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身後的人群開始騷動,幾個婦人花容失色。
刑部主事突然跪倒在地,這位年過六旬的老臣渾身發抖。
「莫不是……是天譴啊!」
這聲嘶吼像投入油鍋的火星,人群瞬間炸開。
這時老百姓中幾個身著灰袍的身影在人群中快速移動,他們刻意壓低的聲音卻如同毒蛇吐信:「七王已死,可天災未消,這又是何人之過錯?」
「就是,三王剛死,便天生異象,但凡是懂些看天象之人,就知道這是不祥之兆,這說明什麼?」
「七王只怕是枉死了,真正禍害景國國運之人,根本還沒有徹底剷除!」
地面突然傳來詭異的蠕動聲。
官員們低頭,駭然發現那些烏鴉腐爛的屍體正在融化成黑色黏液,這些黏液如同活物般蜿蜒爬行,逐
漸匯聚成巨大的黑斑。
黑斑中心緩緩凸起,形成無數個眼球狀的突起,齊刷刷轉向高台之上的嶽帝。
噔!
這詭異驚悚的一幕讓圍觀者都尖叫出聲。
「護駕!」霍將軍厲聲喝道,長刀出鞘。
而在這一片混亂中,唯有始終關注著嶽帝的人,才能捕捉到嶽帝唇角轉瞬即逝的笑意。
那笑容沒有徵兆,比風還要飄渺,比海還要深沉,仿佛看透世間一切虛妄。
官員之中的莫寒心頭猛地一顫,某種不祥的預感如毒藤般纏繞上來。
嶽帝緩緩摘下頭上珠冠,如瀑青絲傾瀉而下。
當她開始解龍袍玉帶時,禮部尚書趙大人驚得差點咬到自己的舌頭。
「陛、陛下,您這是作甚,這於禮不合……」
徐山山恍若未聞。
褪去龍袍後,她僅著素白中衣下了看台,走到了行刑台上。
她單薄的身影在烏雲壓頂的天幕下竟顯得格外。
一眾官員突然發現,這位以鐵腕著稱的女帝,身形原來如此纖細。
當褪去龍袍皇冠的嶽帝,便只是徐山山本人。
「孤曾向天下告示,禁止玄門之人參政、干政,擾亂民心,行非法、越脫法度之事,如今玄門分崩離析,七王伏誅,再無任何人能夠威脅景國自治。」
徐山山的聲音不大,卻奇異地穿透了所有嘈雜。
莫寒感覺每個字都像小錘敲在頭骨上,震得太陽穴突突直跳。
當聽到「再無任何人能夠威脅景國」時,他呼吸加重。
「陛下英明,佑我大景國運永昌!」群臣的朝賀聲此起彼伏。
但此時情況著實有些不對勁,他們眼睛不斷瞟向那些仍在蠕動的黑斑,喉結緊張地上下滾動。
「可是……」她的轉折讓所有人屏住呼吸。
在場官員看見她從腰間取出一枚青玉符——那是大國師的信物。
莫寒突然間明白了什麼,只覺一股空前的寒意與恐懼順著脊樑竄上來。
「在被禁止玄關術盛行的當下,卻還有一人,足以影響天下變局。」
「誰?」
他們茫然。
徐山山道:「景國這些年以來,除了七王造反,玄門生事禍亂,更是天災連綿,民不聊生,這一切只因國運被斬,天將降下妖禍臨,導致毀滅。」
「而想要阻止這一切,就是要將奪走的國運、氣運盡數歸還,平衡世道。」
原來如此。
原來是這樣啊。
他們終於明白,為什麼景國的天象仍舊有不祥之徵兆,原來梗節在此。
「陛下,該如何平衡?」
「自然是要切斷源頭,讓傾斜的一方消失。」徐山山這句話說得輕描淡寫。
仿佛一切的事情閉環了。
剛才南王他們的意有所指,那個「她」,再與嶽帝此時所講的話結合起來,答案不就已經是昭然若揭了嗎?
