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相認(3)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麼,你今日來找朕的理由是什麼,目的又是什麼呢?」永隆帝冷眼望著她,「想拿回曾經屬於你的一切嗎?朕的皇后,嗯?」

  「皇后」二字,他特地加重了語氣,聽得駱嵐心顫。

  當日在城外,蘇晏對她說機會來了的時候,她曾猶豫過的,想著既然事情已成定局,那麼就讓皇上一輩子都當她已經死了吧?起碼在他的回憶里,但凡關於她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可是還不等她細細盤算,蘇家當天就傳出老太爺突然離世的消息來,聽到消息時,駱嵐的第一個反應是來了,赫連縉的報復到底還是來了,所以她再沒時間多想,直接去了公主府把所有真相說出來,鐵了心要見皇上。

  如果說在蘇老太爺死之前,駱嵐還有一絲僥倖認為自己今後還能和永隆帝重修於好的話,那麼蘇老太爺死後,她所有的希望和僥倖就都不復存在了,如今,她只希望蘇家別再出事。

  「妾身不敢。」垂低了頭,駱嵐聲音略沉。

  「你連朕都敢騙,還有什麼是不敢做的?」語氣中的諷刺簡直不要太明顯。

  駱嵐雙眼噙淚,如果能選擇,她當初一定不會走這條路,可那時候的駱家已經被逼到絕境了,就像蘇晏所說的,駱家反叛這件事,哪怕沒有他從中推波助瀾,赫連鈺也一定會通過駱舒旭達到他最終的目的——剷除駱家。所以,與其讓駱家在赫連鈺和吃裡扒外的駱舒旭手上栽跟頭,倒不如順著蘇晏的局往下走,倒還能保住所有人的性命。

  駱家陷入絕境,她想要置之死地而後生回來復仇,就必須換個身份,也就是說,她不能真的死。

  而一旦假死,就是欺君。

  蘇晏給她安排的每一步,都是險棋,不走不得,而走了,就會與皇帝越來越離心。

  可不管為了什麼目的,她終究是騙了他,這是不爭的事實。

  永隆帝看著駱嵐,半年不見,她整個人都消瘦了一大圈,比起他來,其實沒好到哪兒去,更甚至,她那張臉上比以往多了愁容和滄桑,這是她被他護在羽翼下的那麼些年從來不曾得見過的,心裡針刺一般,痛得難受,可是她到底騙了他啊,利用他對她的感情,就那樣假死在他眼皮子底下,她走得有多瀟灑,他痛得就有多撕心裂肺。

  原諒麼?這二字從何說起?

  不原諒?連做夢都在想著她能再活一次的人如今就在眼前,難道自己真的甘心就這麼將她推拒千里之外,真的捨得她再離開自己一次?

  輕輕捏著眉心,永隆帝面上不顯,內心早已陷入糾結和煎熬中。

  皇帝不發話,駱嵐便一直跪著,他痛,她更痛。

  兩人就這樣一直僵持,不知過了多久,永隆帝終於再次睇過來,「所以你來找朕,是想讓朕阻止赫連縉對蘇家下手?」

  駱嵐咬唇,「是。」

  「其餘的呢?半年不見,你就沒有什麼話要對朕說?」

  「妾身…妾身該死。」

  「你是該死。」永隆帝的聲音再一次冷下來,「可是賜死你之前,朕想知道自己在你心裡到底有多少位置。」

  駱嵐呼吸一窒。

  「要麼,朕隨便找個由頭廢了太子終身監禁,要麼,朕把你假死的事實公諸於眾並把責任都攬到自己身上為世人所詬病,二選其一,你怎麼看?」

  「皇上。」駱嵐淚珠子直掉,「您這是為難妾身了。」

  永隆帝目光變得尖銳,「選!」

  駱嵐指甲掐入掌心,疼得痙攣,皇上還不知道她假死的目的是為了讓赫連縉上位就已經給出這麼難的選擇來,可見一旦讓他知道一切都是為了兒子,他不僅會崩潰,還會發瘋。

  駱嵐死死咬著唇角,皇上顯然是動真格了,這種時候,她當然什麼都不能說,否則選擇保住赫連縉,他一定會做出更瘋狂的事情來,可要是棄了赫連縉,那麼當初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費,反倒是兜兜轉轉這麼一大圈,不僅夫妻情分給消磨殆盡,還讓兒子牽連進去受苦。

