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頁
「現在在跟著小五跑業務呢。」周桂枝道,「我原以為是要把女兒嫁到東省去了,誰知道呢,女婿在燕城買了宅子,現在一家人的戶口都能遷過去了,我也不用愁了。」
圍觀的社員們就發出了嘖嘖稱嘆聲。
胡海問道,「嬸兒,野哥是不是不會回來了?他不回來,咱們這些廠子可咋整啊?」
時間越長,大隊部和社員們越是體會到了江行野的厲害處,不為別的,就這麼一年功夫,廠子的業務就大幅度縮水。
生產出了問題沒有解決手段,銷售出了問題不知道如何處理,就一個木材廠還行。
服裝廠沒有設計人員了,還在生產那幾種老三樣,外頭的
仿製品多了,就越來越賣不出去了。
「這我就不知道了!」周桂枝略一想,「他都在那邊買小車了,還回來幹啥?」
「啊,江小五都買小車了,我的個乖乖,咋過得這好呢!你們家許知青真是旺夫啊!」
「可不咋地!」周桂枝一別耳邊的頭髮,臉一揚,「要不是有許知青,哪有我家小五今天啊,我江家是祖墳冒青煙了,才娶了許知青呢。」
但大多數人還是關心自己的腰包問題。
「野哥這要不回來,咱們廠子就得關門了。」
「不至於!」周桂枝生怕這些人去把自己侄兒弄回來了,「小五還在讀書呢,哪回得來呢!」
五月,鋪面裝修好後,江行野把個人營業執照辦下來了。
他不是第一人,全國第一個辦個人營業執照的是個女的,去年十二月份辦下來的。
暑假,江行野帶著周勁松再次去了南邊,這次,他們從南邊發了不少貨回來,他又讓遠在上江大隊的羅金浩給他發了不少家具廠的小木器過來上櫃檯。
一共五間門面,江行野拿出三間來,燕城的第一家超市開始營業。
超市主要營業的範圍是衣服、電子產品和小型家具。
因為是以自選的方式營業,這一新奇的經營手法,引來了不少顧客。
再加上價格的確低廉,生意十分火爆。
江行蘭負責收費。
超市請的保安都是退伍軍人,周勁松推薦了幾個人,簡靖川也幫忙選了幾個人,一部分安排去了東省,留了四個人在超市這邊幫忙。
二進的小院被江行野修了一番,用做職工住宅。
至此,江行野的商業版圖正式建立起來了。
老爺子聽說他種的菜可以拿到超市去賣,興奮得不行,每天種菜的熱情高漲不少。
第一天賣了三塊多錢,老爺子就跟打了雞血一樣,鳥也不溜了,棋也不下了,就侍弄他的菜,早晚把擇好的菜,按照許清歡教的方式,一匝一匝稱好,在上面寫了名稱,重量,單價和售價,再送過去賣。
漸漸地,附近的老頭老太太也想把菜放過去寄賣。
江行野一律答應,不過第一質量要好,第二要收一部分管理費。
這倒是沒人有意見。
他的下一步是開生鮮超市,但眼下,政策還沒有大面積放開,但他這邊的準備工作可以先做起來。
果然,沒多久,就有人上門和江行野聯繫,附近的生產大隊想往他的超市送貨。
此時,商品市場開始活躍,票證管理越來越鬆動,江行野得到消息的途徑也多,上面已經有人提出取消票證,對內改革要朝自由貿易靠齊的說法。
他權衡過後,和許清歡商量後,答應了對方的請求。
第456章 畢業
江行野聘請江老太太和居委會的一位十分進步的小老太一起整理菜品,每天將送過來的菜一匝一匝地打包碼放整齊,貨架上貼上紙條寫菜品的名字,單價,重量和售價。
後來慢慢地有私人做豆腐的往超市送豆腐。
後來又有了水果。
附近的生產大隊偶爾還會送肉豬或是野味過來賣。
