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半晌,她才略帶疲憊的吩咐,「都各自回去休息吧,守門的繼續守著,讓廚房備點吃食,給他們填飽肚子,郎君還沒回來,不可大意!」
眾人都應聲退下。
牡丹扶著鳳清進了內室,「夫人,既已經大定了,您去床上睡一會兒吧?」
「就在榻上靠一會兒吧,我等郎君回來。」
牡丹便去拿了件狐裘出來,給鳳清蓋上,許是精神不再緊繃了,她很快就睡了過去。
越修一直到午時才回來,鳳清已經醒了,正靠在貴妃榻上看著窗外還沒融化的殘雪。
剛聽見越修的腳步聲,還沒見到人,她就忙起身小跑出去,剛好撞入他的懷裡。
越修還身著戰甲,鳳清揉著額頭,急急地道:「你終於回來了,有沒有受傷啊?」
越修無奈地替她揉著額頭,「痛嗎?下次別這樣了,原地等著,我去找你便是,我沒事,也沒受傷,你放心,一切都結束了。」
越修身上還帶著絲絲血腥味,鳳清皺著眉頭,「昨夜是不是很兇險?」
「沒事了,都過去了,我聽聞府里也遭到攻擊了,是不是嚇著了?」
鳳清搖搖頭,「有你安排的人在,我們都沒事。」
越修也長舒了口氣,「那就好,我先去換身衣服,待會兒再細說。」
鳳清點點頭,「我等你一起用膳。」
越修替她理了理鬢角的碎發,「我很快回來。」
用膳時,鳳清才知道九江王和王老太爺昨夜已經自盡了,不由得一陣唏噓,「也是可悲可嘆!」
「昨夜有一個人幫了大忙,你猜是誰?你一定想不到!」越修一臉神秘的賣著關子。
鳳清仔細回想著可能有關係的人,最後認輸,「到底是誰?」
「王詣的母親,崔夫人。」
鳳清豈止是沒想到,是根本就對崔夫人完全沒印象,她似乎一直只活在別人的嘴裡,就像一個符號。
「竟然是她,怎麼回事?」
「在宮門口和九江王對峙的時候,陸綬帶人去圍攻王家,一直攻不下,後來是崔夫人打開了王家中門,放陸綬進去的。抓了王家老爺子直接去了宮門,王家其他人也被控制,九江王獨木難支,最後才不得不自盡。不過……崔夫人也自盡了,
也是令人惋惜!」
「崔夫人此舉雖然是深明大義,但在王家人看來算是背叛了家族,王家這一次流放都是輕的了,她若是活著日後怕也艱難,自盡在她看來或許是最好的結局。崔夫人怕是早就想好了,她出身崔家三房,如今已經是覆滅了,兩個兒子一個早逝,一個被流放,女兒也和離歸家了,這都是拜王老爺子所賜,她應該已經早有怨恨了。只是這結局太過慘烈,實在是不忍聞之。」
見鳳清情緒低落,越修給她夾了塊她喜歡吃的紅燒肉,寬慰她道:「若真是她自己想好的路,那她應是視死如歸的,或許也盼著和兒子團聚,她未必希望別人替她悲傷。冉冉,我們救不了所有人,我們只能盡力而為,每個人的路,都得自己去走。」
「我知道,我就是難過,不平,為什麼明明爭權奪利的都是男人,卻要女人因他們的行為而遭受苦難?王家那麼多女眷,按照大梁律,要麼流三千里,要麼沒入掖庭,可她們做錯了什麼呢?夫君,我是覺得不公平,男人成功了,女眷不一定能跟著沾光,男人失敗了,女眷卻一定會跟著受罰,何其可憐!」
越修無話可說,因為她知道鳳清說的是事實,他也無能為力,世事便是如此。他伸手輕撫鳳清的背,「如果你有別的想法,可以上表給太后,我一定支持你!」
鳳清靠進他的懷裡,「我想給崔夫人求情,至少可以讓她不用背著罵名。」
「可以!我也會給義父進言。」
「謝謝你,夫君!」
「你要怎麼謝我?嗯?」
不一會兒傳來一陣嬌叱聲,「越修,你幹嘛,別亂動,我還要吃飯呢……」
「沒事兒,等會兒吃也行……」
第55章 婚禮三郎娶了這麼漂亮的夫人,待會兒……
因著上元節的叛亂,街市上冷清了好幾日,好在朝會已經恢復,九江王和王家謀逆罪證確鑿,三法司很快拔出蘿蔔帶出泥,列出其豢養私兵、私開銀礦、私鑄銀錠等十大罪狀,並張榜告示。
一時間,建康城裡議論紛紛,王家作為五姓之一,向來是普通百姓可望不可即的存在,這一夜之間竟成了人人唾棄的逆賊,百姓的震驚可想而知。
這是陛下親政後的第一個大案,自是格外重視,九江郡、少府監上下均被查了個底朝天,牽連出來的有關人員竟達數百人,陛下震怒,勒令嚴懲!