  所以對於駱嵐來說,這兩個選擇難於登天。

  永隆帝走過來,彎腰伸出手,狠狠鉗住她的下巴,「前面二十年,朕是不是對你太過寵溺太過縱容了,所以你才敢這麼肆無忌憚地作踐我?」

  駱嵐嘴唇蠕動幾下,最終只是目光平靜地看著他,不言不語。

  看著這樣的髮妻,永隆帝心痛得無以復加,「駱嵐,你到底把朕的心,置於何地了?」

  「妾身待皇上,二十年如一日。」

  「二十年如一日地欺騙朕嗎?」

  駱嵐抿唇,「事情已成定局,只要皇上答應放過蘇家,妾身便任由您處置。」

  永隆帝臉色陰沉沉的,「這麼說,你選擇了老二那個孽障?」

  誰不知道赫連縉與蘇晏走得最近,既然這二人反目只是誤會,那麼不久的將來就還有冰釋前嫌的一天,到那時,蘇晏脫了孝,又會一如既往地支持赫連縉,「保蘇家,就是保住太子,好,好得很,今天的嵐兒,讓朕大開眼界。」

  駱嵐終於止不住淚如雨下,「皇上是妾身的夫君,哪怕千難萬難,妾身也願意陪您承擔一切,但縉兒是妾身的兒子,倘若讓妾身棄了兒子選夫君,如此無情無義心腸狠絕之人,她便不是駱嵐,更不是皇上心心念念的可人兒。」

  永隆帝捏著她下巴的手下意識地加重了力道,眼圈一瞬間發紅,「所以,你就是仗著朕寵你,便如此這般的肆無忌憚?你就沒想過,朕的耐性也是有底線的?」

  駱嵐被他這麼擒住,喉嚨費力地上下滑了滑,「想過。」

  她眼角的熱淚落到他的手背上,灼得他整顆心都刺撓著疼。

  「妾身想著,這輩子欠夫君的情,唯有用下輩子來還了。」

  她被他鉗得生疼,卻連眉頭都不曾皺一下,眼底除了歉疚,還有那與生俱來的倔強。

  這是駱嵐,是他髮妻,也是他同床共枕二十載攜手並肩過的皇后,可是,曾經的舉案齊眉,曾經的相濡以沫,為何到了今日全都回不去了呢?

  是怪他執念太過不容許丁點的背叛和欺騙還是她心太狠什麼都不留拋下他就走?

  誰錯了?

  摁去眼角的濕潤,永隆帝突然覺得心累,慢慢鬆開她,背過身去,「瞧你這打扮,該是皇姐身邊的丫鬟,今日之前,你都一直待在公主府嗎?」

  永隆帝閉上眼,不敢相信連自己最信任的皇姐都背叛了他。

  「只是今日。」駱嵐忙著解釋,「長公主也是剛剛知道我還活著的。」

  所以,原本因為母后那些話傷透了心不願來蒙山行宮避暑的皇姐才會臨時改主意,目的就是為了幫助駱嵐見到他?

