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話音剛落,有人來報:賢王到了。
緊接著堂外傳來腳步聲,三五人簇擁著李庭進了屋,眾人皆起身行禮,李庭按手道:「各位愛卿接著議,本王只是隨意聽聽,不必顧及我。」
眾人頷首,卻都不坐,宋既安對著李庭行了一禮:「殿下,下官既為御史,便有監察整肅之責,依照大淵律法,此案殿下應當避嫌。」
「嗯?」李庭意味深長地看向他,宋既安這人是有些手腕,可他平日裡剛柔並濟,不像宋世群那般總與他正面衝突,今日卻如此不留情面。
不等李庭接話,丁若愚先起身,挺直脊背,抬高聲音,煞有介事道:「宋中丞此言極是,如你所說,依照大淵律,凡同案情有關者,其眷屬官員都應當在審案斷案時迴避,是與不是?」
宋既安眸光一冷,仿佛已經知道他要說些什麼,袖中攥緊雙拳。
「是與不是?」
「不錯。」
丁若愚笑道:「既然如此,那宋中丞也不該坐在堂中,應當迴避。」
話音一落,陳雲度不知所謂地詢問道:「這怎麼說?」
齊大人看向宋既安,問道:「既安,怎麼回事?」
宋既安眉心緊蹙,丁若愚接話道:「諸位可能有所不知,下官在查案時知曉了些消息,謝尚書查抄紅蓮夜媚香那晚,宋相之女,也就是宋中丞小妹宋疏遙也在樓中,據知情人報,宋娘子與一位名為李放的郎君同入了一間屋子,使用媚香,行淫/亂之事。」
「丁大人,還請謹言慎行。」宋既安面冷如冰,聲音沉沉的。
「這是旁人供述,並非丁某杜撰,」丁若愚朗然走到宋既安面前,「且此事之後,這位李放便失蹤了,活不見人,死不見屍,這裡邊,興許還有命案牽扯,宋中丞是否也該迴避呢?」
齊大人咳了兩聲,沉聲道:「今日議得是結黨營私,丁大人還請就事論事。」
丁若愚趾高氣揚地一挑眉,剛要去拜賢王,請他來主持大局,卻聽謝字卿淡聲道:「丁大人,你所說的證詞,從哪來啊?」
「紅蓮夜的小廝,此人已被我請到大理寺獄中,謝尚書要想問話,下官可以安排。」
「哦,紅蓮夜的小廝啊,」謝字卿垂眸笑了笑,「若是什麼人都能構陷相國之女,那可真是天大的笑話,丁大人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
丁若愚凜眉:「尚書大人何意啊?」
謝字卿將手中卷宗一扔,邁了出來:「宋娘子的確中了媚香,只是千鈞一髮之際,幸得他人相助,這才免於一難,至於那個李放,見有人來,怕使用媚香迫害宰相之女一事敗露,早就畏罪潛逃了,我巡查多日,也不見其去向,想必早就已經逃出東都。」
丁若愚笑了:「大人言之鑿鑿,好像親眼所見一般,難道那日救宋娘子的就是尚書大人?莫不是那媚香讓大人用上了,你和宋娘子已經暗通款曲,所以大人才會對此事如此上心?」
謝字卿道:「保護大淵臣民本是我分內之事,可惜救宋娘子的不是我,而是長樂公主。」
「長樂公主駕到——」
李婉已在堂外聽了半晌,此時才在宮婢攙扶下入了堂上,朗聲道:「不錯,本宮那夜恰好也在,救了疏遙,若是丁大人和大皇兄有疑問,大可去叫紅蓮夜的其他人過來問話。」
丁若愚眉心一沉,揖禮退回李庭身後道:「公主殿下言重,下官不敢。」
李婉冷冷一笑,呵斥道:「不敢,本宮倒看你是膽大包天,相國之女,本宮引為知己,豈容你淫言穢語,誹謗中傷!」
李庭冷臉笑道:「長樂,丁大人即便失言,也是為了朝政著想,何必不依不饒。」
