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密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哥。」

  看到易白醒來,易舟有些激動,忙過來噓寒問暖,餓不餓,渴不渴,想吃什麼,有沒有哪裡不舒服。

  一連串的問題聽得易白直皺眉。

  「你怎麼來了?」他的聲音有些嘶啞,被烈酒燒壞了嗓子。

  易舟幽怨地道:「我若是不來,你便準備醉死在酒窖里嗎?」

  易白揉了揉疼得快要爆炸的頭,這才想起來自己最後的記憶是在酒窖里。

  想不到從來不喝酒的他也會有破例的一天,再思及喝酒的根本原因,眼神霎時黯然下去,都說一醉解千愁,原來全是騙人的,喝了酒,他非但沒有覺得哪裡解脫,還越來越難過。

  「哥,你先躺著別動,我讓人給你送吃食。」見他要撐坐起來,易舟忙阻止,「你現在太虛弱了,能躺著就儘量躺著吧!」

  易白搖頭,「我腦袋暈乎,你扶我起來。」

  他懂醫,想也知是喝了太多酒又躺得時間過長的緣故,所以渾身無力。

  易舟小心地將他扶起來,又仔細往他腰下墊了個靠枕。

  易白輕輕喘了一口氣,自嘲道:「喝了這麼多酒竟然都沒能要了我的命。」看來老天是有意要讓他活著受這份罪了。

  「哥,你說什麼胡話呢!」易舟一臉不悅,瞪著他,「你很想死嗎?」

  易白不言。

  易舟輕哼,「不管爹跟你說了什麼,你就當他是在放屁,何苦把那些不中聽的放在心上,沒的傷了自己,這次得虧我發現得早,否則要這時候還沒找到,你這條命可就真沒了。」

  易白將腦袋偏往一邊,他倒寧願就那樣醉死在酒窖里,往後還有什麼不堪的事和恥辱的身份,都不必他再去承受,也不用他去操心。

  易舟轉過身,走出去吩咐金鷗去廚房把吃食端來。

  易白這一醉,比大病一場還厲害,不能吃過分刺激的東西,金鷗端來的,都是些清淡的流質食物,先把醒酒湯給易白喝了才讓動筷。

  易白其實沒什麼胃口,但因為飢餓,胃有些疼,不得不應付著吃幾口。

  易舟見他那味同嚼蠟的樣子,不由蹙眉,看向金鷗,「你們家廚娘都死光了?」做了不討兄長喜歡的菜,可不就是該死麼?

  金鷗有些無語,「二公子,這是相府的府醫吩咐做的。」

  易舟噎了噎,跟著又不高興地道:「換換換,趕快換了,讓她們做兄長喜歡的來。」

  易白抬起頭來,幽幽地道:「不必了,我已經吃飽。」

  易舟掃了掃桌上那看著就沒胃口的清粥,「這玩意兒能填飽肚子?」

  易白頷首,「大病初醒,本就不能吃過硬的食物,清軟些為妙。」

  易舟還是覺得兄長根本就沒吃飽,正待開口,易白像是先一步洞察了他的心思,「我已經無事了,你先回去吧!」

  「哥!」易舟跳起來,「你這都還不上不下的呢,就急著趕我走,我又不會胡亂動你的東西,至於嗎?」

  易白無奈扶額,「我想一個人靜靜。」奸生子的身份,始終是他心裡過不去的一道坎,哪怕知情者甚少,他也沒法欺騙自己,今後再不會把自己當成丞相府的大公子,易卓明的長子。

  易舟本想厚顏留下來的,奈何這個時候丞相府來綁易舟的那幫婆子剛好來了,國師府的小廝進來稟報,那幾個婆子手裡拿了繩子,開口就說奉了夫人的命令要來將二公子給綁回去。

  其實那幾個夾在中間的婆子會這麼說,也是想提前給易舟提個醒兒,他能主動回去那最好了,否則真要鬧到綁人的地步,她們這些做下人的必然兩頭得罪人。

  易舟一聽他娘讓人來綁他,怒得險些掀翻了桌子,蹬蹬蹬跑出去對著那幫大氣不敢出的婆子吼道:「老子一天不在府上,你們這幾個老玩意兒就長本事了是吧,來呀,不怕死就來把我綁回去!」

  他張開雙臂,一副「任君處置」的樣子,卻把婆子們嚇得不輕,早說什麼來著,一旦奉命來綁人,勢必會得罪這小霸王,瞧瞧,這都還沒綁到,只開了個頭,小霸王就怒成這樣,要真綁了,回去還能有好果子吃?

