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肅不想搞事情,然而宣德卻把鍋丟到他頭上來了,讓他不得不回答。

  王肅心中暗罵,怎麼看你心裡沒點B數麼?

  明擺著的事情,宋連能調動禁軍肯定是因為有宣德的授意,封禁城門,可能是宋連自作主張,但王肅是知道情況的,昨夜墨玉齋出了意外,緊接著宋連就搞了一波大事情,那說明闖入墨玉齋的,肯定是宋連的人。

  王肅是鐵狼,所以他是知道一部分信息的,所以,他完全能理解宋連為什麼會搞出這麼大的動靜,但是,作為一頭深水狼,王肅非常清楚該怎樣隱藏自己的身份。

  那就是裝平民,我什麼都不知道,我只是吃瓜群眾。

  那麼,在他這個地位,如果什麼都不知道,應該怎麼說呢?

  “回陛下,老臣以為,宋連不尊聖意,擅自調動禁軍,封禁城門,擾亂京城治安,拘禁六部大臣,論罪當斬!”

  嗯,國服第一噴子,就是要噴的有氣勢,站在制高點,直接給人定罪。當然,宣德完全不會聽他的。

  “眾愛卿皆以為宋連該罰,可你們有沒有想過宋連為何會調動禁軍,封禁城門,拘禁大臣呢?朕讓你們御史監察天下,是讓你們用嘴皮子給朕監察的麼?什麼事都不調查個分明,便集結眾人,一個個的奏摺往朕這裡送,是在顯示你們多麼團結麼!”

  宣德一邊說著,一邊抓起案上的奏摺,一股腦地往王肅的臉上砸去,嚇得滿朝文武紛紛跪地大喊:“陛下息怒!”

  帝王一怒,流血漂櫓,如果皇帝都這麼生氣了,大臣們還不懂事,不知道跪下求饒,那真就要死一片了,而王肅一把年紀了,還被皇帝拿奏摺砸臉上,心裡也是氣的不行,卻不得不跪著認錯。

  宣德心裡可是爽的不行,他可是一直想找機會好好修理王肅,可是王肅這人心機頗深,王家這個氏族又根基深厚,所以宣德也一直忍著,這次有個名目砸他一臉,宣德自然不會浪費,順帶的,也削一下御史手裡的權利。

  宣德早就想這麼做了,這個管制是先皇的先皇沿襲前朝的,前朝再沿襲前朝,可以說,御史制度是自古有之,都已經成為傳統了,但是宣德覺得,在大夏,御史分明成了掣肘,御史們,儘是些自命清高,實則蠅營狗苟之輩,沒做什麼實事,就會瞎嗶嗶。

  若不是文官們堅持什麼遵循古制,宣德早就廢棄御史制度了,監察百官,可以讓更忠心的暗影來干。

  可以說,宣德心目的暗影衛其實和楚雲那個時空大明的錦衣衛差不多,可惜,人家老朱當皇帝之後,不知道殺了多少人,世家雖然還有,但是不聽話的……

  想一想凌遲和剝皮,敢不聽話?

  相比之下,大夏建國之後,手段就非常寬容了,正是因此,也就無法鑄就讓人聞風喪膽的特務機構了。

  所以暗影這麼菜,也是有理由的,但這一夜,它雄起了。

  宣德果然沒有讓宋連失望,不但給他拖住了時間,同時也給御史加了個BUFF……

  不對,是上了個枷鎖。

  “日後,凡御史監察之時,未有證據便上書者,一律杖三十。”

  宣德一句話,基本上定了調子,這時候沒有誰敢再跳出來說御史不因言獲罪是古制了。

  而這一個削權只是開始而已,御史們都是文官,真要被打了三十杖,半條命都要丟掉,但讓他們去調查真相,拿出證據……

  這特麼不是為難他們麼,強行讓嘴強王者當真正的王者……

  惹不起惹不起,以後不嗶嗶了還不行麼?

  藉機懲戒了一下御史們,這事兒卻還沒完,宣德之前責罵他們的理由是未經調查就開始上書,這會回到正題的話,他也不能對宋連的行為不聞不問,不然,天子的威嚴還要不要了,以後手下的人統統都不和他說一聲就直接封城門,這還得了?

  但是,宋連既然沒有親自過來匯報,肯定是情況緊急,抽不開身,宣德自然不會壞他事情招他進宮來說明情況。

  想到這裡,宣德又是一聲令下,道:“眾卿家既然想要給宋愛卿定罪,不如隨朕一起去看看如何?”

  既然宋連不能進來,那他帶隊出去不就行了?

  第二百五十九章 我有一個問題

  宣德帶著一眾大臣,浩浩蕩蕩地出宮去了,禁軍開道,鐘鼓齊鳴,皇帝是坐在車上,大臣們則都是一個個跟著步行,也算是被折騰的夠嗆了。

  如此大規模的出動,就算皇帝不暗中指使人給宋連帶話,宋連也不至於會毫無察覺。他此時仍然在鎮守墨玉齋,下令抓人的是他,卻不用親自執行。想必之下,墨玉齋地下的那些火藥才是重中之重,不能有絲毫閃失。

  若是有人將火藥點燃,不光這裡的證據多數會付之一炬,同時也會造成巨大的破壞,所以宋連不得不防。

  好在宣德到達之前,墨玉齋的火藥和火油總算是被搬空了,只剩下一些糧食和刀兵,至於墨玉齋,現在已經夷為平地了,墨玉齋的夥計們都在暗影衛所坐老虎凳了。

  此時滿朝文武匯聚在墨玉齋的廢墟之前,若真是來個炸藥包,OK,造反成功了一半。

  宋連頂著一干人等的眼刀子,走到了宣德的駕前,單膝跪地,道:“參見陛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