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熟料緊接著,卻聽外頭又傳來「陛下駕到」的聲音,一身龍袍的蕭元徹也進了殿中,只叫她愈發狐疑起來。
面上卻還裝作無事人一般問道,「今日人來得這樣齊,莫不是有什麼大事?」
只見太后神色嚴肅道,「的確有件大事。」
說著又看向一旁的明熙,道,「你來說吧。」
明熙應是,便道,「今日勞動各位前來,乃是有一樁大事要處理,前些天靜太妃身體不適,連用多日藥物竟不見好轉,根源竟是有人在福寧宮的香中添加了宮中禁物,暗害靜太妃多年,甚至太妃當年的小產也與此有關。」
這話一出,就見眾人皆都面露驚訝。
端太妃忙問道,「可查出了兇手?」
明熙道,「太妃放心,自打發現不對之後,陛下立時命我查辦此時,已經找到在香上動手腳的,乃是內府局一個叫陳長福的宮人,但據其交代,背後乃有人指使。」
聞言安太妃也忙道,「不是又是誰指使?」
明熙正要回答,哪知紅著一雙眼的靜太妃已經忍不住先看向近前的淑太妃道,「我與你素來無冤無仇,卻不知你為何要這樣害我?」
什麼?
這話一出,眾人立時都看向淑太妃,就見其立時皺眉道,「靜太妃是瘋了不成?為何如此血口噴人?我什麼時候害過你?」
「那宮人交代,事情就是你做的!」
靜太妃哭道,「你要了我腹中孩子的命還不夠,直到今日還在如此害我!我的玉容還未出嫁,你就恨不得叫她變成孤女,你好狠的心!」
「這分明是冤枉!」
淑太妃立時反駁道,「我連那宮人是誰都不知,更不知其在香里放的是什麼,又如何害你?」
說著又看向太后與蕭元徹道,「今日陛下太后都在,又豈能容她如此污衊與我?」
明熙卻道,「太妃勿躁,此並非靜太妃污衊你,實則是那陳長福就是如此交代的,據他稱,早在多年前,您生下惠王榮升妃位後,便將其安插在內府局暗中行此事,且這麼多年來,受害的還不止靜太妃一人,只是靜太妃在幾位太妃中年紀最輕,至今仍未斷葵水,所以碰巧被我發現了而已。」
這話一出,就見一旁的端太妃一頓,忙看向淑太妃道,「當年我也曾有個孩子,還未知男女就掉了,難道也是你?」
淑太妃自然就要否認,靜太妃卻立時道,「一定是她!她叫人在香中暗中加了紅花,降香等許多藥物,皆是會導致滑胎的!這些年來,她不知還給多少人用過,就是為了不叫別人生出皇子,以好叫她的惠王有朝一日能承繼大統!」
「你血口噴人!這分明是冤枉!!!」
大抵是被戳中心間所想,淑太妃已經顧不得往日的端莊形象,立時大喊道,「僅憑那姓陳的奴才一通胡言,你們就想將如此重的罪過扣在我頭上?這是妄想!凡事要講求證據,有本事先拿出人證物證再說!」
「太妃別急。」
明熙又開口道,「您當初宮裡有位宮女叫巧蕊,多年前嫁給
了京城巡防司的千戶,雖說他們一家已經搬去了汴州,但前日已經找到了她,據她交代,您的確曾做過此事,此算人證之一。」
「再有,宮裡的陳長福家中老小共二十幾口人,皆在您的娘家及惠王府做事,若非確有其事,他又豈敢如此污衊與你?」
「污衊!污衊!這就是污衊!本宮沒有做過的事,本宮絕不會承認!」
淑太妃一通叫嚷,又看向太后道,「莫不是太后厭煩我們母子,又或是惠王阻礙了陛下的大業,才製造出今日之事端,硬要將這髒水往我身上潑?只可惜先帝去得早,如今竟無人為我們母子主持公道!」
說著竟還仰天哭了起來,道,「先帝啊,你若在天有靈,不若當初將我一併帶走,也好過今日被人如此冤枉啊……」
這模樣,直叫明熙不由暗嘆,怪道這長舌婦能在宮中安穩這麼久,若論演戲,誰也比不上她!
