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小貓幼崽經過一陣子的辛苦餵養已經呈翻倍式長個兒,從小不點變成了胖乎乎的一團,長開了不少,圓不溜秋的。小貓比貓媽文靜許多,比較獨立,一般不粘人,有事沒事就愛規規矩矩蹲在電視機旁邊,睜著一雙黑漆漆的眼睛盯瞧打量家裡的一切。
這麼久了,容因才想起來要給兩隻貓取名字,於是轉頭問溫如玉,溫如玉竟然也把這事給忘了,要不是她提醒,壓根沒想過起名這事。
對於起名,雙方都很是隨意,閒下來嘮嗑幾分鐘,接著就定好兩隻貓的名字了。
貓媽叫凍干,小的叫條條,用它們最喜歡的食物取的名。
倆貓對各自的名字毫無異議,沒一個提出反對意見。
養貓後的衛生問題極其重要,原先家政阿姨是一周過來打掃一到兩次,因為家裡有掃地機器人,日常的簡單清潔都可以靠機器完成,所以這樣的打掃頻率完全能使得房子保持必要的整潔乾淨,但自從倆小隻進了這個家門就不行了,貓太能掉毛了,主要是條條掉毛較多——條條竟然是一隻長毛貓,小時候還看不出來,然而隨著它一天天長大,毛越來越長,愈發與凍干不一樣,容因她們才發現了不對勁,尤其是天氣轉暖,條條八個月大以後,小傢伙兒簡直就是一隻行走的蒲公英,給它吃再多的魚油等營養品都不行。
寵物醫生告訴她們,這是正常的,小崽第一次換毛期就是這樣,再長大點會好些。
溫如玉要出席一場較為正式的會議,容因幫她整理西裝,當一連從西裝上捻了十幾根貓毛都還沒弄完,突然忍俊不禁,勾了勾唇。
溫如玉也沒法子,問她:“怎麼辦?”
容因逗這人:“沒辦法,只能將就穿了。”
溫如玉“啊”了下,隨後既來之則安之,應下:“行吧,也可以,反正我只是露個面,去不去都影響不大。”
但在出門前,容因還是用粘毛捲筒將西裝弄乾淨了,還給她理理頭髮,輕聲說:“等你回來。”
溫如玉出去了,容因和兩隻貓耐著性子在家慢慢等,待到溫如玉忙完回來,開門,人和貓都已經躺在沙發上睡著了,條條最警覺,不等溫如玉換完鞋就伸伸懶腰站起來。
怕貓叫,把容因吵醒,溫如玉條件反射性做了個噤聲的動作,條條不理解這是什麼意思,歪著腦袋瓜子不解地瞅著溫如玉,乖乖的。
開春後的清明節,她們開車到郊外的一處墓園,到那邊去見一個人。
準確來說,是溫如玉帶著容因去那裡,容因在此之前並不知情,直至到了墓園才曉得真相。
——去見秦施柔。
那麼多年了,自從當年出事後,秦家就帶走了秦施柔,容因自此就完全失去了和秦施柔的聯繫,連對方埋在哪裡都不知情。
秦家沒把秦施柔帶離A城,那時候秦父他們倒是想把女兒接回老家入土為安,但老太太力排眾議硬是把孫女永遠地留在了這個遠離一大家子的城市。
那是秦施柔生前的期望,不願回去,哪怕死了,也想清清靜靜地長埋於地下。
老太太告知了溫如玉墓園的地址,希望容因能去看看秦施柔,如果她們願意的話。
秦施柔的墓地是處傍山望水的好地,清雅安靜,環境不錯。
溫如玉沒跟著,僅僅送容因到地方,容因一個人進去。站在秦施柔的墳前,容因不知道該講些什麼,沉默很久,只有一句:“姐,好久不見……”
番外三全文完
送一束桔梗,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玩意兒,都是秦施柔生前很喜歡的東西,容因在她的石碑遺像前待了蠻長時間,順帶為其清理墳墓周邊的雜草落葉,和一些不知從哪兒飄來的沒燒完的殘餘紙錢。
