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能查到的事,李長風

  也能查到,她不安撫李長風,他會做出一些應激的事。

  次日早朝,太史令就提到了最近的星象,說了一大堆,最後說:「依微臣推測,這是大凶之兆,方位直指慈寧宮,預示著居者輕則病痛纏身,重則……恐有性命之憂啊!」

  洛寺卿自然不會坐視不理,他上前一步:「陛下,天象所言實在是虛妄,太后如今身體康健,更何況太后與愉郡王一同住在慈寧宮,貿然驚動,恐是不妥。」

  李長風點了點頭:「朕聽聞,愉郡王兩天前摔倒,磕到了膝蓋,忍不住想,這或許就是上天警示,愉郡王年紀小,所以早早地應驗了天象,母后身體上,暫時沒有應驗。身為人子,朕怎可讓母后置於險境?於是朕思慮再三,想著還是請母后暫離慈寧宮,前往行宮調養。待天象不再預示凶兆,朕再將母后迎回宮中。」

  禮部尚書附和道:「陛下的孝心定能感動天地,令太后逢凶化吉,早日回宮——」

  洛寺卿給李昭使了個眼色,見她巍然不動,只能自己硬著頭皮繼續反駁:「如果因為一個星象就移宮,那歷代帝王應該在得到預兆時就棄宮而逃,但這樣真的能解決災禍嗎更何況,太史令所說的星象不過是一家之言,未必可信!」

  「本宮聽說,沈太傅的師父學識淵博,擅長卜卦占星,不知可有觀測到此等星象?」李昭微微偏過頭,看向站在身側的沈淮。

  視線在空氣中有一瞬交匯,沈淮上前一步,沉聲道:「微臣的師父年事已高,但時刻關注著大梁國運,前兩日,他還提到過此事。」

  洛寺卿臉色一白,沈太傅摻和進這件事,才是真的難辦。

  李長風大袖一揮:「行!那就這麼辦了!」

  --

  此事傳到慈寧宮時,太后的臉驟然變了,她看向唐綰:「你去將長公主請過來,哀家要問問她,這次怎麼聯合皇帝來害哀家!」

  「是。」唐綰沒辦法,只能出宮去找李昭,向她說明情況。

  李昭思考了許久,輕輕拍了拍唐綰的肩膀:「放心吧。不會有事的。我也不會讓你為難。」

  唐綰勉強地扯出一抹微笑:「多謝殿下。」

  「你等會還有課程,就留在女學裡教學,宮裡的事我會處理好。」李昭說完便上了馬車。

  她很快趕到了慈寧宮,慈寧宮外圍著羽林軍,說是擔心太后被天象衝撞,所以派人守著,就連一貫無法無天的愉郡王也不見了蹤影,似乎是被看管起來了。

  李昭進入殿內,一如往常地同太后請安。

  太后開門見山地問道:「究竟是怎麼回事?哀家聽洛寺卿說,你還幫皇帝坐實了天象之事?」

  「兒臣也沒想到,沈太傅此次會幫著陛下。洛寺卿當時說,太史令是一家之言,於是就想到了沈太傅的師父,本以為他會反駁了陛下,沒想到直接坐實了。」李昭微微拱手,抬眼看向太后的表情,她的臉色很難看,氣得拳頭都攥緊了,李昭繼續說道,「陛下此次對母后不滿,歸根到底,還是為了愉郡王的事,在朝堂上,此事也是留了口子的,若是當時沈太傅沒有坐實,兒臣本想借著這道口子解決此事。」

  「什麼口子?」太后沉聲問道。

  李昭緩緩說道:「既是凶兆,那定然是要衝撞人的,母后身體安康,並未被衝撞,但兩日前愉郡王的確是傷到了。兒臣想著,若能藉此事將愉郡王送出宮去,或許能解決此事,也能緩和太后和陛下的關係。」而且,太后也有點難以忍受漸漸長大的愉郡王了。借這件事將人送走,愉郡王只會將仇恨投射在天子身上。

  「你的意思是,陛下這次是衝著阿愉來的?」太后故作煩惱地揉了揉眉心,「阿愉來了慈寧宮後,的確太過調皮,時常磕著碰著,或許,真的是因為他與慈寧宮衝撞了。」

  李昭這一招「棄車保帥」的確是說到了太后的心坎上。

  「兒臣不敢妄言,雖然兒臣最近與陛下交流少了些,但從陛下的言談舉止間,還是能看出來,陛下對愉郡王的出現耿耿於懷。陛下還是在意母后的,如果不在意,或許他也不會這樣生氣。」李昭繼續哄。

  太后冷哼了一聲:「他哪是在意哀家,分明是在意哀家或是阿愉分走他的權力,他若是當個明君,哀家何須想這些?他這麼在意阿愉,早就該好好處理朝政,推給你後,又嫌你管得太多,這樣誰能信服他?」

