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小女孩捧著饃饃,一邊抽著氣一邊狼吞虎咽。
景之瑜拍著她的背給她順氣,道:「慢點吃,這樣吃容易噎著。你先緩緩氣。」
小女孩看了她一眼,拍著胸脯緩了一會兒,等不抽抽了,她又將饃饃掰成了兩半,遞給景之瑜一半。
景之瑜半是感動半是戲謔的道:「你還挺有良心。」
小女孩道:「謝謝……謝謝……你。」
景之瑜接過饃饃,又冷又硬,真不好吃。
吃完了饃饃,小女孩靜靜的盤腿坐在景之瑜對面,不說話也不離開。
景之瑜有些沉不住氣了,問道:「你怎麼還不走?我沒吃的了。」
小女孩道:「不走……沒……沒家……」
景之瑜心道:我也沒家啊!你杵擱這兒,我也沒辦法啊!雖然這樣想著,她也不忍心將一個小女孩轟出去。
「我也沒有家,天天沒飯吃。我連自己都養不活,我照顧不了你啊。」
自從從飯館裡離開後,她便沒有工作了,每天食不果腹,只能靠乞討度日。但乞討也不容易啊,許多老百姓自己家都是勉強吃飽,哪有餘糧去施捨別人。
小女孩擺著手道:「我們……一起……討飯……我給你……討飯……吃。」
景之瑜算是發現了,這小女孩口吃。她道:「你確定?你討的飯自己都不夠吃吧?否則怎麼會來拿我的饃饃。」
小女孩道:「我的被……別人……偷走了……我能……能討飯。」
景之瑜呈「大」字躺倒在雜草上,嘆了幾口氣。她坐起身,嘆道:「算了,你走了反而更危險,留下吧。咱倆個苦命人,也好有個伴兒。」
小女孩重重點了點頭,「嗯!」
「你叫什麼?」
「靜……靜……」
「哦,靜靜啊。」
「靜宜。」
「……我以後就叫你靜靜吧。」
這小靜宜還真說話算話,不論她有多少吃的,都會先給景之瑜。景之瑜作為大姐姐,當然不能自私的和小孩搶吃的,往往又把吃的塞回給靜宜,先緊著她。兩個人住在一個破廟裡,生活質量雖然沒有提高,但卻沒那麼孤獨了,閒的時候,兩人還能說說話聊聊天。
這天景之瑜出去找吃的,正巧碰到有人在施粥。她湊過去,聽人說拿著粥勺分粥的人竟然是當朝小皇子。
「這小皇子倒算是個君子,怎麼不勸勸自己家老爹當個明君,好好治國呢?也不看看這民間都苦成什麼樣兒了!」
她拿著碗湊過去,蒙著面的小皇子搞的神神秘秘,快速給她倒了滿滿一碗粥。她找了個角落,迅速喝完了粥,又混到隊伍中,準備給靜宜帶一碗回去。
一旁的侍衛發現了,拉住她呵斥道:「一人只能領一碗,你怎麼又來了?!滾!」
小皇子聽到動靜,將勺子遞給身邊的人,走了過來,問道:「怎麼了?」
侍衛道:「回殿下,這個人剛才已經領了一碗粥,現在又來蹭吃的。」
景之瑜道:「我沒有!我只是想給妹妹帶一碗回去。」
「那也不行!若人人都像你這樣,這粥怎麼夠分!」
「你!」
小皇子拉住二人,道:「稍安勿躁。這位姑娘,你隨我來吧。」
他將景之瑜帶到粥棚後臨時搭建起的帳篷里,給她裝了滿滿一碗生米,又拿了兩個大饅頭。道:「你把這些拿回去,和妹妹一起吃吧。過幾日我還會施粥,若是不夠,你再來,我給你送些糧食。」
景之瑜看著手裡的糧食,道:「多謝殿下。」
她一路將糧食護在懷裡,生怕被別人搶了去。她高高興興的回到了破廟裡,一進門卻發現滿地的鮮血。
她衝進去,靜宜已經倒在地上一動不動了。
「靜靜!靜靜!怎麼回事!明明早上我離開的時候還好好的,怎麼一回來就變成這樣了?!」
靜宜還有一口氣,艱難道:「來了……一群人……打了我……占了廟……你快走!」
景之瑜慌張的道:「我知道誰能救你,我帶你去找小皇子!」
靜宜顫顫巍巍的從胸口處摸出一個錦囊,道:「這個……是娘留給……我的……送給你……保平安……」
景之瑜接過帶血的錦囊,哭道:「好好,我收下了,我帶你走,你再堅持一會……」
還未及她跑出廟門,靜宜便沒了氣息。
景之瑜抱著靜宜的屍體,跪在廟中央。她看向廟中央那座高大的佛像,金漆都已剝落,佛眼低垂,仍然是一副大慈大悲的模樣!
