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頁
如今這對新的好友,因為呂祿產生了分歧。
聽聞吳楊犀利的點評, 郅都道:「他天生有不一樣的本事,與出身無關。」
天生的本事?
這讓吳楊有些不悅,更是吃驚極了, 向來不懼勛貴威風的郅都,居然為呂祿說了好話??
從小到大,呂祿哪一次不是躺贏,連出使朝鮮,不也是蹭了蒯通的功勞。他朝郅都看了又看,一句「你是不是被建成侯收買了」憋在嗓子裡,最終沒問出來,因為這是無稽之談。
他不願和新抱的大腿爭執,但到底有些失望,覺得郅都為呂氏外戚折腰了。失望的情緒被他很好地藏住,吳楊輕咳一聲,轉移了話題:「大漢去往南越的使團明日出發,賢弟會去送行麼?」
郅都點點頭,因為他身兼雙職,排查宮門外可能會產生的危險是必要的。
吳楊就有些羨慕的模樣,這種場合,太后或許礙於手傷不會出席,但陛下一定會到場。
天子近臣的殊榮,他什麼時候也能享受一回?
.
使團出行的前一晚,劉越召陸賈入宮,君臣二人秉燭夜談。
翌日一早,陸典客卿與天子一道出現在眾人面前的時候,叔孫通竟是從他身上,見到了違背年齡規律的意氣風發,叔孫通看了又看,不禁露出了笑容。
當年他孤身一人勸趙佗稱臣的時候,是否有這樣的底氣,又是否有這樣的期盼呢?
自己與陸賈的豪賭,即將開始。誰也不知道結果如何,但只要踏出這一步,儒家的未來,就不是他們能預料的了。
八百儒生已經列隊完畢,烏泱泱地聚集在宮門處,站在最前的是叔孫通的大弟子易山、申培公的小弟子王臧,還有張蒼的關門弟子賈誼。
他們作為最有名的「門面」,也是此次的帶隊人,由易山負責一切事宜,王臧和賈誼打下手。
值得一提的是,王臧的老師申培公因與楚王劉交同出一門,連帶著任職楚國的中大夫;因為儒家掀起的「教化南越」活動,申培公在其中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楚王為此頗感興趣,還向長安上書,推薦次子劉郢客也隨隊前往——
收到四叔的推薦信,劉越第一時間遞給了母后。
事實證明皇帝陛下的舉動十分明智,劉郢客是誰?楚王長子年紀輕輕就沒了,劉郢客實則是下一任楚王,哪有推薦繼承人去南越的道理?
呂雉毫不客氣地斥了楚王幾句,問他是不是腦子進了水,他如果不會教,不如把侄兒送進長安,由她親自教導。
收到信的楚王:「……」
嫂嫂還是那麼霸氣,楚王嘆息地同兒子道:「若要精進儒學,南越是去不成了,我會另想辦法。」
劉郢客鬆了口氣的同時,十分感激太后和天子,對父王的話充耳不聞。
實則他是鄙視的,您怎麼不親自去呢??
失望歸失望,楚王還是提供了物質上的贊助,以表達一顆紅心向儒家,這回呂雉沒有攔他,直接答應了下來。雖然有南越王孫這個冤大頭,但未雨綢繆是硬道理,譬如有些無法言說的攜帶物,指南針,黑傢伙,還有防身的武器……
劉越可重視他的韭菜了,成功歸來的儒生自然越多越好,何不兩手都抓,既要和平,又要核平?
為此,他還建議叔孫通,提溜八百儒生到軍營培訓了幾天。這回諸子百家難得沒有說酸話,他們雖然很多時候斗得厲害,但還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漢人。
出了漢境,他們就是一體,這份歸屬感,才是根植於心中的東西。
……
儒生去培訓,醫者也沒有逃過,淳于岫擔心她弟弟的小身板折在南越,特意請求天子把淳于意也扔去軍營。
趙安傳達了這話,劉越琢磨兩秒,很有道理。
於是淳于意和他的醫療團隊遭了殃,與儒生們大眼瞪小眼,一邊遭受訓練折磨,一邊抵抗儒學攻擊。
淳于意憤懣無比,他十幾歲遊學的時候,什麼苦沒吃過?