  永隆帝臉上絕望更甚,「你還有多少事是瞞著朕的?」

  除了駱家人都還活著這一件,再無任何對他隱瞞的了,只不過她當下不敢說,「妾身有很多事都瞞了皇上。」

  話完,她看到永隆帝英挺的脊背明顯僵硬了一下。

  「那麼,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算計朕的,十七歲那年嗎?」

  駱嵐默默垂淚,十七歲,是她嫁給他的那年,韶光正好,初遭情事的兩個人不像一國帝後,反倒恩愛如平凡夫妻,恨紅了暗中多少雙眼睛,他對她說:「嵐兒今年十七歲,等你二十七歲,三十七歲…九十七歲的時候,咱們還一起過春年一起守歲,朕守你到長命百歲。」

  她笑得眉眼彎彎,「皇上可是萬歲爺呢,守了妾身的長命百歲,您又守誰呢?」

  「誰都不守。」他喜歡從後面抱她,喜歡她小鳥依人地偎在自己懷裡的感覺,很溫暖,很真實,「朕這輩子,只守嵐兒一人。」

  憶及往昔,永隆帝老眼內再次聚攏淚花,慘笑一聲,「朕這輩子,只守一人,可那個人,卻不願意被朕守。」

  其實兩個人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大婚那年的很多事情,永隆帝再這麼一說,原本就難受的駱嵐更是心如刀割,說好的守著彼此到百歲,她哪裡是不情願,只是逼不得已。

  倘若當年沒有插手麗妃和她的兒子赫連鈺,倘若沒有出主意把赫連鈺送到蕭氏手裡,倘若……倘若她那些年心狠一點,那麼後來的局勢就不會愈演愈烈,赫連鈺或許早就不存在,他沒機會想方設法地針對赫連縉,更沒機會拉上赫連縉背後的整個駱家來墊背,那麼,駱家哪怕再沒出息,也會偏安一隅,而她也就不用為了母族為了兒子千方百計走到這一步。

  如今夫妻離心,早年情分散盡,她比誰都痛。

  就在剛才,她很想大聲告訴他,莫說這輩子,就是下輩子,下下輩子,她也願意被他守到百歲,可是她傷他那麼深,如今說這些,他可還會信,又憑什麼信?

  駱嵐淚眼朦朧地抬頭,瞧見前頭站著的永隆帝背影蕭索而落寞。

  她想開口,卻又不知道說什麼,安慰麼?說得太多他或許會覺得自己是在惺惺作態,可是不說,難道任由局面就這麼一直僵持下去?

  正想著,竹林外就傳來長公主爽快的笑聲,似乎在與誰說鬧。

  永隆帝眉頭一緊,循聲望去,見到宜清長公主穿過重重竹林而來,笑意清淺地望著他,須臾,一瞥地上跪著的駱嵐,不動聲色地走過來,彎身將其扶起來。

  「皇姐,你不是找駙馬有事麼,怎麼這時候來了?」永隆帝問。

  宜清長公主笑說,「再有天大事,也比不得你們這兒熱鬧。」

  這麼說,皇姐已經差不多猜到方才的情況了,永隆帝有些暗惱,輕哼一聲偏開頭,哪怕皇姐是這兩日才知道駱嵐沒死,也不該這麼瞞著他,那日親自入宮去找他的時候就該多多少少給他點提示的,當時什麼都不說,今日讓他突然見到駱嵐,這感覺,就好像世上所有的人都合起伙來騙了他一樣,想想就不痛快。

  「怎麼,皇上不高興見到我來嗎?」瞧見皇帝的樣子,宜清長公主挑眉問。

  「可不敢。」永隆帝的話分明還帶著置氣的成分,但聽得出來較之先前已經緩和了許多。

  要說這世上永隆帝最聽誰的話,除了蕭太后就是這位長公主了,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永隆帝很多時候會和蕭太后頂嘴,卻從來捨不得給宜清長公主一句重話,母后和皇姐他更偏向誰,不言而喻。

