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總會有那些外來玩家沒有被呂涵陽發現,從而成長起來,在今後呂涵陽和這些玩家之間終將會有一戰,最後能夠存活的只有一方。所以找一遍就夠了,能夠收服多少,就收服多少,這樣總有人能夠幫自己分攤一部分壓力。

  當然呂涵陽不怕對方單獨來找自己,那樣只會是給自己送菜的份,只怕對方成群結隊的抱成團,這樣自己單打獨鬥太吃虧,不然那呂涵陽才不會這樣滿世界的搜尋這些傢伙,將他們收歸麾下呢。

  當然,呂涵陽把這些外來玩家降服之後,他就不能夠重複的獲得真元獎勵了。所以他現在也不好去衡量利弊,但是他不後悔,沒有真元獎勵自己的修為提升也不會緩慢太多。

  現在大唐每天給呂涵陽帶來的真元上限提升也已經不少了,至少一天百點以上是穩定的,因為呂涵陽現在帶給大唐的好處顯而易見,三種農作物已經在大唐生根發芽,水稻的好處已經體現出來,在去年蝗災的時候,嶺南的糧食就從未斷過的往北運。

  而今年,呂涵陽賜下的土豆和玉米也在關中大地上生根發芽了,無數的玉米杆屹立在田地之中,青翠的顏色讓所有百姓看到都覺得這是一種好莊稼。

  而土豆,雖然貌不驚人,但是卻因為不挑地,耐旱的原因,成了關中百姓種植在山地上面的最佳作物,原本在山地這些土地上,種植小麥會沒有好收成,但是現在朝廷今年向京畿地區的百姓推廣土豆,也讓無數百姓開始選擇這種新作物。

  在這個時代,皇家的信譽是最好的保障,所有百姓在朝廷推廣土豆和玉米的過程之中,都選擇了相信朝廷。而且朝廷為了鼓勵百姓種植這些新作物,皇上李二還下了聖旨,種植新作物的百姓,上交的佃租比往年少交三成。

  這樣的旨意,激發了這些百姓的熱情,因為他們相信不管是什麼作物,只要種下地去,總會生長出好的莊稼,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懶惰的莊稼人。這是大唐百姓最樸實的想法,因為他們祖祖輩輩就是這麼過的,只要辛勤勞作,土地是不會騙人的。

  不管怎樣,現在大唐已經進入初夏,整個關中地區除了青翠的麥田裡面帽子已經開始抽穗以外,還有靠近河邊的水田裡面秧苗也已經含苞待放一樣的抽出了水稻的雛形。而在山坡地上,無數的田壟被堆起來,上面都有一些低矮的植株生長。

  土豆就種植在了這些山地上面,甚至在這裡幾乎沒有辦法灌溉,全靠老天爺降雨的地方,這些土豆都生長得很好。而山腳下也有著一大片的玉米地,玉米杆已經漲到了人那麼高,也開始結出玉米棒子,在玉米杆的中間部位,抽出了無數的嫩紅色的鬍鬚。

  一切全然都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樣子,在這關中大地上,無數百姓用自己的勞動,換來了這一片大地的翠綠,而在今後收成的時候,換來一片金黃。

  就在這初夏時節,呂涵陽他們回來了,從天竺回歸。直接翻閱了喜馬拉雅山,從吐蕃一路朝著中原王朝而來。

  當然在這個過程之中,吐蕃也有人發現了他們的蹤跡,不過他們全都跪在了雪山之下,因為他們看到了的是一頭十幾丈高,三四十丈長的巨大的三個猙獰頭顱的大狗,而且這條狗的身上燃燒著黑色的火焰,在飛過之後,雪山上的積雪都被消融了一大截。

  這是小三一路上飛奔的成果,無數的吐蕃人在經歷了這一次的事情之後,成了最虔誠的教徒,不過他們信奉的不是佛教,而是苯教。是發祥於高原上,土生土長的高原教派。這是雪山的兒女對著大自然最初始的崇拜。在這個教派之中,整個雪域高原上,有著無數的神靈。

  而這無數的神靈庇佑著雪山上所有的人,讓他們能夠在這裡生存。所以他們要對神靈感到敬畏,要拿出自己最好的東西祭獻給神靈。

  呂涵陽沒有注意到這些事,他也沒有那麼大的神通去關注到下面這些吐蕃人今後的行動,畢竟呂涵陽也無法跨越時間。所以他不會知道,在小三從高原上跑了一趟之後,整個雪域高原上,原本接近統一的吐蕃王朝,再一次開始分裂。

  吐蕃在這個時期出現了一位明主,就是吐蕃贊普松贊干布。他現在不過才十幾歲的年紀,但是卻勵精圖治,甚至為了獲得泥婆羅的支持,不過十幾歲的少年迎娶了已經三十幾歲的泥婆羅尺尊公主。從而獲得了泥婆羅數千將士的支援,其中還有十位戰象騎士。

  這樣的手段之下,松贊干布已經有了一統高原的能力,眼看就要成功了,結果苯教忽然間大興,無數人加入了讓這個對神靈無限敬畏的教派,跟著那些上師一起不斷的燒東西。這一下子就把松贊干布好幾年積蓄起來的吐蕃的元氣直接再一次焚燒一空。

  「該死的這些苯教徒,他們難道不知道沒有了皮毛,高原的勇士要承受寒冷的侵襲嗎?他們不知道燒掉了多餘的青稞,整個高原將會有無數人餓死嗎?他們不知道那些上師不過是在欺騙他們,讓他們一步步走向地獄嗎?」松贊干布此時正在大發雷霆。

  周圍沒有旁人,全都被他遣散了,畢竟這些事情他發泄一下就好,但是發泄的內容,卻不能夠為外人所知,畢竟這是對苯教上師的不敬,在這個時期,苯教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了,他的軍隊之中的吐蕃勇士就有三分之一是信奉苯教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