便是沒見過的藥草,他也敢上手嘗一嘗,漸漸闖蕩出的神醫之名,和他的頭鐵分不開關係。除去頭鐵,他本人也是極為健壯結實,若是病歪歪,還能東竄西跑遊歷各郡嗎?
只不過天子下令,他不敢不從……
再說了,陛下也是為了他好嘛,淳于意很快扭正了態度,變得積極向上。
不僅如此,他還訓斥他的弟子:「都跑起來。」
「你們是三天沒吃飯嗎?」
「這般有氣無力,如何醫治他人!給我跑!」
真正在一旁監督的軍營司馬:「……」
聲名遠揚的淳于先生,好像和他想像的有不小差別。
雞飛狗跳的訓練過去,效果如何尚且未知,反正叔孫通與淳于意本人十分滿意。
在他們看來「脫胎換骨」的儒生和醫者,如今站在未央宮的宮門處,眺望前方旌旗之下,為他們送行的天子與文武百官。
這回帶路的嚮導,比上回只多不少,即便陸賈對南越非常熟悉,但此次出行足足有千人。不拖後腿的後勤才是好後勤,因著天子重視,各大衙署都是盡力而為,分外配合典客衙署的差事,並沒有官吏敢拖後腿。
又到了君臣分別的季節,宮門口,劉越特意叮囑陸賈:「有誰愛迷路,就多配幾個嚮導,愛卿千萬不要吝嗇。」
趙離一臉迷茫,漢臣們條件反射望了蒯通一眼,隨即暗笑。
蒯通:「……」
他是一輩子逃離不了路痴稱號了!
陸賈也笑,隨即深深地作揖:「陛下囑咐,臣牢記於心。」
劉越緊接著看向他的神醫團隊,由淳于意領頭,約莫五六十人。不必他開口,淳于意一張娃娃臉滿是堅定的決心,他說:「陛下放心,臣定會盡力醫治南越王!」
點了點頭,劉越又看向他們身後的儒生。
「朕盼你們順利歸來,到時舉辦盛大的接風宴,讓萬千臣民感受朕的喜悅。」劉越嚴肅的時候,流露出真正帝王的威嚴,會讓人忽視他還是一位少年。
陸賈尚能克制,難得見天子一面的八百儒生,多數激動不能自已。
他們身穿統一的青色儒衫,鄭重地俯身下拜,那氣勢,讓趙離感到一陣戰慄,隨即便是對漢天子的敬畏,與深埋心底的讚嘆。
他想,他有足夠的見聞要與祖父講了……大漢皇帝明明還年少,就已經是這般受人愛戴的帝王,與大力扶持教化分不開關係!
這也讓他堅定了向大漢偷師的決心,他們可以沒有太學,但一定要有一座座學府,想到這裡,南越王孫看向儒家師兄弟們的眼神更炙熱了。
.
歷經一個月,大漢使團成功到達了南越國的都城,番禺。
一路上,他們也深刻體會到,有神醫團隊兜底是多麼幸福。
儘管淳于意的弟子醫術不如老師,但他們都有真本事在,擅長的方向也各不相同。每天清晨起來,喝一碗抵抗高熱、降溫解暑的涼茶,身上塗滿防蚊蟲的膏藥,就能為他們驅散百分之七十的外力攻擊。
儒生們感動極了,趙離亦然。
他越發覺得祖父會高興得說不上話,會當著臣民的面大力誇獎他,就當趙離陷入美妙的想像,南越王趙佗終於收到了大漢使團即將到達的消息。
他的次孫,成功為他帶來了神醫!