  一個個面面相覷,不知作何反應。

  易舟冷下臉來,「滾!」

  那大嗓門配上滿腔的怒意,讓婆子們下意識地縮了縮脖子,緊跟著不要命地往回跑。

  易舟再回到易白房裡,他已經讓人把桌上的吃食都撤了下去。

  「哥,你要不要緊?」瞧著易白仍是不大好的臉色,易舟放心不下。

  易白甩甩腦袋,「無礙。」他從出生就是病體,從沒有哪一天是康健的,像現在這個樣子,無非是不舒服的感覺多了些罷了,對他來說,沒什麼不能習慣的。

  「既然夫人讓你回去,你也別在我府上待著了。」易白虛弱地望向易舟,「早些回去吧!」

  易舟不贊同,「你又不是不清楚我娘的性子,她能有什麼事兒?」

  易白沒什麼精神,也不想再多說話,便不管易舟了,輕輕往後一靠,閉上眼睛假寐。

  金鷗上前道:「二公子,你還是先回去吧!主子要休息了。」

  易舟癟癟嘴,「那你可得把我哥照顧好了,否則要出了什麼差池,看我不弄死你!」

  金鷗頷首,「二公子放心,屬下會盡力照顧好主子的。」

  易舟又轉頭對著易白囑咐了一番才放心離去。

  丞相府。

  易舟一隻腳才踏進自個的院門,後面就傳來謝氏帶著怒意的聲音,「你又去國師府了?」

  易舟轉頭,挑眉看著謝氏,「娘不是知道的麼?」

  謝氏臉陰下來,「都快大婚的人了,你什麼時候能靜得下來好好學學本事,整天往國師府跑,有癮了還是怎麼地?」

  「娘,我不都說了嘛,兄長病重,得有人照顧。」

  謝氏一聽,氣不打一處來,「怎麼,沒了你,易白就得死啊?那國師府多的是人,再不濟,也還有宮裡的太醫能治,你留在那裡除了瞎攪和還能做什麼?」

  易舟捏緊拳頭,「娘,兄長從小就沒有母親疼愛,怎麼說他也算你半個兒子,你怎麼就不知道心疼心疼他?」

  謝氏冷笑,「奇了怪了,他又不是從我肚子裡爬出來的,算我哪門子的兒子?我這操心一個都操心不過來了,哪有那精力去操心一個病秧子?易舟我警告你,從今天開始,你給我好好待在家裡哪兒也不准去,否則休怪我打斷你的腿!」

  「娘!」易舟算是被觸及底線了,在他心裡,兄長很可憐,從小沒母親,又是天生的病體,那些「孤傲高冷」不過是用來保護自己的屏障罷了,只有自己這個與兄長一起長大的弟弟才曉得他這些年能活下來有多艱難,又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易舟想,但凡為人母,看到與自己兒子年歲差不多的孩子這樣可憐,不都該打心眼兒里疼嗎?顯然他娘就是個沒心沒肺的,從小不待見兄長也還罷了,如今都過去了十數年,還是一樣的態度,兄長到底能給她帶來怎樣的威脅,又是做了什麼讓她覺得不順眼?

