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
宣珩只覺得腰腹之上微微一涼,下一刻柔韌的腰肢,便像是落入他人掌中的魚尾一般,狠狠地彈動著將自己送進眼前人的懷裡。
「別......不行——」宣珩又驚又羞,壓低聲音告饒般的求了兩聲。
他沒想到蕭明淵竟然這般大膽。
這還在暖轎裡頭,外間那麼多的宮人內侍都跟在左右,轎子裡面稍微動靜大一點兒就會叫人察覺......
「別動——」蕭明淵鳳眸沉沉,逼視著懷裡的人,意味深長地開口,「殿下不知道,吃人才有意思呢!」
他每每瞧見宣珩坐在眾人面前,端著溫文爾雅的神色,故作沉穩一本正經的小模樣。
就恨不得將眼前人的衣裳,一件一件地剝開......
自然,這樣大逆不道的想法,蕭明淵平日裡不曾說過,怕嚇著自家小皇孫殿下了。
可是如今......
這人都送上門來了,哪兒有再推開的道理?
「不......不行的,外頭還有人,哈......嗯——」宣珩語調顫顫地抬手連忙按住鑽進衣襟裡頭的手,壓抑地忍住了喉間的哽咽,生怕自己的聲音傳出去了。
小皇孫殿下眼眶發紅,像是慌不擇路一般,艱難地仰起頭,抬首將柔軟的唇主動貼在蕭明淵的嘴角,像是安撫又像是求饒一般吻了吻。
而後哽咽著顫聲開口求饒:「我......我錯了......」
他吻過之後,再也禁不住了似的,可憐巴巴地將臉埋進蕭明淵懷裡:「蕭哥哥,別......別捉弄我了......」
蕭明淵指尖頓了頓,不動聲色地看著宣珩紅得要滴血的耳垂。
「這就不行了?」蕭明淵輕笑一聲,俯下身,貼著耳垂,輕咬了一下。
灼熱的氣息熏得耳垂越發鮮艷,簡直是秀色可餐......
蕭明淵鳳眸微眯,壓低聲音含笑道:「連著好幾夜臣都不曾侍寢,我還以為殿下是不大高興了呢......」
他這幾日心疼宣珩事忙,夜裡回了東宮也不捨得折騰人,沒想到這才幾天功夫......
「才不是......」小皇孫殿下有些委屈地辯解,「我......我玩笑幾句罷了......你就這麼凶......」
他小心翼翼地抬首瞧了一眼蕭明淵,一時間又有些發怵。
知道蕭明淵這是借著機會刻意裝小心眼兒「欺負」人,若是自己不服軟,這人還不知道能想出什麼羞人的花招來作弄他......
小皇孫殿下無法,只得小心開口賠罪:「是我言行無狀,叫人誤會了......你......你大人有大量,別......別在這裡......」
見小皇孫殿下一副乖順可憐的小模樣。
蕭明淵一時心憐愛,忍不住輕哼一聲,手上輕輕揉了一兩下,才從衣襟之中緩緩抽出來。
他是個吃軟不吃硬的,也怕一時太兇了將小殿下嚇著了,如今吃夠本兒了,自然軟和下來。
抱著懷裡的人,蕭明淵輕柔地撫了撫自家小皇孫殿下的後背,柔聲哄道:「殿下不是想要知道臣吃沒吃醋麼?」
隨後抬手點了點自己的嘴角。
「親親它,看看到底酸不酸?」
第151章
臨近小年, 皇帝的身子還不見好。
反倒成日裡昏睡,清醒的時候也越發少了。
留在京中的一眾皇子公主,還有後宮裡頭的嬪妃們輪流守在乾清宮侍疾。
身為皇太孫的宣珩也沒落下, 每日打理完朝政, 便到乾清宮內撐著陪上一會兒。
皇帝瞧著長孫如此勤勉辛苦,心下難免有些心疼。
「這些天瞧著太孫臉色不大好。」皇帝低頭喝了一口宣珩餵到嘴邊兒黑漆漆的湯藥,止不住微微皺了皺眉頭。
只是看著孫兒殷切心細侍奉的樣子, 到底捨不得像是往常那般發脾氣耍性子,幾口喝下了。