還是此次使團的副使淳于先生,漢天子著實慷慨。
南越王高興地笑了,可下一秒,笑容固定在了嘴邊,他懷疑自己聽錯了。
「王孫殿下請求漢天子許久,終於帶來了八百儒生,加上正使副使,足足有一千人。」
趙佗:「???」
趙佗緩緩開口:「你說多少?」
「回國主的話,一……一千人。」
第211章
眼看著南越王陷入長久的沉默, 前來報信的宦奴惴惴不安。
他頭低著,半晌才聽到蒼老的聲音響起:「到底怎麼回事,你細細說來。」
「是……」宦奴連忙把對接官員告知他的話重複了一遍。
和朝鮮國迎接大漢使團一樣, 南越國早早派出了接待的官吏, 成功與王孫趙離, 還有大漢典客卿陸賈碰面, 不日進入都城番禺。這樣以來, 儒生入境的事就再也瞞不住了——南越官員被迫聽了一耳朵王孫的「壯舉」, 頭一個反應便是驚恐。
王孫先斬後奏, 國主發怒了怎麼辦?
誰知王孫殿下矜持微笑,指著龐大的神醫團隊, 與烏壓壓望不到盡頭的讀書人, 十分有自信地對他說:「祖父不僅不會生氣, 還會大力誇讚於我。」
官員:「……」
趙離向他描述了一副人人知禮,世界大同的藍圖, 聽著聽著,官員陷入深思, 最後深吸一口氣, 觀念開始動搖。
陸賈在一旁微笑地看著他們, 可以說, 南越朝堂有超過半數的臣子, 對漢朝的儒家十分嚮往,這與南越王推行的政策分不開關係。自從上了年紀,他在臣子心中並不是嗜殺的形象, 御下也多是和藹可親,陸賈不負責任地猜測,趙佗歷經了秦帝國的分崩離析, 也許對法家有了心理陰影,至此摒棄嚴刑峻法,反而玩起了禮儀孝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5_b/bjZ9J.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聽聞吳楊犀利的點評, 郅都道:「他天生有不一樣的本事,與出身無關。」
天生的本事?
這讓吳楊有些不悅,更是吃驚極了, 向來不懼勛貴威風的郅都,居然為呂祿說了好話??
從小到大,呂祿哪一次不是躺贏,連出使朝鮮,不也是蹭了蒯通的功勞。他朝郅都看了又看,一句「你是不是被建成侯收買了」憋在嗓子裡,最終沒問出來,因為這是無稽之談。
他不願和新抱的大腿爭執,但到底有些失望,覺得郅都為呂氏外戚折腰了。失望的情緒被他很好地藏住,吳楊輕咳一聲,轉移了話題:「大漢去往南越的使團明日出發,賢弟會去送行麼?」
郅都點點頭,因為他身兼雙職,排查宮門外可能會產生的危險是必要的。
吳楊就有些羨慕的模樣,這種場合,太后或許礙於手傷不會出席,但陛下一定會到場。
天子近臣的殊榮,他什麼時候也能享受一回?
.
使團出行的前一晚,劉越召陸賈入宮,君臣二人秉燭夜談。
翌日一早,陸典客卿與天子一道出現在眾人面前的時候,叔孫通竟是從他身上,見到了違背年齡規律的意氣風發,叔孫通看了又看,不禁露出了笑容。
當年他孤身一人勸趙佗稱臣的時候,是否有這樣的底氣,又是否有這樣的期盼呢?
