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是啊,兒媳看母親房中時常有桂花糕,便想著母親喜歡吃,恰巧碰到有一間賣桂花糕的鋪子,於是便買了一份帶回來給母親嘗嘗。」
「你有心了。」
永平長公主看著放在桌上精緻的桂花糕,嘴角泛起一絲淡淡的微笑。她優雅地伸出手,拿起一塊桂花糕,輕輕咬下一小口。
瞬間,一股濃郁的桂花香氣瀰漫在口中,甜而不膩的味道讓她不禁微微睜大眼睛。糕點的口感細膩,入口即化,甜度恰到好處。
放下手中的桂花糕,永平長公主抬起頭,目光溫和地看向蘇符,輕聲說道:「這桂花糕比我以往吃過的都要好吃。」
「母親喜歡就好,那兒媳先回晚竹院了。」
永平長公主點頭,「嗯,回去吧。」
看著蘇符離開的背影,永平長公主目光深邃,也不知在想些什麼。
這時,派去跟著蘇符的人也回來了。
他在永平長公主面前恭敬道:「今日世子夫人出府就去了萬保酒樓,聽說萬保酒樓是世子夫人生母留下的嫁妝。最後,世子夫人從酒樓出來後,去西街買了一份桂花糕便回府了。」
永平長公主看著放在桌上的桂花糕,雙眸微動,「我知道了,以後不必跟著世子夫人了,退下吧。」
「是。」
永平長公主身旁的老嬤嬤看著永平長公主看著桂花糕出神,她道:「主子這是相信世子夫人了?」
「且信她一次吧,我相信允安不會看錯人。」
蘇符回到晚竹院,她坐在圈椅上,一旁的秋霜給她倒茶,想到蘇哲讓蘇符偷虎符的事。
秋霜目光向四周掃了掃,看見沒有別人後,她有些擔憂道:「世子夫人,老爺讓您偷虎符的事,該怎麼辦?」
蘇符緩緩喝了一口手中的茶後,她鳳眸微眯,心中早已有了打算。
如今局勢緊迫,容不得她思考太多時間,她放下茶盞後,道:「我們去一趟祖父的院子。」
蘇符來到蕭老太爺的院子,院門口有兩個小廝正筆直站立著。他們看到蘇符,立刻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禮,「見過世子夫人
蘇符微微一笑,輕輕地對他們點了點頭,然後道:「我有事來尋祖父。」
其中一個小廝連忙回應:「麻煩世子夫人在此等候,小的進去向老太爺請示一番。」說完,他便轉身進了院子。
蘇符靜靜地站在原地,過了片刻,先前進去的小廝出來了。
對蘇符做了個請的手勢,「世子夫人,老太爺請您進去,請您隨小的來。」
蕭老太爺此刻正端坐於書房一隅的黃花梨木桌案前,窗外透進一縷昏黃的日落柔和的灑在他斑白的髮絲上,為這靜謐的空間添上了幾許溫馨。
他手中握著一本泛黃的古籍,頁間偶爾翻動的聲音,在這寂靜的書房顯得格外清晰。
「祖父。」蘇符一聲清脆而溫婉的聲音打破了這份寧靜。她輕步踏入書房,步伐中帶著幾分小心翼翼。
聽到蘇符的聲音,他蕭老太爺將手中的古籍放下。
「來了,坐吧。」他指了指自己對面的椅子,示意蘇符坐下。
蘇符聞言,她輕移蓮步,走到椅子旁緩緩坐下,姿態端莊而不失溫婉。
坐下後,她微微欠身,再次開口,聲音裡帶著幾分歉意與謙遜:「孫媳突然來訪,實乃是心中有事,急於向祖父請教,不知是否擾了祖父的清靜?」
蕭老太爺聞言,那雙歷經滄桑卻依舊銳利的眼眸微微眯起,眼尾不經意間輕輕挑起,透露出一種不怒自威的沉穩與深邃。
「無妨。說吧,你來尋我有何事啊?」
蘇符將蘇哲讓她偷玄甲軍虎符的事如實說了出來。
最後道:「孫媳愚鈍,自知此事事關重大,特來向祖父請教
蕭老太爺靜靜地聽著,臉上的表情始終波瀾不驚,仿佛早已洞悉一切。
待蘇符言畢,他輕輕抬手,動作中帶著幾分歲月沉澱的從容與鎮定,捋了捋自己下巴那縷斑白的鬍鬚。
他凝視著蘇符,凌厲的眼神仿佛能穿透蘇符表面,直視其內心深處的決絕。
「你既來尋我將此事說出來,想必你心中已有定奪。然,這條路,一旦踏上,便意味著你將與蘇府站在了對立面,你真的想好了麼?」
聞蕭老太爺此言,蘇符的眼神愈發坦蕩,眼中沒有絲毫的退縮與畏懼。
她的唇邊緩緩浮起一抹笑意,那笑容中交織著多種情緒,也不知這笑意是對過往束縛的釋然,還是對自己的自嘲。
她輕啟紅唇,聲音雖輕,卻是異常的堅定:「孫媳於蘇府而言,只不過是他們功名路上的犧牲品,是他們追求權勢與利益的棋子,只要能用孫媳給蘇家換來更大的利益,父親絕不會有半分猶豫。」
「在他們眼中,孫媳的價值僅在於我能否為家族帶來榮光,有用時笑臉相迎,無用時便可隨意丟棄。孫媳早已看清,心中的奢望已如風中殘燭,熄滅殆盡,不願再成為他人手中的提線木偶。那些虛情假意、惺惺作態的親情,不要也罷!」
