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楚雲才這麼想,山上的轟隆聲再次響了起來,但那些刺客,卻是悍不畏死的。

  楚雲知道,這是陽謀了,逼得他不得不留下人來抗衡這些刺客。

  七皇子看著楚雲,顯然也是把楚雲當成主心骨了,楚雲自知現在已經是在他人的鼓掌之中,卻無奈不得不為了李秀麗和七皇子的性命,下令繼續撤退。

  本來這命令是該由七皇子,或者嚴將軍來發布的,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楚雲喧賓奪主了,現在他們都等著楚雲的調度了。

  楚雲下令撤退,嚴將軍則是繼續控制隊伍,將一小隊留下,大部隊繼續離開。

  順帶一提,之前留下的,都是大夏的士兵,西川的士兵並沒有留下。

  他們一副抱大腿的姿態,是走是留,而已都是聽大夏這邊的調度的樣子。楚雲眉頭一皺,覺得事情並不簡單。

  為了躲避滾石,他們還是行進得很快,但這次,楚雲睜大了自己鈦合金狗眼,在前面作為探路的。

  這時候,楚雲一直忽視的隱形的翅膀終於有了它最合適的用處了,這東西就是用來探路的,山道兩側的伏兵自然是無所遁形,但長時間開掛,楚雲的精神也是很疲憊的,但這次,敵方的第二次伏擊,要被楚雲反伏擊了!

  看到了對方的位置,楚雲也懶得解釋,直接從馬背上拿起弓箭,彎弓搭箭,朝著伏兵隱藏的地方射了過去。

  把信號彈當閃光彈用,楚雲已經很有經驗了,而這弓箭,也是之前楚雲趁人不注意悄悄放在馬背上的。

  西川的人還在驚訝於楚雲射出的箭到底是什麼黑科技的時候,大夏的人已經在楚雲的指揮下,朝著那些已經閃瞎了狗眼的刺客衝殺了過去。

  這就是草叢裡面有了視野的後果,這些伏兵自然是全都被反殺了,但大夏的士兵也有了一些損傷。

  但此時的小勝,也讓大夏軍隊士氣大漲,他們終於可以緩緩了,不用再奔逃了。

  可山上的轟鳴之聲卻又在催他們逃跑了。還不知道敵方到底布置了多少伏兵,單單只是山上布置陷阱的人都不是少數了,這麼多的人,到底是哪方的勢力!

  剛才掃出了一些人的名字,分明都是大夏的人,不過,也有可能是西川的人,西川的人取名字和大夏的風格是一樣的,而且,所有的刺客都是黃名,顯然是來自中立陣營,這陣營,有可能是大夏的,也可能是西川的。

  說來也好笑,這居然是排除了楚雲覺得最有可能的一方勢力。楚雲覺得,破壞大夏和西川的關係,對燕國才是最有好處的,特別是現在北方和燕國還在開戰,這時候燕國給大夏找點麻煩再正常不過了。

  但這並不是燕國乾的。

  楚雲剛才趁著友方在殺敵,去把箭撿了回來。總共才三支箭,之前在潼關射出一根沒有撿回來的,現在只剩兩根,不省著點用是不行的。

  這過程並不艱難,穿雲箭對楚雲來說,就像是黑夜中的明燈,很容易找到。

  又奔逃了一段路,楚雲再次驅動了探路的小蝴蝶,現在他的精神已經有些扛不住,若非是頭上有明心頭帶,估計就直接暈過去了。

  但楚雲也知道,這是他今日最後一次用這個,明心頭帶只是不讓他失去意識,不代表不會疲勞。

  但奔逃了很久,楚雲也沒有發現下一波埋伏的人在哪。

  莫非,對方只是留下了兩波伏兵?

  第四百零五章 互換身份

  既然找不到敵人,楚雲也只能暫且停止了一心兩用,外掛雖強,用久了也會傷身的。

  楚雲思忖了一會,假設自己是埋伏者,那麼既然設置了第一波伏兵和第二波伏兵,又有山上的人作為策應,沒道理不設第三道伏兵的,從前面兩道伏兵的規模來看,對方也肯定不會是想要借前面兩波人馬就把楚雲這邊的隊伍全殲。

  就像是曹操敗走華容那一回,諸葛亮就是設置了幾次的伏兵,每次曹操開始笑,伏兵就出現了,堪稱光速打臉。雖然這是演義小說的戲劇化,但以現實而言,多重埋伏,卻是是很有用的。

  首先,這一招可以讓被埋伏的隊伍人心渙散,風聲鶴唳,遇上了埋伏,肯定會心神大亂,戰鬥力急劇下降。

  而山上的滾石,更是讓人不敢生出戰鬥的想法,只能疲於奔命。假如楚雲是策劃者,一定會在後面陸續安排幾次伏兵,一直到最後一波,對他們的隊伍發動殲滅戰,這個埋伏的位置,很有可能就是在這個山道的出口處。

  那麼,唯一的變數,或許就是楚雲這個開了掛的存在,在黑夜中將那些伏兵找出來了,並且以非常小的代價,殲滅了敵軍,並且沒有再分兵了。

  所以,很有可能是對方發現了這點,對楚雲有所畏懼,所以沒有再貿然埋伏了。

  但楚雲覺得他們並不會收手。如果沿途沒有伏兵的話,那只能說明,他們全部都匯集到了山道的盡頭,在那裡準備著總攻。或許,這一路過去的安寧,也會讓精神緊張的士兵們得到放鬆,但放鬆下來的人,很難再次變得緊張了。

  楚雲感覺自己走的每一步都是在套路中,現在黑燈瞎火的,要怎麼才能破局呢?

  當楚雲停馬,其他人都自發停了下來,楚雲看了一眼被護衛保護著的七皇子,面色十分凝重。

  不管怎麼樣,七皇子和李秀麗不能出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