自己與陸賈的豪賭,即將開始。誰也不知道結果如何,但只要踏出這一步,儒家的未來,就不是他們能預料的了。
八百儒生已經列隊完畢,烏泱泱地聚集在宮門處,站在最前的是叔孫通的大弟子易山、申培公的小弟子王臧,還有張蒼的關門弟子賈誼。
他們作為最有名的「門面」,也是此次的帶隊人,由易山負責一切事宜,王臧和賈誼打下手。
值得一提的是,王臧的老師申培公因與楚王劉交同出一門,連帶著任職楚國的中大夫;因為儒家掀起的「教化南越」活動,申培公在其中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楚王為此頗感興趣,還向長安上書,推薦次子劉郢客也隨隊前往——
收到四叔的推薦信,劉越第一時間遞給了母后。
事實證明皇帝陛下的舉動十分明智,劉郢客是誰?楚王長子年紀輕輕就沒了,劉郢客實則是下一任楚王,哪有推薦繼承人去南越的道理?
呂雉毫不客氣地斥了楚王幾句,問他是不是腦子進了水,他如果不會教,不如把侄兒送進長安,由她親自教導。
收到信的楚王:「……」
嫂嫂還是那麼霸氣,楚王嘆息地同兒子道:「若要精進儒學,南越是去不成了,我會另想辦法。」
劉郢客鬆了口氣的同時,十分感激太后和天子,對父王的話充耳不聞。
實則他是鄙視的,您怎麼不親自去呢??
失望歸失望,楚王還是提供了物質上的贊助,以表達一顆紅心向儒家,這回呂雉沒有攔他,直接答應了下來。雖然有南越王孫這個冤大頭,但未雨綢繆是硬道理,譬如有些無法言說的攜帶物,指南針,黑傢伙,還有防身的武器……
劉越可重視他的韭菜了,成功歸來的儒生自然越多越好,何不兩手都抓,既要和平,又要核平?
為此,他還建議叔孫通,提溜八百儒生到軍營培訓了幾天。這回諸子百家難得沒有說酸話,他們雖然很多時候斗得厲害,但還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漢人。
出了漢境,他們就是一體,這份歸屬感,才是根植於心中的東西。
……
儒生去培訓,醫者也沒有逃過,淳于岫擔心她弟弟的小身板折在南越,特意請求天子把淳于意也扔去軍營。
趙安傳達了這話,劉越琢磨兩秒,很有道理。
於是淳于意和他的醫療團隊遭了殃,與儒生們大眼瞪小眼,一邊遭受訓練折磨,一邊抵抗儒學攻擊。
淳于意憤懣無比,他十幾歲遊學的時候,什麼苦沒吃過?
便是沒見過的藥草,他也敢上手嘗一嘗,漸漸闖蕩出的神醫之名,和他的頭鐵分不開關係。除去頭鐵,他本人也是極為健壯結實,若是病歪歪,還能東竄西跑遊歷各郡嗎?
只不過天子下令,他不敢不從……
再說了,陛下也是為了他好嘛,淳于意很快扭正了態度,變得積極向上。
不僅如此,他還訓斥他的弟子:「都跑起來。」
「你們是三天沒吃飯嗎?」
「這般有氣無力,如何醫治他人!給我跑!」
真正在一旁監督的軍營司馬:「……」
聲名遠揚的淳于先生,好像和他想像的有不小差別。
雞飛狗跳的訓練過去,效果如何尚且未知,反正叔孫通與淳于意本人十分滿意。
在他們看來「脫胎換骨」的儒生和醫者,如今站在未央宮的宮門處,眺望前方旌旗之下,為他們送行的天子與文武百官。
這回帶路的嚮導,比上回只多不少,即便陸賈對南越非常熟悉,但此次出行足足有千人。不拖後腿的後勤才是好後勤,因著天子重視,各大衙署都是盡力而為,分外配合典客衙署的差事,並沒有官吏敢拖後腿。
又到了君臣分別的季節,宮門口,劉越特意叮囑陸賈:「有誰愛迷路,就多配幾個嚮導,愛卿千萬不要吝嗇。」
趙離一臉迷茫,漢臣們條件反射望了蒯通一眼,隨即暗笑。
蒯通:「……」
他是一輩子逃離不了路痴稱號了!
