉機是在這之後出現的,武蘊兒等人又遇到了一個小部落,不過很巧合的是,對方說的是大夏的語言。雙方交流沒有任何障礙,而且對方也沒認出武蘊兒等人不是草原人。

  由於他們的部落太小,所以像武蘊兒這樣的大部落首領,肯定是他們要巴結的,於是,他們主動請求併入武蘊兒的部落。

  就這樣,武蘊兒沒有妄動殺機,這樣子一路殺過來,到底還是不好。戰損雖然少,但也不是沒有戰損的,楚雲可是交代過,儘可能地保全自己,然後多掠奪資源。

  所以,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最好的選擇吧!

  第四百八十八章 在草原上加冕為王

  容納了一小部分真正的草原人加入了隊伍,武蘊兒一開始是想儘量減少戰爭,而且吸收了本地人的加入,會讓他們的偽裝更加真實可信。

  可是,這件事情做的並不完美,說好的十天一次返回,武蘊兒發現現在是做不到的。

  楚雲之所以定下這個約定,也是避免武蘊兒孤軍太過深入,他支援不及,卻沒想過,武蘊兒能取得這麼大的成果,因為掠奪的物資太過龐大,沒辦法像想像中那樣來去如風。

  武蘊兒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便是要做一個抉擇,是捨棄這一些掠奪過來的大部分財富,只帶走一小部分能帶走的,來遵從一開始的命令,還是為了獲取更大的成果繼續潛伏在草原上。

  在這個兩難的時候,武蘊兒忽然想到了一句話: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所以,一切還是自己決定好了。

  綜合以上原因,武蘊兒決定不返程了,不過,她也沒忘記指示軍中好手將這邊的消息傳達給楚雲。

  卻說楚雲這邊,每日等待著武蘊兒歸來,好向她陳明夏瑩的事情,結果回來的只有一人,楚雲還擔心是不是隊伍出了什麼事情,結果被告知,武蘊兒在草原上成立了一個部落,成為了部落的小酋長。

  楚雲一臉懵逼。

  但這會,他除了任由武蘊兒亂來,也沒有什麼辦法,因為楚雲現在也無法聯繫到武蘊兒,只知道她現在應該很安全。

  沒辦法,楚雲只好繼續投身到了平陽關的生產恢復工作中去了,日子過的平淡無奇,卻讓夏瑩跟隨他學到了很多東西。總算是對官方少了很多的偏見,多了一些理解。

  相比之下,武蘊兒的日子就過得非常精彩了。

  作為一個部落的酋長,和別的部落發生衝突是常有的事情,燕國的政治形態並沒有大夏那麼成熟,他們是大部落酋長統帥小部落酋長的制度,但是每個小部落,都是存在很高的自主權的。

  小部落之間也會存在衝突和吞併,而草原上,一般是用武力來進行鬥爭的,小部落之間的鬥爭,只要不是很過火,大酋長基本不會管,更不用說燕國的朝廷了。

  就這樣,武蘊兒化身部落酋長,瘋狂搞事,不斷地吞併著周邊的部落。而隨著部落里的人越來越多,武蘊兒原本帶來的人在其中反倒不怎麼顯眼了。

  如果楚雲在場,估計都要驚訝於武蘊兒的戰略統籌能力,她不光是能打,更是深諳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道理,隨著她這個部落的擴充,現在已經沒有人會懷疑他們是大夏的人了。

  因為很多成員確實是本地人。

  歷時兩個月後,武蘊兒的部落已經從小部落,成為了中級的部落,在這個區域的大酋長統治下,也算是一個不容小視的勢力了。

  但武蘊兒的道路沒有終結,吞併完了小部落,自然是開始吞併同級別的部落,武蘊兒的武器已經換成了狼牙棒,因為她的長槍太顯眼了,所以一般都是收起來的,但狼牙棒在武蘊兒的手裡,也是凶威赫赫,無人能與之爭鋒。

  又過了兩個月,武蘊兒的勢力已經發展成了大部落,而在部落居民的心目中,武蘊兒也是一個神一般的存在。

  楚雲收到這些戰報的時候,整個人的表情都是抽搐的。

  蘊兒,你是要在草原上加冕為王嗎?

  北燕的政治形態就是如此,正是因為這樣,地方武裝才有機會威脅到中央武裝,不像是大夏,已經充分完成了中央集權,地方部隊想要反攻中央,是很難取得勝利的。

  用四個月的時間,武蘊兒成為了一個大部落的酋長,這時候,她的存在已經引起了北燕王庭的注意了,這樣一個橫空出世的部落,而且表現出了驚人的戰鬥力,自然是引來了多方的拉攏。

  不過,武蘊兒一個也不服。只是,大部落之間的互相吞併就沒那麼簡單了,不是想打就打的,燕國王庭也不會坐視不管。

  只有找到理由了,兩個大部落之間才可以開戰。

  中小部落其實也差不多,但是沒有人會去在意開戰是不是有理由的,也沒有人去干預,那自然是強者生存,弱者被吞併。而草原人也是認可強者的,不然武蘊兒靠吞併得來的這些人,一旦造反武蘊兒就等於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