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頁
周菱捧腮,瞅著劉越撥算盤,覺得對方真是一個奇怪的人。他是第一個與她談論算學而不落下風的同窗,這樣聰慧的腦袋,想來不是無名之輩,她怎麼從沒在太學看見過他?
這般想著,她也問了,劉越繼續撥算珠,頭也不抬地道:「我學的東西太雜,又被家裡長輩帶著歷練,不常來太學。」
原來是這樣,周菱點了點頭,絲毫沒有懷疑什麼。
就算有懷疑,父親說過,交淺言深也是大忌。
她沒有再問,劉越反倒陷入了沉思,撥算盤的速度慢了下來。比對年齡,還有往日聽說的消息,他新看上的韭菜或許還是熟人……
破案了,名師出高徒,張蒼的眼光向來值得信賴。皇帝陛下的目光瞬間帶上了欣慰,把算盤推到一邊,問她:「算盤和珠算的發明,必然引起轟動,名揚天下或未可知,為什麼沒想過上交?」
周菱:「上交?」
劉越循循善誘:「上交宮中,敬獻天子。」
周菱還真沒有想過,霎時愣了愣。她眼睛有些發亮,糾結的同時陷入回憶:「老師說,當下公布還不到時候……」
說到一半,周姑娘立馬閉了嘴,劉越卻是什麼都明白了。
在他看來,周菱發明的珠算體系已經成熟,張蒼之所以按著,是因為前些日子有叔孫通「上躥下跳」,存在感極其高。一來他不想別人搶去他小弟子的風頭,二來嘛,張蒼本人也是儒家出身,八百儒生出使南越這樁差事,還是不要奪走光芒為好,否則豈不是自家人打了自家人。
嗯,北平侯打的算盤連他這個皇帝都知道了,劉越忍不住翹起唇,繼續循循善誘:「如今公布剛好是時候。再說了,向外公布和敬獻天子,兩者都不是一回事,一點也不衝突。若要將珠算大範圍推廣,發揚到漢境的每一個角落,天子的撐腰是必不可少的。」
韭菜還是早點下鍋為好,不然長腿跑了,他哭都哭不出來。
再說了,周菱今年也是十五的年紀,他八歲就當了皇帝,十五歲怎麼就不能做官了??
皇帝陛下還有一個不能訴之於口的小心思,如果周菱早點入朝,他就有了「人質」在手——這人質用處大了去了,不僅能在朝堂發光發熱,還能氣氣她爹。
周昌看在人質的份上,還能肆無忌憚地噴他麼?
周菱忍不住覺得,這位同窗說得有理。
見她被說動了一角,劉越一本正經,語氣正直得不得了:「若你敬獻上去,天子絕無意外,定會降下封賞。想想看,若是有那一天,你的爹娘豈不是十分為你驕傲?」
「身為女子,成就連男子都比不得,太后與魯元長公主更會覺得欣喜。你敬獻珠算,發明算盤,造福了天下人——天下女子都會以你為榜樣,視你為超越的目標。」
諒周菱再活兩輩子,也體會不到旁邊「同窗」的險惡用心。
她從沒想過劉越話中「父母驕傲」「太后稱讚」「天下女子視作榜樣」的未來,聞言,心臟一下下地蹦跳著,前所未有的熱流從心房上涌,將她清澈的雙眼沖刷得明亮。
仿佛人生一下子有了目標,有了該奮鬥的方向,平日只是愛好的算學,也能化身為強大的武器!
不知不覺攥緊了算盤邊緣,周菱小聲問:「你說的……是真的?」
劉越嚴肅道:「我從不騙人。」
周菱低下頭,再抬頭的時候,眼神變得堅定。
正要與劉越說一聲謝,問問這位同窗的名字,對方卻不見了蹤影,四周空空蕩蕩的,唯有算盤倔強地躺在案桌。
周菱:「……」
.
劉越溜那麼快是有原因的。
他還想和新韭菜好好聊一聊,過幾天尋一個適合她的官職,讓她加倍發揮自己的才華,一扭頭,望見趙安拼命地在外做手勢,皇帝陛下只好遺憾離開。
劉越睨了趙安一眼,問他:「何事?」
趙安特別低眉順眼,「……是南越那邊傳來消息,太后著人告訴了奴婢。」
一聽有正事,劉越便也不再拖延,大步往外走去。
趙安跟在他身後,邁著飛快的小碎步,在心裡暗暗批判自己,時機真是太不巧了。
怎麼偏偏就是這個時候,打擾了陛下的情竇初開,唉,連他都想甩自己大耳瓜子了!