陸賈也笑,隨即深深地作揖:「陛下囑咐,臣牢記於心。」
劉越緊接著看向他的神醫團隊,由淳于意領頭,約莫五六十人。不必他開口,淳于意一張娃娃臉滿是堅定的決心,他說:「陛下放心,臣定會盡力醫治南越王!」
點了點頭,劉越又看向他們身後的儒生。
「朕盼你們順利歸來,到時舉辦盛大的接風宴,讓萬千臣民感受朕的喜悅。」劉越嚴肅的時候,流露出真正帝王的威嚴,會讓人忽視他還是一位少年。
陸賈尚能克制,難得見天子一面的八百儒生,多數激動不能自已。
他們身穿統一的青色儒衫,鄭重地俯身下拜,那氣勢,讓趙離感到一陣戰慄,隨即便是對漢天子的敬畏,與深埋心底的讚嘆。
他想,他有足夠的見聞要與祖父講了……大漢皇帝明明還年少,就已經是這般受人愛戴的帝王,與大力扶持教化分不開關係!
這也讓他堅定了向大漢偷師的決心,他們可以沒有太學,但一定要有一座座學府,想到這裡,南越王孫看向儒家師兄弟們的眼神更炙熱了。
.
歷經一個月,大漢使團成功到達了南越國的都城,番禺。
一路上,他們也深刻體會到,有神醫團隊兜底是多麼幸福。
儘管淳于意的弟子醫術不如老師,但他們都有真本事在,擅長的方向也各不相同。每天清晨起來,喝一碗抵抗高熱、降溫解暑的涼茶,身上塗滿防蚊蟲的膏藥,就能為他們驅散百分之七十的外力攻擊。
儒生們感動極了,趙離亦然。
他越發覺得祖父會高興得說不上話,會當著臣民的面大力誇獎他,就當趙離陷入美妙的想像,南越王趙佗終於收到了大漢使團即將到達的消息。
他的次孫,成功為他帶來了神醫!
還是此次使團的副使淳于先生,漢天子著實慷慨。
南越王高興地笑了,可下一秒,笑容固定在了嘴邊,他懷疑自己聽錯了。
「王孫殿下請求漢天子許久,終於帶來了八百儒生,加上正使副使,足足有一千人。」
趙佗:「???」
趙佗緩緩開口:「你說多少?」
「回國主的話,一……一千人。」
第211章
眼看著南越王陷入長久的沉默, 前來報信的宦奴惴惴不安。
他頭低著,半晌才聽到蒼老的聲音響起:「到底怎麼回事,你細細說來。」
「是……」宦奴連忙把對接官員告知他的話重複了一遍。
和朝鮮國迎接大漢使團一樣, 南越國早早派出了接待的官吏, 成功與王孫趙離, 還有大漢典客卿陸賈碰面, 不日進入都城番禺。這樣以來, 儒生入境的事就再也瞞不住了——南越官員被迫聽了一耳朵王孫的「壯舉」, 頭一個反應便是驚恐。
王孫先斬後奏, 國主發怒了怎麼辦?
誰知王孫殿下矜持微笑,指著龐大的神醫團隊, 與烏壓壓望不到盡頭的讀書人, 十分有自信地對他說:「祖父不僅不會生氣, 還會大力誇讚於我。」
官員:「……」
趙離向他描述了一副人人知禮,世界大同的藍圖, 聽著聽著,官員陷入深思, 最後深吸一口氣, 觀念開始動搖。
陸賈在一旁微笑地看著他們, 可以說, 南越朝堂有超過半數的臣子, 對漢朝的儒家十分嚮往,這與南越王推行的政策分不開關係。自從上了年紀,他在臣子心中並不是嗜殺的形象, 御下也多是和藹可親,陸賈不負責任地猜測,趙佗歷經了秦帝國的分崩離析, 也許對法家有了心理陰影,至此摒棄嚴刑峻法,反而玩起了禮儀孝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5_b/bjZ9J.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