才語聲和緩地問著話:「可是因為朝政太過繁忙操勞的緣故?!」
宣珩將用盡的藥碗方才一邊兒的小几上, 又親自端了水來, 小心服侍皇帝漱口。
才垂首含笑溫聲開口:「皇祖父不必憂心孫兒, 前朝的事, 朝中的幾位大人和六部上下的官員, 輔佐得都很是盡心。」
「只是孫兒前些日子剛經手, 略略有些生疏,這些天理順了事情, 一切都有章程可依。」
「皇祖父您先前也都細心教過孫兒了, 沒什麼叫人勞累的地方。」
皇帝聞言笑了笑,眉眼略略舒展開來:「前朝的事, 朕這些日子, 也時不時聽那幾個老臣們都說過了。」
「你打理得很好, 尤其是安排藩王就藩的事情上, 朕先前看你同禮部官員擬出來的摺子, 也很有遠見。」
宣珩垂眸,語調謙遜:「孫兒不過是依照著安南王叔和安順王叔的例子,依樣畫葫蘆。」
「鎮守藩地的都是孫兒的長輩。」
宣珩看著皇帝,眉眼難得帶了幾分孺慕之色:「細枝末節上孫兒還只怕有思慮得不周全的地方, 還想多請皇祖父替孫兒提點提點呢!」
皇帝拉著宣珩的手淡淡一笑。
他如今精神短,也就只有趁著還清醒的時候。多教一教自己這個長孫。
他緩緩開口:「封王鎮藩的事,是你父王還在世的時候,與朕一同定下的實策。」
當時朝廷初立,江山不穩。
內憂方定,外患未平,尤其是北邊兒的前朝餘孽格外猖獗,倘若沒有信得過的人鎮守邊塞。
怕是朝局也要動盪不安。
「這麼些年了,邊關之患倒是暫且安息了,只是你那幾個王叔裡頭,反倒生出旁的禍患來......」
皇帝心下清楚,自己那些個兒子都是什麼貨色。
先前的齊王和趙王是例子,後頭又有楚王做樣。
「你將藩王的親衛軍數目裁撤下來,又許了藩王可依形勢節制地方兵馬的權限,這一點很好。」
皇帝眉眼含笑,繼續開口:「還有恩賞諸藩王子孫的事也很不錯。」
宗室供養的隱憂之處,一直以來都有人在皇帝面前提起。
只是老頭子到底不大捨得底下這些皇子皇孫們受苦。
狠不下心裁撤親王們的份例。
如今宣珩思慮至此,已經減輕了朝廷和國庫的許多壓力。
皇帝抬首看著長孫沉穩的眉眼,這些日子他聽了不少關於皇太孫的好話。
也實打實地知道自家孫兒辦的那些差事,欣慰於自己這般放權之下,孩子到底是歷練出來了。
只是有些地方,還是少了幾分心狠。
「聽說你那天工院,已經著手開始籌辦了?!」皇帝沉聲問道。
宣珩垂眸應道:「是,京城這邊兒已經選了址,如今天寒,暫且不好動工,等明年開春就能建起來了。」
他看著皇帝慈愛的神色,心下忍不住一酸,壓低聲音啞聲道:「孫兒......孫兒還想著,求皇祖父給孫兒提字呢!」
「只是不知道孫兒到時候......能不能有那個面子,請得動皇祖父御筆親賜。」
皇帝看著宣珩眼眶微紅的樣子,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他抬手放在宣珩的頭頂輕輕撫了兩下,含笑道:「皇祖父老了,題字的事......只等來日病好了再說吧!」
「不過年紀大了,朕也喜歡身邊兒最好能熱鬧些......天天看著你們這些年輕人,朕心裡頭的氣兒也能提幾分。」
宣珩年紀尚輕,以往身子弱,也不宜早婚。
這些年這孩子上頭沒父母長輩張羅,他這個糟老頭子竟然也忘了提前替孩子挑選太孫妃的事情。
不過孫兒如今在朝中能夠穩定朝局,等到了時候,倒是可以按照自己心意選一個自己喜歡的。
皇帝知道自己的身子,怕是撐不住多久,便也沒打算在這上頭多嘴。
也免得他等不到那個時候,這孩子想起來傷心。
他心下倒也有數,年輕人麼,到了時候就知道找媳婦兒了!
