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俞皇后這些年來一心想要扶立齊王上位,自然要爭取各方勢力的支持,才能做到十拿九穩。

  為什麼金至簡毒殺秦績的毒藥與齊王用來毒害李祐的相同?

  李汝螢如今覺得,那是因為金至簡原本便是皇后的盟友之一。

  當日齊王中毒,李汝螢前去尋找齊王,在王府密道與金至簡相遇。

  那時金至簡說是他一路跟隨於她,意圖保護她的安危。

  但現如今不如說,是金至簡原本就在齊王府,為皇后與齊王看守著屋外的動向。

  作為外邦質子,金至簡的母國弱小,又有其餘兄弟與他相爭,在大宣的諸多質子中,只是最不起眼的存在。

  俞皇后便吃准了金至簡的野心大不過新羅的疆土,許他新羅王之位加以利誘,想要金至簡成為她在宮內的棋子。

  但她卻小看了金至簡。

  與此同時,俞皇后為了確保來日手中有能夠與大宣軍隊相抗衡的力量,她便決意送親生女兒去雅柯,以姻親之誼確保雅柯在日後能夠為她所用。

  至於為什麼晉國公對雅柯異動隱瞞不報,並不是晉國公與金至簡達成了合作,而是皇后原本計劃的,就是雅柯生亂。

  晉國公其實是在為皇后遮掩。

  彼時齊王為太子下毒一事被皇帝知悉,眼看便要被皇帝廢棄。

  俞皇后便啟用了她的計劃,決定引雅柯入朔安,同時號令她在皇宮收服的禁軍人馬將皇帝軟禁。

  想必當初直至雅柯兵臨朔安城下,俞皇后都以為雅柯是按照她的計劃攻城而來。

  也因此,皇帝才會那般輕易地被宮中叛變的禁軍所俘虜,沒能逃出皇宮。

  但俞皇后沒有想到,她做的這一切卻為金至簡做了嫁衣。

  後來朔安光復,皇帝將宮內原有禁軍全部裁撤,換上了由梁州軍選拔而來的神霖軍,皇后在宮內的軍事力量就此潰散瓦解。

  而俞皇后卻並不甘心就此飲恨烏江。

  於是,她先是藥昏皇帝,以皇后的身份垂簾聽政,意圖使齊王的賢名遠播,使齊王在朝堂上的聲勢逐漸壓過太子,最終成為朝臣心中更加合適的新君人選。

  但她沒有想到清流一派那般極力抗爭,竟不惜用李汝螢鎮國公主的身份與她相抗衡。

  皇后不願被人掣肘,便用巫蠱之說嫁禍李汝螢。

  這樣一來,清流們少了帶頭之人,聲勢漸消。

  與此同時,李汝螢與清流們的精力也會被轉移在如何從巫蠱案中脫身,便無暇再顧忌太子的安危。

  在李汝螢被軟禁公主府後,俞皇后便安心對太子舉起了屠刀。

  太子一死,只待皇帝崩逝,齊王就會是理所當然的即位人選。

  屆時朝局已定,此番災禍始作俑者的姓名,自然任憑皇后書寫。

  而如今,齊王誘導端華前來毒殺皇帝,便是皇后為齊王奪位所做的最後一步。

  端華沉默的功夫,殿門卻忽被人從外推開。

  皇后帶著宮人浩浩蕩蕩走了進來。

  皇后大喝:「來人,鎮國公主謀害太子與聖人,還不將她拿下!」

  一時間,宮人紛紛上前。

  端華忽然擋在李汝螢身前,問向皇后:「阿娘,當初要我和親雅柯的真的是阿耶麼?」

  「自然。」皇后伸手要喚她在身邊。

  端華腳步未動:「可是阿娘,您有沒有想過,女兒去了雅柯會遭受怎樣的風沙,怎樣的屈辱?您為什麼不向阿耶求情,

  請他另派宗室女替嫁?您難道不知道雅柯的贊普如今高壽幾何?他明明已近花甲,您卻告訴我,他如今春秋鼎盛!」

  皇后蹙眉:「端華,你先回到阿娘身邊,別叫荊山傷了你。」

  端華搖頭:「阿娘,傷害我的不是荊山,而是您啊。」

  皇后擺手,令人上前將她帶過來。

  端華拔出殿中架上的長劍,怒指眾人:「都別碰我!」

  她將劍橫在頸上,「阿娘,我要你現下便告訴我一切!」

  皇后揉了揉眉心,道:「只是出降而已,這算什麼傷害?你若嫁去雅柯,不出幾年,那老贊普一死,有大宣在,你便是雅柯至高無上的太后,雅柯所有人都可任你差遣,這有什麼不好?

