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娘!」老太太的手微涼卻堅定,關令儀心中再焦急,被母親這麼一拽也冷靜下來,「娘,我就是去看看,什麼都不說。」
「你去了什麼都不說也是個態度。」龐氏人老成精,抬眼往來報消息的丫鬟身上掃了一眼,「說,是誰讓你來的。」
「回老太太的話,是停雲齋二門上的兩個老媽媽讓奴婢來的。說是怕表少爺和表少奶奶鬧大了不好收場,這才讓奴婢趕緊來報信。」
「瞧瞧,這事是府里這些婆子鬼精鬼精來打小報告,人家夫妻和他們身邊的人可沒讓人來回稟這事。」
「你是元哥兒的娘,九九又是孤身一人帶著孩子跟來的京城。你不過去,他們夫妻之間就是今兒把停雲齋的房頂給掀了,那也不是大事。」
「你去了,那就是你和元哥兒仗勢欺人,這事哪怕現在過去了也得在九九心裡留疙瘩。你就這麼一個兒子,往後老了還是要靠著他的,不能這個時候干傻事啊。」
越大的家族,越把婚喪嫁娶看得重要,娶媳婦還是招女婿,即便現在關家上下都默契地不怎麼提這個事,但在龐氏心裡卻還是有一桿秤。
她本想跟女兒說你這個做婆婆不要隨意插手兒子和兒媳的事,可轉念一想她還真算不上人家的正經婆婆。
京城有一伯爵府,當初也是給獨女召了個女婿回來。這麼多年直到姑爺的親娘去世前,這家的小姐也只尊她一聲夫人、老夫人。
姑爺住在伯爵府,親娘就在外面買了個宅子安置,便是如此京城這些最長舌的夫人最嚴苛挑刺的酸儒,也不曾說過他府上半句閒言碎語,這便是規矩。
龐氏一年比一年老了,當年以為等不到女兒回來,現在大女兒陪在自己身邊的每一天,龐氏都覺得是自己偷來的賺來的。
但畢竟年紀還是大了,已經老得今晚躺下就不知道明天還能不能起得來。
她這輩子生了五個孩子,除了老二走得早,關令儀一生坎坷,其他三個都各有各的家。
樹大分枝,即便關如璋關如琅兄弟兩個關係一直很好,馮氏和楊氏這倆妯娌再鬧也不過小打小鬧。可只要哪天自己死了,這個家就勢必要分。
「老五在外面早就買了宅子,也在東城。離府里不遠,不過離楊府更近便些。」
京城內城中東邊多文官富商西城多勛貴王府,關如琅選的那個位置正好卡在正中間,甚至離他老丈人家更近一點。
因為什麼?因為若是有朝一日自己去世,關如琅有什麼事頭一個想到的就該是他老丈人,便是嫡親的兄弟也得往後退一步了。
頭上有爹娘在,兄弟就是親的,沒了爹娘兄弟姐妹就成了親戚。
這不怪誰,龐氏自己細想想自己的兄弟姐妹,早在十幾年前就不怎麼見面了,只有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的時候,才會送禮往來。
後來?再後來幾個年長的姐姐哥哥都死了,如今就剩了一個庶出的小妹妹在南直隸。
兩人得有五六年沒見了,上次見面還是她帶著兒子和孫子往京城來,說是來看看自己,其實還是為了給孫兒謀個好點的差事。
「九九是個心寬的,你捨得放手她便不會待你差到哪裡去。」
龐氏拉著女兒的手一字一句細細叮囑,「你看看我,府里你兩個嫂子不管爭什麼吵什麼,便是鬧到我跟前來,我什麼時候插嘴管過。」
「就更不要說他們夫妻之間的事,只要院門關上了,只要不是兩人一起到你跟前來說,你就得學會裝聾作啞,要不然以後你的日子就不好過。」
走丟了半輩子才找回來的女兒,平日龐氏對關令儀說是驕縱也不為過,今日算是這幾年第一次以訓誡的語氣跟女兒說話。
關令儀被龐氏說得沉默不語,龐氏也不管女兒一時半會兒的能不能想明白,又轉過頭去看還跪在底下的小丫鬟;「這些日子,你可聽說了什麼不應該的事。」
「回老太太的話,不曾聽說什麼事情。」停雲齋的丫鬟本就是龐氏一個個挑選過才放過去的,不過是從放過去到現在,這幾個月都沒出過什麼不該出的事。
不管是裴元沈霽還是謝九九和于氏,都是拎得清的人,也不難伺候。時間長了這些丫鬟婆子們才鬆懈了些,要不然今天也不該這般貿貿然地過來。
「不曾聽說就去好生打聽,別聲張別叫人發現,看看元哥兒這段時間在外面除了老師和同窗還有沒有別的交際。要是沒有,這事就不要再提了,要是有,立馬來回話不許再跟旁人說。」