李朔讓書吏在堂中擺了兩把椅子:「大皇兄,長樂,既然都是為父皇分憂,便坐下同聽吧。」
座位被設在側面,還真是個旁聽的位置,李庭面色有些冷,笑了笑,沒再發作。
安排妥當後,李朔看向謝字卿道:「謝尚書方才說到李放行兇,此人與媚香有關,又迫害忠賢之女,若是不查,定傷忠臣之心,不知謝尚書查得如何?」
謝字卿點頭:「李放雖然失蹤,微臣卻查到此人那日同一位叫陳蒙的人有過接觸,而這位陳蒙,是舞陽縣主的一名侍從,微臣前日辦案時,恰好遇到此人,順手將他抓了,一經查問,此人招供,李放並非他所殺,但李放手中的媚香的確是他給的,且微臣還意外得知,這個陳蒙雖然沒有殺害李放,手中卻有另外的命案,中書省的魏主事,便是死於他手。」
「恰好?順手?」丁若愚連連冷笑著打斷,「如此大的事情,謝尚書抓人的手續到底全不全,難道是信馬由韁地抓人辦案?再說那刑部流水的刑罰,一通下來,就是鐵板也能招供了,實在有屈打成招之嫌!」
謝字卿並不接話,對著幾位皇子揖禮道:「媚香之事,近日已是沸反盈天,眼下又有證據指認舞陽縣主為幕後操控之人,如此驚天大案,我等難以做主查是不查,怕是要幾位殿下定奪。」
丁若愚面色鐵青,李庭也好不到哪去,他自知謝字卿桀驁難馴,詭計多端,卻不想他真敢假意投誠,又在媚香一事上擺他一道,當下已是對他恨之入骨,恨不得將他千刀萬剮。
只是李庭本以為謝字卿會藉此機會,用落網朝臣的供詞將他死死咬住,卻沒成想謝字卿竟主動讓步,將媚香的幕後之人引導成李柔。
可李庭也不是傻子,想了想,猜到謝字卿是想先從李柔下手,逐個擊破,他自然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
默了片刻,李庭道:「謝尚書,丁大人的話也不無道理,你自作主張抓人問訓,這等證詞怕是不能服眾,況且舞陽人品貴重,此事不太可能是她所為,興許是這個陳蒙肆意攀咬,也未可知?」
「殿下說得極是,」謝字卿道,「微臣自然也不信舞陽縣主能做出媚香和殺人之事,便又連夜審問了陳蒙,上了大刑,他這才坦言,一應壞事並非縣主指使,而是縣主的一位門客所為。」
眾人一怔,李庭疑惑道:「門客?」
「不錯,那門客名為韓隱,常常打著縣主旗號行兇,依微臣所見,不論真假,應當先將此人扣押,由三司一同審問。」
李庭不知他又有什麼陰謀,此
前也沒聽說過這個韓隱,一時沉默。
不等他深思熟慮,李朔一揮手,肯定道:「那就依謝尚書所言,先抓這個韓隱!」
第82章 對飲你是不是在酒里下藥了
早在宋疏遙威脅李柔那日過後,韓隱便被送去了別處,謝字卿早有防備,派人一直秘密跟著,七月初十,韓隱在潭州被捕。
本以為是件不大不小的風流韻事,沒想到一石激起千層浪,審問之後發現,這韓隱竟是當年犯了謀逆大罪的祁州節度使許重之子,許濟世,他本已流放嶺南,卻被李柔看中,靠著宣王運作,輾轉回了東都,改名換姓,在縣主府上做起了面首。
李岳川本就對當年端王處處針對之事耿耿於懷,今聞此事,龍顏大怒,沒幾日,李柔和宣王紛紛下獄,經審問,除了利用媚香勾結官員,結黨營私這等驚天大案外,還掀出了不少殺人滅口,欺男霸女的舊事,魏主事之死,也是李柔所為,因為此事,當時誤斷冤案的東都府尹也被革職查辦。