  「難不成你想似阿娘一般,在這皇宮中與你這虛偽至極的阿耶裝什麼大度賢德?」

  皇后的面目忽然變得有些猙獰,「二十四年,阿娘等這一天已等了二十四年了,如今阿娘即將功成,你該慶賀阿娘才對!」

  說罷,皇后擺手,「來人,拿下!」

  有人低聲問:「那端華公主她……」

  皇后冷靜道:「端華若再敢阻攔,一起拿下。」

  宮人一應而上。

  正在這時,龍榻上的人卻忽然撐坐起身,

  緊接著,一陣劇烈的咳嗽聲響起。

  「朕看誰敢!」

  一時間,宮人紛紛停止了動作。

  皇后驚愕地看向端華:「那藥你沒餵?」

  端華面色憂愴:「阿娘以為,只是因為怨恨,我就會親手毒殺自己的阿耶麼?」

  「你……蠢笨至極!」

  皇后喉頭一滾,眸色堅定,「既如此,便只能由吾親自送聖人一程!」

  皇后說罷,自身側侍衛腰際拔出長刀向著龍榻疾走。

  李汝螢忙喊:「釋因師父!」

  釋因卻是向身側一退,念了聲阿彌陀佛,「老衲可只答應了護佑公主的性命。」

  李汝螢只得硬著頭皮舉劍擋在皇帝身前。

  「起開!」

  俞皇后昂首闊步,提刀而來,「吾六歲便隨父兄征於馬上,你以為你擋得住吾?」

  她看向皇帝的眼中怨恨至極,「陛下啊,當初您答應父兄日後您身邊只會有我與溫獻皇后兩人,可是您是如何做的?

  「那年我十六歲,嫁給你的第一個月,東宮便傳出了你寵幸媵妾致使其身懷有孕的消息。

  「我只不過是替你踐行你當初的諾言,可你到頭來卻叱我善妒!溫獻皇后她不善妒,可她得到了什麼?

  「張德妃,王賢妃,劉昭儀,數不清的婕妤、美人、才人,這就是你回報她的?她生產太子當日,你又去了何人的榻上!」

  皇后不費吹灰之力便奪走李汝螢手中的長劍,隨後專心舉刀向皇帝劈去。

  「你……你真是瘋了!」

  皇帝竭力抵擋著皇后劈來的刀刃,鮮血滴滴落下,眼看刀刃便要落在他身上。

  正在這時,殿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頃刻間,薛勉帶人趕入殿中。

  「放開陛下!」

  皇后嗤笑,用力向皇帝劈砍的動作不減,同時大喊一聲:「明燭!」

  下一瞬,便聽得殿外鳴鏑聲響起。

  眨眼間,便有黑壓壓的一群人向著含象殿的方向逼近。

  俞皇后冷笑:「如今既然都來了,正好也試試吾這十餘年間豢養的三千死士究竟如何。」

  李汝螢下意識想要退後,可看著龍榻上即將支撐不住的皇帝,終究不忍他就此喪命。

  她將要拾劍之時,卻被皇后及時發現,反將刀鋒向她劈砍而來。

  申鶴余正要上前去救,卻見龍榻旁的釋因已及時將李汝螢救下,將李汝螢送去申鶴余身側。

  一時間,皇帝身邊再無人可以阻擋皇后屠殺皇帝的動作。

  在皇后的刀鋒即將逼近皇帝之際,殿外卻陡然傳來了一聲「阿姊稍候!」

  窗戶忽一大敞,齊王被人用劍橫在脖頸上挾持的畫面出現在皇后眼中。

  皇后驚愕不已。

  但在看清挾持齊王之人的臉後,卻更加意外。

  第93章 太子舊事「申鶴余,我好怕…」

  「時行!?」

  俞皇后大驚失色,「你快放開栩兒!」

  而同樣震驚的還有李汝螢與申鶴余。

  挾持齊王的人竟是竹溪生。

  且方才那一聲「阿姊」,實在令李汝螢懷疑是自己聽錯了。

  當今天下有資格喚俞皇后一聲「阿姊」的男子,便只有早已銷聲匿跡多年的俞家小郎君——俞時行。

  據說他三歲識字,五歲成詩,九歲知屬辭,時人皆奉其為神童。

  只可惜他在十五歲那年忽然自朔安消失得無影無蹤。

  曾有人說,是他覓得機緣,追隨仙人泛遊仙島長生去了。

  可如今看來,他竟一直隱居在朔安城外?

  竹溪生竟就是俞皇后的那位幼弟?

  竹溪生道:「阿姊,莫再執迷不悟了。」

  「吾執迷不悟?」

  皇后嗤道,「俞時行,你在外雲遊十餘載,竟是將我俞家兒郎的血性全都拋去腦後了麼?放開吾兒,否則連你一起殺!」

  竹溪生嘆了口氣,道:「阿姊,他們不會來了。」

  皇后蹙眉,目眥欲裂:「你做了什麼?」

  「阿姊可還記得,當初父親仙去後,可號令我俞氏的族長令牌便不知所蹤?父親那時看出了你的野心,便在臨終前將此令牌託付於我,囑咐日後我俞家莫不可再牽扯進皇家爭鬥之中。<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6_b/bjZA2.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