每天的菜品樣式不同,但名聲打響後,每天早上都有人過來瘋搶。
上江超市的名聲在燕城日益響亮。
江行野的大學課程並沒有落下,相反,他對學習的態度非常嚴謹,和許清歡一樣,每次考試都是系裡第一名。
數力系的學制是五年半。
八四年七月,江行野從燕城大學畢業,他的畢業設計是數控工具機,答辯那天,引起了整個機械行業的轟動,答辯內容被保密,數據直接被機械局拿走。
許清歡繼續留校深造,她本科只讀了三年,研究生讀了兩年,現在在攻讀博士學位。
主要,她也不想在醫院上班,打算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也是圖清閒,懶得挪位置是一個新的人際圈子。
同時,因為有霍老爺子和江老爺子這兩個活樣板,她現在學業之餘,花了不少時間在為一些政要調養身體,效果很好,名頭也很響亮。
這一年,東省鵬城市作為試點城市,率先取消票證,實現自由經濟貿易。
江保華再次來到了燕城,這一次,他不是一個人來的。
去年年底,紅旗公社這個名號已經隨著政策的革新,退出了歷史舞台。
上江大隊現在劃歸到了安廣縣下頭,江保華成了縣裡的領導。
和他一起來的有張長青和縣裡其他的幹事。
看到江行野住的這五進的宅子,門口停著的看似嶄新的吉普,所有人都暗地裡咂舌。
也不怪人家江保華一個老農民在縣裡腰杆挺得老直了。
看看人家侄兒這本事,換自己,誰敢保證不飄到天上去啊。
「老英雄,您這身子骨真是硬朗啊!」張長青羨慕地和江老爺子握手,話說得真心實意。
「哈哈哈,這都是沾了我孫媳婦的光啊,家裡有個大夫,方便很多。」
江成發看到家鄉來的領導,自然十分客氣,「坐吧,你們坐。」
褚阿姨很有眼力勁兒地過來上茶,見老爺子也不介紹,張長青等人就知道,這是家裡請的阿姨。
人家這生活,按照過去的說法,這都是大戶人家的生活了。
張長青也不是會寒暄的人,直接開門見山道,「江同志,我們是故意掐著這個點來的,你從大學畢業了,你知道,我們等你這天等多久了!」
江行野笑道,「國家培養了我五年半,我現在也是國家的人了,萬事也不由自己啊!」
張長青也不知道聽沒聽懂,「別的地方有多需要你,我們是不知道,但安廣縣需要你,上江大隊更加需要你,這是不爭的事實。
江同志,你是安廣縣出來的,之前,那麼困難,全國只有上江大隊實現了工業化種地,百姓們生活得都非常富裕,現在五年半過去,事實證明,不管幹什麼事,都還是要知識分子牽頭。」
他盯著江保華看。
江保華硬著頭皮道,「小五,你當年辦的那些廠子,現在都辦不下去了。」
江行野抻了抻腿,「辦不下去是正常。辦企業肯定是有很大的風險,特別是現在這種形勢,計劃經濟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往後就是市場經濟;
百姓們購買自由,如果產品沒有創新,質量不能得到保證,肯定賣不出去。」
上江大隊當初辦了機械廠,生產電動縫紉機、收割機、脫粒機,服裝廠做衣服,這幾樣曾經風靡大江南北。
華國目前為止並沒有專利法,產品賣得好,老百姓喜歡,複製粘貼一大堆。上江大隊沒有持續創新,被淘汰出局,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當初,廠里雖然也有技術科,但主力還是江行野,次主力是那些知青,人走光了,靠幾個不識字的老百姓,能頂多大作用呢?