應該是有相當長一段日子沒人過來祭拜過了,秦施柔墳前空空如也,一樣祭品都沒有,比起鄰近的幾座墳,她這兒太冷清了,孤寂蕭瑟,一如她活著時,即使朋友遍地,可經常都孑然一身。
終於開了口,容因拂掉石碑上的枯枝,輕輕地一點點清理,照片上的秦施柔與記憶中的樣子沒有絲毫差別,不同的是現如今容因已經比她更大了,逃不過斗轉星移的自然時間規律,年歲逐漸增長,未能一直停留在當初。
收拾完了,容因頓了頓,再說:“對不起,我一直沒出現,現在才來看你。”
可惜遺照上的人再不能應答半個字,不會再有任何回話。
清明節的墓園香火氣很重,往來的人也比平時多了不少,這邊的停車場大清早就已經滿了,後來的車便只能停靠在山道兩側。
遠處,溫如玉耐心等著,靠在車門上抵著,從這邊的角度向那邊望去,依稀可以看見容因的身影,兩方遙遙相對,溫如玉時不時看那裡一眼,聽不到容因到底說的話,她什麼都沒做,將這點該有的空間留給容因。
祭拜全程不到兩個小時,沒待太久,墓掃了,紙錢燒了,帶去的東西全送了,能做的基本做完後,她們原路折返,從山上到山下,曲折蜿蜒的路如同絲滑的飄帶伸向另一座更加巍峨的大山,長始終不見盡頭,車子在薄薄的平面上起伏。
容因心頭的滋味複雜,難以言說,良久,只能對溫如玉說一聲:“我以為她回去了,結果那麼久了,竟然一直都在這邊,如果不是你,我可能很難再見到她。”
溫如玉平視前方,沉穩開著車,輕聲接道:“他們瞞著不告訴你,你不清楚也很正常。”
“但是我沒想過找他們問。”
“因為你不確定,只是怕再提起這些,所以才不敢去。”
“嗯是。”
“秦家那個老太太,其實有定期過來這邊看看。”溫如玉想了想,還是解釋,將自己和老太太私下裡聊過的那些擺到明面上,“她先來找我,是不知道該怎麼跟你講,她不希望其他人去打攪秦小姐的安寧,但是她年紀大了,以後來的次數只會越來越少,總會有……該來的那一天,怕以後沒人管秦小姐。”
老太太身子骨一年不如一年了,已是半截入土的時候,經過上次秦家父母的無理鬧劇,老太太愈發不信任家裡的人,老一輩的觀念總是入土為安,因而盡其所能讓秦施柔可以長久地遠離那一大家子,即便秦施柔早都脫離了塵世,實際上什麼都感受不到了。
老人家有私心,也是藉此想把秦施柔的身後事囑託給容因,希望要是哪一天自己也走了,可以有個人能定時去看看秦施柔,以免這座墳墓成了無依無靠的野墳,畢竟現代社會不是以前的時代了,墳墓若是長期無人過來祭拜,指不定啥時候就被清理或是荒廢了,秦施柔生前夠苦的了,老太太於心不忍,實在沒辦法才這樣做。
溫如玉能理解老太太的良苦用心,正如她一開始講的,她不會跟一個去世的人爭,那沒意義,她更在乎的是當下,是往後,她心甘情願甚至自己插手這事,讓容因過來,也並非她有多大度,有多不在意這位曾經在容因生活中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女人,而是為了容因能真正地釋懷,可以跨過那道坎,更好地往前。
遺憾不需要彌補,可需要做到徹頭徹尾的心安,這樣才不會被困在原地,反覆掙扎。
心知溫如玉做這些的出發點,容因偏偏頭,目光落在她身上。
溫如玉不解,打了下方向盤,柔聲問:“怎麼了?”
