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哪知還未想起,卻聽門外傳來宮人的稟報,「啟稟貴妃,宮門處稟報,平陰縣侯與夫人及公子已經入京,正要入宮參拜陛下太后,方才太后娘娘有旨,請您到壽安宮與親人一聚。」

  什麼?

  竟是洛州許家的家人來了?

  明熙一頓,立時發話道,「快些準備,隨我去壽安宮。」

  第41章 或許,這就是天定的緣分……

  明熙到達壽安宮時,許家人已經到了。

  來時已經在心間做好準備,她自知此時應做出一個與親人分別許久的樣子,遂向太后行過禮後,便立時朝許家人看去。

  當初入宮前,她曾在許家住過一段時日,此時立時認出,殿中三人是許家的父母及兄長。

  許家爹娘身形清瘦,因常年勞作,膚色顯得暗沉,但衣著乾淨,許家兄長許念禮幼時曾讀過書,後因家貧不得不輟學,在城中學做生意,膚色相對要白許多,身上還有股書卷氣。

  眼看大半年過去,一家人都無甚大變化,只是初來這皇宮禁地,難免有些拘謹。

  明熙忙開口道,「一別半年多,爹娘兄長可都還好?」

  話音落下,許父與許念禮都連忙點頭,倒是許母方氏竟一下紅了眼眶,對明熙道,「草民們都還好,眼見娘娘也安穩無虞,民婦也放心了。」

  就仿佛站在眼前的,是她早已故去的親生女兒一般。

  明熙自知緣由,心間也不免沉重了些,只得點頭道,「勞母親掛念,女兒在宮中幸得太后陛下照拂,一切都好。當初分別,竟沒想到今日還能在宮中團聚,此都要感謝陛下及太后天恩。」

  說著又領著一家人向太后行禮。

  許父也跟著道,「陛下太后如此天恩,實在叫草民等惶恐,草民自問愧對如此榮光,唯盼聖人收回成命。」

  這個態度令太后滿意,便又叫一家人平身道,「不必如此多禮,貴妃聰慧賢德,自打入宮,為哀家與陛下分擔了不少憂思,更是以身護主立下大功,這也都是你們素日言傳身教之果,如今陛下賞賜,也乃實至名歸,今後要更當好好教養子弟,為我大周建功立業才是。」

  明熙領著一家人應是,又紛紛起身。

  只見太后又吩咐她道,「禮數已經見完,先帶你父母兄長去歇息吧,等會陛下得空,再去行禮就好。」

  明熙又應是,便向太后告退,帶許家人出了壽安宮。

  殿中安靜下來,太后卻不由皺起眉來,問王嬤嬤道,「你有沒有覺得,貴妃與她兄長並不相像?」

  王嬤嬤道,「的確有些,不過奴婢記得平陰縣侯夫人是二嫁,貴妃與縣侯公子乃是同母異父。」

  同母異父的兄妹不是很像,也並不奇怪。

  哪知太后卻道,「可哀家看著,貴妃怎麼跟她爹娘也不是很像?」

  王嬤嬤不敢妄言,只能道,「奴婢方才看著,縣侯夫人的眉眼也是很標誌的,只是想來常年辛勞,肌膚難免滄桑了些,倘若好好保養,應也算得上美人,縣侯亦是如此,若非常年風吹日曬,觀其五官也是清秀的。」

  太后卻依然搖頭,道,「並非如此,哀家看,許家人的長相頂多算得上清秀,但貴妃卻嬌媚得多。」

  王嬤嬤只好道,「貴妃正值好年紀,更何況宮裡養人,又是聖寵正濃時,氣色自然要好得多,何況有些人天生好相貌,長相上挑了父母的長處,也是常見的。」

  話音落下,太后總算頷了頷首道,「但願如此,這麼大的事,可別出什麼岔子才是。」

  王嬤嬤垂首,也不敢多說什麼。

  她豈會不知,那日淑太妃的話還是給太后埋下了懷疑的種子,一旦生根,想要消除,實屬不易。

  但她作為奴婢,也不好多說什麼,只能盡力安撫,以免生出什麼不必要的禍端。

  ……

  太后與王嬤嬤話音落下之時,明熙才剛將許家人帶到自己的延福宮。

  遣走閒雜人等再關上門,此時終於能放心說話。

  只是沒等她開口,卻見一家人先向她行起禮來。

  「草民等叩謝貴妃娘娘大恩,若無娘娘,草民等豈能有今日?這一切都是娘娘帶給草民們的。」

  眼見許家父親言辭懇切,她忙叫趙懷與凌霜將人扶起,道,「不必如此多禮,想來一切都是天定的緣分,才能叫咱們又有今日重逢之時。只是上京不比洛州,雖說今後衣食無憂,但無會有數雙眼睛盯著咱們,往後還要多加小心才是。」

