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弟兄倆倒是種了大棚菜,但他們是自己買的菜種子,不如麥一山在系統買...的菜種好,不如人家的抗病、抗蟲、抗寒、抗旱能力強,所以,儘管他們種了大棚菜,但是因為頭一年種,沒有經驗,棚里不是溫度高了,就是溫度過低,要麼就是澆水過多……
他們家的大棚菜出現很多問題,比如菜苗發黃、甚至枯萎,或者是生蟲。
吳來金和吳來銀整天為了地里那些大棚菜操碎了心。兩人不敢跟麥一山取經,只能在別人那裡詢問種菜心得。
怎麼別人家的菜種的那麼好,他們家大棚菜賴嘰嘰的,整天不是出這問題就是出那毛病呢?這麼下去,今年投入到大棚的錢,還不知道能不能回本呢?
不過兩人在村里人緣不好,得到的好經驗不多。
最後吳來金和吳來銀兩兄弟經過分析才得出結論,原來是因為菜種不一樣。別人都是在麥一山那裡買的菜種,說是麥一山從省城買回來的優良品種,比自家以前留的種還好。
吳來金和吳來銀種菜之前,倒是知道麥一山賣給大家菜種的事。不過兩兄弟沒當回事,因為他們覺得麥一山是誇大其詞。不過為了保險起見,兩兄弟去市里買薄膜時,順帶去農技站買了良種。
農技站的良種,肯定不如系統出品的好。何況露天種菜和種大棚菜不太一樣,倆人以前沒種過,沒經驗,再加上兩人在村里為人不好,人家在麥一山那裡學了經驗,也不願意告訴他倆,各種原因加起來,導致他們種的菜出很多問題,怕是今年回不了本。
吳來銀卻恨上了麥一山,在背地裡攛掇:“大哥,都怪那個麥一山,有好種子竟然不賣給咱們,要不咱的菜能種成這樣嗎?我看,咱們不能饒了他,得找他麻煩,讓他也嘗嘗一團亂的滋味。”
快過年了,給麥一山添點堵更好,讓他也不過消停年。
兩兄弟悄悄一商量,打算趁麥一山不在家的時候,給他的大棚搞破壞。
年輕這陣兒,麥一山正忙著賣菜呢。
本來冬菜菜價就貴,年前更是青菜銷量最好,價格最高的時候,麥一山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時候,他抽空會拉很多菜去市里賣。而桃仙區的市場分給村裡的鄉親們。
他怕買菜的人多看不過攤子來,趕上田大哥有空,田二哥歇班時,會找他們幫忙出去賣天菜。
這就是找對象近便的好處了,有啥事叫人幫忙方便。
當然,麥一山不白叫倆舅哥,每次賣菜回來,都給了不少辛苦費。出去一天,就能賺他們一個月的工資。大冬天的,賣菜不是好滋味,不能讓哥哥們白干,倆哥哥說不要的,麥一山非得給,後來倆人不得不接了。他們挺願意幫忙的,就當賺外快了,何況還能幫未來妹夫。
現在,麥一山不在家的時候,麥爸會幫忙看大棚,還有長大的黑子跟他作伴。老娘年齡大了,他是個孝子,可不敢讓老娘一人在大棚地里呆著,萬一出點啥事,後悔就晚了。晚上除非有人陪著,麥奶奶才會在大棚地里呆著。
第78章
吳來金和吳來銀兩兄弟商量好幹壞事的這天晚上,麥爸正在守大棚。麥一山去市里賣菜還沒回來。拖拉機拉貨多沒錯,有一個壞處,就是開起來慢,不適合跑長途運輸。去稍微遠一點的地方,路上就得花費很多時間。麥一山去市里跑一趟,來回就得耽誤大半天,再加上半天的賣菜的時間,一天功夫進去了。這不這會兒天黑了,他還沒到家。
