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家都恨毒了這廝,尤其是像吳天成這種。天成影業本來是領先宏圖影業的行內先驅,現在卻被遠遠的甩在後面。

  鄭志宏就非常坦然,不遭人妒是庸才!他能搭上這班車,說明他有眼光,哪像你們這些人,花花腸子太多,壓根不是一心幹事業的……

  外界的這些紛紛擾擾,絲毫不能影響到池影。

  從2001年底開始,池影就全身心投入到《山海蚩尤之戰》這部電影的籌備工作中去。

  在劇本大綱完成以後,電影拍攝的相關工作,都是齊頭並進,同步進行的。

  像前期流程手續這一類的工作,由張大姐牽頭去跟進了;而攝影、美術、勘景,包括服化道、燈光這些各種劇組專業人士都已經提前確定人選,逐步到位了。

  這部片子除了池影是總導演以外,還有聯合導演、副導演,甚至還有現場,攝影組的人數竟更是空前的。

  而像美術組、服化道組,也都是集結了各個製片的優勢人群。

  整個劇組幕後團隊一直忙到農曆年年前,是池影給大家做了動員工作,讓他們先回家過年,歇一歇,養精蓄銳。後續還有長達八九個月的密集拍攝期,需要大家全身心投入。

  所有人員,將在2002年正月初五再次集結!

  池影自己則沒有回去,她想自己一個人靜一靜,喘口氣,想一想,為接下來的戰役做最後的部署!

  /:.

  而這次談逸也沒有回去,留在京城,陪在了她身邊。

  談逸覺得,這時候的池影才是最需要支持的,後面真要進入拍攝以後,反而不用擔心了,因為那時候的池影才是最強大,最所向披靡的!

  除夕一過,接近初四的時候,散播在全國各地數千《山海蚩尤之戰》的劇組成員,紛紛往京城這邊趕。

  京城郊區這邊,新成立了華影集團的拍攝基地。這裡有最新式的超大型攝影棚,都是集團這一兩年斥巨資搭建的。

  現在池影他們也不用再跑到東陽去借那邊的攝影棚了,整部電影所有的室內場景或者是特效鏡頭都可以在這裡拍攝完成。

  主要這次《山海蚩尤之戰》會運用大量的綠幕技術,一些外景部分後續再外出拍攝都來得及。

  於是幾千人的拍攝隊伍都進駐到了這裡,這個劇組已經是池影帶過的最龐大的拍攝團隊了。

  這些人中間,有她熟悉的小夥伴們,比如錢師妹,曾師弟,還有郝運袁力;還也有其他各個製片廠、兄弟單位派來的精英人士。在這裡,整個劇組幾乎聚集了華國內最頂尖的一批電影製作人。

  而像開物光魔這種計算機團隊,更是從去年年底就開始逐漸將各種設備和專業人員轉移進駐到這邊的拍攝基地中,他們希望可以跟劇組拍攝同步來做各種特效。

  這也是開物光魔自建立以來,最大規模的特效拍攝工項目。

  而《山海蚩尤之戰》這部電影,也將是國內第一次使用數碼技術拍攝的電影。

  所以當攝製組第一次走進這邊攝影棚的時候,看到那幾台從國外租借過來的「索尼HDW-F900」整齊的擺在那裡,他們都強烈地感受到,他們已經站在世界電影拍攝技術的最前列了。

  這些攝影師之前壓根都沒有見過這這些設備,有的連聽都沒聽過。除了嘆為觀止,感嘆科技的日新月異外,有的人更是眼眶都紅了。

  這些人都明白,這場電影拍下來,他們的拍攝技術必將是國內最先進的,甚至在國際上都是領先的。

  「數碼拍攝技術必將取代膠片拍攝技術」,也是這段時間以來池影不斷向他們灌輸的思想。

  雖然這個具體過程,前前後後會經歷幾年或者是十幾年,但是膠片逐漸退出歷史舞台,已經是不可逆轉的潮流了。

  這都是沒有辦法的事,技術革新必然要讓一些東西成為歷史,即使再留戀再不舍,都是如此,歷史的洪流是沒有辦法改變的。

  華國電影的工業正在逐步成型,他們要拋棄原有的那種小作坊思想,開創華國新型電影產業。在入世以後,不僅要保住國內的電影市場,更要走出去,走到世界的舞台上,盡情展現華國電影獨特的魅力和風采。

  2002年2月16日,農曆初五,迎財神。

  這一天一大早,包括部里,局裡相關領導都到了拍攝基地現場,各投資製片單位的首腦也都全體到位。

  領導們發表了簡短講話以後,池影鄭重地走到主攝影機前面,在所有人目光注視下,雙手掀開了蓋在上面的紅綢緞。

  就像98年,她剛畢業那年的夏天,在劇本中心邊上的小院裡那樣,她高聲喊出:「現在,我宣布,《山海蚩尤之戰》,正式開機!」

  小貼士:找看好看得小說,就來呀~<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9_b/bjZDn.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