  說著她頓了頓,又道,「往後我就是爹娘的女兒,兄長的妹妹,咱們的命運已經緊緊綁在了一處,還請爹娘兄長受我一拜。」

  說著她便認真朝三人行禮,卻叫許家眾人嚇了一跳,紛紛上前扶她。

  許母又忍不住紅了眼眶道,「說句僭越的話,自打娘娘那是第一次到我家中,我便覺得這似乎是上天安排的緣分,叫我平白又得了女兒……娘娘放心,咱們絕不會為您惹事,也希望您在宮中一切順遂。」

  聞此言,明熙也是唏噓。

  誰能想到,就在真正的許念貞不幸病死多年之後,她正好踏入那個家中。而在歷經父母離世,哥哥也撒手人寰之後,她這個孤女,如今竟然又多了母親,父親,及兄長。

  或許,這正是上天安排的緣分?

  她便拿出帕子,如親生女兒一般為許家母親擦去了眼淚,「既如此娘該高興才是,往後一家人都好好的。」

  語罷又與許父及哥哥說了些今後安排,一陣過後,卻見高壽來到殿中道,「啟稟娘娘,陛下眼下政務繁忙,暫時無法接見縣侯及夫人,陛下的意思,先請縣侯一家稍坐歇息,待到晚間賜宴景福殿,陛下會親自招待。」

  君王親自賜宴招待,放眼本朝,非功勳卓越者不能享此殊榮,這可是莫大的榮譽。明熙忙又領著許家親人謝了恩。

  待送走高壽,卻見許家人皆都滿臉緊張,許父道,「草民們初次進京,尚不知宮中規矩,只怕等會不知禮數,冒犯了聖駕,可如何是好?」

  明熙道,「不必緊張,陛下非不近人情之人,當然知道你們是初次進京,不會輕易怪罪,何況等會兒我也會去,到時若有人問你們私事,不想答的就不必答,自有我替你們擋著。」

  ——聽方才高壽的意思,今晚的晚宴,除過她及許家人,蕭元徹應該還會叫些朝中官員來作陪,以彰顯對平陰縣侯的看重。

  而自打她受封至今,朝中依然不乏質疑之聲,所以保不齊今晚還會有些沒眼力見的蠢貨說些什麼。

  但凡事有她,定然不會叫那些人得逞。

  ……

  如此說好,她便又喚來宮人為許家人收整衣裝,待到夜幕降臨之際,便一同去了景福殿。

  華燈初上,將殿宇映照得大氣恢弘。

  如明熙所料,今晚殿中除過她及許家人,還有幾位朝中大臣及皇室宗親作陪。

  此時見她到來,眾人皆都起身行禮。

  因著前幾日的淑太妃之案,惠王府正處於風口浪尖,自是沒有資格出席,令明熙比較意外的事,蕭元徹的叔叔,即那位年輕時因花天酒地糟壞了身子,如今幾乎下不來床的紀王爺竟然也來了殿中。

  看他身材之肥碩,要四個人相扶才能從椅上坐起,而待向她行過禮後,再坐到椅上,立時又叫原本很是寬大的座椅都消失在了其衣袍中。

  著實叫人嘆為觀止。

  明熙不由向一旁的紀王妃投去同情目光,天天守著這樣肥男過日子,紀王妃實屬不易。

  不過她也有些奇怪,據她所知,因著行動不便,這紀王已經輕易不出府,今日怎麼又來參加晚宴了?

  要知道,這並不是什麼要

  緊的宴享,只是為了招待她的娘家人所辦而已。

  正琢磨著,卻聽殿外響起一聲響亮通傳,「陛下駕到。」卻是忙碌了一整日的蕭元徹現了身。

  明熙便暫且回神,隨眾人一道起身行大禮。

  「參見陛下。」

  「諸位平身吧。」

  蕭元徹幾步來到她身邊,先將她牽起,又對跪成一片的眾人道,「今晚算是家宴,無需太過拘謹。」

  語罷便帶著明熙一道落了座。

  明熙只見眾人應是,緊接著便又眼睜睜的觀賞了一遍紀王座椅的再次消失的過程。

  而後,隨著捧著美味佳肴的宮人們魚貫而入,晚宴便開始了。

  今晚最要緊的事項之一,便是由宗伯卿向眾人介紹許家人。

  「平陰縣侯及夫人公子千里跋涉,才到上京,陛下特賜宴接風,望縣侯一家今後在上京諸事順遂。」

  話音落下,眾人舉杯祝賀,許家父母則領著兒子起身謝恩。

  蕭元徹今日為彰顯親切,特意脫下龍袍換了常服,此時也溫和道,「諸位一路辛苦,今日不必多禮,平身吧。」

  許家人應是,起身回到座位上。

  只是未等動筷,卻見那位紀王忽然道,「恕本王直言,看縣侯與夫人相貌尋常,是如何生出貴妃這等傾國傾城的美人來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3_b/bjZ75.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