呵……慈悲……
「神佛啊,你看到了嗎?你不是佛嗎?不是悲憫世人嗎?你為何不肯,不肯降愛於世人!」
佛當然不會回答她。
這座廟是住不得了,她將靜宜葬在城外,離開了。
第50章
蒼無子原本不叫蒼無子。
年少時他無拘無束,放湯不羈,心裡沒有莊稼農活,一心只想求仙問藥,雲遊四海。
聽聞盛巫人均善巫善蠱善毒,便偷偷越過邊境跑去學蠱毒之術。
離家時,父親將鋤頭在地上敲的咚咚響也留他不住,年幼的弟弟一把鼻涕一把淚,拉著他的衣角牙牙學語。他一把打掉弟弟的手,對著老父親道:「我要雲遊四海,遂平生之志!」
父親罵道:「你個不孝子!什麼平生之志?你就把我們丟下,自己出去逍遙快活!」
他道:「父親,等我出人頭地了,定會把你們接過去享福的!」
他頭也不回離開了,殊不知那便是他與父親兄弟的最後一面。
他一路風塵僕僕的到了盛巫國,拜了師。所幸他對蠱毒之術頗有天賦,短短兩年便已將師傅的本領學去大半。
就在這時,盛巫國莫名其妙的遣返了所有外邦人。他也被遣返回國了。
他覺得學了這麼久,仍然不是他想要的結果。他不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於是他開始到處流浪。
一日,他替人算了一卦,拿了些錢,剛想走進酒館想瀟灑的喝兩杯,便見一個仙風道骨的老者從店裡走出。
那老者面色柔和,眼睛半眯著,頭髮全白了,一直垂落到腳踝處。一身素白的紗衣無風自飄,散發出淡淡的香火味。
他心下一驚,似乎是本能的,在那老者經由他身邊時,出手拉住了他。
那老者波瀾不驚,停住腳,卻不去看他,淡淡問道:「何事?」
他也不明白自己怎麼就做出這種無厘頭的事來,一時之間尬住了,憋紅了臉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等了許久,見他仍不開口,那老者便道:「隨我來吧。」
他跟上去,一路上了山,來到一座劍閣。
凌眾劍閣。
蒼涯子迎出來,問道:「師傅,你回來……」
她疑惑的看了看他,問道:「師傅,他是何人?」
老者道:「我見他與我有緣,便將他帶了回來,收作徒弟。」說完這句,老者看著他道:「從今往後你便是我的關門弟子了。從前你姓甚名誰、來自何方都不重要了,從今往後,你便叫蒼無子吧。她是蒼涯子,是你的師姐。」
蒼涯子有些氣憤,她這個師傅哪都好,就是太心軟,怎麼能隨隨便便撿個人回來呢?萬一此人心懷不軌,吃虧的還是自己!
但她相信師傅看人不會有錯,要說起來,她也是被師傅撿回來的。
她道:「師弟。」
蒼無子也拱手道:「師姐。」
蒼涯子對劍術悟性極高,老者便教她劍術。蒼無子對刀劍沒什麼天賦,苦練許久仍毫無長進,老者便教他蠱毒之術。
時間一晃而過,轉眼間十年過去了。
近段時間以來,老者突然病重,兩人沒辦法,只好下山去求醫買藥。
平日裡師徒三人久居深山,從不過問塵世之事。蒼無子下了山,才發覺人間已經大變樣。
已經是新的王朝了。
他突然有種不祥的預感,並且這感覺越來越強烈。於是在師傅病情略微好轉時,他便告別了師傅和師姐,說要回鄉尋人。
一路輾轉,終於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以前的鄰里相親大都不在了。他憑藉著模糊的記憶摸到家門口,卻發現房屋早已倒塌,家裡的人也不知所蹤。
他腦袋「嗡」的一聲炸開,踉蹌著找到老村長家裡,聲音有些發虛,問:「老村長,你可知我父親和弟弟去了哪裡?」
村長老眼昏花,盯著他看了許久,驚呼道:「是你啊大娃!這麼多年你去了哪裡喲!你不知道,七年前打仗嘛,你弟弟代替你,被那個姓羅的抓去充軍了嘛。他當時才多大啊!你爹哭的眼睛都瞎了!後來你弟弟戰死在沙場,你爹知道了,當時就哭暈了!沒多久也去了。嗐,嗐!你說說你啊……」
後面的話他已經聽不下去了,他哆嗦著嘴唇,道:「那他們的墳,在哪裡?」