說完這番話,蘇符的眼中閃爍著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
她已無所畏懼,因為她的心,已經找到了真正的歸宿與可以依靠的人。
聽蘇符說出這番話,蕭老太爺驚訝蘇符在蘇府的經歷,又有些心疼蘇符的遭遇。
「你是個聰明的孩子,你的選擇是對的,將軍府以後便是你的靠山。」
蕭老太爺蒼老的面上帶著明顯的關切,讓蘇符感受到了久違的一份來自長輩的溫暖與關心。
蘇符與蕭老太爺在書房待了許久,蘇符與蕭老太爺說了司北安近期可能會有所動作。
想到當前緊迫的局勢,蕭老太爺眉眼也染上幾分凝重。
第122章 景文帝病重
時間如同指尖流沙,很快便過去了三日。
皇宮之中。
晨曦初破,本應是百官齊聚、朝鐘悠揚的時辰。卻突然傳來景文帝病重的消息,這突然的變故,引得朝堂之上的朝臣們心下不安,心中紛紛暗自猜測景文帝的身體狀況。
景文帝連今日的早朝都未露面,這可是頭一次。
待朝臣出了皇宮,景文帝病重連今日早朝都未能參加的消息立馬傳遍京城。
消息一出,京城內外,人心惶惶。街頭巷尾,百姓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揣測著帝王病情的背後是否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宮廷秘辛,亦或是國家命運的轉折點。
茶館酒肆之中,更是成為了消息與謠言的集散地,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解讀著這一重大的變故。
有的人擔憂國家未來的走向,有的則開始揣測,如今空缺的儲君之位最終會花落誰家。
一時間,各種猜測與憂慮交織成一張複雜的社會情緒網。
朝堂之上,更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心中各懷鬼胎。一部分忠誠於景文帝的臣子,憂心忡忡地祈禱著景文帝的龍體能早日康復,以安民心。
而另一些早就暗自站隊的大臣則在心裡暗自盤算著,試圖在這風雲變幻之際,為自己的未來鋪路搭橋。
一時間,往日的和諧與秩序似乎被一層看不見的陰霾所籠置,有些人在暗自觀望,有的則已經悄悄開始行動…
兩日過去,而景文帝的病情卻並未傳來好轉的消息,不管是宮裡還是宮外的人,心中都時刻牽掛景文帝的病情,這不僅關乎一個人的生死,更牽動著整個國家的命運與未來。
直到第三日,上早朝的朝臣們還是未能見到景文帝的身影,就在殿內一陣喧譁之際,突然傳來李公公尖細的嗓音高唱:「皇后娘娘駕到!」
皇后頭戴鳳冠,一身黃色鳳袍出現在殿內,她穩穩站在上首的龍椅旁,儀態端莊,神情肅穆。
她那雙丹鳳眼微眯,冷眼掃過殿內的諸位大臣,而後張開朱唇緩聲開口,聲音低沉而莊重。
「陛下龍體抱恙,需要靜心調養,因還未選立太子,故而他特命本宮暫代朝政,處理國事。」
皇后此言一出,殿內的大臣紛紛露出震驚的神情,皆不可置信的看向上首的皇后。
只忠心於景文帝的大臣站出來質疑,「皇后娘娘暫代朝政?敢問皇后娘娘可有陛下的懿旨?」
另一個大臣也出聲附和,情緒激動地喊道:「是啊,哪有女子干政的道理!我們要見陛下,陛下的龍體到底如何?請皇后娘娘給臣等一個說法!」
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皇后身上,等待她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一直靜立於群臣之首未曾出聲的蕭應淮,此時緩緩邁出一步,他的身形高大威武,步伐穩健,眼神冷峻。
作為朝中資歷深厚、威望頗高的大將軍,且又深受景文帝信任的重臣,他的聲音不高,卻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力量,瞬間吸引了殿內所有人的注意。
「娘娘乃是母儀天下的皇后,其德行才情,皆為百官所敬仰。然,今陛下龍體欠安,朝政之重,也非兒戲。皇后娘娘暫代朝政,乃是大事,關乎社稷安危,人心向背。」<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1_b/bjZFj.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你有心了。」