劉越不知趙安的心理活動,重新回到宮中,展開典客衙署上呈的、南越傳來的密報,看著看著,他眯起了眼。
不出意料,南越王極為禮遇淳于意一行,以國賓之禮對待不說,還贈送金錢美婢。想來,他的頭疾有所好轉,以致升起了痊癒的希望,否則不會如此大手筆。
至於儒生的去處……趙佗便是再親近漢朝,也不可能准許八百儒生在國都番禺活動。
何況南越王本就是一個「慕強」之人,且極為排斥以女子之身攝政的母后,一旦大漢展現出虛弱,他能做出稱帝之舉。這樣的王者,能准許儒生攪風攪雨才怪了。
他不會明著打壓,而是暗中想辦法,將八百人分散開來,分別送往周邊的崎嶇山林、酋長部落,而不是繁華的、秩序井然的城鎮。
就如這封密報中的南越王詔書——詔書說的極為大義凜然,傳道不分地域,不分貧富,不是嗎?
「不分地域,不分貧富。」劉越重複了一遍,趙安在旁敏銳地察覺,陛下有些生氣了。
雖然換做自己,處置儒生的做法定會與趙佗一樣,但劉越天生雙標。
即便漢人高喊生死有命,但八百儒生若是折的太多,你看他們會不會發飆。放在大漢君臣身上,就是這樣一個道理,自己人欺負,可以,但外人橫插一腳,就是外人的錯了。
「傳召叔孫通。」
說完這話,劉越笑了笑,改口:「先讓郅都過來。」
等梅花司司長站在他的面前,劉越把密信遞給他,負手而立:「趙佗的病,你讓淳于意看著辦。」
郅都一瞬間察覺到陛下話中的冰冷血腥,他瞳孔微微收縮,乾脆地領命。
不出多時,等到叔孫通火急火燎地入宮,第二封密報也隨之而來。
上書:南越王孫趙離願與儒生同甘共苦,共赴崎嶇山林,南越王大怒,不與阻攔。
「……」
連劉越都有些感動了,他凝視著信紙,這樣的王孫怎能不是漢人?
於是他見到叔孫通的第一句話便是:「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讓趙離先入漢籍,再繼王位。」
叔孫通:「??」
第214章
叔孫通瞳孔放大一瞬, 卻沒有在心底批判皇帝的異想天開,而是鄭重詢問發生了什麼。
此時郅都已經領命離去,內殿只剩君臣二人。劉越也不見外, 拉著他相對而坐, 親自給他倒了碗蜜水, 恍然不覺叔孫通眼底的感動, 繼而解釋:「南越王孫願與我大漢同甘共苦……」
叔孫通震驚了。
待了解前因後果, 他來不及憤慨, 捧著碗感嘆:「王孫真是我大漢可親可敬的朋友啊。」
他是真沒料到, 短短不到一月的「薰陶」,竟是讓趙離整個人都發生了變化, 該說是陸賈教學能力太強, 還是他們小看了趙離對禮教的渴望?
這樣的思考只是一瞬, 天子召他來的目的在哪裡,叔孫通再明白不過了。那張略顯精明的臉浮起了冷笑:「趙佗小人之心, 無非是畏懼我大漢在番禺施加影響,才耍這不入流的手段……」
「不愧是前秦有難, 南逃自立的亡國之臣!」
氣沖沖地對著皇帝罵了南越王幾句, 要多譏諷有多譏諷, 那功力, 沒有八百年水平都罵不出來, 劉越心裡頓時舒暢。
見陛下聽得高興了,叔孫通噴出一口氣,又說:「可惜我那些學生, 只能受這些罪嘍。」
劉越點點頭。
天高皇帝遠,那些儒生只能自己熬,頂多靠著醫者的照拂, 祛除一些身體上的疾病。可醫者也不是萬能的,什麼時候丟了命,又有誰知曉?
君臣就著趙佗的詔令討論了一番。除去宗主國告知藩屬的必要強硬措辭,需要他這個奉常草擬(因為負責此項的陸賈不在),叔孫通還真的思考起劉越方才的玩笑話——趙離入漢籍,唯有前來長安當質子一途,思來想去難免浪費。
可登上南越王之位……
乍一聽很離譜,細細一想,太子趙仲始是他爹,趙離乃是正兒八經的太子嫡次子!雖說上頭有一個更名正言順的哥哥在,可繼位的事,又有誰說得准?