而這般情景,也終於將太后給惹怒,立時斥道,「莫不是瘋了不成?竟然說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自先帝殯天,無論哀家對你,還是陛下對惠王,何時不是厚待?就算前些天朝中參奏惠王南下之時欺壓當地商人之事,要換成別人,陛下必定早已經嚴懲不貸,眼下還不是念在與惠王的手足之情,特意網開一面。沒想到竟落得你今日如此以怨報德?」
「竟然還有臉提先帝,倘若先帝知道你用如此卑劣的法子將他那些未能出事的孩子一個個除去,還不知要如何降罪與你!眼下貴妃既已查清事實,你還不快從實交代!!!」
到底是太后,這話一出,竟叫那淑太妃不敢再哭下去,卻又轉而指著明熙道,「我就知道,是你這個敵國妖女作祟!你們以為她真是什麼種花的鄉下女?她其實是南國的奸細,你們被她耍得團團轉!遲早要後悔!」
呵,這長舌婦果然說出來了。
所幸明熙早已有所預料,此時立時要開口反駁,哪曉得蕭元徹卻先她道,「淑太妃怕不是有些神志不清了,怎麼會說出如此荒唐之言?今日本是你做錯在先,這些年,你用如此手段殘害了這麼多無辜性命,雖則父皇已經仙去,但朕也該為那些未出世的手足討個公道才是。」
太后也連忙頷首道,「陛下所言極是,來人,即刻封禁毓秀宮,嚴查這些年淑太妃殘害皇嗣之事,哀家要替先帝為那些未出世的孩兒們討個說法!」
話音落下,立時有宮人上前將淑太妃及近身得宮女帶走。
靜太妃與端太妃還在為遭遇毒手的孩子流淚,一向虔心修佛的安太妃則雙手合十念起了阿彌陀佛,又向太后道,「待水落石出,宮中也該做場法事,好安撫那些無辜冤魂才是。」
太后頷首,「哀家讓太常寺去安排。」
說著又安慰靜太妃及端太妃道,「事情已然發生,你們也別一味傷心了,如今還是該先顧好自己的身子為好。」
二位太妃含淚應是,又見太后嘆道,「也是哀家失職了,當年竟未察覺異常,叫這毒婦平白殘害了這麼多孩兒。」
「阿彌陀佛。」
安太妃又道,「此乃旁人的罪惡,太后無需背在自己身上,所幸如今有貴妃及時察覺異常,挖出真相,冤魂在天有靈,也該都得安息。」
這話一出,太后又向明熙投來目光,似是想說什麼,然頓了頓後,只是道,「今日大家都辛苦了,都先回去歇息吧。」
眾人便應是,紛紛向太后行了禮,便告辭而出。
明熙正要跟上眾人的腳步,卻聽太后又對蕭元徹道,「陛下留步,哀家還有些事要同陛下商議。」
就聽蕭元徹應好,將腳步停了下來。
見此情景,明熙不由在心間暗忖——
太后該不會是因方才那長舌婦罵她是奸細的事起了疑心,要問蕭元徹吧?
然而此時太后並未叫她留下,她也不能解釋什麼,只能裝作無事人一樣,先邁出正殿,回到延福宮。
而待殿中清淨下來,太后果然問蕭元徹道,「方才淑太妃所言,不知陛下可有聽清?她怎麼會平白說貴妃是敵國奸細?莫非有什麼隱情?」
蕭元徹只面色淡然道,「母后還不知淑太妃的性子?她若是果真掌握如此重大的要事,必定會想方設法鬧出風雨,好來威脅朕的皇位。怎麼會憋到方才走投無路之際才說?」
這說得也是。
太后頷了頷首,卻聽蕭元徹又道,「還有,前幾日貴妃受封后,她便派人去找了定州的許家姑母來到宮中,當時不是正在您的面前?倘若貴妃身份有假,那許家姑母又是怎麼回事?」
太后嗯了一聲,終於打消疑慮,道,「不錯,想來是那瘋婦死到臨頭,想攪亂朝綱罷了。此事是哀家多慮了,不過,今日這瘋婦被抓,惠王必定不會善罷甘休,未准又要生出什麼事,陛下還需當心的好。」
蕭元徹只道,「真相已然大白,有個罪婦生母只會令他蒙羞,若他頭腦清醒,也該息事寧人。否則,只怕得不償失。」
第39章 朕險些再度失去你
自打出了壽安宮,明熙便一直在思索應對之策。
她曉得,太后方才在殿中看她那一眼絕非尋常,必定是被那淑太妃的話激起了猜疑,否則也不會留下蕭元徹單獨說話。
雖則不知那母子二人會如何交談,但她其實並未有過多驚慌。
那淑太妃畢竟空口無憑,她卻有無數反駁的理由,因此稍稍思忖過後便只等著蕭元徹或者太后傳召她。
哪曉得眼看半天過去,竟是毫無動靜,不只太后沒叫人來找她,蕭元徹也並未來問她。
明熙覺得奇怪,便派了趙懷悄悄出去打探情況,一陣以後,卻見趙懷回來與她道,「自您離開壽安宮,沒過多久陛下便也回了乾明宮,一直在勤政殿裡批摺子見大臣,並未有什麼異常。想來,那二位說的並不是您的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3_b/bjZ75.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面上卻還裝作無事人一般問道,「今日人來得這樣齊,莫不是有什麼大事?」
只見太后神色嚴肅道,「的確有件大事。」
說著又看向一旁的明熙,道,「你來說吧。」
明熙應是,便道,「今日勞動各位前來,乃是有一樁大事要處理,前些天靜太妃身體不適,連用多日藥物竟不見好轉,根源竟是有人在福寧宮的香中添加了宮中禁物,暗害靜太妃多年,甚至太妃當年的小產也與此有關。」
這話一出,就見眾人皆都面露驚訝。
端太妃忙問道,「可查出了兇手?」
明熙道,「太妃放心,自打發現不對之後,陛下立時命我查辦此時,已經找到在香上動手腳的,乃是內府局一個叫陳長福的宮人,但據其交代,背後乃有人指使。」
聞言安太妃也忙道,「不是又是誰指使?」
明熙正要回答,哪知紅著一雙眼的靜太妃已經忍不住先看向近前的淑太妃道,「我與你素來無冤無仇,卻不知你為何要這樣害我?」
什麼?