「是,奴婢這就去。」到了龐氏跟前,小丫鬟就恢復了平靜穩重的神情,不再像剛進來時那樣慌慌張張混不像個樣子。
關令儀看著丫鬟出去,半晌才回頭看向自己親娘,「娘,您這是怕元哥兒在外頭有什麼了?」
「女人跟男人吵,總歸有個來由。這世上就沒有什麼真的無理取鬧,左不過是那些個男人壓根懶得想女人為什麼跟他們吵,才拿這個話來敷衍。」
雲客來開張了,外孫又成了狀元郎。陛下新賜下的狀元府全交給謝九九,由著她的心意布置,就連關令儀暫時也不會搬過去和他們小夫妻倆同住。
兩人成親好幾年雖只生了一個阿滿,但孩子康健聰敏又長得跟個雪糰子似的惹人喜愛,龐氏實在想不出有什麼事情能讓謝九九還住在府里,就跟裴元吵起來。
「娘的意思,是覺得元哥兒在外面有人了?」
「不一定是元哥兒有人了,他是狀元郎,還是三元及第的狀元郎。有些東西他便是不要,也會有人硬往他手裡塞。」
龐氏這話說得沒錯,但關令儀並不認同。或許是自己早年的經歷和兒子的出身,有些事母子二人從未明說過,但關令儀清楚,自己的兒子不會接受別人像送個物件一樣塞給他的女人。
但這話關令儀沒跟龐氏說,有時候即便是親娘,有些話也是不能說的。
好在謝九九也明白,所以對於裴元來說有個好消息,便是謝九九不會因為這些事誤會他。不過還有
個壞消息,那就是即便沒有這些誤會,兩人還是互相不肯低頭。
三月底四月初的天,便是夜裡也不那麼冷了。至少這會兒裴狀元坐在書房,開著窗開著門把書本翻得嘩啦啦直響,也不至於凍出鼻涕泡來。
院子裡原本守門的兩個婆子這會兒也躲到門房裡頭去了,這個時候誰露面誰誰是傻子,連頤壽堂的老太太和老姑小姐都裝聾作啞,誰都不敢插手這倆主子的事。
沈霽在準備翰林院的館選考試,今晚上應該就留在關如琅的西院書房裡歇下了。只有于氏坐在謝九九對面,看著她一副氣鼓鼓只覺得好笑。
「裴相公是狀元郎你便是狀元娘子,這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都是夫妻,你又何必分得那麼清楚。」
「那當然不一樣,我不習慣別人一提起我就說我狀元娘子是他的夫人,好像沒了他我就什麼都不是了。」
謝九九這會兒其實已經不怎麼生氣了,不光不生氣甚至還有點兒心虛。她也知道自己那天拿狀元樓把裴元哄得有多高興,今天就讓他有多生氣。
要是換做自己是他,這會兒人都得給他拆了。但堵在心裡那口氣就是下不去,誰來勸說都不好使。
「那以前在容縣的時候,人人都說他裴元是你謝九九的姑爺時,人家可沒這麼想。」
于氏確實是沒明白謝九九在意的到底是什麼,在她心中自己就是沈霽的妻子兩個孩子的母親,沈霽中了進士自己便是進士娘子,這怎麼能說什麼都不是了呢?
但不明白歸不明白,她也沒想非要跟謝九九掰扯個分明的意思。
自己跟她本來就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即便謝九九拋下一切事事以裴元為先,哪怕自己扔下老家的一切再不管公婆和爹娘有意無意的抱怨和不滿,也要跟著來京城不再回家。
「他的倚仗是他的學識,書讀進心裡了就誰也搶不走。我的倚仗是雲客來,雲客來沒了我心裡就發虛……」
謝九九盯著把玩在自己手裡小巧玲瓏的茶盞,嘴裡說著繞圈子的話,聽得于氏想笑又不好意思笑,只得直起身子沖謝九九身後招招手。
「狀元郎既來了,我這外人再留著就不合適了。你來你來,九九這話不該跟我說,你倆有什麼話趕緊的說明白,省得阿滿一天八遍的問我,她爹他娘這是怎麼了。」
于氏走得瀟灑乾脆,留下裴元和謝九九隔著桌子和燭火一個站著一個坐著,誰也不肯先低頭。
謝九九整個身子都往裡側歪著,只有白皙漂亮的頸子往外斜著,半垂著的目光正好能順著燭火的影子看見裴元的靴子和袍子,還有自己做的荷包,與荷包上依舊繡工很勉強的並蒂蓮。
不敢抬頭,不想讓裴元知道自己在偷偷看他。但即便是不看他那張臉,也能猜到裴元現在臉上的表情有多憤憤委屈。