  「你為什麼總是針對兄長?」易舟看著謝氏,難怪小的時候他拉著兄長來見他娘,兄長會露出那樣古怪的神情來,想來不是兄長做了什麼讓母親反感,倒怕是母親曾經對兄長做過什麼,否則兄長那個年歲,他怎麼可能分辨得出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判斷的標準,無非是誰對他好誰對他不好罷了。

  被兒子這樣質問,謝氏有些心虛,但內荏者,色厲也,越是心虛她就表現得越強勢,怒其不爭地瞪了易舟一眼,「你這養不熟的白眼狼,娘這麼些年都是為了誰才會在這後宅忍氣吞聲,你難道還不明白嗎?」

  易舟凝眉,「兄長已經自己出去建府了,娘到底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兄長那樣清心寡欲的人,哪怕是還沒出府,他也不會威脅到你什麼,你就不能發發善心網開一面,一家人何必把關係鬧得這樣僵?你那樣針對他,能撈到什麼好處,是名聲還是銀錢?」

  謝氏被兒子堵得啞口無言,事實上,她不是過分看不慣易白,只是想到相爺隔三差五就往祠堂跑,去給那賤人上香,她就覺得這心裡十分的膈應,沒辦法跟一個死人置氣,便只能把怒都遷到她兒子身上。

  謝氏剛入府那會兒,易白還在襁褓中。

  原本易卓明不想這麼快就讓繼室過門的,可是易白太小了,必須有個正經主母帶著,否則他一個大老爺們兒又要操勞政務又要顧及兒子的,哪裡忙得過來,更何況他還不會帶孩子。

  剛入府,不明情況,謝氏便表現出慈母的做派來,整天把小易白抱到自己院兒里來玩,小易白長得粉雕玉琢,的確是招人喜愛。謝氏想著,這不過就是個沒娘的可憐孩子,自己對他好點,他長大了自然會投桃報李孝敬她。

  可是後來待的時間久了,從相府婆子們的嘴裡聽說了一些事情,知道相爺對他前妻用情至深,自那時候起,謝氏再看小易白的眼神就變了味道,從開初的愛不釋手到後來的想方設法給他找苦頭吃,全都是因為嫉恨已經死了的前丞相夫人邰芷雲,尤其是每次不小心聽到那幾個嘴碎的婆子把邰芷雲的相貌拿來和自己作比較的時候,她的目光就不由自主地落到易白臉上,小小年紀便長得這樣勾人,想來他娘本身就是個不要臉的狐媚子。

  對易白的恨意一天比一天深,後來甚至到了容不得他的地步,可是相爺每天都會來抱小易白,謝氏不敢弄出什麼大動作,只好趁著晚上奶娘回房歇了,她才悄悄去往小易白的房間掀開他的小衣服然後用針戳他光滑的小身子。

  等小易白疼得大哭,驚動了易卓明,她再假裝剛從外面進來,然後把小易白抱在懷裡一個勁地哄,那樣子,就跟兒子是她親生的一樣。

  易白長去了道觀以後,她還是沒停歇,只不過背地裡使的損招全都被易白提前洞察並掐滅,等同於在私下裡,這倆人早就槓上了。

  然而易白難得回家的時候,都不會主動和易卓明提起這些事,謝氏只當易白是膽小,怕易卓明責怪他挑撥離間,便越發肆無忌憚起來。

  上次易白去南涼,遭了兩撥黑衣人追殺,其中一撥是宣宗帝安排的,另外一撥,便是他這位繼母的傑作,只可惜易白身邊的護衛身手了得,全都擋了回去,易白本人一點事都沒有。

  難得的機會居然沒弄死這病秧子,謝氏氣壞了,可她一個深宅婦人,除了往出拿銀子給人辦事,其餘的什麼也做不了,這回倒好,花了那麼多錢,結果病秧子活著回來了,她倒是想再讓人動一回手,那些人卻不敢保證一定能殺了易白。更何況,請殺手的銀子都是她自個兒攢下來的私房錢,公帳上的,她一分不敢動,就怕相爺曉得一怒之下休了她。