  「聽聽,這還賭氣呢?」宜清長公主無奈地笑了一下,往旁一坐,看向永隆帝的側顏,「跟我說說,你們倆談得怎麼樣了?」

  駱嵐自然無話可說。

  永隆帝則是凝眉,「皇姐,這些小事,你就不必摻和了吧?」

  「小事?」宜清長公主反問:「曾經被你寶貝得天上有地下無恨不能造金屋藏起來的女人回來了,你告訴我說這只是小事?」

  「皇姐。」永隆帝轉過身來望著她。

  一看就是個嘴殼硬的,宜清長公主也不指望他能說出個一二三來了,轉而看向駱嵐,「你說,之前都談了些什麼?」

  永隆帝不發話,駱嵐哪敢擅自做主說話,只是輕輕搖頭。

  「你瞧你,做了一回虧心事,把以前的傲骨都給丟山旮旯里去了。」宜清長公主戳戳她的額頭,這才轉入正題,「要我說,今兒這事只能息事寧人。」

  「怎麼個『息事寧人』法?」永隆帝顯然也是焦頭爛額了。

  宜清長公主嘆氣,「說到底,還不是怪你們自己,當初腦子一熱把赫連鈺送到蕭氏手裡,結果養成了一頭餓狼,若是早早送到太后身邊,如今哪怕再有野心,他也只能是個性情乖順的好兒子,斷不敢掀起什麼風浪來。」

  駱家的事,永隆帝一直以為就是表面上的那樣,駱舒玄通敵叛國,所以當下聽到長公主這麼說,有些懵。

  宜清長公主一一給他分析來,「赫連鈺但凡念點兄弟情,他就不會為了對付赫連縉而不擇手段拿駱家開刀,而對於駱嵐來說,敵人都殺上門來了,難道什麼都不作為坐以待斃麼?所以她在走投無路的時候選擇了假死,當然,這的確是騙了你,也是欺君。但是想想,倘若她不假死,赫連鈺和那蕭氏就有的是法子讓她真死在冷宮裡,你是願意看到她假死真活著,還是想她真被人給迫害死了?」

  永隆帝緊緊盯著駱嵐,目光極其的複雜。

  聽到現在,倘若還不能反應過來,那他這麼多年的皇帝就白當了,原來是赫連鈺使了手段誣陷駱家,嵐兒最後實在沒轍,所以才會走了這麼一步棋。

  難怪那天晚上嵐兒什麼話都沒說,她不是一早知道駱家反叛,而是一早知道駱家被赫連鈺誣陷了,因為對方手中握著確鑿證據,所以駱氏一族回天乏力,等宮宴上被揭發的時候,她唯有認命的份。

  想想二十年來被自己嬌養成溫室牡丹的女人在那樣四面楚歌的情況下還保持著冷靜,她沒有反駁,是因為不想讓他在證據與她之間左右為難吧?

  永隆帝心中很不是滋味,都到了那樣的兇險局面,她第一個想的還是他,那他如今還有什麼理由懷疑她不願意被他守護到百歲?

  「嵐兒。」

  上前兩步,永隆帝嗓子微啞,喚得小心翼翼。

  駱嵐已經明顯感覺到永隆帝前後態度的巨大反差,她抬起腦袋,看著一步步走向自己的人,嘴角扯出一抹劫後餘生且帶著欣慰的笑,總算她的努力沒白費,總算他心裡還念著那麼幾分舊情,哪怕往後再回不到皇宮,哪怕再不能光明正大與他在一起,曉得他此時此刻的心意,也足夠了。

  「對不起,是朕讓你受苦了。」

  全然不管長公主還在一旁,永隆帝直接將駱嵐納入懷裡狠狠抱緊。

  宜清長公主輕咳一聲,「既然用不著我這個和事佬了,那我先行告退。」

  這個時候的永隆帝滿心滿眼都是對髮妻的愧疚以及失而復得的狂喜,哪裡顧得上長公主,等人去後,他慢慢鬆開駱嵐,雙手捧著她的臉,心疼得不行,「嵐兒,怎麼那麼傻呢?你要是早些告訴朕,朕想方設法也得為你扛著啊!」

