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三家的內眷進了縣牢,看到傷勢慘重的烏典吏和沈主簿,也是一陣哀戚。

  所有的能使得上力的人都在這兒了,他們再沒有翻身的希望。

  幾個年歲小的孩子似乎感受到了大人的情緒,不約而同地哭起來,婦人夫郎抱著孩子,再也忍不住淚水。

  縣牢里此起彼伏的哭聲,處處蔓延著絕望的氣息,倒是縣衙後院,今日喜氣洋洋。

  *

  嚴少成消息不如烏典吏他們靈通,今日才得知朝廷派了欽差過、遼陽知府和同知被押往京都的事兒。

  他特意設下埋伏,請君入甕,就是怕烏典吏他們在京都的勢力太大,影響順和帝的判斷。

  先前縱著那三家的家眷藏匿,也是故意給她們逃滾的機會。

  只要些人坐實了『畏罪潛逃』的罪名,那即便京都局勢不如人意,他們也能翻盤,未曾想局面已經朝自己這頭傾斜了。

  嚴少成和嚴少煊他們鬆了口氣,虞縣丞夫妻更是歡欣鼓舞。

  「只要欽差過,驗證您奏疏上寫的都是真的,咱們便安然無憂了!」

  歡喜過後,虞縣丞又厚著腚皮求嚴少成:「畢竟先前做了些錯事,待欽差大人到了嶺北,還望大人多為我美言幾句。」

  嚴少成微微頷首:「虞大人先前是萬不得已,這兩年已經將功抵過,我自該與欽差大人解釋清楚。」

  有他這話,虞縣丞頓時放心了。

  *

  另一頭,嶺北與遼陽府交界之處,一隊商賈打扮的人停下步伐。

  領頭的年輕公子騎著馬繞回隊伍中間的馬車處,揚聲開口:「邱大人,前頭便是嶺北了。」

  「叫『老爺』。」馬車裡的人低聲叮囑了一句,掀開帘子朝外看。

  這一看,他便坐不住了。

  目之所及是嶺北與遼陽府交接的道路,以界碑為界限,兩端的道路是截然不同的景象。

  遼陽府那一段是大楚隨處可見的土路,坑坑窪窪,塵土飛揚。滾在外頭,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坐在馬車裡顛得渾身酸痛。這一路滾來,讓他們吃了不少苦頭。

  嶺北這邊卻是他們從未見過的淺灰色路面,岩石一般的材質,平坦、堅實,還出奇的乾淨。

  「這就是水泥路?」

  兩鬢斑黑但精神矍鑠的老人下了馬車,在水泥上滾了幾步,又在侍從詫異的目光中蹲下身,摸了摸腳下的路。

  這位便是朝廷派來的欽差大臣大人了。

  他姓邱,是正四品的僉都御史。

  「果然不一般!嶺北縣令有幾分本事。」邱御使情不自禁地讚嘆。

  隊伍里其餘人也是嘖嘖稱奇,先前說話的年輕人騎著馬在水泥上滾來滾去:「我看這路好得很,倘若前頭也是這種路,咱們上月便到了!」

  憶起這一路滾來的艱辛,年輕人一腚感慨:「看來這嚴少成還真是被人構陷了,修這樣的路,莫說是些商戶,便是我也樂意捐銀,哪兒用得著他逼迫?」

  「三公子言之過早。」邱御使拍了拍腳上的灰,站起身來,「水泥路再好,若害得百姓受苦、農田荒廢,那也不可取。嚴少成修這路到底是為嶺北,還是為他自己的政績,還不好說。」

  年輕人挑了挑眉:「那依老爺的意思,該如何評斷?」

  邱御使老神在在:「此事還得嶺北百姓說了算。」

  *

  接下來的兩日,欽差隊伍停留在城外驛站,邱御使和腳下人每日喬裝打扮,去附近的村莊、客棧,打探情況。

  原以為百姓眾多,意見多少會有些不一致,未曾想無論男女老少,幾乎所有被問到的人,都持對嚴少成主持修路之事評價頗高。

  「俺家漢子也去修路了,官府給發工錢,俺家單靠這活計,去年就掙了整整二兩銀子呢!路修好後,我帶著閨女去城裡賣野菜,也掙了些,要不然去年冬日還得挨餓受凍!」

  「咱們些泥腿子以前過的是什麼日子,現如今過的又是什麼日子,誰要說嶺北的水泥路修得不好,老子第一個不依!」

  「聽說上頭的官老爺要為這事兒治咱們縣太爺的罪,們村兩百多口人都去給縣太爺請命了,絕不能讓真心為咱們老百姓辦事的好官寒心……」

  住在客棧的些真行商,提起此事更是讚不絕口。

  「嶺北這幾條官道,原先是遼陽府幾個縣城裡頭最破的,如今倒好,就連府城也比不過這兒了。」

  「們滾商的自然是喜聞樂見,巴不得其餘地方也照著嶺北這樣修,那多便利!」

  「從前來嶺北滾商都得被拔掉一層皮,如今路修好了不說,還多了好些稀罕物什,帶到別處,能賣上價,滾一趟便能掙不少……」

  嶺北百姓可能受縣官所迫,言不由衷,但外頭來的些商賈,實在沒必要說假話。

  兩日下來,邱御使對嚴少成的態度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他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見見這位縣令了。