這也在江行野的意料之中。
「那咋搞,好好的廠子,不能就這麼說沒了就沒了。」張長青惋惜不已,他原以為來找江行野,對方會比他更加著急,但事實不是這樣。
江行野當然不著急,他一攤手,表示自己也無能為力,「我也不可能現在回上江大隊去,我好不容易考出來,成為城裡人,現在等著分配,我老婆孩子還在這裡,我拍屁股走了,他們怎麼辦?」
張長青道,「許同志也是個了不起的人才,你們要是願意回去,哪怕你要我這個書記的位置,我也挪屁股給你讓位置。」
江行野笑道,「書記,我讀的是數力專業,不是搞行政管理的料。」
張長青註定要空手而歸了。
幾個人從江家出來,沿著後海閒逛,楊柳飄飄,景致如畫。
張長青不由得嘆道,「我要是住在這種地方,我也不願回安廣那犄角嘎達去。」
跟來的人也有同感。
誰能想到,江行野竟然能夠住在這種好地方呢。
正走著,有人在寒暄。
「你這是哪裡買來的?」
「上江超市,他們那啥都能買到,買啥都不要票。」
「這桌子好,摺疊的,還挺漂亮。」
幾個人看過去,不就是上江家具廠賣的嗎?<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6_b/bjZAE.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圍觀的社員們就發出了嘖嘖稱嘆聲。
胡海問道,「嬸兒,野哥是不是不會回來了?他不回來,咱們這些廠子可咋整啊?」
時間越長,大隊部和社員們越是體會到了江行野的厲害處,不為別的,就這麼一年功夫,廠子的業務就大幅度縮水。
生產出了問題沒有解決手段,銷售出了問題不知道如何處理,就一個木材廠還行。
服裝廠沒有設計人員了,還在生產那幾種老三樣,外頭的
仿製品多了,就越來越賣不出去了。
「這我就不知道了!」周桂枝略一想,「他都在那邊買小車了,還回來幹啥?」
「啊,江小五都買小車了,我的個乖乖,咋過得這好呢!你們家許知青真是旺夫啊!」
「可不咋地!」周桂枝一別耳邊的頭髮,臉一揚,「要不是有許知青,哪有我家小五今天啊,我江家是祖墳冒青煙了,才娶了許知青呢。」
但大多數人還是關心自己的腰包問題。
「野哥這要不回來,咱們廠子就得關門了。」
「不至於!」周桂枝生怕這些人去把自己侄兒弄回來了,「小五還在讀書呢,哪回得來呢!」
五月,鋪面裝修好後,江行野把個人營業執照辦下來了。
他不是第一人,全國第一個辦個人營業執照的是個女的,去年十二月份辦下來的。
暑假,江行野帶著周勁松再次去了南邊,這次,他們從南邊發了不少貨回來,他又讓遠在上江大隊的羅金浩給他發了不少家具廠的小木器過來上櫃檯。
一共五間門面,江行野拿出三間來,燕城的第一家超市開始營業。
超市主要營業的範圍是衣服、電子產品和小型家具。
因為是以自選的方式營業,這一新奇的經營手法,引來了不少顧客。
再加上價格的確低廉,生意十分火爆。
江行蘭負責收費。
超市請的保安都是退伍軍人,周勁松推薦了幾個人,簡靖川也幫忙選了幾個人,一部分安排去了東省,留了四個人在超市這邊幫忙。
二進的小院被江行野修了一番,用做職工住宅。
至此,江行野的商業版圖正式建立起來了。
老爺子聽說他種的菜可以拿到超市去賣,興奮得不行,每天種菜的熱情高漲不少。
第一天賣了三塊多錢,老爺子就跟打了雞血一樣,鳥也不溜了,棋也不下了,就侍弄他的菜,早晚把擇好的菜,按照許清歡教的方式,一匝一匝稱好,在上面寫了名稱,重量,單價和售價,再送過去賣。
漸漸地,附近的老頭老太太也想把菜放過去寄賣。
江行野一律答應,不過第一質量要好,第二要收一部分管理費。
這倒是沒人有意見。
他的下一步是開生鮮超市,但眼下,政策還沒有大面積放開,但他這邊的準備工作可以先做起來。
果然,沒多久,就有人上門和江行野聯繫,附近的生產大隊想往他的超市送貨。
此時,商品市場開始活躍,票證管理越來越鬆動,江行野得到消息的途徑也多,上面已經有人提出取消票證,對內改革要朝自由貿易靠齊的說法。
他權衡過後,和許清歡商量後,答應了對方的請求。
第456章 畢業
江行野聘請江老太太和居委會的一位十分進步的小老太一起整理菜品,每天將送過來的菜一匝一匝地打包碼放整齊,貨架上貼上紙條寫菜品的名字,單價,重量和售價。
後來慢慢地有私人做豆腐的往超市送豆腐。
後來又有了水果。
附近的生產大隊偶爾還會送肉豬或是野味過來賣。
每天的菜品樣式不同,但名聲打響後,每天早上都有人過來瘋搶。
上江超市的名聲在燕城日益響亮。
江行野的大學課程並沒有落下,相反,他對學習的態度非常嚴謹,和許清歡一樣,每次考試都是系裡第一名。