容因說:“沒什麼,就是看看你。”
溫如玉又問:“好看嗎?”
容因點頭,肯定道:“好看。”
雙方心底里的某個點在這一瞬驀地被觸動,默契的,她們不約而同都笑了笑,莫名其妙就挺樂,由內而外地感到輕鬆自在,一霎那就樂起來了。
同一天,她們還到另一處墓園走了一圈,去容因親媽那裡燒兩炷香。
自從容媽去世,兩邊家庭都不接受容因這個罪人後,容因便沒資格再去那裡探望容媽,算一算,從小到大,容因過去看望容媽的次數好像少之又少,簡直兩隻手都數得過來。
容因隨口對溫如玉將其從沒對別人說過的一件事,她以前曾偷偷去過那邊的墓園,還差點走丟了,那時候容爸剛剛二婚,她在外婆家分外不受待見,一天晚上因為惹大人生氣了就被趕出了家門,她年紀太小了,別說自力更生,小學都還沒讀完,也就剛比陽台高點,她被迫去找容爸求助,可惜容爸嫌她累贅,怕被二婚妻子發現她的存在,於是隨便塞給她一沓錢將她打發走,她無處可去,便買了一堆吃的帶到墓園這裡,湊活在容媽的墳前睡了一晚,第二天回外婆那兒,以為大人們會因為她的離家出走而到處找她,原本還擔心回去會挨收拾來著,結果回去了才曉得,家裡面沒人發現她消失了那麼久,壓根沒人找。
並不是為了對溫如玉訴苦,容因只是一時沒拐過彎兒,乍然想起來了,覺得這事蠻有趣,於是就脫口而出了。
這樣的經歷的確新奇,一般人都沒有,堪稱獨一份。
容因反應慢,說著,自己還笑呢,逕自講:“幸虧當時是夏天,要是天氣冷一些,非得凍感冒,我小時候膽子真夠大的,換成現在,別說在這邊過夜了,一個人過來我都害怕。”
溫如玉也跟著笑,扯了扯嘴角,應和說:“太不省心了,一般小孩兒干不出這事。”
這麼久了,容因才想起來要給兩隻貓取名字,於是轉頭問溫如玉,溫如玉竟然也把這事給忘了,要不是她提醒,壓根沒想過起名這事。
對於起名,雙方都很是隨意,閒下來嘮嗑幾分鐘,接著就定好兩隻貓的名字了。
貓媽叫凍干,小的叫條條,用它們最喜歡的食物取的名。
倆貓對各自的名字毫無異議,沒一個提出反對意見。
養貓後的衛生問題極其重要,原先家政阿姨是一周過來打掃一到兩次,因為家裡有掃地機器人,日常的簡單清潔都可以靠機器完成,所以這樣的打掃頻率完全能使得房子保持必要的整潔乾淨,但自從倆小隻進了這個家門就不行了,貓太能掉毛了,主要是條條掉毛較多——條條竟然是一隻長毛貓,小時候還看不出來,然而隨著它一天天長大,毛越來越長,愈發與凍干不一樣,容因她們才發現了不對勁,尤其是天氣轉暖,條條八個月大以後,小傢伙兒簡直就是一隻行走的蒲公英,給它吃再多的魚油等營養品都不行。
寵物醫生告訴她們,這是正常的,小崽第一次換毛期就是這樣,再長大點會好些。
溫如玉要出席一場較為正式的會議,容因幫她整理西裝,當一連從西裝上捻了十幾根貓毛都還沒弄完,突然忍俊不禁,勾了勾唇。
溫如玉也沒法子,問她:“怎麼辦?”