吳來銀賊心眼子多,還想了個聲東擊西的辦法。他讓大哥去麥家門前,把麥家的柴火垛點著。如果有人去地里給麥家人報信,說不定麥家的大棚里會空無一人,那時他們兄弟再想破壞大棚,也不怕有人發現。
吳家兄弟要做壞事,就連他們的媳婦都沒告訴,生怕走漏了風聲。
別看吳來金是大哥,平時也是無賴得很,但他對兄弟還是非常信任的。吳來銀讓他去點柴火垛,因他早已惱恨麥一山,二話沒說就同意了。
寒冷的冬夜裡,一般沒事的人家早早歇下了,街上很少看到人影兒。恰好今晚只有一絲彎彎的月牙,散發出暗淡的月光,算是做壞事的好時機。
吳來銀已經觀察好,“大哥,麥家已經熄燈了,人肯定睡了,你趕緊去點火。”
然後吳來銀躲在暗處等他哥,吳來金偷偷溜到麥家和田家前面的空地上,認出麥家的麥秸垛。
因為麥家前面的空地就靠著路邊,是村民下山的畢竟之路,吳家兄弟早已知道哪個是麥家的柴火垛。
吳來金從裡面抽出一把麥秸,又劃了跟火柴,用雙手捂著擋風,小心地把麥秸引著了。他看著火旺了以後,往乾燥的麥秸垛旁一扔,火勢慢慢變大。
吳來金看點著火之後,後面跟有狗追似的,蹭蹭跑到暗處跟吳來銀碰頭。兩人壓根不敢多呆,順著一條小路,又去向麥家大棚那邊。
今晚有北風,最近沒有雪,天氣乾燥,柴火也乾燥,火勢很快蔓延開來。
麥奶奶沒事早早睡下了,田家人多,有的還沒睡。況且田二哥跟麥一山去賣菜了,除了幾個孩子睡下,一家人都還等著麥一山和田向民回來。兩人不回來,他們都掛心著呢。
田家正好在南邊,著火後的焦糊味恰好順著北風颳過去。
田園鼻子好使,她最先察覺的,“什麼味啊,誰燒水了嗎,咱家灶房還有火嗎?”她打算去灶房看看有沒有熄火。萬一誰忘了熄火,發生火災就危險了。
他們家的大棚菜出現很多問題,比如菜苗發黃、甚至枯萎,或者是生蟲。
吳來金和吳來銀整天為了地里那些大棚菜操碎了心。兩人不敢跟麥一山取經,只能在別人那裡詢問種菜心得。
怎麼別人家的菜種的那麼好,他們家大棚菜賴嘰嘰的,整天不是出這問題就是出那毛病呢?這麼下去,今年投入到大棚的錢,還不知道能不能回本呢?
不過兩人在村里人緣不好,得到的好經驗不多。
最後吳來金和吳來銀兩兄弟經過分析才得出結論,原來是因為菜種不一樣。別人都是在麥一山那裡買的菜種,說是麥一山從省城買回來的優良品種,比自家以前留的種還好。
吳來金和吳來銀種菜之前,倒是知道麥一山賣給大家菜種的事。不過兩兄弟沒當回事,因為他們覺得麥一山是誇大其詞。不過為了保險起見,兩兄弟去市里買薄膜時,順帶去農技站買了良種。
農技站的良種,肯定不如系統出品的好。何況露天種菜和種大棚菜不太一樣,倆人以前沒種過,沒經驗,再加上兩人在村里為人不好,人家在麥一山那裡學了經驗,也不願意告訴他倆,各種原因加起來,導致他們種的菜出很多問題,怕是今年回不了本。
吳來銀卻恨上了麥一山,在背地裡攛掇:“大哥,都怪那個麥一山,有好種子竟然不賣給咱們,要不咱的菜能種成這樣嗎?我看,咱們不能饒了他,得找他麻煩,讓他也嘗嘗一團亂的滋味。”
快過年了,給麥一山添點堵更好,讓他也不過消停年。
兩兄弟悄悄一商量,打算趁麥一山不在家的時候,給他的大棚搞破壞。
年輕這陣兒,麥一山正忙著賣菜呢。