  「母后喝口茶緩一緩吧。」李昭見太后面色稍緩,才給她倒了茶水,遞了過去。

  太后接過茶盞,抿了一口,放下茶盞,語氣溫和地拍了拍李昭的手背:「還是阿昭貼心。」

  李昭又哄了幾句,太后臉上終於出現了欣慰的笑容,她才放心離開,剩下的事,就看太后和李長風了。

  兩天後,愉郡王被李長風的人送出了行宮,李長風和太后的關係緩和了不少。

  太后沒有提垂簾聽政的事,李長風也不再強求太后去行宮。

  兩邊相安無事。

  直到九月,一場秋雨過後,身在行宮的李愉生了一場重病。

  第123章 逼宮目光幽深地看著她,像是一個怨夫……

  「愉郡王高燒不退好幾日了,也請了大夫,但反反覆覆,總是不見好。」來傳話的侍女滿面愁容,說話時,聲音都在顫抖。

  太后左思右想,心一軟,還是出宮去看李愉了,並且帶上了太醫院的兩位太醫。

  實際上,李愉根本沒有病重,只是一場風寒,傳話的侍女是李昭的人。

  李昭想著還是得調虎離山,免得太后影響了她的計劃。

  太后出宮後,李昭和沈淮在別院匆匆見了一面。

  「我這邊得到消息,陛下可能要動手了,陛下對太后始終有母子之情,所以提前調離了太后,以免牽扯到太后。」李昭將一塊令牌交給沈淮,「如果明日酉時,我還未出宮,就請太傅帶兵進宮。」

  沈淮低眸看著這塊令牌,指尖觸碰到的時候,他的心底翻湧起灼熱的思緒:「公主這麼信任我?就不怕我真的謀反或是置身事外嗎?」

  「我相信太傅。也相信金吾衛。」李昭莞爾一笑,自然地說,「金吾衛大將軍是我的人,如果太傅要對我不利,那金吾衛必會反水。」

  沈淮這才徹底鬆了口氣,要是長公主全然信任他,才這事肯定有蹊蹺。

  「公主放心。」沈淮徹底接過李昭手裡的令牌。

  --

  第二天,李昭結束了早朝,便被李長風請到了書房,李長風屏退了所有人,將窗戶全部合上,才敢大膽地抱住李昭。

  「阿姐,我真的好想你。」李長風反覆地蹭過她的脖頸,鼻尖縈繞著一抹誘人的幽香,「今日之後,我們是不是就可以不再顧忌旁人了?」

  「三郎。」李昭輕輕推開了他,雙手捧起他的臉,溫聲問道,「你之前說過的話,還算數嗎?」

  「什麼?」李長風疑惑地歪了歪腦袋。

  李昭從懷中拿出那份未蓋章的聖旨:「你說,無論我想要什麼,你都會給我的。」

  「是。」李長風微垂眼睫

  ,他偏過頭,將臉枕在李昭的掌心,「無論阿姐想要什麼,就算是皇位,我也會給你的。玉璽就在原來的地方,自請退位的詔書也在那。」

  他早就知道會有這一天,雖然有的時候他會猶豫,可他還是希望他的阿姐能如願以償,他不想成為李昭的絆腳石。

  李昭微微一怔,她走到書櫃前,打開玉璽所在的匣子,果然看見了李長風說的那些。

  她原本以為要周旋一下,所以安排了沈淮逼宮,以備不時之需。

  李長風接過玉璽,親手在傳位聖旨上印上了玉璽,他問:「阿姐還需要我做什麼嗎?要不要即刻昭告天下?」

  李昭拿著這份聖旨,指尖在上面摩挲著,目光漸凝:「再等一等吧,我的人得到消息,沈淮有異動。」

  「沈淮終於要逼宮嗎?阿姐,我們可以繼續演戲,沈淮逼宮,我自刎,然後我再將聖旨交給阿姐,阿姐不僅可以順理成章地繼位,還能處置了沈淮。」李長風伸手圈住了李昭的手腕,眼眸中泛著水光,「我也可以阿姐去死,阿姐應該會像記住祁鶴眠那樣記住我吧?」

  「說什麼胡話?」李昭將聖旨放下,輕嘆了口氣,探了探他的額頭,「也沒發燒,怎麼盡說些不著調的。死了才是什麼都沒了。我仔細考慮過,沈淮是個人才,我不想讓他折在這,如果他真的逼宮,我會盡力在他做出不可挽回之事前讓他回頭。」

  李長風知道李昭不會讓自己死,但他想讓沈淮死,他繼續攛掇道:「那阿姐就不擔心,他和昔日的季北一樣囂張跋扈,權勢過大嗎?依我看,就該斬草除根。」

  李昭想,沈淮和季北終歸是不一樣的。

  如果今日與她共謀的人是季北,她會毫不猶豫地把人騙進來殺掉。

  但沈淮的底色還是君子,沈無憂又在南疆守著。

  她要是真將人殺了,才會真的朝野動盪。<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5_b/bjZ92.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