  光是請殺手的那些銀子她就攢了好幾年,謝氏全身的肉都還疼著呢,哪還敢再賭一把,萬一再不成,還漏了陷,可就不是單單是白花銀子那麼簡單了,相爺非得剝她一層皮。

  易舟大概也拿自己這個小心眼的生母沒辦法,「總而言之,從今往後,我不希望你再針對兄長了,他從小就滿身是病那麼可憐,光是看看就心疼不及了,哪還能往外欺負他,我們兄弟同心,你要是對兄長不好,便是對你兒子我不好,到時候我可要生氣的,這其中的分量,娘自個兒合計合計。」

  謝氏臉色黑透了半邊,「阿舟,你怎麼能威脅自己生母?」

  易舟不以為意,「你也知道自己是當娘的人,那自己的孩子是孩子,別人家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更何況兄長於你而言並不是別人家的,你也算是他半個娘,自己對他不聞不問也就算了,為何還得攔著旁人不讓旁人去關心他?」

  謝氏再一次嗆住。

  易舟懶得再費口舌,一轉身進了自己的院子,昨天夜裡雖然睡得沉,但今天因為找兄長而耗費了不少精力,還擔驚受怕的,如今終於得了空閒才覺得全身都疲累,一進屋便往裡間走,直接將自己扔在榻上沉沉睡過去,連晚飯都沒起來吃。

  ——

  國師易白已經有好幾日不曾入宮了,宣宗帝聽聞以後,馬上著人來打聽,意外得知易白病重,他心頭大喜,換了身便服就要親自駕臨國師府,打算以「探望」的名義來看看易白到底還能活多久。

  朱太后卻覺得不妥,「既然是病了,把你身邊機靈點兒的人派遣一兩個去探望探望就得了,皇帝是一朝天子,自當有帝王威儀,豈可隨意出宮去臣子府上,旁人不知,還以為你整天閒著沒事兒幹了呢!」

  宣宗帝道:「母后,兒臣只是想親自去看看他離死還有多遠。」

  朱太后冷嗤一聲,「一個天生病體的人,再患一場大病,即便不是現在,用不了多久他也必死無疑。」

  那聲音里快意與嫉恨交織,聽起來陰暗得很。

  當年她派人把陸清綰從南涼抓回來親自折磨了好長時間,眼看著就快沒命了,那天晚上她本想親自去給陸清綰致命一擊的,奈何到了秘密地牢才知道陸清綰被人救走了。

  她不用想都知道救了陸清綰的只能是昭武帝,她的夫君,於是讓她的人靜觀其變,她倒要看看昭武帝到底想如何安置那個女人,若是放在外頭,那她便睜隻眼閉隻眼,可若是敢接入宮來,那就別怪她心狠手辣了。

  然而千算萬算,算不到昭武帝會把他的女人拱手送給他的臣子。

  某次宮宴,易卓明帶著他的夫人入宮,還是皇后的朱氏看到那個女人的第一眼,簡直像被雷劈了一樣,整個晚上,視線都在昭武帝和丞相夫人身上來回掃,只不過這兩個人貫會裝,沒事兒人一般,任她怎麼觀察,昭武帝和那賤人都沒有眼神交流,簡直就是完完全全的陌生人。

  後來,朱氏身邊曉得陸清綰存在的某位嬤嬤悄悄告訴她,邰家嫡女的容貌的確是與陸清綰有八九分相似,這倆人若是做相同打扮,外人很難辯出誰是誰來。

  可朱氏不信,女人的直覺都是很準的,縱使宮宴那天晚上隔得遠,她還是覺得自己看到的人就是陸清綰。

  後來的春獵篝火晚會那晚也的確證實了她的猜想。

  小太監把陸清綰喊出去的時候,旁人或許沒注意到,朱氏卻是瞧了個清清楚楚,不用派人跟著,她也知道昭武帝把陸清綰喊去做什麼了,看在自己懷著身子不便伺候昭武帝的份上,她就當昭武帝是去逛了一回窯子找了個妓,可沒想到,陸清綰竟然懷了昭武帝的兒子,這還了得?