容因逗這人:“沒辦法,只能將就穿了。”
溫如玉“啊”了下,隨後既來之則安之,應下:“行吧,也可以,反正我只是露個面,去不去都影響不大。”
但在出門前,容因還是用粘毛捲筒將西裝弄乾淨了,還給她理理頭髮,輕聲說:“等你回來。”
溫如玉出去了,容因和兩隻貓耐著性子在家慢慢等,待到溫如玉忙完回來,開門,人和貓都已經躺在沙發上睡著了,條條最警覺,不等溫如玉換完鞋就伸伸懶腰站起來。
怕貓叫,把容因吵醒,溫如玉條件反射性做了個噤聲的動作,條條不理解這是什麼意思,歪著腦袋瓜子不解地瞅著溫如玉,乖乖的。
開春後的清明節,她們開車到郊外的一處墓園,到那邊去見一個人。
準確來說,是溫如玉帶著容因去那裡,容因在此之前並不知情,直至到了墓園才曉得真相。
——去見秦施柔。
那麼多年了,自從當年出事後,秦家就帶走了秦施柔,容因自此就完全失去了和秦施柔的聯繫,連對方埋在哪裡都不知情。
秦家沒把秦施柔帶離A城,那時候秦父他們倒是想把女兒接回老家入土為安,但老太太力排眾議硬是把孫女永遠地留在了這個遠離一大家子的城市。
那是秦施柔生前的期望,不願回去,哪怕死了,也想清清靜靜地長埋於地下。
老太太告知了溫如玉墓園的地址,希望容因能去看看秦施柔,如果她們願意的話。
秦施柔的墓地是處傍山望水的好地,清雅安靜,環境不錯。
溫如玉沒跟著,僅僅送容因到地方,容因一個人進去。站在秦施柔的墳前,容因不知道該講些什麼,沉默很久,只有一句:“姐,好久不見……”
番外三全文完
送一束桔梗,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玩意兒,都是秦施柔生前很喜歡的東西,容因在她的石碑遺像前待了蠻長時間,順帶為其清理墳墓周邊的雜草落葉,和一些不知從哪兒飄來的沒燒完的殘餘紙錢。
應該是有相當長一段日子沒人過來祭拜過了,秦施柔墳前空空如也,一樣祭品都沒有,比起鄰近的幾座墳,她這兒太冷清了,孤寂蕭瑟,一如她活著時,即使朋友遍地,可經常都孑然一身。
終於開了口,容因拂掉石碑上的枯枝,輕輕地一點點清理,照片上的秦施柔與記憶中的樣子沒有絲毫差別,不同的是現如今容因已經比她更大了,逃不過斗轉星移的自然時間規律,年歲逐漸增長,未能一直停留在當初。
收拾完了,容因頓了頓,再說:“對不起,我一直沒出現,現在才來看你。”
可惜遺照上的人再不能應答半個字,不會再有任何回話。
清明節的墓園香火氣很重,往來的人也比平時多了不少,這邊的停車場大清早就已經滿了,後來的車便只能停靠在山道兩側。
遠處,溫如玉耐心等著,靠在車門上抵著,從這邊的角度向那邊望去,依稀可以看見容因的身影,兩方遙遙相對,溫如玉時不時看那裡一眼,聽不到容因到底說的話,她什麼都沒做,將這點該有的空間留給容因。
祭拜全程不到兩個小時,沒待太久,墓掃了,紙錢燒了,帶去的東西全送了,能做的基本做完後,她們原路折返,從山上到山下,曲折蜿蜒的路如同絲滑的飄帶伸向另一座更加巍峨的大山,長始終不見盡頭,車子在薄薄的平面上起伏。
容因心頭的滋味複雜,難以言說,良久,只能對溫如玉說一聲:“我以為她回去了,結果那麼久了,竟然一直都在這邊,如果不是你,我可能很難再見到她。”
溫如玉平視前方,沉穩開著車,輕聲接道:“他們瞞著不告訴你,你不清楚也很正常。”
“但是我沒想過找他們問。”
“因為你不確定,只是怕再提起這些,所以才不敢去。”