永平長公主看著放在桌上精緻的桂花糕,嘴角泛起一絲淡淡的微笑。她優雅地伸出手,拿起一塊桂花糕,輕輕咬下一小口。
瞬間,一股濃郁的桂花香氣瀰漫在口中,甜而不膩的味道讓她不禁微微睜大眼睛。糕點的口感細膩,入口即化,甜度恰到好處。
放下手中的桂花糕,永平長公主抬起頭,目光溫和地看向蘇符,輕聲說道:「這桂花糕比我以往吃過的都要好吃。」
「母親喜歡就好,那兒媳先回晚竹院了。」
永平長公主點頭,「嗯,回去吧。」
看著蘇符離開的背影,永平長公主目光深邃,也不知在想些什麼。
這時,派去跟著蘇符的人也回來了。
他在永平長公主面前恭敬道:「今日世子夫人出府就去了萬保酒樓,聽說萬保酒樓是世子夫人生母留下的嫁妝。最後,世子夫人從酒樓出來後,去西街買了一份桂花糕便回府了。」
永平長公主看著放在桌上的桂花糕,雙眸微動,「我知道了,以後不必跟著世子夫人了,退下吧。」
「是。」
永平長公主身旁的老嬤嬤看著永平長公主看著桂花糕出神,她道:「主子這是相信世子夫人了?」
「且信她一次吧,我相信允安不會看錯人。」
蘇符回到晚竹院,她坐在圈椅上,一旁的秋霜給她倒茶,想到蘇哲讓蘇符偷虎符的事。
秋霜目光向四周掃了掃,看見沒有別人後,她有些擔憂道:「世子夫人,老爺讓您偷虎符的事,該怎麼辦?」
蘇符緩緩喝了一口手中的茶後,她鳳眸微眯,心中早已有了打算。
如今局勢緊迫,容不得她思考太多時間,她放下茶盞後,道:「我們去一趟祖父的院子。」
蘇符來到蕭老太爺的院子,院門口有兩個小廝正筆直站立著。他們看到蘇符,立刻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禮,「見過世子夫人
蘇符微微一笑,輕輕地對他們點了點頭,然後道:「我有事來尋祖父。」
其中一個小廝連忙回應:「麻煩世子夫人在此等候,小的進去向老太爺請示一番。」說完,他便轉身進了院子。
蘇符靜靜地站在原地,過了片刻,先前進去的小廝出來了。
對蘇符做了個請的手勢,「世子夫人,老太爺請您進去,請您隨小的來。」
蕭老太爺此刻正端坐於書房一隅的黃花梨木桌案前,窗外透進一縷昏黃的日落柔和的灑在他斑白的髮絲上,為這靜謐的空間添上了幾許溫馨。
他手中握著一本泛黃的古籍,頁間偶爾翻動的聲音,在這寂靜的書房顯得格外清晰。
「祖父。」蘇符一聲清脆而溫婉的聲音打破了這份寧靜。她輕步踏入書房,步伐中帶著幾分小心翼翼。
聽到蘇符的聲音,他蕭老太爺將手中的古籍放下。
「來了,坐吧。」他指了指自己對面的椅子,示意蘇符坐下。
蘇符聞言,她輕移蓮步,走到椅子旁緩緩坐下,姿態端莊而不失溫婉。
坐下後,她微微欠身,再次開口,聲音裡帶著幾分歉意與謙遜:「孫媳突然來訪,實乃是心中有事,急於向祖父請教,不知是否擾了祖父的清靜?」
蕭老太爺聞言,那雙歷經滄桑卻依舊銳利的眼眸微微眯起,眼尾不經意間輕輕挑起,透露出一種不怒自威的沉穩與深邃。
「無妨。說吧,你來尋我有何事啊?」
蘇符將蘇哲讓她偷玄甲軍虎符的事如實說了出來。
最後道:「孫媳愚鈍,自知此事事關重大,特來向祖父請教
蕭老太爺靜靜地聽著,臉上的表情始終波瀾不驚,仿佛早已洞悉一切。
待蘇符言畢,他輕輕抬手,動作中帶著幾分歲月沉澱的從容與鎮定,捋了捋自己下巴那縷斑白的鬍鬚。
他凝視著蘇符,凌厲的眼神仿佛能穿透蘇符表面,直視其內心深處的決絕。
「你既來尋我將此事說出來,想必你心中已有定奪。然,這條路,一旦踏上,便意味著你將與蘇府站在了對立面,你真的想好了麼?」
聞蕭老太爺此言,蘇符的眼神愈發坦蕩,眼中沒有絲毫的退縮與畏懼。
她的唇邊緩緩浮起一抹笑意,那笑容中交織著多種情緒,也不知這笑意是對過往束縛的釋然,還是對自己的自嘲。
她輕啟紅唇,聲音雖輕,卻是異常的堅定:「孫媳於蘇府而言,只不過是他們功名路上的犧牲品,是他們追求權勢與利益的棋子,只要能用孫媳給蘇家換來更大的利益,父親絕不會有半分猶豫。」
「在他們眼中,孫媳的價值僅在於我能否為家族帶來榮光,有用時笑臉相迎,無用時便可隨意丟棄。孫媳早已看清,心中的奢望已如風中殘燭,熄滅殆盡,不願再成為他人手中的提線木偶。那些虛情假意、惺惺作態的親情,不要也罷!」