  之後她多次想對陸清綰下手,都被易卓明那個大傻子暗中給攔了,有時候她是真想給易卓明當頭一棒告訴他私下被人給戴了綠帽子,可一想到給易卓明戴綠帽子的人是她夫君,她又默默把那些話給咽回去,帝王威儀可不是擺設,她今兒敢捅出來,趕明兒昭武帝就能隨隨便便找個藉口廢了她,她還懷著身孕呢,被弄到冷宮便是死路一條,以往被她碾壓的那一眾賤人還不得欺負到她頭上來,朱氏也是左思右想才會決定暫時先不動陸清綰的。

  至於後來發生的事,朱氏覺得那是老天爺在幫她,陸清綰竟然被人給下毒毒死了,只留下一個病歪歪的兒子。

  既然報復陸清綰不成,那就報復她兒子,朱氏為此可算沒少花心思。

  所以易白在道觀的那些年,除了要應付謝氏的小打小鬧,還得提防不知哪裡來的殺招。

  當然,那個時候的易白並不知道對付自己的人是朱太后。

  上一輩的恩怨,朱太后並沒告訴過她的兒子宣宗帝,一則她兒子還年少,又是初登大寶,更多心思應該花在朝政上,陸清綰的事,有她頂著;二則,這種事她覺得丟人,嫌髒,開不了那個口。

  她倒還想方設法瞞著,宣宗帝卻不知從哪裡得知了易白的身份,以為她被蒙在鼓裡,特地跑來告訴她。

  聽到兒子親口說出春獵那晚的事,朱太后臉上替成孝帝臊得慌,可顏面歸顏面,這個仇還是要報的,於是母子倆沆瀣一氣,不斷給易白製造麻煩,屢次出的都是致命殺招。

  不過易白也不是好欺負的,他能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下活到現在,本事自然非同尋常,雖不明白這對母子為何突然翻臉無情,但還是不動聲色地應付著。

  是以,這對母子就沒一次成功過。

  早些年輸給了陸清綰,如今還要輸給陸清綰的兒子,朱太后每每想到這裡就恨得翻天,這次真是天助我也,不用他們母子動手,易白自己就快死了。

  得了朱太后開導,宣宗帝也靜下心來細想了一番,覺得母后說得很有道理,便沒再提出宮去看易白的事。

  棲霞長公主進來的時候,看到宣宗帝也在,嬌顏上染了如花笑容,「母后,皇兄。」

  她蹲了蹲身,請安。

  「棲霞這個時辰過來,有什麼事嗎?」朱太后擔心方才那些話被這個年幼的么女給聽了去,母子倆對視一眼。

  棲霞長公主走上前來,親昵地坐在朱太后旁邊,聲音嬌軟,「兒臣有一事,想請母后應允。」

  「哦?」

  「聽聞南涼永隆帝壽辰將近,北燕會派使臣前往,兒臣也想去南涼見識一番,還請母后和皇兄允准,讓我跟著使臣一同前往南涼。」

  朱太后不同意,「你一個姑娘家,如何能去得這麼遠的地方?」

  宣宗帝也皺眉,「棲霞,使臣們是為了兩國關係才會去的南涼,你跟著瞎湊什麼熱鬧?」

  「皇兄。」棲霞長公主揚了揚下巴,「臣妹身為一國公主,若是親自去給涼帝賀壽,豈不是更能代表北燕的誠意?」

  「這…話雖是這麼說,可你畢竟未出閣。」

  「臣妹的確未出閣,可臣妹是母后最疼愛的公主,最受寵的公主親自前往,誠意又添了一層不是麼?」

  宣宗帝沒了主意,看向朱太后,那意思只要朱太后點頭,他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朱太后卻固執,「棲霞,你怎麼不聽話呢?」

  棲霞長公主微笑,「方才兒臣說得很清楚了,以公主身份代表北燕出使南涼,南涼收到了北燕的誠意,兩國關係自然只會越來越緊密,起碼百年之內都不會再出現金鼓連天的戰況,咱們也能藉機讓兵士休養生息,再說,兒臣這是為百姓謀福利啊!」