朝鮮六王子那麼個小娃娃,都能躺贏當新的朝鮮王,可見世上無難事,只要肯謀劃。
叔孫通整個人都精神了,一雙眼綻放著炯炯光芒,壓低聲音道:「陛下,我們何不仿照朝鮮舊例,扶持新的南越王呢?」
……
劉越用讚許的眼神望著他,狗頭軍師剛好講到點上了。
皇帝翹起腿,一根手指豎了起來,同樣壓低聲音和叔孫通說:「一切的關鍵,便是趙佗的頭疾能不能痊癒。」<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5_b/bjZ9J.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這般想著,她也問了,劉越繼續撥算珠,頭也不抬地道:「我學的東西太雜,又被家裡長輩帶著歷練,不常來太學。」
原來是這樣,周菱點了點頭,絲毫沒有懷疑什麼。
就算有懷疑,父親說過,交淺言深也是大忌。
她沒有再問,劉越反倒陷入了沉思,撥算盤的速度慢了下來。比對年齡,還有往日聽說的消息,他新看上的韭菜或許還是熟人……
破案了,名師出高徒,張蒼的眼光向來值得信賴。皇帝陛下的目光瞬間帶上了欣慰,把算盤推到一邊,問她:「算盤和珠算的發明,必然引起轟動,名揚天下或未可知,為什麼沒想過上交?」
周菱:「上交?」
劉越循循善誘:「上交宮中,敬獻天子。」
周菱還真沒有想過,霎時愣了愣。她眼睛有些發亮,糾結的同時陷入回憶:「老師說,當下公布還不到時候……」
說到一半,周姑娘立馬閉了嘴,劉越卻是什麼都明白了。
在他看來,周菱發明的珠算體系已經成熟,張蒼之所以按著,是因為前些日子有叔孫通「上躥下跳」,存在感極其高。一來他不想別人搶去他小弟子的風頭,二來嘛,張蒼本人也是儒家出身,八百儒生出使南越這樁差事,還是不要奪走光芒為好,否則豈不是自家人打了自家人。
嗯,北平侯打的算盤連他這個皇帝都知道了,劉越忍不住翹起唇,繼續循循善誘:「如今公布剛好是時候。再說了,向外公布和敬獻天子,兩者都不是一回事,一點也不衝突。若要將珠算大範圍推廣,發揚到漢境的每一個角落,天子的撐腰是必不可少的。」
韭菜還是早點下鍋為好,不然長腿跑了,他哭都哭不出來。
再說了,周菱今年也是十五的年紀,他八歲就當了皇帝,十五歲怎麼就不能做官了??
皇帝陛下還有一個不能訴之於口的小心思,如果周菱早點入朝,他就有了「人質」在手——這人質用處大了去了,不僅能在朝堂發光發熱,還能氣氣她爹。
周昌看在人質的份上,還能肆無忌憚地噴他麼?
周菱忍不住覺得,這位同窗說得有理。
見她被說動了一角,劉越一本正經,語氣正直得不得了:「若你敬獻上去,天子絕無意外,定會降下封賞。想想看,若是有那一天,你的爹娘豈不是十分為你驕傲?」
「身為女子,成就連男子都比不得,太后與魯元長公主更會覺得欣喜。你敬獻珠算,發明算盤,造福了天下人——天下女子都會以你為榜樣,視你為超越的目標。」
諒周菱再活兩輩子,也體會不到旁邊「同窗」的險惡用心。
她從沒想過劉越話中「父母驕傲」「太后稱讚」「天下女子視作榜樣」的未來,聞言,心臟一下下地蹦跳著,前所未有的熱流從心房上涌,將她清澈的雙眼沖刷得明亮。
仿佛人生一下子有了目標,有了該奮鬥的方向,平日只是愛好的算學,也能化身為強大的武器!
不知不覺攥緊了算盤邊緣,周菱小聲問:「你說的……是真的?」
劉越嚴肅道:「我從不騙人。」
周菱低下頭,再抬頭的時候,眼神變得堅定。
正要與劉越說一聲謝,問問這位同窗的名字,對方卻不見了蹤影,四周空空蕩蕩的,唯有算盤倔強地躺在案桌。
周菱:「……」
.
劉越溜那麼快是有原因的。
他還想和新韭菜好好聊一聊,過幾天尋一個適合她的官職,讓她加倍發揮自己的才華,一扭頭,望見趙安拼命地在外做手勢,皇帝陛下只好遺憾離開。
劉越睨了趙安一眼,問他:「何事?」
趙安特別低眉順眼,「……是南越那邊傳來消息,太后著人告訴了奴婢。」
一聽有正事,劉越便也不再拖延,大步往外走去。
趙安跟在他身後,邁著飛快的小碎步,在心裡暗暗批判自己,時機真是太不巧了。
怎麼偏偏就是這個時候,打擾了陛下的情竇初開,唉,連他都想甩自己大耳瓜子了!