宣王和李柔雖為皇室宗親,可所犯罪行罄竹難書,又包庇謀逆亂黨,等同惡逆,被賜毒酒,留了全屍,不得葬於皇陵。
此案因波及甚廣,涉及人員身份尊貴,複雜程度空前絕後,各部通宵達旦,過了中秋,又過了重陽,足足辦了兩月有餘,才漸漸近了尾聲。
李庭已經多日夜不能寐,這次謝字卿雖沒用此事拉他下水,可折損了宣王,也讓他元氣大傷。
更糟的是,朝臣明里暗裡詬病他與媚香一案有關,甚至李岳川都不知在哪聽到了風聲,有些疏遠了他。
深夜之時,賢王府上的幕僚迎來送往,有人獻計:「謝字卿陰險狡詐,此子斷斷不可再留!」
李庭也正有此意,只恨早些時候沒將他除去,這次媚香案,讓謝字卿大放異彩,前些日子還被封了臨川郡王,眼下再想除掉這個禍患,著實難辦。
那幕僚又道:「殿下,宣王曾任嶺南節度使,謝字卿辦宣王一案,不知要得罪他多少舊部和宗親,殿下此時想殺他,甚至不用髒自己的手。」
隔著簾幕,李庭望了望外面的天色,九月十四,月已很圓,月色若絲綢白絹,水般流瀉,是個好夜。
這兩個月,宋疏遙沒怎麼見著謝字卿,連宋世群和宋既安也見不著了,一眾官員日日夜夜在官署忙著。
她也沒得閒,自得知李庭通過媚香這等低劣手段籠絡大臣,她便用東洲客的筆名連連寫了數篇討伐賢王的文章,稱其不事政事,禍亂朝綱,在文人之間引起了不小的反響,朝臣議事,都有意無意提起此事。
這一役,算是大獲全勝,宋疏遙心中快意,高興之餘,也感慨謝字卿果然沒有誇大其詞,枉死之人冤魂得祭,奸邪之輩孽債終償。<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1_b/bjZF0.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緊接著堂外傳來腳步聲,三五人簇擁著李庭進了屋,眾人皆起身行禮,李庭按手道:「各位愛卿接著議,本王只是隨意聽聽,不必顧及我。」
眾人頷首,卻都不坐,宋既安對著李庭行了一禮:「殿下,下官既為御史,便有監察整肅之責,依照大淵律法,此案殿下應當避嫌。」
「嗯?」李庭意味深長地看向他,宋既安這人是有些手腕,可他平日裡剛柔並濟,不像宋世群那般總與他正面衝突,今日卻如此不留情面。
不等李庭接話,丁若愚先起身,挺直脊背,抬高聲音,煞有介事道:「宋中丞此言極是,如你所說,依照大淵律,凡同案情有關者,其眷屬官員都應當在審案斷案時迴避,是與不是?」
宋既安眸光一冷,仿佛已經知道他要說些什麼,袖中攥緊雙拳。
「是與不是?」
「不錯。」
丁若愚笑道:「既然如此,那宋中丞也不該坐在堂中,應當迴避。」
話音一落,陳雲度不知所謂地詢問道:「這怎麼說?」
齊大人看向宋既安,問道:「既安,怎麼回事?」
宋既安眉心緊蹙,丁若愚接話道:「諸位可能有所不知,下官在查案時知曉了些消息,謝尚書查抄紅蓮夜媚香那晚,宋相之女,也就是宋中丞小妹宋疏遙也在樓中,據知情人報,宋娘子與一位名為李放的郎君同入了一間屋子,使用媚香,行淫/亂之事。」
「丁大人,還請謹言慎行。」宋既安面冷如冰,聲音沉沉的。
「這是旁人供述,並非丁某杜撰,」丁若愚朗然走到宋既安面前,「且此事之後,這位李放便失蹤了,活不見人,死不見屍,這裡邊,興許還有命案牽扯,宋中丞是否也該迴避呢?」
齊大人咳了兩聲,沉聲道:「今日議得是結黨營私,丁大人還請就事論事。」