  這張口閉口都是為了兩國邦交,最後又把無辜百姓扯出來,就連朱太后都沒轍了,素來曉得自己這個么女最是冰雪聰明錦心繡腸,哪曾想還這麼能說會道,如今便是不同意也得同意了。

  無奈,朱太后只能點頭。

  棲霞長公主唇角揚了揚,又說:「兒臣準備帶著榮寧郡主一起。」

  「她?」朱太后擰眉,「皇室這麼多未嫁的宗親女,你是找不到伴當了嗎?不如母后替你重選一個。」

  「不。」棲霞長公主道:「兒臣覺得榮寧郡主就不錯,她自小生活在南涼,對那兒的風土人情最是熟悉,有她在,兒臣便能在去南涼的途中先了解了解那邊的情況,也不至於到了那邊給北燕丟醜。」

  年齡雖小,但說話做事卻是一套一套的,朱太后拿她沒法兒,擺手,「榮寧是你皇叔才找回來不久的女兒,想來寶貝得緊,你若是能說服你皇叔,那就讓榮寧跟著你一起去,若是沒辦法說服你皇叔,那哀家也無能為力,畢竟榮寧也還是個姑娘家,你皇叔不讓她出去拋頭露面情有可原。」

  棲霞長公主點點頭,「兒臣謝過母后,謝過皇兄。」

  棲霞長公主出去以後,宣宗帝一計上心頭,笑看著朱太后,「棲霞有句話倒是提醒了兒臣,她說她能以公主的身份代表北燕去,而易白又何嘗不是北燕的代表性人物,以前這種事,哪次少得了他,依兒臣看,這次不妨也派他去。」

  朱太后道:「易白不是病著麼,他能有那精神去南涼?」

  「自然要挑在他最虛弱的時候。」宣宗帝笑得陰惻惻的,「母后你想,易白那種情況,說不準剛入南涼就能死在半路,到那時,南涼便欠了我北燕一條至關重要的人命,既除了心頭大患,又占了兩國主動權,豈不是一舉雙得?」

  朱太后眼睛一亮,讚賞道:「我兒果然想得周全,那就這麼定了,即刻下旨讓易白出使南涼。」

  宣宗帝才要走,就聽到宮人進來稟報,「太后娘娘,皇上,皇后娘娘和貴妃娘娘又鬧起來了。」

  朱太后臉一沉,頭疼地揉著太陽穴,語氣也冷了下來,「皇帝,不是哀家說你,自古皇后才是後宮之主,你要寵著誰也該有個度,那秦貴妃,說白了就是個貴妾,她怎麼能踩在皇后的腦袋上作威作福?本末倒置,簡直太不像話了,你也不聽聽大臣們都說些什麼!」

  宣宗帝敷衍地道:「母后,你又不是不知道皇后就是個小肚雞腸的,說不得這次又是她挑事在先,秦貴妃素來大度,她不會因為一件小事就和皇后鬧翻的,這件事具體如何,且待兒臣去看看便曉得了。」

  他所謂的「看看」,想來又是把皇后好一頓罵,然後禁足三五天吧?

  朱太后臉色更難看。

  那秦貴妃何許人也?從小照顧宣宗帝生活起居的宮女,長了宣宗帝足足十五歲。

  宣宗帝葉輝出生的時候,北燕政局很不穩定,朱皇后也沒有太多精力去管這個兒子,便派了身邊最得力的大宮女前去照看葉輝,她哪裡想得到,就因為自己這個匆忙的決定,葉輝反而把那位宮女當成生母一樣,整天黏著她,長大後更是不得了,由小時候的依賴變成了依戀,產生了男女之間的感情,登基那年揚言要把後位留給那宮女。

  簡直是作孽!

