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概也是那些走私商人了。

  所以這些商人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

  不僅如此,這些商人的存在也使得大燕和大夏短時間不會有大規模的交戰,道理很簡單,因為草原上的人能夠獲得讓他們生存下去的糧食,那就沒有必要拿命來搶了。而如果真的全面禁止走私,讓大燕與大夏通商禁絕,想必大燕逼於無奈之下,也只能發動戰爭了!

  楚雲上書陳述了這些,這是他的論,而他的策,是建議朝廷私下組織一些走私商人,最好是讓暗影衛的人去做走私商人,在行商的同時刺探情報。據楚雲的了解,大夏對大燕的情報刺探這方面做的非常差,因為大夏沒辦法把暗影開到草原上去。雖然說,暗影的人肯定也想過偽裝成商人去草原打探情報,但是,大燕的人雖然會對商人提供安全保障,卻也會小心提防著,不讓他們知道太多機密的事情。所以暗影對這方面也就沒有多少興致了。

  所以,要想這條策論獲得皇帝的認同,楚雲也必須要讓皇帝如何在只是知道一些大燕的一些風土人情或者民生方面的消息的情況下,分析出大燕的情報呢?

  第七十五章 與宣德皇帝的第一次神交

  京城,迎來了入冬的第一場雪,太和殿中,暖爐已經燒的火熱,不時發出噼啪的輕微響聲。

  皇帝在處理政務,太和殿中極為安靜,公公宮女端正地侍立其後,眼觀鼻,鼻觀心,不敢稍有逾矩。

  宣德皇帝如今是三十又二,正是年富力強之時,大夏也正直春秋鼎盛,蓬勃發展之際,故而宣德皇帝處理政務非常刻苦,經常熬夜到辰時,也就是晚上八點到十點,咳咳,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特麼不是才天黑麼?扶朕起來,朕還能修仙……

  這一日,宣德皇帝便看到了一封很有意思的奏摺,奏摺是宋連用他的特殊通道送過來的,也就是這封奏摺不用經過那些大臣的查看,直接交給了皇帝。

  宋連的職位特殊,有這樣的特殊渠道也是應該的,當然,如果是超級機密的事情,宋連便會直接來面聖,而不會是用書面的形式傳遞信息。

  所以,這還是宋連第一次用到這特殊通道,宣德皇帝還沒看到內容,便已經有了興趣,而見得奏摺洋洋灑灑寫了一大堆,宣德的額頭仿佛冒了幾個井字。

  特麼的,廢話這麼多,搞毛啊!

  但是,皇帝要有皇帝的氣質,不能說粗話,而耐下心把奏摺看完,宣德才知道,這東西並不是宋連寫的。而是被他派遣到邊關的楚雲寫的。

  想到楚雲,宣德的印象並不多,只是聽宋連說了,有幾分才智,還被老三拉攏了,而且跟武國公府的關係似乎還不錯,為了敲打一下老三,讓他收斂一下,也為了稍微培養一下楚雲,算是賣鎮遠侯府和武國公府一個人情,宣德便下旨把楚雲丟到邊關去了,聽說楚雲在半路還遇到了襲擊,宣德也並沒有多關注,這種事不需要他來操心。

  咳咳,所以說,楚雲其實猜到了皇帝的想法,而他還多猜了一個,以為皇帝已經知道了王氏是間諜呢,但其實,皇帝並不知道……

  看到楚雲寫的東西,雖然為了彰顯文采,楚雲說了一些理論性的空話,但宣德將整個文章通讀一遍,也不禁想要拍手稱讚。

  不光是楚雲用詞優美,其中的論述也是言之有物,正好切中了宣德帝的脈門。宣德是大夏的第三代皇帝,和他爹武帝一樣,宣德也很想征戰天下,北擊大燕,西征川蜀,雖然西川現在是友邦,但是宣德對他們的土地是很有想法的。

  而楚雲的奏摺就講到了很多戰略性的地方,雖然像什麼朝廷掌控商業之類的理論宣德不是很理解,但並不妨礙他看到楚雲描述的前景。以行商踏遍大燕之地,繪山河圖,著異邦志,通過商業影響大燕財政等等,這個過程可能會持續很久,但肯定是可以成為大夏北征的基礎。

  楚雲這個奏摺給了宣德很大的驚喜,但宣德也知道,這策論寫得好看,但情況如何,還不能確定,但既然楚雲都千里之外送書回京,這策論准了也未嘗不可。

  次日,宣德召宋連入宮,下了一道密詔,這道密詔便以極快的速度傳到了北方楚雲的手裡。

  來回往返的時間,楚雲在雁門關已經站穩了根基,這裡的確是最適合他發展的地方,最大的BOSS就是他抱的大腿,在雁門關,楚雲就等於小霸王了,當然了,這小霸王只是個守城的,根本沒有機會到處去搞事情。

  之前傳遞消息的時候,楚雲還特地跟宋連提到了,令牌丟失申請補辦,宋連看到信的時候,臉有點黑,但是因為楚雲的密信,暗影得到了皇帝授予的新工作,宋連是很感激楚雲的,而且,宋連覺得楚雲真的很適合搞情報工作,所以,隨著皇帝密詔而來的,還有宋連給楚雲的任命,以及令牌。

  於是,楚雲搖身一變,成了暗影衛的隱衛了,對這種任命,楚雲是拒絕的,不過聽說只有少部分的人能知道自己的身份,而且有調動暗影衛的權利,楚雲也就認了,重點是,這也是皇帝的意思。

  雖然雁門關已經有隱衛的存在了,但有了宋連的任命,楚雲就自動成為此地隱衛的首領了。然後主要負責組建商隊的事宜。

  光憑雁門關的兩三個隱衛肯定是不夠辦這些事的,但宋連也保證了,之後會有部分暗影衛的人手補充過來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