丁若愚趾高氣揚地一挑眉,剛要去拜賢王,請他來主持大局,卻聽謝字卿淡聲道:「丁大人,你所說的證詞,從哪來啊?」
「紅蓮夜的小廝,此人已被我請到大理寺獄中,謝尚書要想問話,下官可以安排。」
「哦,紅蓮夜的小廝啊,」謝字卿垂眸笑了笑,「若是什麼人都能構陷相國之女,那可真是天大的笑話,丁大人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
丁若愚凜眉:「尚書大人何意啊?」
謝字卿將手中卷宗一扔,邁了出來:「宋娘子的確中了媚香,只是千鈞一髮之際,幸得他人相助,這才免於一難,至於那個李放,見有人來,怕使用媚香迫害宰相之女一事敗露,早就畏罪潛逃了,我巡查多日,也不見其去向,想必早就已經逃出東都。」
丁若愚笑了:「大人言之鑿鑿,好像親眼所見一般,難道那日救宋娘子的就是尚書大人?莫不是那媚香讓大人用上了,你和宋娘子已經暗通款曲,所以大人才會對此事如此上心?」
謝字卿道:「保護大淵臣民本是我分內之事,可惜救宋娘子的不是我,而是長樂公主。」
「長樂公主駕到——」
李婉已在堂外聽了半晌,此時才在宮婢攙扶下入了堂上,朗聲道:「不錯,本宮那夜恰好也在,救了疏遙,若是丁大人和大皇兄有疑問,大可去叫紅蓮夜的其他人過來問話。」
丁若愚眉心一沉,揖禮退回李庭身後道:「公主殿下言重,下官不敢。」
李婉冷冷一笑,呵斥道:「不敢,本宮倒看你是膽大包天,相國之女,本宮引為知己,豈容你淫言穢語,誹謗中傷!」
李庭冷臉笑道:「長樂,丁大人即便失言,也是為了朝政著想,何必不依不饒。」
李朔讓書吏在堂中擺了兩把椅子:「大皇兄,長樂,既然都是為父皇分憂,便坐下同聽吧。」
座位被設在側面,還真是個旁聽的位置,李庭面色有些冷,笑了笑,沒再發作。
安排妥當後,李朔看向謝字卿道:「謝尚書方才說到李放行兇,此人與媚香有關,又迫害忠賢之女,若是不查,定傷忠臣之心,不知謝尚書查得如何?」
謝字卿點頭:「李放雖然失蹤,微臣卻查到此人那日同一位叫陳蒙的人有過接觸,而這位陳蒙,是舞陽縣主的一名侍從,微臣前日辦案時,恰好遇到此人,順手將他抓了,一經查問,此人招供,李放並非他所殺,但李放手中的媚香的確是他給的,且微臣還意外得知,這個陳蒙雖然沒有殺害李放,手中卻有另外的命案,中書省的魏主事,便是死於他手。」
「恰好?順手?」丁若愚連連冷笑著打斷,「如此大的事情,謝尚書抓人的手續到底全不全,難道是信馬由韁地抓人辦案?再說那刑部流水的刑罰,一通下來,就是鐵板也能招供了,實在有屈打成招之嫌!」
謝字卿並不接話,對著幾位皇子揖禮道:「媚香之事,近日已是沸反盈天,眼下又有證據指認舞陽縣主為幕後操控之人,如此驚天大案,我等難以做主查是不查,怕是要幾位殿下定奪。」
丁若愚面色鐵青,李庭也好不到哪去,他自知謝字卿桀驁難馴,詭計多端,卻不想他真敢假意投誠,又在媚香一事上擺他一道,當下已是對他恨之入骨,恨不得將他千刀萬剮。
只是李庭本以為謝字卿會藉此機會,用落網朝臣的供詞將他死死咬住,卻沒成想謝字卿竟主動讓步,將媚香的幕後之人引導成李柔。
可李庭也不是傻子,想了想,猜到謝字卿是想先從李柔下手,逐個擊破,他自然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