「偷看什麼,人家外邊的女娘看我都明晃晃的,你這正主怎麼還不敢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9_b/bjZDv.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你去了什麼都不說也是個態度。」龐氏人老成精,抬眼往來報消息的丫鬟身上掃了一眼,「說,是誰讓你來的。」
「回老太太的話,是停雲齋二門上的兩個老媽媽讓奴婢來的。說是怕表少爺和表少奶奶鬧大了不好收場,這才讓奴婢趕緊來報信。」
「瞧瞧,這事是府里這些婆子鬼精鬼精來打小報告,人家夫妻和他們身邊的人可沒讓人來回稟這事。」
「你是元哥兒的娘,九九又是孤身一人帶著孩子跟來的京城。你不過去,他們夫妻之間就是今兒把停雲齋的房頂給掀了,那也不是大事。」
「你去了,那就是你和元哥兒仗勢欺人,這事哪怕現在過去了也得在九九心裡留疙瘩。你就這麼一個兒子,往後老了還是要靠著他的,不能這個時候干傻事啊。」
越大的家族,越把婚喪嫁娶看得重要,娶媳婦還是招女婿,即便現在關家上下都默契地不怎麼提這個事,但在龐氏心裡卻還是有一桿秤。
她本想跟女兒說你這個做婆婆不要隨意插手兒子和兒媳的事,可轉念一想她還真算不上人家的正經婆婆。
京城有一伯爵府,當初也是給獨女召了個女婿回來。這麼多年直到姑爺的親娘去世前,這家的小姐也只尊她一聲夫人、老夫人。
姑爺住在伯爵府,親娘就在外面買了個宅子安置,便是如此京城這些最長舌的夫人最嚴苛挑刺的酸儒,也不曾說過他府上半句閒言碎語,這便是規矩。
龐氏一年比一年老了,當年以為等不到女兒回來,現在大女兒陪在自己身邊的每一天,龐氏都覺得是自己偷來的賺來的。
但畢竟年紀還是大了,已經老得今晚躺下就不知道明天還能不能起得來。
她這輩子生了五個孩子,除了老二走得早,關令儀一生坎坷,其他三個都各有各的家。
樹大分枝,即便關如璋關如琅兄弟兩個關係一直很好,馮氏和楊氏這倆妯娌再鬧也不過小打小鬧。可只要哪天自己死了,這個家就勢必要分。
「老五在外面早就買了宅子,也在東城。離府里不遠,不過離楊府更近便些。」
京城內城中東邊多文官富商西城多勛貴王府,關如琅選的那個位置正好卡在正中間,甚至離他老丈人家更近一點。
因為什麼?因為若是有朝一日自己去世,關如琅有什麼事頭一個想到的就該是他老丈人,便是嫡親的兄弟也得往後退一步了。
頭上有爹娘在,兄弟就是親的,沒了爹娘兄弟姐妹就成了親戚。
這不怪誰,龐氏自己細想想自己的兄弟姐妹,早在十幾年前就不怎麼見面了,只有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的時候,才會送禮往來。
後來?再後來幾個年長的姐姐哥哥都死了,如今就剩了一個庶出的小妹妹在南直隸。
兩人得有五六年沒見了,上次見面還是她帶著兒子和孫子往京城來,說是來看看自己,其實還是為了給孫兒謀個好點的差事。
「九九是個心寬的,你捨得放手她便不會待你差到哪裡去。」
龐氏拉著女兒的手一字一句細細叮囑,「你看看我,府里你兩個嫂子不管爭什麼吵什麼,便是鬧到我跟前來,我什麼時候插嘴管過。」
「就更不要說他們夫妻之間的事,只要院門關上了,只要不是兩人一起到你跟前來說,你就得學會裝聾作啞,要不然以後你的日子就不好過。」
走丟了半輩子才找回來的女兒,平日龐氏對關令儀說是驕縱也不為過,今日算是這幾年第一次以訓誡的語氣跟女兒說話。
關令儀被龐氏說得沉默不語,龐氏也不管女兒一時半會兒的能不能想明白,又轉過頭去看還跪在底下的小丫鬟;「這些日子,你可聽說了什麼不應該的事。」
「回老太太的話,不曾聽說什麼事情。」停雲齋的丫鬟本就是龐氏一個個挑選過才放過去的,不過是從放過去到現在,這幾個月都沒出過什麼不該出的事。
不管是裴元沈霽還是謝九九和于氏,都是拎得清的人,也不難伺候。時間長了這些丫鬟婆子們才鬆懈了些,要不然今天也不該這般貿貿然地過來。
「不曾聽說就去好生打聽,別聲張別叫人發現,看看元哥兒這段時間在外面除了老師和同窗還有沒有別的交際。要是沒有,這事就不要再提了,要是有,立馬來回話不許再跟旁人說。」
「是,奴婢這就去。」到了龐氏跟前,小丫鬟就恢復了平靜穩重的神情,不再像剛進來時那樣慌慌張張混不像個樣子。