老村長嘆氣道:「你弟弟誰知道呢,死在沙場,屍骨無存。你爹啊,本來葬在你家屋後,後來那個姓羅的領兵打過來,墳都踩平了,好多人的墳都找不到了!作孽啊!」
景之瑜拍著她的背給她順氣,道:「慢點吃,這樣吃容易噎著。你先緩緩氣。」
小女孩看了她一眼,拍著胸脯緩了一會兒,等不抽抽了,她又將饃饃掰成了兩半,遞給景之瑜一半。
景之瑜半是感動半是戲謔的道:「你還挺有良心。」
小女孩道:「謝謝……謝謝……你。」
景之瑜接過饃饃,又冷又硬,真不好吃。
吃完了饃饃,小女孩靜靜的盤腿坐在景之瑜對面,不說話也不離開。
景之瑜有些沉不住氣了,問道:「你怎麼還不走?我沒吃的了。」
小女孩道:「不走……沒……沒家……」
景之瑜心道:我也沒家啊!你杵擱這兒,我也沒辦法啊!雖然這樣想著,她也不忍心將一個小女孩轟出去。
「我也沒有家,天天沒飯吃。我連自己都養不活,我照顧不了你啊。」
自從從飯館裡離開後,她便沒有工作了,每天食不果腹,只能靠乞討度日。但乞討也不容易啊,許多老百姓自己家都是勉強吃飽,哪有餘糧去施捨別人。
小女孩擺著手道:「我們……一起……討飯……我給你……討飯……吃。」
景之瑜算是發現了,這小女孩口吃。她道:「你確定?你討的飯自己都不夠吃吧?否則怎麼會來拿我的饃饃。」
小女孩道:「我的被……別人……偷走了……我能……能討飯。」
景之瑜呈「大」字躺倒在雜草上,嘆了幾口氣。她坐起身,嘆道:「算了,你走了反而更危險,留下吧。咱倆個苦命人,也好有個伴兒。」
小女孩重重點了點頭,「嗯!」
「你叫什麼?」
「靜……靜……」
「哦,靜靜啊。」
「靜宜。」
「……我以後就叫你靜靜吧。」
這小靜宜還真說話算話,不論她有多少吃的,都會先給景之瑜。景之瑜作為大姐姐,當然不能自私的和小孩搶吃的,往往又把吃的塞回給靜宜,先緊著她。兩個人住在一個破廟裡,生活質量雖然沒有提高,但卻沒那麼孤獨了,閒的時候,兩人還能說說話聊聊天。
這天景之瑜出去找吃的,正巧碰到有人在施粥。她湊過去,聽人說拿著粥勺分粥的人竟然是當朝小皇子。
「這小皇子倒算是個君子,怎麼不勸勸自己家老爹當個明君,好好治國呢?也不看看這民間都苦成什麼樣兒了!」
她拿著碗湊過去,蒙著面的小皇子搞的神神秘秘,快速給她倒了滿滿一碗粥。她找了個角落,迅速喝完了粥,又混到隊伍中,準備給靜宜帶一碗回去。
一旁的侍衛發現了,拉住她呵斥道:「一人只能領一碗,你怎麼又來了?!滾!」
小皇子聽到動靜,將勺子遞給身邊的人,走了過來,問道:「怎麼了?」
侍衛道:「回殿下,這個人剛才已經領了一碗粥,現在又來蹭吃的。」
景之瑜道:「我沒有!我只是想給妹妹帶一碗回去。」
「那也不行!若人人都像你這樣,這粥怎麼夠分!」
「你!」
小皇子拉住二人,道:「稍安勿躁。這位姑娘,你隨我來吧。」
他將景之瑜帶到粥棚後臨時搭建起的帳篷里,給她裝了滿滿一碗生米,又拿了兩個大饅頭。道:「你把這些拿回去,和妹妹一起吃吧。過幾日我還會施粥,若是不夠,你再來,我給你送些糧食。」
景之瑜看著手裡的糧食,道:「多謝殿下。」
她一路將糧食護在懷裡,生怕被別人搶了去。她高高興興的回到了破廟裡,一進門卻發現滿地的鮮血。
她衝進去,靜宜已經倒在地上一動不動了。
「靜靜!靜靜!怎麼回事!明明早上我離開的時候還好好的,怎麼一回來就變成這樣了?!」
靜宜還有一口氣,艱難道:「來了……一群人……打了我……占了廟……你快走!」
景之瑜慌張的道:「我知道誰能救你,我帶你去找小皇子!」
靜宜顫顫巍巍的從胸口處摸出一個錦囊,道:「這個……是娘留給……我的……送給你……保平安……」
景之瑜接過帶血的錦囊,哭道:「好好,我收下了,我帶你走,你再堅持一會……」
還未及她跑出廟門,靜宜便沒了氣息。
景之瑜抱著靜宜的屍體,跪在廟中央。她看向廟中央那座高大的佛像,金漆都已剝落,佛眼低垂,仍然是一副大慈大悲的模樣!
