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作者菌:嗚嗚,沒辦法,都是大綱菌它逼我~~~它逼我啊嗚嗚嗚……

  【貌似後半段有點兒血腥?沒事,我們下章就不血腥了。麼麼啾!

  第24章 猶憐之毒

  劉琛凌厲的眸子划過那個說出盞兒的老嬤嬤,神色晦暗不明,問道:“你方才說‘方貴妃’?這事兒和她有關係?”

  那老嫗聽得皇上這意思,頓時嗅到了一絲生機。

  連忙抬起頭來回話:“是!是!昨日後晌,皇后娘娘臥病在床,沒按著平日裡的點兒給太皇太后請安。只有方貴妃去看過太皇太后。”

  “方貴妃一出門,太皇太后的臉色就不對了!我聽得主子夜裡翻來覆去地總動彈,怕是一宿沒睡。今日天不亮就派著李嬤嬤去秀意宮拿人了。”

  劉琛瞧著她戰戰兢兢的神色,不像說謊,但還是冷哼一聲:“你倒知道的清楚!說,是哪個打的玥兒?!”

  那老奴伶俐的嘴皮子這會子倒是不說話了——這當口,她指認誰,都是把人往火坑裡推啊,好歹共事一主了這麼些年,倒是忍得下心開口呢?

  她戰戰巍巍地縮成一團,叩首叩得極低,似是想從地上刨出個縫兒鑽進去。也不管上頭皇帝的又一次發問,鐵了心地裝啞巴了。

  劉琛雖面色上十分不虞,但心裡卻倒是明白這老嫗的那點兒心思,只道她算是個好心的。同時,看著地上顫抖得格外厲害的兩個老奴,心裡葉門兒清是誰打的人了。

  他再無過多言語,眼神封了冰霜似的,示意元壽,“把這兩個,帶下去,廢了雙手,鳩毒凌遲。”

  “剩下的,賜白綾。”

  “至於這個心眼兒實在的,賞點銀子,打發出宮。”

  被賜死的那兩人其中有一個就是張嬤嬤,是太皇太后最為貼身的侍女,服侍了她幾十餘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她被人拖著走的時候聲音悽厲地哭嚎:“聖上饒命!聖上饒命!奴才死了不打緊兒,奴才的命不值錢!可太皇太后,她是您的親祖母啊!您把奴才這幫老奴都處死了,可讓她以後一個人,可怎麼活啊……”

  劉琛眉頭緊鎖,神色雖然未有絲毫變動,但心底卻被這番話拿捏住了死穴……

  這狗奴才……雖是為了保自己的性命才說的這番話,但卻又是事實如此。這些老嫗,是皇祖母出嫁時就跟在身邊的人了,她們若真出了什麼事,皇祖母怕是要氣得咯血。

  可她那身體,又能經得住這幾番折騰麼?

  他不能這麼做。

  他十三歲沒了父皇登基之初,勢單力薄的時候,是皇祖母搬出了娘家的虎符為他鎮住了朝中的不平之聲,又為他娶了游家的長女堵住了文官們的悠悠之口。

  可以說,沒有皇祖母,就沒有他今日的皇位。

  且她是看著他長大的,待他親厚非比尋常。

  他怎麼也不能真的做出什麼傷她心的事。

  哪怕他現在氣得想掀了桌,親手處決了那幫狗奴才!他都得忍著!

  他的太陽穴因過分的憤怒和克制止不住地突突直跳,在那些老嬤嬤的哀嚎求饒聲中,終是將懲罰改為了“逐出宮去”。

  也算是,一個既能向皇祖母表明心意又不致使她氣急攻心的折中法子。

  他料理完這幫奴才,只覺精疲力盡,唯餘下一個方盞兒,像一根刺一樣扎在心口。

  他淡淡嘆了口氣,屏退了其他下人,只留元壽一個在屋裡,問:“你說今日是璇葉硬闖的正陽殿傳的信兒?此話當真?”

  元壽站立在側,實話實說:“回主子話,是。”

  劉琛臉上的神色再不復平靜,眼底疑惑重重:“那此事就奇怪了。”

  盞兒和明淳素來常在一處,據他的了解,她們倆極少有意見不和,立場不一的時候。

  方才聽到那老嬤嬤說是盞兒跟皇祖母告的狀,他下意識覺得是明淳的授意。

  可又轉念一想,那為何明淳今日又派璇葉來正陽殿報信兒?她何不乾脆將自己置身事外,摘個乾淨?到時候自己即使想問責她也繞不過去皇祖母那一關,只能無可奈何。

  思及此,他隨口問道:“元壽,你怎麼看?”

  元壽心裡一拎,愁啊!

  雖然往日裡他是愛打聽些宮內的八卦,皇上一般後宮有什麼信兒也都問他吧。可這回不一樣啊,一個是主子的心尖兒人,一個是後宮之主,另一個,是這後宮的第二人,方貴妃。

  無論哪一個,他都開罪不起啊!這種事兒來問他,改日若不小心被有心人傳到任何一位耳朵里,他都受不住那怒啊!

  劉琛才沒想那麼多,他只是想多個人來幫他捋一捋這事情的線索。

  朝堂之事他以一己之力,可以處理的綽綽有餘。可這後宮,他都多少年沒認真管過了?這其中的彎彎繞,怕是沒個三兩個月,根本摸不清。

  而他現在,迫切地需要知道許多細節,哪來的空閒仔細探?也只好揪著元壽了。

  看出元壽麵色糾結,他恨鐵不成鋼地道,“你怕什麼?!說就是了,難不成她們還能在我眼皮子底下動你?”

  元壽心說,那她們還能在你眼皮子底下動你那小白兔呢,動我區區一個奴才,有什麼不能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