就像是蕭國公家那小崽子一樣,如今不也不著急成婚麼?!
等人開了竅了,不必張羅,他們也知道自己挑喜歡的帶回家裡。
皇帝笑了笑,神色慈愛地看向宣珩:「你王叔們離了京,就沒自家人跟在身側幫忙了,朕如今想想......倒是也有些捨不得底下那些孫兒們!」
宣珩心下一動,隱約察覺了皇帝的意思。
果然,下一刻,皇帝便已經開口發話了:「正巧眼下那些皇孫們都還年幼,在弘文殿裡頭多讀幾年書也好。」
「封地比不得京城繁華,朕也捨不得苦了這些孩子,便待到他們日後成年大婚之後,再返回封地也不遲。」
宣珩愣了愣,正要開口說什麼。
皇帝卻只是淡淡道:「別替他們求情。」
「朕知道你心軟,對底下的那些叔叔堂弟們都好。」
「但是你到底年輕了些,你的那些王叔們,有心思單純,老實本分的,也有不少野心勃勃,對著你底下位置虎視眈眈的。」
「朕如今來當這個壞人,總好得過將來有人來逼你手足血親相殘。」
倘若是換一個人,他說不準會為了替太孫掃除障礙,撐著一口氣,也要血洗一番朝堂。
「別......不行——」宣珩又驚又羞,壓低聲音告饒般的求了兩聲。
他沒想到蕭明淵竟然這般大膽。
這還在暖轎裡頭,外間那麼多的宮人內侍都跟在左右,轎子裡面稍微動靜大一點兒就會叫人察覺......
「別動——」蕭明淵鳳眸沉沉,逼視著懷裡的人,意味深長地開口,「殿下不知道,吃人才有意思呢!」
他每每瞧見宣珩坐在眾人面前,端著溫文爾雅的神色,故作沉穩一本正經的小模樣。
就恨不得將眼前人的衣裳,一件一件地剝開......
自然,這樣大逆不道的想法,蕭明淵平日裡不曾說過,怕嚇著自家小皇孫殿下了。
可是如今......
這人都送上門來了,哪兒有再推開的道理?
「不......不行的,外頭還有人,哈......嗯——」宣珩語調顫顫地抬手連忙按住鑽進衣襟裡頭的手,壓抑地忍住了喉間的哽咽,生怕自己的聲音傳出去了。
小皇孫殿下眼眶發紅,像是慌不擇路一般,艱難地仰起頭,抬首將柔軟的唇主動貼在蕭明淵的嘴角,像是安撫又像是求饒一般吻了吻。
而後哽咽著顫聲開口求饒:「我......我錯了......」
他吻過之後,再也禁不住了似的,可憐巴巴地將臉埋進蕭明淵懷裡:「蕭哥哥,別......別捉弄我了......」
蕭明淵指尖頓了頓,不動聲色地看著宣珩紅得要滴血的耳垂。
「這就不行了?」蕭明淵輕笑一聲,俯下身,貼著耳垂,輕咬了一下。
灼熱的氣息熏得耳垂越發鮮艷,簡直是秀色可餐......
