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楚雲離家出走,已經不算一件小事了,因為他爹是楚慎,楚慎是兵部尚書。

  到了這個位置的人,不管官做的怎樣,總會有政敵的,因為利益鬥爭,派系鬥爭,或者純粹的有人眼紅,總之,楚慎這位置有太多人盯著了,於是,當楚雲離家出走之後,無數的奏摺便飛向了皇宮。

  這還是因為御史們之前被皇帝斥責過一次,若是沒有皇帝的那次訓斥,不需要有人打招呼,御史們自發就會開始噴楚慎了。

  這些人就跟後世的娛樂記者一樣,而且還是不說好話的。上奏的核心內容都差不多,大抵便是說,為官者,當修身齊家,方可治國平天下,楚慎教子無方,不應該當這個兵部尚書,應該讓更有賢才的人來當。

  宣德看到這樣的奏摺也想打人,楚慎的才能他自然是知道的,完全比這些只會瞎BB的嘴強王者了解,要不然,宣德也不會因為楚雲的一點功勞,便讓楚慎坐到了兵部尚書這樣重要的職位。楚雲的功,只是一個由頭而已。

  事實上楚慎也沒有讓宣德失望,上任之後,也算的上是鞠躬盡瘁,把兵部的舊病治理得差不多了,宣德還挺欣慰的,結果,又攤上了這樣的事情。

  這件事往小了說,可以說是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但上綱上線之後,意義便又不同了。

  現在御史們一同發力,顯然是幕後有人主使的,宣德這個老狐狸,一眼就能看出背後的那些彎彎繞繞,不過,身在體制之中,就要按規矩來辦事。稍微想了想,宣德便有了定計。

  當天晚上便把楚慎叫進了皇宮,進行了一次深夜的訪談,一般人不知道他們說了什麼,但楚慎離開的時候臉都是黑的。

  人爭一口氣,特別是在這以皇帝為尊的封建時代,有些腐儒有可能被皇帝說了一句不好,都會以頭搶地,一死了之,而被皇帝專門叫過來說教一番,那真是不找個白綾吊死都沒顏面入土,聽到風頭的人都幸災樂禍,都等著看楚家的笑話了。

  楚雲這一波出走,確實是坑爹了,而從皇宮離開的楚慎回到家中,便給楚雲發了最後通牒,三日之內,要不一路跪著回家認錯,要不就將他逐出家門。

  楚雲置若罔聞,於是,三天後,楚雲從楚家族譜除名。

  這個發展讓看戲的人一臉懵逼,你們這兩父子在玩蛇嗎?

  攻訐楚慎的御史們沒有了理由了,雖說楚慎是沒有管教好孩子,但是,逐出家門的庶子,便不算數了,所以,楚雲已經不算楚慎的弱點了。

  既然這樣,反正沒事做,不如打一打落水狗好了。

  噴完了楚慎,大傢伙又合夥噴楚雲了,待到楚雲背後的傷好了,身體卻還沒有完全康復的時候,他已經是四面楚歌了。

  宣德下旨削了他的爵位,現在楚雲便已經是一個平民了,好吧,本來這爵位來的也烏龍,拿走就拿走吧,但楚雲身上那個目無尊上的標籤是打上了。

  在封建時代,不孝可是大罪,在大夏,雖然不會有人來抓楚雲去坐牢,可日後楚雲想做點什麼事情,這絕對是個極大的阻礙。

  在大夏,可以說是寸步難行了。

  不過,這四面楚歌似乎並未影響到楚雲的心情,春日的陽光很暖,楚雲沒事便在院子裡躺在椅子上曬太陽,像一條鹹魚一樣。就連打探到消息的夏瑩都開始為楚雲擔心了,楚雲還是一副不驕不躁的樣子。

  夏瑩終究還是沒有忍住,一邊給楚雲錘著腿,一邊道:“今天又收到鹿鳴學社來的說要割袍斷義的信了,按少爺的吩咐,都存放在書房裡面了。”

  這事兒從蓋棺定論之後,過錯方便徹底成了楚雲了,雖然有人感慨楚雲確實是個漢子,願意為下人出頭,但更多人卻認為楚雲錯的太過分了。

  價值觀便是如此,在大多數人看來,一個千金少爺,可比一個丫鬟重要多了。再加上連皇帝都下旨拿掉了楚雲的爵位,那些有不同看法的,甚至都不敢多說。

  於是,來自往日同窗的絕交書便送了過來……

  第三百零三章 說一段故事

  一封封的絕交信,楚雲也懶得看,便叫綠衣和夏瑩代為處理了。

  “少爺,馬英培也來信了……”

  綠衣忽然拿著一封信急匆匆走過來通報,這之前的信,楚雲都可以無視,但這一次,眯著眼曬太陽的楚雲坐了起來。

  沒有想到,馬月也會寫信過來。

  可以說,楚雲在鹿鳴學社認識的人挺多的,但是特別熟悉的人,也就那麼幾個,多數人都是君子之交淡淡如水,儘管是一起瞟過昌(諧音,你們懂)的人,在這種時候,卻有很多都是趨利避害,及時和楚雲劃清了界限。

  這也是人之常情,沒有什麼不可理解的,有的或許是真的惱怒於楚雲不敬尊長的行為,有的也許是出於大局考慮,總之,和楚雲絕交是政治正確的選擇。楚雲也就在鹿鳴學社呆了很短的時間,那麼五十多號人,不可能人人都和楚雲關係好,也沒到那種無條件信任楚雲的程度。

  特別的,楚慎和陸明的關係還算不錯,得知楚雲忤逆楚慎,陸明也順手就把楚雲逐出門牆了。對這樣的長者來說,不尊敬尊長是無法原諒的過錯。陸明算的上是開明了,卻還是做出了這樣的決定,所以,手下的弟子跟風和楚雲絕交,實屬情理之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