本來嘛,陛下甫一親政,這倆人就連手謀逆,這不是明晃晃的打陛下的臉面?陛下本就生氣,結果這一查,竟發現有這麼多人都參與謀逆,自是越發惱火!
三法司也感受到了陛下的怒火,不過五日,所有人的判決都下來了。首惡九江王和王老太爺已經自盡,遂被曝屍荒野,九江王府削爵,男丁全部斬首,女眷全部送回長安去給先帝守陵,終生不得出。畢竟是宗室,還是要顧及皇家顏面。
但是王家就沒這麼幸運了,男丁同樣全部斬首,襁褓里的嬰兒也沒有放過,女眷十六歲以下的沒入掖庭,十六歲以上的流放三千里。
都是貴族女眷,流放三千里,路上會發生什麼,可想而知,判決一下來,天牢里好幾位夫人便咬舌自盡了。
鳳清給太后上表,為崔夫人求情,言其義舉可功過相抵。太后也感念崔夫人確實立了大功,遂允准,追封她為郡君,並恩及了她的女兒王九娘。王九娘得以擺脫了流放的命運,充為宮女去服侍太后。
王家的倒台,讓崔家也收斂了許多,崔老太爺再次上奏請求致仕,這一次陛下允准了,自此崔家也被清除出了朝堂權力中心,從此沉寂。
而韋圭也借著上元當夜抵抗叛軍有功,順理成章的被升任為京口北軍督護,一起的還有蕭俶,任北軍府參軍。
越修說起的時候語氣並無特別,但鳳清還是覺得他話有所指。
她停下手中正在練字的筆,抬眼看他,「可是義父有說什麼?」
「義父心有芥蒂是肯定的,京口一直是他的囊中之物,岳父一定要伸手,義父當然會不滿。」
「我也勸不動阿耶,隨他去吧,好在二哥心思純淨,對這些權力之爭不感興趣。我後來想了想,讓二哥去京口也好,他不去,父親定會另尋別人去,與其找一個心思不正的,那還不如二哥去。」
越修點點頭,「確實,子琰心懷大義,若真起了兵戈,他定是會以大局為先。」
「對了,我突然想起來,第一期太學生快要結業了吧,什麼時候考核啊?我聽聞陸繹似乎很是勤勉,這次沒問題吧?」
「差不多了,下個月就要考核了,先是太學生考核,結束之後是新的太學博士考核。」
「希望能選出一些真的為百姓謀福祉的父母官吧。今年冬季,建康城外的流民又多了不少,很多是從北地一路跋涉過來,累了一身的病。堂堂大梁的國都,城外大梁的子民竟然連溫飽都無法滿足,簡直是愧對先祖。」
「你倒是操心的挺多,不入朝為官真是可惜了。」越修見她一臉的苦大愁深,忍不住逗她。
「我這不是近朱者赤嘛,這可是你的功勞。」
「可是,冉冉,我只希望你每天都平安閒逸,可以隨心所欲,我不希望你成天憂思,朝堂的事有我在。」他上前握住她的手,「我將你娶回家,是想要愛你護你,我不想看你蹙著眉的樣子,我會心疼。」
「我只是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你放心,我知道輕重,非我能及之事,我會學著釋懷的。」
說著鳳清露出一絲苦笑,「說來你可能不知,以前的我可沒這麼悲天憫人。霍沖之亂前,長安是何等盛世,我見到得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商賈小販,不說個個綾羅綢緞,但至少是衣衫整潔,臉上都是盛世子民的神氣。那個時候,縱使偶爾看到乞丐,我也只會覺得是他們自己不中用。直到南渡時,我才知道,大梁盛世下,竟還有這麼多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剛開始幾天,我連馬車都不敢下,我以為他們本就是不事生產的流民,後來才發現,他們都是普通的百姓,有編戶,甚至有些是有田產的,可是一夕之間,都變成了流民,那是我第一次活生生地感受到『哀民生之多艱』。」
看見鳳清眼裡隱隱的淚光,越修將她攬入懷裡,柔聲道:「一切都會好的,你看我們不是已經收復了長安,恢復故地是早晚的事,相信我們!」
鳳清微微點頭,「希望陛下不要讓百姓們失望!」
過完正月,上元叛亂的陰影已經消散的差不多了,各家的喜事一樁連著一樁。