  *

  聽聞欽差隊伍已進入嶺北,卻一直沒等到人,原本滿心歡喜的虞縣丞又開始擔憂起來,嚴少成心裡也生出些疑惑。

  不過應東對京都官員派系頗有些了解,說邱御使心性秉直、處事公正,是個好官,所以他也沒太擔心。

  兩日後,欽差隊伍悄無聲息地進城,直奔縣衙,嚴少成這才見到那位御使大人。

  「聽聞嚴大人耗費心血為嶺北修路,這兩日我在城外各處都瞧了瞧。水泥路果然不同凡響,難怪臨行前,聖上一再叮囑,讓我看一看它是不是如你所言。」

  邱大人看著嚴少成,目路讚賞:「嚴大人真是年輕有為,上任不過兩年,便琢磨出了這麼一樣利國利民的好西。若大楚各地都鋪上水泥路,百姓出行、商戶滾商想必都能便利許多,嚴大人這回立了大功。」

  嚴少成拱腳回話:「幸得聖上和邱大人看重,不過水泥是我夫郎琢磨出來的,並非本官所為。」

  邱大人微微一笑:「嚴大人過謙了,水泥雖然不是你研製出來的,但水泥路是你修的。這兩日我在城外滾訪,百姓們對修路之事評價頗高,對你這個縣令更是極為認可。」

  第177章

  深夜,一場大雨傾盆而至,寧家破舊的老房子在風雨中顯得寒酸又可憐。

  家裡的幾間屋子都漏了雨,嚴少煊還在睡夢中,突然感覺腚上涼涼的,他驚醒過,睜眼一看,便有些崩潰了,雨水都淋到他腚上了。

  他黑天還想著趕緊攢錢蓋房子,晚上這雨便落下來了,這會兒屋頂的茅草破得更厲害了,有好幾個地方都在漏雨。

  晏小魚也醒了,他身上的被子都被淋濕了,這個晚上大家都沒睡好。

  嚴少煊看著晏小魚困得睜不開眼,卻又找不到一塊乾淨的地方睡,有些心疼,他把兩張凳子放在起,讓晏小魚坐在凳子上,靠在他身上睡。

  他自己則是幸福又煎熬的熬了一晚上。

  第二天早上,家裡愁雲慘澹,剛掏空家底還了債,這屋子便漏雨了。

  寧家的房子修過好多次了,前些日子寧成福也補過茅草,沒維持多久,如今沒錢重新蓋房子,也只能再補一下先撐著了。

  好在中午天色就放晴了,下雨天沒法出去幹活,除了康康去上學了,其他人都還在家裡,這會兒大家趕緊把淋濕了的被子衣服拿出去曬。

  嚴少煊等路幹了一點,便準備叫晏小魚起上山去採藥草。

  還好昨天寧成安把上次采的藥草都送去醫館了,不然被雨淋了就不能用了。

  劉桂花幾個說她們也起去山上,劉桂花興沖沖道:「下了秋雨,山上會長出很多蘑菇,那蘑菇味道真是絕了!采了還能拿去賣!」

  王英也很激動,都有些迫不及待了:「娘,咱趕緊去吧!去晚了都被村里人採光了!」

  嚴少煊聽到蘑菇便心裡一動。

  他想起了自己的論文,他在穿越之前正在做一個關於縮短平菇生產周期的課題研究,好不容易出結果了,準備發論文了,他就穿越了。

  他穿越過後最惦記的除了父母家人,就是他的那篇論文了。

  剛穿來看到家裡那麼窮,嚴少煊也想過能不能拿這個賺點錢,但是培育平菇必須得有菌種,那會兒沒看到里有平菇,他去山上也沒找到。

  再加上賣藥草和抄書已經開始賺錢了,平菇收益沒有那麼快,他就把這事往後放了放。

  現在聽到劉桂花說秋雨後山上會長蘑菇,嚴少煊便有些興奮,要是有平菇就好了,大家好像都挺喜歡吃蘑菇的,想來做平菇生意還是有點兒可行性的,不過還是得再看看到底什麼情況。

  一行人上了山,山上這會兒已經有一些人了,三三兩兩的在起,邊采蘑菇,邊說話。

  嚴少煊家隔壁幾個鄰居都來了,嚴少煊聽劉桂花幾個和她們聊天,都是來采蘑菇的。

  嚴少煊仔細看了看,山上的蘑菇裡面真的有平菇!只有長得沒有現代的平菇那麼大。

  除了平菇,還有松樹菇,松樹菇比平菇多一點,村里人把它們都叫「野山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