  駱嵐抿嘴笑,「一邊是自小沒娘的兒子,一邊是髮妻,妾身曉得您因為麗妃的事,對賢王一直存著愧疚之心,所以處在當時的情況,不忍心讓皇上左右為難。」

  「你呀!」永隆帝笑著點點她的額頭,「要是今天皇姐不來從中調和,你就打算一直與朕這麼僵持下去,還是說,你準備與朕老死不相往來了?」

  「妾身哪敢?」駱嵐忙笑著躲開。

  好不容易找回來的寶貝,哪怕只是說笑,永隆帝也決不允許她再離開自己半步,理所當然地從後面抱住她,將腦袋埋在她頸窩,話音都染上了幾分滿足,「嵐兒,答應朕,以後別再做這種傻事了,咱們是結髮夫妻,有什麼事不能商量著來,駱家這件事,倘若你當初能提早給我透個信兒,後來便完全不必發展成這樣,或許,朕有辦法保住他們,可是現在……」

  聽著這掏心掏肺的話,駱嵐頓時心酸,慢慢轉過身來,認真地看著他道:「皇上,其實駱家人一個都沒死。」

  永隆帝被這話震到了,「什麼!」

  都到這份上了,駱嵐總不能還把這事兒給瞞了,索性和盤托出,「是蘇晏,他幫著妾身假死,又使了招從各州府的監牢里一處提一個死囚犯來把駱家人全部給換出去,妾身的爹娘以及其他的娘家人,他們現在都活得好好的,只不過,不再是當年風光無兩的國丈府那個駱家了。」

  生恐下一刻永隆帝大發雷霆,駱嵐趕緊跪在地上,懇求,「皇上,蘇晏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妾身,還請皇上開恩不要降罪蘇家,否則駱家的事一準曝光,到時候保不齊連妾身也……」

  這算是駱嵐頭一回明目張胆地威脅永隆帝,因為她欠蘇晏的實在太多,赫連縉的那一劍,老太爺的一條命,以及因為反目,赫連縉對蘇家各方各面的打壓。這些,駱嵐全都看在眼睛裡,她總想著,等自己某天有機會和皇上相認了,一定要勒令赫連縉親自登門給蘇晏道歉,哪怕對方不原諒,他也得去。

  不得不說,駱嵐威脅得很成功,永隆帝的確捨不得再一次失去她,彎腰將她扶起來,眼眸里快速閃過一抹戾氣,「蘇晏?能在朕眼皮子底下搗騰出這麼多事兒來,他果然本事得很。」

  以前還只是警惕和防備,如今一聽,蘇晏何止是本事得很,永隆帝完全有理由相信,假如赫連氏一族在治理朝政上出了稍微大點的紕漏失去民心,那麼不久的將來,這南涼的江山就得改姓蘇。

  當然,這得是在蘇晏有野心的前提下。

  至於他這位文武雙全的臣子到底有沒有野心,永隆帝吃不准,不過不得不防就是了,或許可以考慮以蘇晏的熱孝期延長為由,永久剝奪兵權,等他脫了孝,大不了在朝中掛個職安排點差事給他。

  出於為君者的考量,永隆帝在防備蘇晏的同時,還得好生養著他。

  蘇晏這樣的人在永隆帝眼裡,就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他會成為一柄堅不可摧的利刃幫你剷除千難萬難,用得不好,他就會是赫連家的奪命符。

  「皇上。」駱嵐緊張得不得了。

  「既然是嵐兒親自求情,那麼這次的事情,朕便看在他救你一命的份上將功抵過既往不咎,可若是有下次……」

  「皇上寬心,絕對不會再有下次了。」一次就鬧成了現在這樣不可挽回的僵局,駱嵐難以想像同樣的事情再來一回,自己那混帳兒子是不是會直接放把火燒了蘇家。

  「朕餓了,陪朕去用膳。」永隆帝輕輕摟著她的肩。

  駱嵐一陣臉熱,本想說這大白天的,也不怕被人看笑話麼?哪知永隆帝根本就沒有打算避嫌的意思,轉摟為牽,帶著她直接回到前殿。

  其實這一路上,看見的人不少,不過都是永隆帝的人,而且多為錦衣衛,別說在那些人眼裡,她就只是個一朝得勢的小宮女,哪怕認出來她就是當年的駱皇后,也絕對沒人敢往心裡記,更沒人敢往出透露半句。

