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讓一部分人遷徙,確實是對他們的傷害,但是,不犧牲這些人,那就無法保護更多的人。而楚雲也對這些遷徙的人做出了補償,總之,足夠問心無愧了。

  平陽關的災後重建工作,已經開戰一個多月了,在多方努力之下,現在已經逐漸進入了正軌。

  人口依然是稀少的,所以楚雲利用自己雁門商會的理事身份,調用了大量的資源到了平陽關。

  既然人口只能遷徙那麼一點點,那就只能吸引外來人口了。

  商人,就是外來人口。

  如今的雁門商會已經停止向燕國經商了,在戰爭時期給敵人賣糧食,這和叛國也沒有什麼區別了,而且邊防管制也很嚴格。

  楚雲雖說自己也和雁門商會有利益關係,雁門商會名義上是民辦,實際上已經是在朝廷的掌控之中,卻也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他們去經商。

  打仗對邊關貿易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楚雲也很無奈,不能再走私,那就只能下海了。

  但下海是海邊的人能幹的事情,而且也是有官方把控的,私自下海是要出事的。

  楚雲可以暫時調動雁門商會的資源,來支持一下平陽關的重建,但雁門商會的發展方向,以及平陽關的經濟復興都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現在的雁門商會,帶不動平陽關的經濟。

  楚雲分析了一下平陽關的區位條件,硬是想不出有什麼可以用來恢復生產的。

  首先,地理位置,作為邊關,而且是曾經破過一次的邊關,政治非常不穩定,一個不小心,可能下一次就被攻陷了,那麼,城裡的人肯定也是要一起涼涼。

  第二,市場條件,都是一群剛移民過來的,沒有人有幾個閒錢的,購買力低,幾乎沒有市場。

  所以,經濟復興可能是災後重建最大的難題了。

  目前楚雲還可以申請朝廷撥款,但不可能一直撥款,朝廷的錢也是很重要的,不說有多少人吃拿卡扣,如果他一直需要國家財政帶著,那平陽關對國家的負擔也太大了。

  必須要自給自足。

  種田就可以自給自足,問題是這邊的溫度比南方要低,很多作物在南方一年二熟,在這邊只能一年一熟。

  種田都種不過人家,這才是最氣的。

  楚雲在書房中憂心這個,武蘊兒默默過來給他添了杯茶水,武蘊兒已經很有賢妻良母的風範了,楚雲眼含著柔情道:“你早些去休息吧!”

  武蘊兒搖搖頭,道:“我是有事情想和你說。”

  “什麼事?”

  楚雲很奇怪,武蘊兒這樣子說,肯定是有正事的,只是她那個職位,沒有什麼好想的啊!

  “我想知道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反攻燕國,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回京。”

  武蘊兒語氣平淡地說出了這些問題,楚雲聞言,卻是沉默了很久。

  他知道武蘊兒是怎麼想的,也明白武蘊兒在牽掛著什麼。

  家裡的楚書,武蘊兒大概時刻都在想著他吧,以武蘊兒的性子,孩子不在身邊,肯定是時刻都在擔心著。

  轉眼,離開京城已經快四個月了,冬已去,春又來,要問歸期,卻不知道何時。

  燕軍已經被擊退了,但朝廷沒有召喚他們回去,邊關也沒有完全安定,楚雲也無法放心回去。

  武蘊兒明白這一點,所以他想的是主動出擊,至少是打到燕國不敢來犯,她就可以卸甲歸田帶孩子了。

  楚雲忽然靈光一閃,平陽關,最大的區位劣勢就是地處邊關,容易遭受動盪,而戰爭時期,走私也不允許,那麼,如果是掠奪呢?

  這樣,武蘊兒的想法也可以實現了,這是一石二鳥之計啊!

  楚雲猛地抱住武蘊兒親了一口,道:“明日你便去整肅軍隊,我們隨時可以出發!”

  第四百八十六章 刺殺

  就在楚雲抱著武蘊兒吧唧一口的時候,武蘊兒忽然猛地將楚雲推開了,飛快地將門打開,卻只看到寂靜的夜空。

  “怎麼了?”

  楚雲疑惑地道,他知道武蘊兒肯定是發現了什麼。

  武蘊兒搖搖頭,自己仿佛也有些困惑,道:“剛才好像有人在,也許是我聽錯了吧!”

  楚雲對此持懷疑態度,但武蘊兒都不確定的事情,楚雲也只得附和道:“但願吧。”

  並不排除有刺客來的可能性,也不知道是不是探聽情報的,不過,剛才和武蘊兒討論的東西,楚雲也沒有說具體怎麼做,所以被人聽到了也無所謂,最多是知道了他們近期要動兵,怎麼動,卻是未知數。

  次日,楚雲照舊開始點齊了人手,從一萬士兵中,選出了一千人,又調撥出兩千匹馬。

  標配就是一人二馬,作為游擊隊,機動性是必須要得到保證的。人數不多,由武蘊兒帶隊。

  這是楚雲和武蘊兒商量好的,平陽關現在離不開他的指揮建設,而行軍這種事情,楚雲也幫不上什麼忙,倒是武蘊兒,經歷了那幾次戰役之後,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聽楚雲說讓她帶領一支小規模武裝進行游擊站,武蘊兒欣然領命。

  儘管這次要和楚雲短暫分開。

  楚雲和武蘊兒約定好,以十日作為期限,每十天,必須要返程一次,不能在草原內久留,不得和燕軍發生正面衝突,只能騷擾游擊,一切以保全自身戰鬥力要緊。同時,他們也不會得到補給,只帶夠兩三日的食物和水,剩下的就要靠自己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