關令儀看著丫鬟出去,半晌才回頭看向自己親娘,「娘,您這是怕元哥兒在外頭有什麼了?」
「女人跟男人吵,總歸有個來由。這世上就沒有什麼真的無理取鬧,左不過是那些個男人壓根懶得想女人為什麼跟他們吵,才拿這個話來敷衍。」
雲客來開張了,外孫又成了狀元郎。陛下新賜下的狀元府全交給謝九九,由著她的心意布置,就連關令儀暫時也不會搬過去和他們小夫妻倆同住。
兩人成親好幾年雖只生了一個阿滿,但孩子康健聰敏又長得跟個雪糰子似的惹人喜愛,龐氏實在想不出有什麼事情能讓謝九九還住在府里,就跟裴元吵起來。
「娘的意思,是覺得元哥兒在外面有人了?」
「不一定是元哥兒有人了,他是狀元郎,還是三元及第的狀元郎。有些東西他便是不要,也會有人硬往他手裡塞。」
龐氏這話說得沒錯,但關令儀並不認同。或許是自己早年的經歷和兒子的出身,有些事母子二人從未明說過,但關令儀清楚,自己的兒子不會接受別人像送個物件一樣塞給他的女人。
但這話關令儀沒跟龐氏說,有時候即便是親娘,有些話也是不能說的。
好在謝九九也明白,所以對於裴元來說有個好消息,便是謝九九不會因為這些事誤會他。不過還有
個壞消息,那就是即便沒有這些誤會,兩人還是互相不肯低頭。
三月底四月初的天,便是夜裡也不那麼冷了。至少這會兒裴狀元坐在書房,開著窗開著門把書本翻得嘩啦啦直響,也不至於凍出鼻涕泡來。
院子裡原本守門的兩個婆子這會兒也躲到門房裡頭去了,這個時候誰露面誰誰是傻子,連頤壽堂的老太太和老姑小姐都裝聾作啞,誰都不敢插手這倆主子的事。
沈霽在準備翰林院的館選考試,今晚上應該就留在關如琅的西院書房裡歇下了。只有于氏坐在謝九九對面,看著她一副氣鼓鼓只覺得好笑。
「裴相公是狀元郎你便是狀元娘子,這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都是夫妻,你又何必分得那麼清楚。」
「那當然不一樣,我不習慣別人一提起我就說我狀元娘子是他的夫人,好像沒了他我就什麼都不是了。」
謝九九這會兒其實已經不怎麼生氣了,不光不生氣甚至還有點兒心虛。她也知道自己那天拿狀元樓把裴元哄得有多高興,今天就讓他有多生氣。
要是換做自己是他,這會兒人都得給他拆了。但堵在心裡那口氣就是下不去,誰來勸說都不好使。
「那以前在容縣的時候,人人都說他裴元是你謝九九的姑爺時,人家可沒這麼想。」
于氏確實是沒明白謝九九在意的到底是什麼,在她心中自己就是沈霽的妻子兩個孩子的母親,沈霽中了進士自己便是進士娘子,這怎麼能說什麼都不是了呢?
但不明白歸不明白,她也沒想非要跟謝九九掰扯個分明的意思。
自己跟她本來就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即便謝九九拋下一切事事以裴元為先,哪怕自己扔下老家的一切再不管公婆和爹娘有意無意的抱怨和不滿,也要跟著來京城不再回家。
「他的倚仗是他的學識,書讀進心裡了就誰也搶不走。我的倚仗是雲客來,雲客來沒了我心裡就發虛……」
謝九九盯著把玩在自己手裡小巧玲瓏的茶盞,嘴裡說著繞圈子的話,聽得于氏想笑又不好意思笑,只得直起身子沖謝九九身後招招手。
「狀元郎既來了,我這外人再留著就不合適了。你來你來,九九這話不該跟我說,你倆有什麼話趕緊的說明白,省得阿滿一天八遍的問我,她爹他娘這是怎麼了。」
于氏走得瀟灑乾脆,留下裴元和謝九九隔著桌子和燭火一個站著一個坐著,誰也不肯先低頭。
謝九九整個身子都往裡側歪著,只有白皙漂亮的頸子往外斜著,半垂著的目光正好能順著燭火的影子看見裴元的靴子和袍子,還有自己做的荷包,與荷包上依舊繡工很勉強的並蒂蓮。
不敢抬頭,不想讓裴元知道自己在偷偷看他。但即便是不看他那張臉,也能猜到裴元現在臉上的表情有多憤憤委屈。
「偷看什麼,人家外邊的女娘看我都明晃晃的,你這正主怎麼還不敢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9_b/bjZDv.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