  分別半年的第一次重逢,一頓飯吃得那叫一個膩歪,駱嵐自以為在永隆帝的調教下已經夠開放的了,但今兒還是不止一次的臉紅,而她臉紅的驕矜樣子,毫不意外地勾起了永隆帝憋了半年的欲望,於是用了膳,便免不了一場鴛鴦浴,之後又轉戰龍榻,紅被翻浪情潮四起自是不提。

  不過一夜,長公主身邊的小婢女被永隆帝寵幸這件事在蒙山行宮便算不上秘密了,錦衣衛們自然不會管這種事,長公主身邊的丫鬟們也只是私底下議論暗暗羨慕一通就見怪不怪了,自古帝王最是多情,走到哪都能留下一段露水姻緣,這宮女要是個運氣好的,頂了天能被帶回去封個沒什麼地位的小主,要是運氣不好,她也就是個洩慾工具罷了,沒了身子,下半輩子只能等著哭。

  誰都明白,自從那位不在了以後,皇上半年不曾踏入後宮一步,更別說寵幸哪位宮妃,能不憋得慌麼?興許來了蒙山行宮,心情一舒暢想通了,找個人發泄一下也情有可原。

  駱嵐也覺得自己很幸運,作為「隨行丫鬟」就這麼被皇帝大喇喇地在行宮給「寵幸」了,最幸運的是這裡不比後宮,沒有人會趾高氣昂帶著一幫人前呼後擁地來她跟前叫板宣奪主權,因為主子就那麼三位,其餘的都是下人,永隆帝的不必多說,長公主的婢女就更有素養了,行事說話一看就是特別訓過的,當然不會丟長公主的臉亂嚼舌根讓人瞧不起,鬧騰一點的,應當要數太后跟前的那幾位嬤嬤。

  往好聽了說,她們是忠心為主,大小事都得往上稟,往難聽了說,就是幾個長舌婦,唯恐天下不亂,皇帝不過寵幸了一個長公主府的隨行丫鬟,就被她們給描述得天花亂墜。

  「皇上可是半年不曾踏入後宮了呢,何以一來行宮就寵幸長公主身邊的婢女,可見定是那婢女使了什麼狐媚妖術。」

  「聽說前兒和昨兒,皇上都留她在寢宮過夜了呢,太后娘娘不打算管管麼?這要是讓宮裡頭那幾位曉得,還不得翻天。」

  「老奴還聽說,這婢女是長公主特地敬獻給皇上的,這裡頭是不是有什麼意圖……」

  「一幫沒腦子的老貨,滾!」太后怒火中燒,抄起桌上的東西就砸過去,好在幾位嬤嬤機敏,儘早地躲開才倖免於難,不過不敢再亂說一個字就是了。

  太后陰沉著臉,原本兒子身為皇帝,寵幸了誰這種事見怪不怪,下人們不該拿到她面前來說,畢竟她是當老娘的,整天打聽兒子這種事,傳出去豈不讓人笑掉大牙,老臉不臊得慌麼?只不過聽嬤嬤們這麼一嚼,她也隱隱好奇起來。

  要說什麼地方美人最多,那自然要數皇帝的後宮,沒點姿色的還真沒資格進去,後宮那地兒,可謂是百花齊放,什麼類型的美人都有,甚至於即便是到了現在,都還有不少是連見都沒見過皇帝的,更別提寵幸了。

  皇帝早在半年前因為駱嵐的死而傷透了心,自此不再踏入後宮半步,為此,蕭太后還說道了他幾回,只是後來發現說來說去都那個樣,便沒再費心力了,由著他。

  半年不碰女人,情慾大發也能理解,只是太后想不通,皇帝為何不去找後宮那些個國色天香的美人,反而要跑到行宮這種離京甚遠的地方來,好嘛,說是情趣也能理解,但為何不能從宮裡帶個上得台面的來,反而是個小婢女?莫非這婢女真對皇帝使了狐媚術?