這話一出,眾人立時都看向淑太妃,就見其立時皺眉道,「靜太妃是瘋了不成?為何如此血口噴人?我什麼時候害過你?」
「那宮人交代,事情就是你做的!」
靜太妃哭道,「你要了我腹中孩子的命還不夠,直到今日還在如此害我!我的玉容還未出嫁,你就恨不得叫她變成孤女,你好狠的心!」
「這分明是冤枉!」
淑太妃立時反駁道,「我連那宮人是誰都不知,更不知其在香里放的是什麼,又如何害你?」
說著又看向太后與蕭元徹道,「今日陛下太后都在,又豈能容她如此污衊與我?」
明熙卻道,「太妃勿躁,此並非靜太妃污衊你,實則是那陳長福就是如此交代的,據他稱,早在多年前,您生下惠王榮升妃位後,便將其安插在內府局暗中行此事,且這麼多年來,受害的還不止靜太妃一人,只是靜太妃在幾位太妃中年紀最輕,至今仍未斷葵水,所以碰巧被我發現了而已。」
這話一出,就見一旁的端太妃一頓,忙看向淑太妃道,「當年我也曾有個孩子,還未知男女就掉了,難道也是你?」
淑太妃自然就要否認,靜太妃卻立時道,「一定是她!她叫人在香中暗中加了紅花,降香等許多藥物,皆是會導致滑胎的!這些年來,她不知還給多少人用過,就是為了不叫別人生出皇子,以好叫她的惠王有朝一日能承繼大統!」
「你血口噴人!這分明是冤枉!!!」
大抵是被戳中心間所想,淑太妃已經顧不得往日的端莊形象,立時大喊道,「僅憑那姓陳的奴才一通胡言,你們就想將如此重的罪過扣在我頭上?這是妄想!凡事要講求證據,有本事先拿出人證物證再說!」
「太妃別急。」
明熙又開口道,「您當初宮裡有位宮女叫巧蕊,多年前嫁給
了京城巡防司的千戶,雖說他們一家已經搬去了汴州,但前日已經找到了她,據她交代,您的確曾做過此事,此算人證之一。」
「再有,宮裡的陳長福家中老小共二十幾口人,皆在您的娘家及惠王府做事,若非確有其事,他又豈敢如此污衊與你?」
「污衊!污衊!這就是污衊!本宮沒有做過的事,本宮絕不會承認!」
淑太妃一通叫嚷,又看向太后道,「莫不是太后厭煩我們母子,又或是惠王阻礙了陛下的大業,才製造出今日之事端,硬要將這髒水往我身上潑?只可惜先帝去得早,如今竟無人為我們母子主持公道!」
說著竟還仰天哭了起來,道,「先帝啊,你若在天有靈,不若當初將我一併帶走,也好過今日被人如此冤枉啊……」
這模樣,直叫明熙不由暗嘆,怪道這長舌婦能在宮中安穩這麼久,若論演戲,誰也比不上她!