「難、難不成,那個人……是您?」大理寺卿的聲音變了調。
素來冷靜的重臣們此刻滿臉驚惶,仿佛第一次真正看清龍椅上坐著的是怎樣一個存在。
徐山山頷首,當眾承認:「是我。」
當天災與國運不昌的真相被揭露時,當嶽帝的承認引發一陣騷動時,所有人都呆若木雞地望著高台,眼中滿是信仰崩塌的絕望。
「這世上需要的景國皇帝,而不是既是大國師、不是嶽帝,更不是最強玄術的我。」
這句話像利劍劈開混沌。
「所以,七王誅,我也該將這世道之運歸還於天地了。」當徐山山張開雙臂時,莫寒跟霍將軍仿佛意識到什麼,猛地向前撲去,卻見一道赤影撕裂烏雲。
火鸞的啼鳴震碎了地上的黑斑。
一眾百姓官員被熱浪掀翻在地,透過模糊的視線,他看見那個單薄的身影在烈焰中衣袂翻飛。
奇異的是,陛下竟在笑,那笑容仿佛是在解脫、也似頓悟了什麼……直到她化為灰燼,消散在這天地之間。
「陛下!陛下——」
嘶吼聲此起彼伏。
莫寒掙扎著起來,愴惶爬奔過去,卻只見一縷青煙裊裊升空,這世間再無嶽帝,再無大國師。
「陛下——」
與此同時,地上的黑斑如退潮般消散,狂風停歇,烏雲間泄下一道金光。
他眼睛通紅,欲哭無淚地怔怔望著恢復澄澈的天空,突然明白這一切都在陛下算計之中——從處決七王到天象異變,甚至包括此時自戕對於玄門餘孽的警示。
她既然要解決玄門,讓世間再無玄術異士干涉,那麼她連自己都不放過。
因為她才是玄門中最具有威脅的那一位。
眼前一事狠狠地震懾住了玄門餘孽,他們所有的心思,還沒有覆滅的希冀,卻在徐山山自毀的那一刻,墜入深淵之中。
好、好恐怖的一個人啊。
天空明明是蔚藍澄清的,卻下起了雨,陽光折射下,雨水晶瑩剔透,沖刷著刑台,將血跡匯成淡紅色的溪流。
莫寒彎腰撿起地上半融的皇冠,金屬燙傷了他的手掌,他卻渾然不覺。
在蒸騰的水汽中,他似乎又聽見那個清冷的聲音——
「莫寒,這江山……就託付給你了。」
第17章 番外——找到你了
景國某處偏僻小鎮
梧桐葉落滿長街時,一病弱懶散的女子攏了攏灰色道袍的領口,坐姿卻難得筆直端正。
她雙目半闔,如同入定,而她肩頭的鸚鵡卻百般無聊地撲棱著翅膀。
「無人問津,無人問津。」
女子額頭青筋一跳,指尖輕彈鸚鵡的羽冠,目光掃過往來行人。
「別瞎叫了,你想讓咱們看起來更慘一點嗎?」
「窮,餓,慘。」
景國尚武,百姓只信手中刀劍,哪會信命數玄機?
她拂去桌面上掉下的落葉,又轉過身,將寫著「鐵口直斷」的布幡重新插穩。
這布幡既不是她買的,也不是她制的,而是在路邊撿的,邊角已經磨得發白,污漬也擦不乾淨。
「知道了知道了。」
她哄道:「今天,定能開張。」
綠毛鸚鵡跳上她腦袋,像坐窩一樣蹲下。
一人一鳥,彼此不嫌棄,不離棄。
「姑娘……」
一道蒼老的聲音混著蔥花香氣飄來。
女子轉頭,看見三步外餛飩攤後的老人。
他圍裙上沾著麵粉,皺紋里嵌著常年灶火燻烤的暖意。
「老朽姓李,在這朱雀街賣了二十年餛飩。」老人攪動鍋中翻滾的骨湯:「見姑娘坐了一整天,想必餓了。」
餓……
可沒錢。
女子剛要推辭,腹中卻傳來輕響。
毛毛眼睛一亮,立刻撲到攤前木架上,歪頭盯著蒸騰的熱氣。
「餓~」
可憐巴巴。
李老頭看向鸚鵡,又轉頭看向沉默的女子,笑了起來:「行,我啊給你煮一碗餛飩。」
「我不能平白受惠。」女子解下腰間褪色的荷包:「不如替您算一卦抵這飯錢?」
李老頭擺手:「咱景國人啊現在可不信這個。」
女子雙眸清涼似水,端坐如青松:「因果循環,受施不報必遭其咎。您隨便問一事,我為您解惑。」
「也罷。」李老頭見她堅持,一邊舀著開水中打滾的餛飩,靈感一動:「那老頭我就問問,今日我能賣出多少碗餛飩?」
梧桐影里,女子的睫毛在眼下投出兩彎新月。
她左手掐指。
毛毛突然安靜下來,黑豆般的眼睛映著主人指尖流轉的光暈。
「四十五碗。」她篤定道。
李老頭一聽這個數,再次忍不住笑了起來。
「我晨起已賣四十三碗,加上姑娘這碗便是四十四了。」他根本不信:「莫非午後只能賣出一碗?」
女子接過青花碗。
薄皮餛飩浮在清湯里,像一尾尾銀魚。
她吹散熱氣,並不辯解。
「老李頭的手藝,每日少說賣百八十碗。」旁邊一賣炊餅的婦人插嘴:「姑娘這卦怕是不靈。」<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5_b/bjZIi.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刑部主事突然跪倒在地,這位年過六旬的老臣渾身發抖。
「莫不是……是天譴啊!」
這聲嘶吼像投入油鍋的火星,人群瞬間炸開。
這時老百姓中幾個身著灰袍的身影在人群中快速移動,他們刻意壓低的聲音卻如同毒蛇吐信:「七王已死,可天災未消,這又是何人之過錯?」
「就是,三王剛死,便天生異象,但凡是懂些看天象之人,就知道這是不祥之兆,這說明什麼?」
「七王只怕是枉死了,真正禍害景國國運之人,根本還沒有徹底剷除!」
地面突然傳來詭異的蠕動聲。
官員們低頭,駭然發現那些烏鴉腐爛的屍體正在融化成黑色黏液,這些黏液如同活物般蜿蜒爬行,逐
漸匯聚成巨大的黑斑。
黑斑中心緩緩凸起,形成無數個眼球狀的突起,齊刷刷轉向高台之上的嶽帝。
噔!