  蕭太后越想越覺得不對勁,打算差人悄悄把那婢女弄來敲打一番。

  還沒開口,宜清長公主就來了,一臉的笑意盈盈,滿面春風,「來了行宮兩日,母后覺得如何?」

  蕭太后前啜一口茶,「比起往年來,自然是清靜了不少。」想起那日將女兒氣得不輕,端起來的架子悄悄地收了收,連語氣都輕柔不少,「宜清,聽說皇帝寵幸了你帶來的隨行丫鬟,有沒有這回事?」

  宜清長公主毫不在意地笑笑,「這又是哪個嫌命長地來母后跟前亂嚼舌根子了吧?」

  太后道:「你只說,有沒有這回事?」

  宜清長公主挑眉,「皇帝不入後宮的時候母后著急上火,要管一管,如今皇帝想通了,開始寵幸女人了,母后也著急上火,還是想管一管,怎麼,就不打算給你兒子一條活路?」

  太后頓時被茶水嗆住,「宜清!」

  對於太后變態的掌控欲,宜清長公主是相當反感的,「再說了,母后作為皇帝生母,你管教他什麼都可以,但這種事,怕是有些不合適,否則傳出去,還不定讓人編排出什麼是非來呢,說不準,還會有人覺得是母后你不正常。」

  「不正常」三個字,讓蕭太后臉色好一番變化,難看到了極點,她已經記不清楚到底是從什麼時候起,這個女兒每次與她見面說的話總是帶著那麼幾根刺,非得要將她紮上一通才甘心。

  可是,不正常?她不過是不想讓那些心術不正的女人靠近自己的兒子罷了,這怎麼就不正常了?

  「皇帝嘛,三宮六院七十二妃,自古哪個不是這樣的,母后此前不還心心念念讓皇帝儘早立後,如今好不容易盼得他再次對除了駱嵐以外的女人感興趣了,您又想著一棒子打死,我那苦命的弟弟啊,落得個裡外不是人,當兒子難,當您的兒子,更是難上天了。」

  宜清長公主也沒看蕭太后是什麼表情,自顧自地說道。

  距離上一次氣到太后沒多少時日,作為女兒,她是不該這種時候來添火的,可皇帝和駱嵐好不容易重逢,宜清長公主雖然對駱嵐騙了皇帝的舉動不是很認可,卻也不希望因為自家老娘的原因再一次棒打鴛鴦把這麼一樁好事給攪和了。

  哪怕駱嵐再也不能回到皇宮,就讓她在這幾天內與皇帝好好溫存一番重溫舊情也沒什麼不好,起碼得知駱嵐沒死,皇帝那塊心病算是徹底除了,今後不管如何,都不會再因為這事兒痛心疾首。

  「宜清,哀家好好與你說話,你為何非得句句帶刺?」太后捂著胸口,難受得慌,「是,上回哀家不該那麼說你,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況且事後哀家也放低身段給你道歉了,你還想怎麼著?就打算這麼一直揪著不放嗎?」

  宜清長公主親自給她倒茶,「瞧母后說的,把兒臣想成什麼人了,能是與生母斤斤計較的不孝女麼?對於皇帝寵幸兒臣身邊的婢女,兒臣只是就事論事,與其他事無關,母后勿要輕易揣度別人的心思。」

  太后一口老血哽在喉嚨口不上不下,「哀家算是瞧清楚了,一旦關乎皇帝的事,宜清你總是毫無道理地偏向皇帝。」

  「兒臣是幫理不幫親。」宜清長公主道:「手心手背都是肉,一邊生母,一邊弟弟,兒臣夾在你們母子中間,很為難呢,要想幫母后吧,又不忍心皇帝孤零零一人,想著幫皇帝吧,兒臣這又是不孝了,索性,哪邊有理,兒臣便站哪邊。」