默了片刻,李庭道:「謝尚書,丁大人的話也不無道理,你自作主張抓人問訓,這等證詞怕是不能服眾,況且舞陽人品貴重,此事不太可能是她所為,興許是這個陳蒙肆意攀咬,也未可知?」
「殿下說得極是,」謝字卿道,「微臣自然也不信舞陽縣主能做出媚香和殺人之事,便又連夜審問了陳蒙,上了大刑,他這才坦言,一應壞事並非縣主指使,而是縣主的一位門客所為。」
眾人一怔,李庭疑惑道:「門客?」
「不錯,那門客名為韓隱,常常打著縣主旗號行兇,依微臣所見,不論真假,應當先將此人扣押,由三司一同審問。」
李庭不知他又有什麼陰謀,此
前也沒聽說過這個韓隱,一時沉默。
不等他深思熟慮,李朔一揮手,肯定道:「那就依謝尚書所言,先抓這個韓隱!」
第82章 對飲你是不是在酒里下藥了
早在宋疏遙威脅李柔那日過後,韓隱便被送去了別處,謝字卿早有防備,派人一直秘密跟著,七月初十,韓隱在潭州被捕。
本以為是件不大不小的風流韻事,沒想到一石激起千層浪,審問之後發現,這韓隱竟是當年犯了謀逆大罪的祁州節度使許重之子,許濟世,他本已流放嶺南,卻被李柔看中,靠著宣王運作,輾轉回了東都,改名換姓,在縣主府上做起了面首。
李岳川本就對當年端王處處針對之事耿耿於懷,今聞此事,龍顏大怒,沒幾日,李柔和宣王紛紛下獄,經審問,除了利用媚香勾結官員,結黨營私這等驚天大案外,還掀出了不少殺人滅口,欺男霸女的舊事,魏主事之死,也是李柔所為,因為此事,當時誤斷冤案的東都府尹也被革職查辦。
宣王和李柔雖為皇室宗親,可所犯罪行罄竹難書,又包庇謀逆亂黨,等同惡逆,被賜毒酒,留了全屍,不得葬於皇陵。
此案因波及甚廣,涉及人員身份尊貴,複雜程度空前絕後,各部通宵達旦,過了中秋,又過了重陽,足足辦了兩月有餘,才漸漸近了尾聲。
李庭已經多日夜不能寐,這次謝字卿雖沒用此事拉他下水,可折損了宣王,也讓他元氣大傷。
更糟的是,朝臣明里暗裡詬病他與媚香一案有關,甚至李岳川都不知在哪聽到了風聲,有些疏遠了他。
深夜之時,賢王府上的幕僚迎來送往,有人獻計:「謝字卿陰險狡詐,此子斷斷不可再留!」
李庭也正有此意,只恨早些時候沒將他除去,這次媚香案,讓謝字卿大放異彩,前些日子還被封了臨川郡王,眼下再想除掉這個禍患,著實難辦。
那幕僚又道:「殿下,宣王曾任嶺南節度使,謝字卿辦宣王一案,不知要得罪他多少舊部和宗親,殿下此時想殺他,甚至不用髒自己的手。」
隔著簾幕,李庭望了望外面的天色,九月十四,月已很圓,月色若絲綢白絹,水般流瀉,是個好夜。
這兩個月,宋疏遙沒怎麼見著謝字卿,連宋世群和宋既安也見不著了,一眾官員日日夜夜在官署忙著。
她也沒得閒,自得知李庭通過媚香這等低劣手段籠絡大臣,她便用東洲客的筆名連連寫了數篇討伐賢王的文章,稱其不事政事,禍亂朝綱,在文人之間引起了不小的反響,朝臣議事,都有意無意提起此事。
這一役,算是大獲全勝,宋疏遙心中快意,高興之餘,也感慨謝字卿果然沒有誇大其詞,枉死之人冤魂得祭,奸邪之輩孽債終償。<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1_b/bjZF0.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