本來冬菜菜價就貴,年前更是青菜銷量最好,價格最高的時候,麥一山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時候,他抽空會拉很多菜去市里賣。而桃仙區的市場分給村裡的鄉親們。
他怕買菜的人多看不過攤子來,趕上田大哥有空,田二哥歇班時,會找他們幫忙出去賣天菜。
這就是找對象近便的好處了,有啥事叫人幫忙方便。
當然,麥一山不白叫倆舅哥,每次賣菜回來,都給了不少辛苦費。出去一天,就能賺他們一個月的工資。大冬天的,賣菜不是好滋味,不能讓哥哥們白干,倆哥哥說不要的,麥一山非得給,後來倆人不得不接了。他們挺願意幫忙的,就當賺外快了,何況還能幫未來妹夫。
現在,麥一山不在家的時候,麥爸會幫忙看大棚,還有長大的黑子跟他作伴。老娘年齡大了,他是個孝子,可不敢讓老娘一人在大棚地里呆著,萬一出點啥事,後悔就晚了。晚上除非有人陪著,麥奶奶才會在大棚地里呆著。
第78章
吳來金和吳來銀兩兄弟商量好幹壞事的這天晚上,麥爸正在守大棚。麥一山去市里賣菜還沒回來。拖拉機拉貨多沒錯,有一個壞處,就是開起來慢,不適合跑長途運輸。去稍微遠一點的地方,路上就得花費很多時間。麥一山去市里跑一趟,來回就得耽誤大半天,再加上半天的賣菜的時間,一天功夫進去了。這不這會兒天黑了,他還沒到家。
吳來銀賊心眼子多,還想了個聲東擊西的辦法。他讓大哥去麥家門前,把麥家的柴火垛點著。如果有人去地里給麥家人報信,說不定麥家的大棚里會空無一人,那時他們兄弟再想破壞大棚,也不怕有人發現。
吳家兄弟要做壞事,就連他們的媳婦都沒告訴,生怕走漏了風聲。
別看吳來金是大哥,平時也是無賴得很,但他對兄弟還是非常信任的。吳來銀讓他去點柴火垛,因他早已惱恨麥一山,二話沒說就同意了。
寒冷的冬夜裡,一般沒事的人家早早歇下了,街上很少看到人影兒。恰好今晚只有一絲彎彎的月牙,散發出暗淡的月光,算是做壞事的好時機。
吳來銀已經觀察好,“大哥,麥家已經熄燈了,人肯定睡了,你趕緊去點火。”
然後吳來銀躲在暗處等他哥,吳來金偷偷溜到麥家和田家前面的空地上,認出麥家的麥秸垛。
因為麥家前面的空地就靠著路邊,是村民下山的畢竟之路,吳家兄弟早已知道哪個是麥家的柴火垛。
吳來金從裡面抽出一把麥秸,又劃了跟火柴,用雙手捂著擋風,小心地把麥秸引著了。他看著火旺了以後,往乾燥的麥秸垛旁一扔,火勢慢慢變大。
吳來金看點著火之後,後面跟有狗追似的,蹭蹭跑到暗處跟吳來銀碰頭。兩人壓根不敢多呆,順著一條小路,又去向麥家大棚那邊。
今晚有北風,最近沒有雪,天氣乾燥,柴火也乾燥,火勢很快蔓延開來。
麥奶奶沒事早早睡下了,田家人多,有的還沒睡。況且田二哥跟麥一山去賣菜了,除了幾個孩子睡下,一家人都還等著麥一山和田向民回來。兩人不回來,他們都掛心著呢。
田家正好在南邊,著火後的焦糊味恰好順著北風颳過去。
田園鼻子好使,她最先察覺的,“什麼味啊,誰燒水了嗎,咱家灶房還有火嗎?”她打算去灶房看看有沒有熄火。萬一誰忘了熄火,發生火災就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