呵……慈悲……
「神佛啊,你看到了嗎?你不是佛嗎?不是悲憫世人嗎?你為何不肯,不肯降愛於世人!」
佛當然不會回答她。
這座廟是住不得了,她將靜宜葬在城外,離開了。
第50章
蒼無子原本不叫蒼無子。
年少時他無拘無束,放湯不羈,心裡沒有莊稼農活,一心只想求仙問藥,雲遊四海。
聽聞盛巫人均善巫善蠱善毒,便偷偷越過邊境跑去學蠱毒之術。
離家時,父親將鋤頭在地上敲的咚咚響也留他不住,年幼的弟弟一把鼻涕一把淚,拉著他的衣角牙牙學語。他一把打掉弟弟的手,對著老父親道:「我要雲遊四海,遂平生之志!」
父親罵道:「你個不孝子!什麼平生之志?你就把我們丟下,自己出去逍遙快活!」
他道:「父親,等我出人頭地了,定會把你們接過去享福的!」
他頭也不回離開了,殊不知那便是他與父親兄弟的最後一面。
他一路風塵僕僕的到了盛巫國,拜了師。所幸他對蠱毒之術頗有天賦,短短兩年便已將師傅的本領學去大半。
就在這時,盛巫國莫名其妙的遣返了所有外邦人。他也被遣返回國了。
他覺得學了這麼久,仍然不是他想要的結果。他不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於是他開始到處流浪。
一日,他替人算了一卦,拿了些錢,剛想走進酒館想瀟灑的喝兩杯,便見一個仙風道骨的老者從店裡走出。
那老者面色柔和,眼睛半眯著,頭髮全白了,一直垂落到腳踝處。一身素白的紗衣無風自飄,散發出淡淡的香火味。
他心下一驚,似乎是本能的,在那老者經由他身邊時,出手拉住了他。
那老者波瀾不驚,停住腳,卻不去看他,淡淡問道:「何事?」
他也不明白自己怎麼就做出這種無厘頭的事來,一時之間尬住了,憋紅了臉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等了許久,見他仍不開口,那老者便道:「隨我來吧。」
他跟上去,一路上了山,來到一座劍閣。
凌眾劍閣。
蒼涯子迎出來,問道:「師傅,你回來……」
她疑惑的看了看他,問道:「師傅,他是何人?」
老者道:「我見他與我有緣,便將他帶了回來,收作徒弟。」說完這句,老者看著他道:「從今往後你便是我的關門弟子了。從前你姓甚名誰、來自何方都不重要了,從今往後,你便叫蒼無子吧。她是蒼涯子,是你的師姐。」
蒼涯子有些氣憤,她這個師傅哪都好,就是太心軟,怎麼能隨隨便便撿個人回來呢?萬一此人心懷不軌,吃虧的還是自己!
但她相信師傅看人不會有錯,要說起來,她也是被師傅撿回來的。
她道:「師弟。」
蒼無子也拱手道:「師姐。」
蒼涯子對劍術悟性極高,老者便教她劍術。蒼無子對刀劍沒什麼天賦,苦練許久仍毫無長進,老者便教他蠱毒之術。
時間一晃而過,轉眼間十年過去了。
近段時間以來,老者突然病重,兩人沒辦法,只好下山去求醫買藥。
平日裡師徒三人久居深山,從不過問塵世之事。蒼無子下了山,才發覺人間已經大變樣。
已經是新的王朝了。
他突然有種不祥的預感,並且這感覺越來越強烈。於是在師傅病情略微好轉時,他便告別了師傅和師姐,說要回鄉尋人。
一路輾轉,終於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以前的鄰里相親大都不在了。他憑藉著模糊的記憶摸到家門口,卻發現房屋早已倒塌,家裡的人也不知所蹤。
他腦袋「嗡」的一聲炸開,踉蹌著找到老村長家裡,聲音有些發虛,問:「老村長,你可知我父親和弟弟去了哪裡?」
村長老眼昏花,盯著他看了許久,驚呼道:「是你啊大娃!這麼多年你去了哪裡喲!你不知道,七年前打仗嘛,你弟弟代替你,被那個姓羅的抓去充軍了嘛。他當時才多大啊!你爹哭的眼睛都瞎了!後來你弟弟戰死在沙場,你爹知道了,當時就哭暈了!沒多久也去了。嗐,嗐!你說說你啊……」
後面的話他已經聽不下去了,他哆嗦著嘴唇,道:「那他們的墳,在哪裡?」
老村長嘆氣道:「你弟弟誰知道呢,死在沙場,屍骨無存。你爹啊,本來葬在你家屋後,後來那個姓羅的領兵打過來,墳都踩平了,好多人的墳都找不到了!作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