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只想說,MDZZ。

  我不說吧,你們都不知道,我說了你們都不信,我能怎麼辦?

  特別是當一群人點頭表示讚許,甚至對楚雲投來了懷疑的目光,楚雲頓時腦殼更疼了,以前沒有好好來上過朝,還真不知道這裡隱藏著這麼多的傻子,楚雲原本還以為當官當到這個地步的,應該很聰明才對。

  不過,他們的天賦可能都點到了內鬥上去了,智商並沒有提高多少。

  楚雲原本就知道,自己站出來說那些話可能會得罪人,但是,為了這個國家的安全,楚雲不得不站出來。

  只有這點,是無法退讓的!

  第四百七十七章 棄文從武

  若是國破家亡,哪有這些人在朝堂之上鬥爭的機會,楚雲也不願意看到雁門關被異族肆虐。

  上一次雁門關城破,雖然燕國的人沒有大肆殺戮,儘量避免了擾民,但鬼知道這一次如果再次破城,燕國的人還會選擇那種溫和的方式。

  楚雲相信,每個國家裡面肯定都有持有不同看法的人,上次比較幸運,他們沒有選擇屠城,而楚雲在前世看過的歷史書,外族入侵,很少有不屠城的。

  再加上上次他們沒有屠城,之後還戰敗了,楚雲就更加為雁門關擔心了,偏偏這幫人卻在計較這麼無聊的問題。

  真是把楚雲氣的肝疼。

  楚雲說話也不客氣了,反駁陳獨道:“你不知道葬兵谷,想來也不知道,早些年雁門關失陷之時,我曾去過那裡,親身經歷過那場戰爭,葬兵谷的由來,也是因為燕國攻克雁門關的奇襲之計因而得名。”

  楚雲這話說出來,朝堂上議論的聲音頓時小了很多,但氣氛很不和諧,楚雲以四品官員,頂撞了二品官員,這是以下犯上了,但是,楚雲說的事情顯然是對的,以至於其他的人都緘口,不願意介入兩人的交鋒中去。

  這才是楚雲覺得悲哀的地方,朝堂上的人,都腐朽了,他們永遠都只會考慮自己的得失,即便楚雲說的再危急,他們也沒有在乎過,別說還只是在雁門關五十里外,就算是雁門關真的失陷了,他們不是照樣能逍遙快活。

  看到了這些人的醜惡,楚雲真的恨不得一個個都把他們扇回家去。只是,目前他還沒有這個權限。

  陳獨被楚雲頂撞了一句,氣的說不出話來,他倒是沒有繼續說你怎麼證明去過雁門關這種腦殘的話,他心中也知道了,楚雲所言非虛,在這個環節,是爭辯不過楚雲的。

  索性,他偷換了一下概念,道:“那你是說武將軍必敗咯,此時朝廷又能調遣哪路援軍過去支援?這些你都沒考慮,就只知道要調兵,真是太年輕不懂事了。”

  這是在玩辯論賽了,楚雲完全不虛他,反問:“那這位大人可知道,用兵之道,未慮勝,先慮敗?若是葬兵谷失守,雁門關也必然陷入危難,若是雁門關破,潼關再失守,那大夏的山河,將盡數展露在燕國鐵騎之下,到時候大人如何處之?”

  楚雲並沒有攻擊對方的年齡,只擺出自己的論據,陳獨無言以對,只有狡辯道:“你這是杞人憂天,我大夏兵強國富,豈會怕一個區區燕國!”

  到這個地步,已經沒辦法講道理了,好在趙構看戲看得差不多了,插嘴道:“兩位愛卿不用再爭了,既然武將軍求援,那還是做好準備為好,不過也不需要過於擔心,即便是那葬兵谷守不住,雁門關也沒那麼容易破的。”

  趙構這相當於是各打三十大板了,也算是蓋棺定論,讓楚雲和陳獨都沒辦法繼續爭辯,但是,楚雲看著趙構,再也難以掩蓋自己的失望。

  趙構為燕依沉淪,楚雲不怪他,因為他本就知道,趙構是一個痴情的人。

  趙構殺了八皇子,楚雲也不怪他,因為仇恨刻骨,痛徹心扉。

  到最後,趙構弒君殺父,楚雲還是能理解他,人心是會變的。

  但是,趙構在國家大事面前,仍然如此作為,濫用帝王心術,這就讓楚雲無法原諒他了!

  宣德,到底是做錯了。

  如果換做是之前的趙構,他肯定會排除他人的意見,完全聽楚雲的,可是現在,他當皇帝了,考慮多了,卻沒有了最初的決斷。

  若是宣德還在,又怎會對邊關發來的求援信置之不理。

  終於,楚雲失望的眼神,和趙構對上了,楚雲沒有說話,趙構看著楚雲生無可戀的樣子,心中忽然有些發慌,又補充道:“傳令潼關守將加強警戒,傳令平陽關主將隨時準備支援。”

  但他說完這些,想再去看楚雲的目光時,楚雲卻已經默默地退回了自己的隊列,沒有再抬頭看了。

  趙構的確做出了補救,但楚雲已經失望透頂了,沒救了,告辭了,等死吧!

  只知道朝堂鬥爭的文臣,不能與之為謀!

  都是些紙上談兵,滿腹毒計,不知大局的渣渣。

  一想到自己要當首輔,就是帶領一些這樣的渣渣,楚雲頓時覺得索然無味。

  心很累,想辭職。但楚雲終究是熬到了退朝,隨著人流,慢慢退去。忽然有太監叫住了楚雲,道:“楚大人,陛下召你去御書房。”

  到了御書房,楚雲才發現,御書房裡面,只有趙構一人。

  楚雲有氣無力地道:“參見皇上,不知皇上叫微臣來所為何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