這詭異驚悚的一幕讓圍觀者都尖叫出聲。
「護駕!」霍將軍厲聲喝道,長刀出鞘。
而在這一片混亂中,唯有始終關注著嶽帝的人,才能捕捉到嶽帝唇角轉瞬即逝的笑意。
那笑容沒有徵兆,比風還要飄渺,比海還要深沉,仿佛看透世間一切虛妄。
官員之中的莫寒心頭猛地一顫,某種不祥的預感如毒藤般纏繞上來。
嶽帝緩緩摘下頭上珠冠,如瀑青絲傾瀉而下。
當她開始解龍袍玉帶時,禮部尚書趙大人驚得差點咬到自己的舌頭。
「陛、陛下,您這是作甚,這於禮不合……」
徐山山恍若未聞。
褪去龍袍後,她僅著素白中衣下了看台,走到了行刑台上。
她單薄的身影在烏雲壓頂的天幕下竟顯得格外。
一眾官員突然發現,這位以鐵腕著稱的女帝,身形原來如此纖細。
當褪去龍袍皇冠的嶽帝,便只是徐山山本人。
「孤曾向天下告示,禁止玄門之人參政、干政,擾亂民心,行非法、越脫法度之事,如今玄門分崩離析,七王伏誅,再無任何人能夠威脅景國自治。」
徐山山的聲音不大,卻奇異地穿透了所有嘈雜。
莫寒感覺每個字都像小錘敲在頭骨上,震得太陽穴突突直跳。
當聽到「再無任何人能夠威脅景國」時,他呼吸加重。
「陛下英明,佑我大景國運永昌!」群臣的朝賀聲此起彼伏。
但此時情況著實有些不對勁,他們眼睛不斷瞟向那些仍在蠕動的黑斑,喉結緊張地上下滾動。
「可是……」她的轉折讓所有人屏住呼吸。
在場官員看見她從腰間取出一枚青玉符——那是大國師的信物。
莫寒突然間明白了什麼,只覺一股空前的寒意與恐懼順著脊樑竄上來。
「在被禁止玄關術盛行的當下,卻還有一人,足以影響天下變局。」
「誰?」
他們茫然。
徐山山道:「景國這些年以來,除了七王造反,玄門生事禍亂,更是天災連綿,民不聊生,這一切只因國運被斬,天將降下妖禍臨,導致毀滅。」
「而想要阻止這一切,就是要將奪走的國運、氣運盡數歸還,平衡世道。」
原來如此。
原來是這樣啊。
他們終於明白,為什麼景國的天象仍舊有不祥之徵兆,原來梗節在此。
「陛下,該如何平衡?」
「自然是要切斷源頭,讓傾斜的一方消失。」徐山山這句話說得輕描淡寫。
仿佛一切的事情閉環了。
剛才南王他們的意有所指,那個「她」,再與嶽帝此時所講的話結合起來,答案不就已經是昭然若揭了嗎?