蕭明淵鳳眸微眯,壓低聲音含笑道:「連著好幾夜臣都不曾侍寢,我還以為殿下是不大高興了呢......」
他這幾日心疼宣珩事忙,夜裡回了東宮也不捨得折騰人,沒想到這才幾天功夫......
「才不是......」小皇孫殿下有些委屈地辯解,「我......我玩笑幾句罷了......你就這麼凶......」
他小心翼翼地抬首瞧了一眼蕭明淵,一時間又有些發怵。
知道蕭明淵這是借著機會刻意裝小心眼兒「欺負」人,若是自己不服軟,這人還不知道能想出什麼羞人的花招來作弄他......
小皇孫殿下無法,只得小心開口賠罪:「是我言行無狀,叫人誤會了......你......你大人有大量,別......別在這裡......」
見小皇孫殿下一副乖順可憐的小模樣。
蕭明淵一時心憐愛,忍不住輕哼一聲,手上輕輕揉了一兩下,才從衣襟之中緩緩抽出來。
他是個吃軟不吃硬的,也怕一時太兇了將小殿下嚇著了,如今吃夠本兒了,自然軟和下來。
抱著懷裡的人,蕭明淵輕柔地撫了撫自家小皇孫殿下的後背,柔聲哄道:「殿下不是想要知道臣吃沒吃醋麼?」
隨後抬手點了點自己的嘴角。
「親親它,看看到底酸不酸?」
第151章
臨近小年, 皇帝的身子還不見好。
反倒成日裡昏睡,清醒的時候也越發少了。
留在京中的一眾皇子公主,還有後宮裡頭的嬪妃們輪流守在乾清宮侍疾。
身為皇太孫的宣珩也沒落下, 每日打理完朝政, 便到乾清宮內撐著陪上一會兒。
皇帝瞧著長孫如此勤勉辛苦,心下難免有些心疼。
「這些天瞧著太孫臉色不大好。」皇帝低頭喝了一口宣珩餵到嘴邊兒黑漆漆的湯藥,止不住微微皺了皺眉頭。
只是看著孫兒殷切心細侍奉的樣子, 到底捨不得像是往常那般發脾氣耍性子,幾口喝下了。
才語聲和緩地問著話:「可是因為朝政太過繁忙操勞的緣故?!」
宣珩將用盡的藥碗方才一邊兒的小几上, 又親自端了水來, 小心服侍皇帝漱口。
才垂首含笑溫聲開口:「皇祖父不必憂心孫兒, 前朝的事, 朝中的幾位大人和六部上下的官員, 輔佐得都很是盡心。」
「只是孫兒前些日子剛經手, 略略有些生疏,這些天理順了事情, 一切都有章程可依。」
「皇祖父您先前也都細心教過孫兒了, 沒什麼叫人勞累的地方。」
皇帝聞言笑了笑,眉眼略略舒展開來:「前朝的事, 朕這些日子, 也時不時聽那幾個老臣們都說過了。」
「你打理得很好, 尤其是安排藩王就藩的事情上, 朕先前看你同禮部官員擬出來的摺子, 也很有遠見。」
宣珩垂眸,語調謙遜:「孫兒不過是依照著安南王叔和安順王叔的例子,依樣畫葫蘆。」
「鎮守藩地的都是孫兒的長輩。」
宣珩看著皇帝,眉眼難得帶了幾分孺慕之色:「細枝末節上孫兒還只怕有思慮得不周全的地方, 還想多請皇祖父替孫兒提點提點呢!」
皇帝拉著宣珩的手淡淡一笑。
他如今精神短,也就只有趁著還清醒的時候。多教一教自己這個長孫。
他緩緩開口:「封王鎮藩的事,是你父王還在世的時候,與朕一同定下的實策。」
當時朝廷初立,江山不穩。
內憂方定,外患未平,尤其是北邊兒的前朝餘孽格外猖獗,倘若沒有信得過的人鎮守邊塞。
怕是朝局也要動盪不安。
「這麼些年了,邊關之患倒是暫且安息了,只是你那幾個王叔裡頭,反倒生出旁的禍患來......」
