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宋連笑的有點尬,因為楚雲剛才說話的時候,還在暗示著一些東西,宋連有些不信楚雲能知道什麼,但是,看楚雲這樣子,似乎他已經知道了什麼。

  總之,宋連是懷著疑慮離開的。而楚雲躺在遠去的馬車上,心情很是愉悅。

  總算搞清楚了原因,所以楚雲自然是輕鬆了,至少是知道,皇帝對他並沒有什麼惡意,他雖然是被指派去了邊關,但是,雁門關曾經是楚慎駐守的關隘,在那裡,楚雲依舊可以過的很滋潤,再加上宋連特意在此等候送過來一個暗影的身份牌,如果楚雲還能在雁門關混不下去,那也就別說在京城能混多好了。

  宋連肯定是皇帝派過來的,除了皇帝,也沒有人能使喚宋連了,而宋連的善意,也就代表了皇帝的善意,所以楚雲在道謝的時候特意提到了皇帝,順便給了宋連眼神暗示。

  機智的我已經看穿了一切,但是我也不說出來。

  就是這樣了,至於宋連會怎麼想,楚雲就不用考慮了。

  京城已經越來越遠了……

  第四十八章 在路上

  走出京城,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京城裡面,楚雲的出路只有老老實實做人,而出了京城,楚雲卻有了無限的可能。

  有道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京城對楚雲而言,是樊籠要更多一點,在京城裡面楚雲每天也就是看看書,不敢有什麼輕舉妄動,即便是在確認了自己的生命不會有威脅之後,他想要做什麼,也並不是很簡單的事情。只有出了京城,他才有機會積攢自己的勢力。

  不過,他沒有想到,自己的離開,會夾雜那麼多的事情。

  從宋連過來送令牌的死後,楚雲就知道了,皇帝對他是沒有惡意的,不然的話,也不會派遣精銳的護衛相送,又讓宋連把暗影的密令送來,這當然是給楚雲的安全一點保障。而這其中的緣由,楚雲將許多事情串聯起來之後,也得到了一個答案。

  假定楚慎是大夏陣營不變,他知道王氏是奸細,那麼,暗影和皇帝也可能知道這點,所以,明明當時李達死掉,王氏是有嫌疑的,但是暗影並沒有展開調查,這就說的通了,暗影不可能在抓了楚府全家之後,反倒是不敢審問侯府夫人了,而如果暗影早就知道王氏的身份,所以沒有必要繼續,而且,王氏在探監的時候全程有人跟著,這也說的過去。

  那麼,暗影這是在玩反間計?

  楚雲不知道他們在謀劃什麼,總之,楚雲從來不會小看別人的智商,自己的信息量不足,也就只能猜到這一點了,而把楚雲調離京城,楚雲覺得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想要保護一下楚雲吧,根據之前的假設,那麼楚雲有可能就是楚慎比較純正的血脈了,雖然是庶出,但至少是漢人,而楚鈺的血統裡面有一半是王氏的。

  楚雲知道,這個年代的人,對血統是很看重的,所以,楚雲感受到了,把他弄走,是一種照顧。當然,或許也是有磨鍊楚雲的意思。

  而另外的原因,大概是因為三皇子吧!從三皇子沒有回信,楚雲就猜到了,三皇子那不是特別保密的摘星樓,皇帝能不知道麼?所以,作為三皇子的拉攏對象,楚雲被送走了,這也是對三皇子的敲打吧。

  皇帝的心事不是那麼好猜的,楚雲和皇帝也沒有什麼接觸,所以,他對宋連說的,也就只有感謝皇帝的照顧,至於另一個猜測的原因,楚雲自然什麼都不會表現出來。

  所以說,離開京城,除了捨不得蘊兒,別的都還好,一路上的風景,也滿足了楚雲的需求,這古代的自然風光,遠不是現代的都市叢林可以比得上的,問題就是路顛簸了點,土地荒涼了一點,楚雲被馬車差點顛到吐了,才堪堪在天黑的時候趕到了鎮子裡面。

  走了一天也沒有走出京畿區域,這時代的交通簡直是醉了,這還是因為京畿區域內的路修的比較好,換做更偏遠的地方,能走多遠,真的是不敢猜測。

  想一想,雁門關有多遠呢?

  聽他的護衛衛十三說,如果他們不用馬車,而是騎馬的話,一個月應該能夠走到了,如果一直是馬車,大概是兩個月能走到。或許會因為一些客觀因素,導致日期有所延遲,但是,三個月內肯定是可以到雁門關的。

  聽到衛十三的解說,楚雲當場懵逼,差點忘了,這年頭的趕路都是用日計算的,而從南到北,一兩個月很正常。但是,楚雲那個年代,從南到北,也只是用小時計算的好麼……

  差距略大,但楚雲也只能接受了,而且,他們的馬也只是普通的馬,沒什麼日行千里的能力。

  不過,慢就慢吧,反正他去邊關也不是上陣殺敵的,就他那一點武力值,已經是作為基本單位了,別人的戰鬥力多少,就是可以打倒多少個楚雲。

  心疼戰鬥力只有一的自己。

  “系統君,咱可以商量一下把文臣天賦改成武將天賦麼?”

  【系統提示:想換?不存在的,你換了也沒有什麼意義啊,最強的你,也不過是個戰五渣。】

  扎心了老鐵,咱這樣子在軍隊裡面怎麼混的起來啊!要不,朝著軍師這個方向努力?

  但是,軍師不是那麼好當的,當初在京城,楚雲利用自己過目不忘的能力也只是狠狠地在讀聖賢書,這都是為科舉做準備的,而那些兵書什麼的,楚雲自然是沒怎麼讀的,前世讀過的孫子兵法,倒也還記得,但是,理解就只能呵呵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