  朱太后自然不同意,拿百官來威壓他,宣宗帝最後不得不讓了一步,立他母后中意的人選為後,給了那宮女貴妃的名分,位份退一步,對她的寵卻是不減反增,而秦貴妃也因此恃寵生嬌,越發的目中無人,連皇后都不放在眼裡。

  如此荒唐的事,自然惹得皇后不滿,於是在北燕皇宮,林皇后與秦貴妃鬧起來那都是家常便飯了,皇后威儀根本就治不住那秦貴妃,林皇后沒少為此來太后跟前哭訴。太后每次都苦口婆心地勸說宣宗帝,那也得宣宗帝聽得進去才行啊,很明顯,宣宗帝就是個冥頑不靈的,林皇后越是針對秦貴妃,他就越寵,完全無視前朝百官的不滿以及世俗的眼光。

  宣宗帝當政以來,朝務上倒是沒出過太大的差錯,畢竟有她這個太后在背後指點著,也不可能出錯,但在治理後宮這一點上,宣宗帝每每讓朱太后想吐血。

  秦貴妃曾經是朱太后的人,讓她去照顧年幼的宣宗帝也是朱太后的主意,長大後宣宗帝直接把能當他娘的人封為貴妃,這怎麼聽都像是她這個婆母故意安排去膈應兒媳似的。

  故而每次面對林皇后的哭訴,朱太后都有種吞了蒼蠅的感覺,想說那秦貴妃幾句吧,那位曾經是自己跟前的紅人,況且有皇帝護著,話說重了,她和宣宗帝的母子關係必定因此而生分,若是不說吧,她這個做婆母的就成了林皇后眼中的罪魁禍首。

  當真里外不是人。

  「後宮的事,自有掌鳳印那位會操心,母后往後就別插手了。」宣宗帝撂下一句話,闊步走了出去,全然把他身後怒得臉色鐵青的太后當成空氣。

  瞧見太后氣得不輕,心腹宮女馬上端了熱茶來。

  朱太后一揚手打翻,怒道:「簡直是反了,一個宮女而已,也敢踩在皇后頭上來,真當北燕的規矩是個擺設?」

  那宮女收拾了地上的碎片,又小聲說:「太后娘娘,這件事依奴婢看,您還是暫時別插手的好。」

  「嗯?」一記冷冽的眼刀子剜過來,宮女垂下頭,「奴婢覺得,天大地大都大不過太后娘娘與皇上母子和睦,就像皇上說的,後宮之事,有掌鳳印的皇后會去操心,既然貴為一國之後,要連這麼點事兒都處理不清楚,她還如何與皇上並肩母儀天下,在這件事上,太后娘娘插手太多反而會惹來非議,倒不如靜觀其變,等局勢實在是控制不住的時候您再出面調解也為時不晚。」

  不得不承認,這宮女說的話雖然膽大放肆了些,卻不是沒有道理,朱太后靜下心來想了想,「也行,那哀家就不管了。」

  ——

  派遣國師出使南涼的聖旨到達國師府之後,金鷗氣得險些吐血,「主子,那宣宗帝和朱太后擺明了看準時機要讓你命喪半途,也好把罪責歸咎到南涼頭上,撿個一舉雙得的便宜。」

  易白何嘗沒想明白,慢條斯理地把聖旨收起來,輕輕一嘆,「君命不可違。」

  聽這意思,是不得不去了。

  金鷗捏緊拳頭,主子這個樣子,如何撐得起長途跋涉的勞累?

  「可是主子的身體……」

  「勉強撐著吧!」易白擺手,宣宗帝的目的如此明顯,自己總不能不成全他不是?