二月初八,韋家登門向馮家提親,馮母郭夫人對韋圭甚為滿意,再一看女兒少見的面帶羞澀,還有什麼不懂得,也沒拿嬌,爽快的允婚,兩家很快議定三月二十六行納徵之禮、<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6_b/bjZA5.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眾人都應聲退下。
牡丹扶著鳳清進了內室,「夫人,既已經大定了,您去床上睡一會兒吧?」
「就在榻上靠一會兒吧,我等郎君回來。」
牡丹便去拿了件狐裘出來,給鳳清蓋上,許是精神不再緊繃了,她很快就睡了過去。
越修一直到午時才回來,鳳清已經醒了,正靠在貴妃榻上看著窗外還沒融化的殘雪。
剛聽見越修的腳步聲,還沒見到人,她就忙起身小跑出去,剛好撞入他的懷裡。
越修還身著戰甲,鳳清揉著額頭,急急地道:「你終於回來了,有沒有受傷啊?」
越修無奈地替她揉著額頭,「痛嗎?下次別這樣了,原地等著,我去找你便是,我沒事,也沒受傷,你放心,一切都結束了。」
越修身上還帶著絲絲血腥味,鳳清皺著眉頭,「昨夜是不是很兇險?」
「沒事了,都過去了,我聽聞府里也遭到攻擊了,是不是嚇著了?」
鳳清搖搖頭,「有你安排的人在,我們都沒事。」
越修也長舒了口氣,「那就好,我先去換身衣服,待會兒再細說。」
鳳清點點頭,「我等你一起用膳。」
越修替她理了理鬢角的碎發,「我很快回來。」
用膳時,鳳清才知道九江王和王老太爺昨夜已經自盡了,不由得一陣唏噓,「也是可悲可嘆!」
「昨夜有一個人幫了大忙,你猜是誰?你一定想不到!」越修一臉神秘的賣著關子。
鳳清仔細回想著可能有關係的人,最後認輸,「到底是誰?」
「王詣的母親,崔夫人。」
鳳清豈止是沒想到,是根本就對崔夫人完全沒印象,她似乎一直只活在別人的嘴裡,就像一個符號。
「竟然是她,怎麼回事?」
「在宮門口和九江王對峙的時候,陸綬帶人去圍攻王家,一直攻不下,後來是崔夫人打開了王家中門,放陸綬進去的。抓了王家老爺子直接去了宮門,王家其他人也被控制,九江王獨木難支,最後才不得不自盡。不過……崔夫人也自盡了,
也是令人惋惜!」
「崔夫人此舉雖然是深明大義,但在王家人看來算是背叛了家族,王家這一次流放都是輕的了,她若是活著日後怕也艱難,自盡在她看來或許是最好的結局。崔夫人怕是早就想好了,她出身崔家三房,如今已經是覆滅了,兩個兒子一個早逝,一個被流放,女兒也和離歸家了,這都是拜王老爺子所賜,她應該已經早有怨恨了。只是這結局太過慘烈,實在是不忍聞之。」
見鳳清情緒低落,越修給她夾了塊她喜歡吃的紅燒肉,寬慰她道:「若真是她自己想好的路,那她應是視死如歸的,或許也盼著和兒子團聚,她未必希望別人替她悲傷。冉冉,我們救不了所有人,我們只能盡力而為,每個人的路,都得自己去走。」
「我知道,我就是難過,不平,為什麼明明爭權奪利的都是男人,卻要女人因他們的行為而遭受苦難?王家那麼多女眷,按照大梁律,要麼流三千里,要麼沒入掖庭,可她們做錯了什麼呢?夫君,我是覺得不公平,男人成功了,女眷不一定能跟著沾光,男人失敗了,女眷卻一定會跟著受罰,何其可憐!」
越修無話可說,因為她知道鳳清說的是事實,他也無能為力,世事便是如此。他伸手輕撫鳳清的背,「如果你有別的想法,可以上表給太后,我一定支持你!」
鳳清靠進他的懷裡,「我想給崔夫人求情,至少可以讓她不用背著罵名。」
「可以!我也會給義父進言。」
「謝謝你,夫君!」
「你要怎麼謝我?嗯?」
不一會兒傳來一陣嬌叱聲,「越修,你幹嘛,別亂動,我還要吃飯呢……」
「沒事兒,等會兒吃也行……」
第55章 婚禮三郎娶了這麼漂亮的夫人,待會兒……
因著上元節的叛亂,街市上冷清了好幾日,好在朝會已經恢復,九江王和王家謀逆罪證確鑿,三法司很快拔出蘿蔔帶出泥,列出其豢養私兵、私開銀礦、私鑄銀錠等十大罪狀,並張榜告示。
一時間,建康城裡議論紛紛,王家作為五姓之一,向來是普通百姓可望不可即的存在,這一夜之間竟成了人人唾棄的逆賊,百姓的震驚可想而知。
這是陛下親政後的第一個大案,自是格外重視,九江郡、少府監上下均被查了個底朝天,牽連出來的有關人員竟達數百人,陛下震怒,勒令嚴懲!