說完這番話,蘇符的眼中閃爍著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
她已無所畏懼,因為她的心,已經找到了真正的歸宿與可以依靠的人。
聽蘇符說出這番話,蕭老太爺驚訝蘇符在蘇府的經歷,又有些心疼蘇符的遭遇。
「你是個聰明的孩子,你的選擇是對的,將軍府以後便是你的靠山。」
蕭老太爺蒼老的面上帶著明顯的關切,讓蘇符感受到了久違的一份來自長輩的溫暖與關心。
蘇符與蕭老太爺在書房待了許久,蘇符與蕭老太爺說了司北安近期可能會有所動作。
想到當前緊迫的局勢,蕭老太爺眉眼也染上幾分凝重。
第122章 景文帝病重
時間如同指尖流沙,很快便過去了三日。
皇宮之中。
晨曦初破,本應是百官齊聚、朝鐘悠揚的時辰。卻突然傳來景文帝病重的消息,這突然的變故,引得朝堂之上的朝臣們心下不安,心中紛紛暗自猜測景文帝的身體狀況。
景文帝連今日的早朝都未露面,這可是頭一次。
待朝臣出了皇宮,景文帝病重連今日早朝都未能參加的消息立馬傳遍京城。
消息一出,京城內外,人心惶惶。街頭巷尾,百姓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揣測著帝王病情的背後是否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宮廷秘辛,亦或是國家命運的轉折點。
茶館酒肆之中,更是成為了消息與謠言的集散地,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解讀著這一重大的變故。
有的人擔憂國家未來的走向,有的則開始揣測,如今空缺的儲君之位最終會花落誰家。
一時間,各種猜測與憂慮交織成一張複雜的社會情緒網。
朝堂之上,更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心中各懷鬼胎。一部分忠誠於景文帝的臣子,憂心忡忡地祈禱著景文帝的龍體能早日康復,以安民心。
而另一些早就暗自站隊的大臣則在心裡暗自盤算著,試圖在這風雲變幻之際,為自己的未來鋪路搭橋。
一時間,往日的和諧與秩序似乎被一層看不見的陰霾所籠置,有些人在暗自觀望,有的則已經悄悄開始行動…
兩日過去,而景文帝的病情卻並未傳來好轉的消息,不管是宮裡還是宮外的人,心中都時刻牽掛景文帝的病情,這不僅關乎一個人的生死,更牽動著整個國家的命運與未來。
直到第三日,上早朝的朝臣們還是未能見到景文帝的身影,就在殿內一陣喧譁之際,突然傳來李公公尖細的嗓音高唱:「皇后娘娘駕到!」
皇后頭戴鳳冠,一身黃色鳳袍出現在殿內,她穩穩站在上首的龍椅旁,儀態端莊,神情肅穆。
她那雙丹鳳眼微眯,冷眼掃過殿內的諸位大臣,而後張開朱唇緩聲開口,聲音低沉而莊重。
「陛下龍體抱恙,需要靜心調養,因還未選立太子,故而他特命本宮暫代朝政,處理國事。」
皇后此言一出,殿內的大臣紛紛露出震驚的神情,皆不可置信的看向上首的皇后。
只忠心於景文帝的大臣站出來質疑,「皇后娘娘暫代朝政?敢問皇后娘娘可有陛下的懿旨?」
另一個大臣也出聲附和,情緒激動地喊道:「是啊,哪有女子干政的道理!我們要見陛下,陛下的龍體到底如何?請皇后娘娘給臣等一個說法!」
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皇后身上,等待她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一直靜立於群臣之首未曾出聲的蕭應淮,此時緩緩邁出一步,他的身形高大威武,步伐穩健,眼神冷峻。
作為朝中資歷深厚、威望頗高的大將軍,且又深受景文帝信任的重臣,他的聲音不高,卻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力量,瞬間吸引了殿內所有人的注意。
「娘娘乃是母儀天下的皇后,其德行才情,皆為百官所敬仰。然,今陛下龍體欠安,朝政之重,也非兒戲。皇后娘娘暫代朝政,乃是大事,關乎社稷安危,人心向背。」<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1_b/bjZFj.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