“嗯是。”
“秦家那個老太太,其實有定期過來這邊看看。”溫如玉想了想,還是解釋,將自己和老太太私下裡聊過的那些擺到明面上,“她先來找我,是不知道該怎麼跟你講,她不希望其他人去打攪秦小姐的安寧,但是她年紀大了,以後來的次數只會越來越少,總會有……該來的那一天,怕以後沒人管秦小姐。”
老太太身子骨一年不如一年了,已是半截入土的時候,經過上次秦家父母的無理鬧劇,老太太愈發不信任家裡的人,老一輩的觀念總是入土為安,因而盡其所能讓秦施柔可以長久地遠離那一大家子,即便秦施柔早都脫離了塵世,實際上什麼都感受不到了。
老人家有私心,也是藉此想把秦施柔的身後事囑託給容因,希望要是哪一天自己也走了,可以有個人能定時去看看秦施柔,以免這座墳墓成了無依無靠的野墳,畢竟現代社會不是以前的時代了,墳墓若是長期無人過來祭拜,指不定啥時候就被清理或是荒廢了,秦施柔生前夠苦的了,老太太於心不忍,實在沒辦法才這樣做。
溫如玉能理解老太太的良苦用心,正如她一開始講的,她不會跟一個去世的人爭,那沒意義,她更在乎的是當下,是往後,她心甘情願甚至自己插手這事,讓容因過來,也並非她有多大度,有多不在意這位曾經在容因生活中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女人,而是為了容因能真正地釋懷,可以跨過那道坎,更好地往前。
遺憾不需要彌補,可需要做到徹頭徹尾的心安,這樣才不會被困在原地,反覆掙扎。
心知溫如玉做這些的出發點,容因偏偏頭,目光落在她身上。
溫如玉不解,打了下方向盤,柔聲問:“怎麼了?”
容因說:“沒什麼,就是看看你。”
溫如玉又問:“好看嗎?”
容因點頭,肯定道:“好看。”
雙方心底里的某個點在這一瞬驀地被觸動,默契的,她們不約而同都笑了笑,莫名其妙就挺樂,由內而外地感到輕鬆自在,一霎那就樂起來了。
同一天,她們還到另一處墓園走了一圈,去容因親媽那裡燒兩炷香。
自從容媽去世,兩邊家庭都不接受容因這個罪人後,容因便沒資格再去那裡探望容媽,算一算,從小到大,容因過去看望容媽的次數好像少之又少,簡直兩隻手都數得過來。
容因隨口對溫如玉將其從沒對別人說過的一件事,她以前曾偷偷去過那邊的墓園,還差點走丟了,那時候容爸剛剛二婚,她在外婆家分外不受待見,一天晚上因為惹大人生氣了就被趕出了家門,她年紀太小了,別說自力更生,小學都還沒讀完,也就剛比陽台高點,她被迫去找容爸求助,可惜容爸嫌她累贅,怕被二婚妻子發現她的存在,於是隨便塞給她一沓錢將她打發走,她無處可去,便買了一堆吃的帶到墓園這裡,湊活在容媽的墳前睡了一晚,第二天回外婆那兒,以為大人們會因為她的離家出走而到處找她,原本還擔心回去會挨收拾來著,結果回去了才曉得,家裡面沒人發現她消失了那麼久,壓根沒人找。
並不是為了對溫如玉訴苦,容因只是一時沒拐過彎兒,乍然想起來了,覺得這事蠻有趣,於是就脫口而出了。
這樣的經歷的確新奇,一般人都沒有,堪稱獨一份。
容因反應慢,說著,自己還笑呢,逕自講:“幸虧當時是夏天,要是天氣冷一些,非得凍感冒,我小時候膽子真夠大的,換成現在,別說在這邊過夜了,一個人過來我都害怕。”
溫如玉也跟著笑,扯了扯嘴角,應和說:“太不省心了,一般小孩兒干不出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