「難、難不成,那個人……是您?」大理寺卿的聲音變了調。
素來冷靜的重臣們此刻滿臉驚惶,仿佛第一次真正看清龍椅上坐著的是怎樣一個存在。
徐山山頷首,當眾承認:「是我。」
當天災與國運不昌的真相被揭露時,當嶽帝的承認引發一陣騷動時,所有人都呆若木雞地望著高台,眼中滿是信仰崩塌的絕望。
「這世上需要的景國皇帝,而不是既是大國師、不是嶽帝,更不是最強玄術的我。」
這句話像利劍劈開混沌。
「所以,七王誅,我也該將這世道之運歸還於天地了。」當徐山山張開雙臂時,莫寒跟霍將軍仿佛意識到什麼,猛地向前撲去,卻見一道赤影撕裂烏雲。
火鸞的啼鳴震碎了地上的黑斑。
一眾百姓官員被熱浪掀翻在地,透過模糊的視線,他看見那個單薄的身影在烈焰中衣袂翻飛。
奇異的是,陛下竟在笑,那笑容仿佛是在解脫、也似頓悟了什麼……直到她化為灰燼,消散在這天地之間。
「陛下!陛下——」
嘶吼聲此起彼伏。
莫寒掙扎著起來,愴惶爬奔過去,卻只見一縷青煙裊裊升空,這世間再無嶽帝,再無大國師。
「陛下——」
與此同時,地上的黑斑如退潮般消散,狂風停歇,烏雲間泄下一道金光。
他眼睛通紅,欲哭無淚地怔怔望著恢復澄澈的天空,突然明白這一切都在陛下算計之中——從處決七王到天象異變,甚至包括此時自戕對於玄門餘孽的警示。
她既然要解決玄門,讓世間再無玄術異士干涉,那麼她連自己都不放過。
因為她才是玄門中最具有威脅的那一位。
眼前一事狠狠地震懾住了玄門餘孽,他們所有的心思,還沒有覆滅的希冀,卻在徐山山自毀的那一刻,墜入深淵之中。
好、好恐怖的一個人啊。
天空明明是蔚藍澄清的,卻下起了雨,陽光折射下,雨水晶瑩剔透,沖刷著刑台,將血跡匯成淡紅色的溪流。
莫寒彎腰撿起地上半融的皇冠,金屬燙傷了他的手掌,他卻渾然不覺。
在蒸騰的水汽中,他似乎又聽見那個清冷的聲音——
「莫寒,這江山……就託付給你了。」
第17章 番外——找到你了
景國某處偏僻小鎮
梧桐葉落滿長街時,一病弱懶散的女子攏了攏灰色道袍的領口,坐姿卻難得筆直端正。
她雙目半闔,如同入定,而她肩頭的鸚鵡卻百般無聊地撲棱著翅膀。
「無人問津,無人問津。」
女子額頭青筋一跳,指尖輕彈鸚鵡的羽冠,目光掃過往來行人。
「別瞎叫了,你想讓咱們看起來更慘一點嗎?」
「窮,餓,慘。」
景國尚武,百姓只信手中刀劍,哪會信命數玄機?
她拂去桌面上掉下的落葉,又轉過身,將寫著「鐵口直斷」的布幡重新插穩。
這布幡既不是她買的,也不是她制的,而是在路邊撿的,邊角已經磨得發白,污漬也擦不乾淨。
「知道了知道了。」
她哄道:「今天,定能開張。」
綠毛鸚鵡跳上她腦袋,像坐窩一樣蹲下。
一人一鳥,彼此不嫌棄,不離棄。
「姑娘……」
一道蒼老的聲音混著蔥花香氣飄來。
女子轉頭,看見三步外餛飩攤後的老人。
他圍裙上沾著麵粉,皺紋里嵌著常年灶火燻烤的暖意。
「老朽姓李,在這朱雀街賣了二十年餛飩。」老人攪動鍋中翻滾的骨湯:「見姑娘坐了一整天,想必餓了。」
餓……
可沒錢。
女子剛要推辭,腹中卻傳來輕響。
毛毛眼睛一亮,立刻撲到攤前木架上,歪頭盯著蒸騰的熱氣。
「餓~」
可憐巴巴。
李老頭看向鸚鵡,又轉頭看向沉默的女子,笑了起來:「行,我啊給你煮一碗餛飩。」
「我不能平白受惠。」女子解下腰間褪色的荷包:「不如替您算一卦抵這飯錢?」
李老頭擺手:「咱景國人啊現在可不信這個。」
女子雙眸清涼似水,端坐如青松:「因果循環,受施不報必遭其咎。您隨便問一事,我為您解惑。」
「也罷。」李老頭見她堅持,一邊舀著開水中打滾的餛飩,靈感一動:「那老頭我就問問,今日我能賣出多少碗餛飩?」
梧桐影里,女子的睫毛在眼下投出兩彎新月。
她左手掐指。
毛毛突然安靜下來,黑豆般的眼睛映著主人指尖流轉的光暈。
「四十五碗。」她篤定道。
李老頭一聽這個數,再次忍不住笑了起來。
「我晨起已賣四十三碗,加上姑娘這碗便是四十四了。」他根本不信:「莫非午後只能賣出一碗?」
女子接過青花碗。
薄皮餛飩浮在清湯里,像一尾尾銀魚。
她吹散熱氣,並不辯解。
「老李頭的手藝,每日少說賣百八十碗。」旁邊一賣炊餅的婦人插嘴:「姑娘這卦怕是不靈。」<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5_b/bjZIi.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