  這件事到底沒能瞞過易舟,正在吃飯的他馬上放下筷子,揪了匹馬出來急吼吼地就衝到了國師府。

  「哥,皇上真讓你出使南涼?」

  這聲音,炸雷一樣。

  易白捂了捂耳朵,點頭,「嗯。」

  「你這樣子怎麼去?」易舟急了,「皇上是不是不知道你病了?」

  「就算知道了又如何?」易白垂下手,「都說君無戲言,他難道還能因為我病重就收回聖旨?」

  易舟怒得捶柱,「天家也太沒人情味了,人都已經一隻腳踩進棺材裡了還讓你跑那麼遠的地方,這與下旨殺人有什麼分別?」

  易白遞了個眼色給金鷗,金鷗馬上去關上門,轉過來小聲對著易舟道:「二公子,這種話,你還是別亂說,仔細被有心人聽去了給你招來災禍。」

  易舟冷哼,「趕明兒我就讓爹上朝的時候秉明你病重了。」

  易白聲音沉下來,「都說不用了,你是不聽我的話了?」

  易舟馬上閉嘴。

  「這次去南涼,是我自願的。」易白悠悠道。

  易舟忍不住想開口,又收到易白一記斜眼,他呶呶嘴,什麼自願不自願的,哪有人病成這樣還願意給人做牛做馬的,哥這是病糊塗了不成?

  「那我不管,到時候我也要去。」易舟是真放心不下。

  「你要能說服你娘,那就隨你的便。」對於易舟的固執,易白也無奈,只能嘆氣。

  易舟總算精神了些,「這可是哥你自己說的,到時候不准反悔。」

  易白失笑,「可放心了?放心了就先回去,我困得緊,先躺會兒。」

  得到了去南涼的機會,易舟還有什麼不放心的,跟易白道了別之後馬上又回了丞相府。

  易白並沒睡下,而是喚了金鷗過來在他耳邊低聲說話,末了,又囑咐,「到時候就按照這個計劃執行,明白沒?」

  金鷗臉色難看,又驚又慌,「主子真要這麼做?」

  易白頷首。

  「可這太冒險了。」金鷗不同意。

  「你們要是不願意,便不用跟著本座去南涼了,都在國師府好生歇著。」

  金鷗哪有這膽子,無奈道:「既然主子已經想好了,那…屬下遵命。」

  揮手讓金鷗退下,易白閉上眼睛,覺得心比身累。

  距離出使南涼的日子越來越近,期間易卓明也來勸過易白兩回,讓他入宮秉明宣宗帝說自己病重沒法去那麼遠的地方,可易白不肯,易卓明勸他不過,只要唉聲嘆氣地離開。

  而棲霞長公主那邊也成功說服了靖安王同意雲靜姝回南涼,想到用不了多久就能再見到自己的孩子,沉鬱多時的雲靜姝精神起來,每日給靖安王請安都面帶笑容,可靖安王對她的態度並沒有半分好轉,甚至有的時候雲靜姝都覺得自己這個所謂的「生父」看向自己的時候,那目光里充斥著讓人難懂的恨意,似乎想通過眼神直接殺了她。

  雲靜姝不清楚各種原因,不過她也不想去弄明白,畢竟自己一心牽掛的只有遠在南涼的燁兒,至於其他,只要不威脅到她的性命,她都可以視若無睹。

  為了能在中意的「駙馬」跟前留個好印象,棲霞長公主在出發前三日就把雲靜姝給接入了宮幫她挑選蘇晏可能會喜歡的首飾和衣裙,甚至連身上用的香粉香薰都得經過再三推測才決定用哪一種。

  為了她這位「戰神駙馬」,可謂是操碎了心。

  看在孩子的面兒上,雲靜姝耐心又仔細地給棲霞長公主講解蘇晏可能會喜歡的裝扮,其實都是照著雲初微的打扮說的,然而棲霞長公主並不知道,以至於將來某一天與雲初微撞衫的時候,那場面,尷尬到讓人想鑽地縫,至於想鑽地縫的是誰,不言而喻。

  「真的嗎?蘇晏真會喜歡這個?」而此時的棲霞長公主,還在興致勃勃的挑選首飾。

  雲靜姝笑著點點頭,「對,越是清淡素雅就越能引起他的注意,長公主長相明艷,也得這麼打扮才壓得下去。」

  棲霞長公主喜滋滋的,心裡恨不能插雙翅膀馬上飛到南涼去看看她未來的駙馬長什麼樣。

  ------題外話------

  備註:秦貴妃以明朝的萬貞兒為原型。

  另外,換地圖了哈,新轉折,新劇情^_^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