劉越不知趙安的心理活動,重新回到宮中,展開典客衙署上呈的、南越傳來的密報,看著看著,他眯起了眼。
不出意料,南越王極為禮遇淳于意一行,以國賓之禮對待不說,還贈送金錢美婢。想來,他的頭疾有所好轉,以致升起了痊癒的希望,否則不會如此大手筆。
至於儒生的去處……趙佗便是再親近漢朝,也不可能准許八百儒生在國都番禺活動。
何況南越王本就是一個「慕強」之人,且極為排斥以女子之身攝政的母后,一旦大漢展現出虛弱,他能做出稱帝之舉。這樣的王者,能准許儒生攪風攪雨才怪了。
他不會明著打壓,而是暗中想辦法,將八百人分散開來,分別送往周邊的崎嶇山林、酋長部落,而不是繁華的、秩序井然的城鎮。
就如這封密報中的南越王詔書——詔書說的極為大義凜然,傳道不分地域,不分貧富,不是嗎?
「不分地域,不分貧富。」劉越重複了一遍,趙安在旁敏銳地察覺,陛下有些生氣了。
雖然換做自己,處置儒生的做法定會與趙佗一樣,但劉越天生雙標。
即便漢人高喊生死有命,但八百儒生若是折的太多,你看他們會不會發飆。放在大漢君臣身上,就是這樣一個道理,自己人欺負,可以,但外人橫插一腳,就是外人的錯了。
「傳召叔孫通。」
說完這話,劉越笑了笑,改口:「先讓郅都過來。」
等梅花司司長站在他的面前,劉越把密信遞給他,負手而立:「趙佗的病,你讓淳于意看著辦。」
郅都一瞬間察覺到陛下話中的冰冷血腥,他瞳孔微微收縮,乾脆地領命。
不出多時,等到叔孫通火急火燎地入宮,第二封密報也隨之而來。
上書:南越王孫趙離願與儒生同甘共苦,共赴崎嶇山林,南越王大怒,不與阻攔。
「……」
連劉越都有些感動了,他凝視著信紙,這樣的王孫怎能不是漢人?
於是他見到叔孫通的第一句話便是:「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讓趙離先入漢籍,再繼王位。」
叔孫通:「??」
第214章
叔孫通瞳孔放大一瞬, 卻沒有在心底批判皇帝的異想天開,而是鄭重詢問發生了什麼。
此時郅都已經領命離去,內殿只剩君臣二人。劉越也不見外, 拉著他相對而坐, 親自給他倒了碗蜜水, 恍然不覺叔孫通眼底的感動, 繼而解釋:「南越王孫願與我大漢同甘共苦……」
叔孫通震驚了。
待了解前因後果, 他來不及憤慨, 捧著碗感嘆:「王孫真是我大漢可親可敬的朋友啊。」
他是真沒料到, 短短不到一月的「薰陶」,竟是讓趙離整個人都發生了變化, 該說是陸賈教學能力太強, 還是他們小看了趙離對禮教的渴望?
這樣的思考只是一瞬, 天子召他來的目的在哪裡,叔孫通再明白不過了。那張略顯精明的臉浮起了冷笑:「趙佗小人之心, 無非是畏懼我大漢在番禺施加影響,才耍這不入流的手段……」
「不愧是前秦有難, 南逃自立的亡國之臣!」
氣沖沖地對著皇帝罵了南越王幾句, 要多譏諷有多譏諷, 那功力, 沒有八百年水平都罵不出來, 劉越心裡頓時舒暢。
見陛下聽得高興了,叔孫通噴出一口氣,又說:「可惜我那些學生, 只能受這些罪嘍。」
劉越點點頭。
天高皇帝遠,那些儒生只能自己熬,頂多靠著醫者的照拂, 祛除一些身體上的疾病。可醫者也不是萬能的,什麼時候丟了命,又有誰知曉?
君臣就著趙佗的詔令討論了一番。除去宗主國告知藩屬的必要強硬措辭,需要他這個奉常草擬(因為負責此項的陸賈不在),叔孫通還真的思考起劉越方才的玩笑話——趙離入漢籍,唯有前來長安當質子一途,思來想去難免浪費。
可登上南越王之位……
乍一聽很離譜,細細一想,太子趙仲始是他爹,趙離乃是正兒八經的太子嫡次子!雖說上頭有一個更名正言順的哥哥在,可繼位的事,又有誰說得准?
朝鮮六王子那麼個小娃娃,都能躺贏當新的朝鮮王,可見世上無難事,只要肯謀劃。
叔孫通整個人都精神了,一雙眼綻放著炯炯光芒,壓低聲音道:「陛下,我們何不仿照朝鮮舊例,扶持新的南越王呢?」
……
劉越用讚許的眼神望著他,狗頭軍師剛好講到點上了。
皇帝翹起腿,一根手指豎了起來,同樣壓低聲音和叔孫通說:「一切的關鍵,便是趙佗的頭疾能不能痊癒。」<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5_b/bjZ9J.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