皇帝心下清楚,自己那些個兒子都是什麼貨色。
先前的齊王和趙王是例子,後頭又有楚王做樣。
「你將藩王的親衛軍數目裁撤下來,又許了藩王可依形勢節制地方兵馬的權限,這一點很好。」
皇帝眉眼含笑,繼續開口:「還有恩賞諸藩王子孫的事也很不錯。」
宗室供養的隱憂之處,一直以來都有人在皇帝面前提起。
只是老頭子到底不大捨得底下這些皇子皇孫們受苦。
狠不下心裁撤親王們的份例。
如今宣珩思慮至此,已經減輕了朝廷和國庫的許多壓力。
皇帝抬首看著長孫沉穩的眉眼,這些日子他聽了不少關於皇太孫的好話。
也實打實地知道自家孫兒辦的那些差事,欣慰於自己這般放權之下,孩子到底是歷練出來了。
只是有些地方,還是少了幾分心狠。
「聽說你那天工院,已經著手開始籌辦了?!」皇帝沉聲問道。
宣珩垂眸應道:「是,京城這邊兒已經選了址,如今天寒,暫且不好動工,等明年開春就能建起來了。」
他看著皇帝慈愛的神色,心下忍不住一酸,壓低聲音啞聲道:「孫兒......孫兒還想著,求皇祖父給孫兒提字呢!」
「只是不知道孫兒到時候......能不能有那個面子,請得動皇祖父御筆親賜。」
皇帝看著宣珩眼眶微紅的樣子,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他抬手放在宣珩的頭頂輕輕撫了兩下,含笑道:「皇祖父老了,題字的事......只等來日病好了再說吧!」
「不過年紀大了,朕也喜歡身邊兒最好能熱鬧些......天天看著你們這些年輕人,朕心裡頭的氣兒也能提幾分。」
宣珩年紀尚輕,以往身子弱,也不宜早婚。
這些年這孩子上頭沒父母長輩張羅,他這個糟老頭子竟然也忘了提前替孩子挑選太孫妃的事情。
不過孫兒如今在朝中能夠穩定朝局,等到了時候,倒是可以按照自己心意選一個自己喜歡的。
皇帝知道自己的身子,怕是撐不住多久,便也沒打算在這上頭多嘴。
也免得他等不到那個時候,這孩子想起來傷心。
他心下倒也有數,年輕人麼,到了時候就知道找媳婦兒了!
就像是蕭國公家那小崽子一樣,如今不也不著急成婚麼?!
等人開了竅了,不必張羅,他們也知道自己挑喜歡的帶回家裡。
皇帝笑了笑,神色慈愛地看向宣珩:「你王叔們離了京,就沒自家人跟在身側幫忙了,朕如今想想......倒是也有些捨不得底下那些孫兒們!」
宣珩心下一動,隱約察覺了皇帝的意思。
果然,下一刻,皇帝便已經開口發話了:「正巧眼下那些皇孫們都還年幼,在弘文殿裡頭多讀幾年書也好。」
「封地比不得京城繁華,朕也捨不得苦了這些孩子,便待到他們日後成年大婚之後,再返回封地也不遲。」
宣珩愣了愣,正要開口說什麼。
皇帝卻只是淡淡道:「別替他們求情。」
「朕知道你心軟,對底下的那些叔叔堂弟們都好。」
「但是你到底年輕了些,你的那些王叔們,有心思單純,老實本分的,也有不少野心勃勃,對著你底下位置虎視眈眈的。」
「朕如今來當這個壞人,總好得過將來有人來逼你手足血親相殘。」
倘若是換一個人,他說不準會為了替太孫掃除障礙,撐著一口氣,也要血洗一番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