本來嘛,陛下甫一親政,這倆人就連手謀逆,這不是明晃晃的打陛下的臉面?陛下本就生氣,結果這一查,竟發現有這麼多人都參與謀逆,自是越發惱火!
三法司也感受到了陛下的怒火,不過五日,所有人的判決都下來了。首惡九江王和王老太爺已經自盡,遂被曝屍荒野,九江王府削爵,男丁全部斬首,女眷全部送回長安去給先帝守陵,終生不得出。畢竟是宗室,還是要顧及皇家顏面。
但是王家就沒這麼幸運了,男丁同樣全部斬首,襁褓里的嬰兒也沒有放過,女眷十六歲以下的沒入掖庭,十六歲以上的流放三千里。
都是貴族女眷,流放三千里,路上會發生什麼,可想而知,判決一下來,天牢里好幾位夫人便咬舌自盡了。
鳳清給太后上表,為崔夫人求情,言其義舉可功過相抵。太后也感念崔夫人確實立了大功,遂允准,追封她為郡君,並恩及了她的女兒王九娘。王九娘得以擺脫了流放的命運,充為宮女去服侍太后。
王家的倒台,讓崔家也收斂了許多,崔老太爺再次上奏請求致仕,這一次陛下允准了,自此崔家也被清除出了朝堂權力中心,從此沉寂。
而韋圭也借著上元當夜抵抗叛軍有功,順理成章的被升任為京口北軍督護,一起的還有蕭俶,任北軍府參軍。
越修說起的時候語氣並無特別,但鳳清還是覺得他話有所指。
她停下手中正在練字的筆,抬眼看他,「可是義父有說什麼?」
「義父心有芥蒂是肯定的,京口一直是他的囊中之物,岳父一定要伸手,義父當然會不滿。」
「我也勸不動阿耶,隨他去吧,好在二哥心思純淨,對這些權力之爭不感興趣。我後來想了想,讓二哥去京口也好,他不去,父親定會另尋別人去,與其找一個心思不正的,那還不如二哥去。」
越修點點頭,「確實,子琰心懷大義,若真起了兵戈,他定是會以大局為先。」
「對了,我突然想起來,第一期太學生快要結業了吧,什麼時候考核啊?我聽聞陸繹似乎很是勤勉,這次沒問題吧?」
「差不多了,下個月就要考核了,先是太學生考核,結束之後是新的太學博士考核。」
「希望能選出一些真的為百姓謀福祉的父母官吧。今年冬季,建康城外的流民又多了不少,很多是從北地一路跋涉過來,累了一身的病。堂堂大梁的國都,城外大梁的子民竟然連溫飽都無法滿足,簡直是愧對先祖。」
「你倒是操心的挺多,不入朝為官真是可惜了。」越修見她一臉的苦大愁深,忍不住逗她。
「我這不是近朱者赤嘛,這可是你的功勞。」
「可是,冉冉,我只希望你每天都平安閒逸,可以隨心所欲,我不希望你成天憂思,朝堂的事有我在。」他上前握住她的手,「我將你娶回家,是想要愛你護你,我不想看你蹙著眉的樣子,我會心疼。」
「我只是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你放心,我知道輕重,非我能及之事,我會學著釋懷的。」
說著鳳清露出一絲苦笑,「說來你可能不知,以前的我可沒這麼悲天憫人。霍沖之亂前,長安是何等盛世,我見到得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商賈小販,不說個個綾羅綢緞,但至少是衣衫整潔,臉上都是盛世子民的神氣。那個時候,縱使偶爾看到乞丐,我也只會覺得是他們自己不中用。直到南渡時,我才知道,大梁盛世下,竟還有這麼多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剛開始幾天,我連馬車都不敢下,我以為他們本就是不事生產的流民,後來才發現,他們都是普通的百姓,有編戶,甚至有些是有田產的,可是一夕之間,都變成了流民,那是我第一次活生生地感受到『哀民生之多艱』。」
看見鳳清眼裡隱隱的淚光,越修將她攬入懷裡,柔聲道:「一切都會好的,你看我們不是已經收復了長安,恢復故地是早晚的事,相信我們!」
鳳清微微點頭,「希望陛下不要讓百姓們失望!」
過完正月,上元叛亂的陰影已經消散的差不多了,各家的喜事一樁連著一樁。
二月初八,韋家登門向馮家提親,馮母郭夫人對韋圭甚為滿意,再一看女兒少見的面帶羞澀,還有什麼不懂得,也沒拿嬌,爽快的允婚,兩家很快議定三月二十六行納徵之禮、<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6_b/bjZA5.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