數力系的學制是五年半。
八四年七月,江行野從燕城大學畢業,他的畢業設計是數控工具機,答辯那天,引起了整個機械行業的轟動,答辯內容被保密,數據直接被機械局拿走。
許清歡繼續留校深造,她本科只讀了三年,研究生讀了兩年,現在在攻讀博士學位。
主要,她也不想在醫院上班,打算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也是圖清閒,懶得挪位置是一個新的人際圈子。
同時,因為有霍老爺子和江老爺子這兩個活樣板,她現在學業之餘,花了不少時間在為一些政要調養身體,效果很好,名頭也很響亮。
這一年,東省鵬城市作為試點城市,率先取消票證,實現自由經濟貿易。
江保華再次來到了燕城,這一次,他不是一個人來的。
去年年底,紅旗公社這個名號已經隨著政策的革新,退出了歷史舞台。
上江大隊現在劃歸到了安廣縣下頭,江保華成了縣裡的領導。
和他一起來的有張長青和縣裡其他的幹事。
看到江行野住的這五進的宅子,門口停著的看似嶄新的吉普,所有人都暗地裡咂舌。
也不怪人家江保華一個老農民在縣裡腰杆挺得老直了。
看看人家侄兒這本事,換自己,誰敢保證不飄到天上去啊。
「老英雄,您這身子骨真是硬朗啊!」張長青羨慕地和江老爺子握手,話說得真心實意。
「哈哈哈,這都是沾了我孫媳婦的光啊,家裡有個大夫,方便很多。」
江成發看到家鄉來的領導,自然十分客氣,「坐吧,你們坐。」
褚阿姨很有眼力勁兒地過來上茶,見老爺子也不介紹,張長青等人就知道,這是家裡請的阿姨。
人家這生活,按照過去的說法,這都是大戶人家的生活了。
張長青也不是會寒暄的人,直接開門見山道,「江同志,我們是故意掐著這個點來的,你從大學畢業了,你知道,我們等你這天等多久了!」
江行野笑道,「國家培養了我五年半,我現在也是國家的人了,萬事也不由自己啊!」
張長青也不知道聽沒聽懂,「別的地方有多需要你,我們是不知道,但安廣縣需要你,上江大隊更加需要你,這是不爭的事實。
江同志,你是安廣縣出來的,之前,那麼困難,全國只有上江大隊實現了工業化種地,百姓們生活得都非常富裕,現在五年半過去,事實證明,不管幹什麼事,都還是要知識分子牽頭。」
他盯著江保華看。
江保華硬著頭皮道,「小五,你當年辦的那些廠子,現在都辦不下去了。」
江行野抻了抻腿,「辦不下去是正常。辦企業肯定是有很大的風險,特別是現在這種形勢,計劃經濟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往後就是市場經濟;
百姓們購買自由,如果產品沒有創新,質量不能得到保證,肯定賣不出去。」
上江大隊當初辦了機械廠,生產電動縫紉機、收割機、脫粒機,服裝廠做衣服,這幾樣曾經風靡大江南北。
華國目前為止並沒有專利法,產品賣得好,老百姓喜歡,複製粘貼一大堆。上江大隊沒有持續創新,被淘汰出局,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當初,廠里雖然也有技術科,但主力還是江行野,次主力是那些知青,人走光了,靠幾個不識字的老百姓,能頂多大作用呢?
這也在江行野的意料之中。
「那咋搞,好好的廠子,不能就這麼說沒了就沒了。」張長青惋惜不已,他原以為來找江行野,對方會比他更加著急,但事實不是這樣。
江行野當然不著急,他一攤手,表示自己也無能為力,「我也不可能現在回上江大隊去,我好不容易考出來,成為城裡人,現在等著分配,我老婆孩子還在這裡,我拍屁股走了,他們怎麼辦?」
張長青道,「許同志也是個了不起的人才,你們要是願意回去,哪怕你要我這個書記的位置,我也挪屁股給你讓位置。」
江行野笑道,「書記,我讀的是數力專業,不是搞行政管理的料。」
張長青註定要空手而歸了。
幾個人從江家出來,沿著後海閒逛,楊柳飄飄,景致如畫。
張長青不由得嘆道,「我要是住在這種地方,我也不願回安廣那犄角嘎達去。」
跟來的人也有同感。
誰能想到,江行野竟然能夠住在這種好地方呢。
正走著,有人在寒暄。
「你這是哪裡買來的?」
「上江超市,他們那啥都能買到,買啥都不要票。」
「這桌子好,摺疊的,還挺漂亮。」
幾個人看過去,不就是上江家具廠賣的嗎?<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6_b/bjZAE.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