而這般情景,也終於將太后給惹怒,立時斥道,「莫不是瘋了不成?竟然說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自先帝殯天,無論哀家對你,還是陛下對惠王,何時不是厚待?就算前些天朝中參奏惠王南下之時欺壓當地商人之事,要換成別人,陛下必定早已經嚴懲不貸,眼下還不是念在與惠王的手足之情,特意網開一面。沒想到竟落得你今日如此以怨報德?」
「竟然還有臉提先帝,倘若先帝知道你用如此卑劣的法子將他那些未能出事的孩子一個個除去,還不知要如何降罪與你!眼下貴妃既已查清事實,你還不快從實交代!!!」
到底是太后,這話一出,竟叫那淑太妃不敢再哭下去,卻又轉而指著明熙道,「我就知道,是你這個敵國妖女作祟!你們以為她真是什麼種花的鄉下女?她其實是南國的奸細,你們被她耍得團團轉!遲早要後悔!」
呵,這長舌婦果然說出來了。
所幸明熙早已有所預料,此時立時要開口反駁,哪曉得蕭元徹卻先她道,「淑太妃怕不是有些神志不清了,怎麼會說出如此荒唐之言?今日本是你做錯在先,這些年,你用如此手段殘害了這麼多無辜性命,雖則父皇已經仙去,但朕也該為那些未出世的手足討個公道才是。」
太后也連忙頷首道,「陛下所言極是,來人,即刻封禁毓秀宮,嚴查這些年淑太妃殘害皇嗣之事,哀家要替先帝為那些未出世的孩兒們討個說法!」
話音落下,立時有宮人上前將淑太妃及近身得宮女帶走。
靜太妃與端太妃還在為遭遇毒手的孩子流淚,一向虔心修佛的安太妃則雙手合十念起了阿彌陀佛,又向太后道,「待水落石出,宮中也該做場法事,好安撫那些無辜冤魂才是。」
太后頷首,「哀家讓太常寺去安排。」
說著又安慰靜太妃及端太妃道,「事情已然發生,你們也別一味傷心了,如今還是該先顧好自己的身子為好。」
二位太妃含淚應是,又見太后嘆道,「也是哀家失職了,當年竟未察覺異常,叫這毒婦平白殘害了這麼多孩兒。」
「阿彌陀佛。」
安太妃又道,「此乃旁人的罪惡,太后無需背在自己身上,所幸如今有貴妃及時察覺異常,挖出真相,冤魂在天有靈,也該都得安息。」
這話一出,太后又向明熙投來目光,似是想說什麼,然頓了頓後,只是道,「今日大家都辛苦了,都先回去歇息吧。」
眾人便應是,紛紛向太后行了禮,便告辭而出。
明熙正要跟上眾人的腳步,卻聽太后又對蕭元徹道,「陛下留步,哀家還有些事要同陛下商議。」
就聽蕭元徹應好,將腳步停了下來。
見此情景,明熙不由在心間暗忖——
太后該不會是因方才那長舌婦罵她是奸細的事起了疑心,要問蕭元徹吧?
然而此時太后並未叫她留下,她也不能解釋什麼,只能裝作無事人一樣,先邁出正殿,回到延福宮。
而待殿中清淨下來,太后果然問蕭元徹道,「方才淑太妃所言,不知陛下可有聽清?她怎麼會平白說貴妃是敵國奸細?莫非有什麼隱情?」
蕭元徹只面色淡然道,「母后還不知淑太妃的性子?她若是果真掌握如此重大的要事,必定會想方設法鬧出風雨,好來威脅朕的皇位。怎麼會憋到方才走投無路之際才說?」
這說得也是。
太后頷了頷首,卻聽蕭元徹又道,「還有,前幾日貴妃受封后,她便派人去找了定州的許家姑母來到宮中,當時不是正在您的面前?倘若貴妃身份有假,那許家姑母又是怎麼回事?」
太后嗯了一聲,終於打消疑慮,道,「不錯,想來是那瘋婦死到臨頭,想攪亂朝綱罷了。此事是哀家多慮了,不過,今日這瘋婦被抓,惠王必定不會善罷甘休,未准又要生出什麼事,陛下還需當心的好。」
蕭元徹只道,「真相已然大白,有個罪婦生母只會令他蒙羞,若他頭腦清醒,也該息事寧人。否則,只怕得不償失。」
第39章 朕險些再度失去你
自打出了壽安宮,明熙便一直在思索應對之策。
她曉得,太后方才在殿中看她那一眼絕非尋常,必定是被那淑太妃的話激起了猜疑,否則也不會留下蕭元徹單獨說話。
雖則不知那母子二人會如何交談,但她其實並未有過多驚慌。
那淑太妃畢竟空口無憑,她卻有無數反駁的理由,因此稍稍思忖過後便只等著蕭元徹或者太后傳召她。
哪曉得眼看半天過去,竟是毫無動靜,不只太后沒叫人來找她,蕭元徹也並未來問她。
明熙覺得奇怪,便派了趙懷悄悄出去打探情況,一陣以後,卻見趙懷回來與她道,「自您離開壽安宮,沒過多久陛下便也回了乾明宮,一直在勤政殿裡批摺子見大臣,並未有什麼異常。想來,那二位說的並不是您的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3_b/bjZ75.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