  「你說哀家錯了?」

  宜清長公主絕對是第一個敢如此肆無忌憚挑戰太后權威的人,便是永隆帝都沒她這膽子,效果那叫一個好,直接讓太后氣得炸毛,指著她,「你說說,哀家錯哪兒了?」

  宜清長公主深吸一口氣,「母后為何總是在這種問題上糾結,太醫都囑咐了,您切不可憂思過甚,皇帝又不是做了什麼荒唐事,你就不能放開手讓他好好按照自己的意願多活幾年麼?」

  宜清長公主覺得自己就是老媽子級別的了,整天有操心不完的事,哪曾想自家老娘更甚,她甚至懷疑再照這麼發展下去,往後連皇帝里里外外穿什麼,她老娘也得親自去指點。

  就沒見過掌控欲如此變態的人,被這麼變態的娘管著,能多活一年都算是撿來的幸運。

  太后胸口起伏不定,喘個不停。

  宜清長公主也沒急著走,輕輕給她撫背順氣,「兒臣已經問過皇帝了,他不會把那宮女帶回去的,頂多就是在行宮這裡寵幸幾天,只要消息不傳回京城,誰會知道?」

  這句話聽起來總算讓人舒坦些,太后輕哼,「還算他識相,否則要真把個身份卑微的婢女帶回去,後宮那群女人非得合起伙來撕了她不可。」

  說的可不就是這個麼?宜清長公主腹誹,駱嵐的身份不能曝光,那麼永隆帝一旦要帶她回去,她就得繼續當「婢女」。

  半年不曾寵幸宮妃的皇帝突然寵幸了一個身份地位比她們低那麼多的賤婢,那群女人怎麼可能鎮定得了,不用想,一個個必會磨尖獠牙等著駱嵐送上門去好將她一塊一塊撕下來活吃了。

  而永隆帝也正是這麼想的,攬著懷中的女人,語氣很是愧疚,「嵐兒,朕不能帶你回宮。」

  「妾身曉得。」她也根本沒想過跟著他回宮。

  「不過,朕一定會想到兩全其美的法子。」他目光堅定,「到時候,咱們便可以不用偷偷摸摸。」

  駱嵐捂著嘴輕笑,要說拜過堂結過發的夫妻還像他們這樣偷偷摸摸幽會的,怕是少見了,不過想想,還是挺新鮮刺激的。

  「你還笑?」永隆帝瞅她,「朕這一回去,又得很長一段時日不能見面了,很好笑麼?」

  駱嵐眨了眨眼,狡黠地道:「那看來皇上是不念著妾身了,否則您若是想見我,很簡單啊,御乾宮不就有一條應急地道通往宮外。」

  經她一提醒,永隆帝雙目霎時亮了起來,「對啊,朕怎麼沒想到,那條地道有岔口,其中一條就是通往公主府的,嵐兒,不如以後你就一直待在公主府吧,白天朕一定勤政,到了晚上……」後面沒說完的話,直接變成了灼熱的情慾。

  駱嵐羞憤欲死,推他一把,「妾身哪裡是說這個,只是想著皇上若是有要緊事,就順著地道出來找妾身,或者妾身去找您罷了,你怎麼……」

  永隆帝含笑看著她,「什麼?」

  駱嵐趕緊偏開頭去,「都多大歲數了,還沒羞沒臊的,要讓太后曉得了,皇上一準兒又得遭殃。」

  永隆帝毫不在意,「母后那兒,自有皇姐會頂著,乖,聽朕的,就待在公主府等著朕。」

  駱嵐想了想,自己身份敏感,出去了隨時都有暴露的危險,若是待在公主府,宜清長公主便能護她安穩,點點頭,「好。」

  ——

  永隆帝對他那個孽障兒子算是摸透了幾分,知道他人不來,也會悄悄派探子跟著來行宮,便有意無意地將駱嵐這件事透露給赫連縉那兩個躲在暗中的探子知道。

  白起和白述得了驚天消息,自然是馬不停蹄地回京報信去了。

  東宮。

  「殿下,皇上在蒙山行宮寵幸的那位宮女不是旁人,正是您的生母,咱們的皇后娘娘。」

  赫連縉一下子扔了筆,猛地站起身,「你說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