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陛下,此乃國事,我一個婦道人家豈能過問,陛下手下良臣無數,豈會沒有應對之策?」長孫皇后說道:「而且陛下,這些事情在朝堂上思考就足以,何以在退朝之後依舊如此費神?陛下還是要保重龍體才是。」

  「觀音婢說的甚是,只是這些事情並非是真正的國事,關乎純陽仙人就不能一概視之。」李二說道。

  「陛下,此言差矣,這純陽仙長賜下的仙家寶貝,是大唐天大的福分,而且用於防禦那些妖魔鬼怪,更是關乎天下百姓,大唐江山社稷,如此重要的東西,陛下更應該鄭重視之,更不是臣妾能夠逾越的。」長孫皇后對於這些事情分的很清楚。

  「啟奏皇上,皇城之外有紅翎急報求見!遼東大捷了……」李二和長孫皇后在說著話,一個內侍太監從亭子外面對李二的貼身太監劉海稟報了一句,而劉海則是進入涼亭之中,對李二稟報。

  「遼東大捷?哈哈……仙長的手段果然高明!」李二笑道,之前呂涵陽就對他說過了遼東之事,此時果然應驗了。

  「遼東大捷,臣妾為陛下賀,為大唐賀!」長孫皇后也是雙眸一亮,站起身來對著李二盈盈一拜,然後說道。

  「高句麗投降了,我大唐軍隊也已經入駐了高句麗,純陽仙長不過是順手為之,為我大唐解決了這麼多年的心腹大患!仙人果然是仙人,這些手段絕對不是我等所能及也!」李二說道。

  「來人,傳趙國公長孫無忌,蔡國公杜如晦,邢國公房玄齡,宋國公蕭瑀,英國宮李世績,翼國公秦瓊,鄂國公尉遲恭進宮見朕!」李二說道。

  「諾……」劉海直接躬身應諾,然後轉身招來一個小黃門,讓他直接差人出宮傳喚這些國公大人。

  「陛下,遼東高句麗真的被我大唐拿下了,此乃是天大的好事啊,是否昭告天下?」長孫皇后雖然說不插手政務,但是這個時候因為遼東大捷,心頭激盪之下也不由得提出建議。

  「准!」李二哈哈笑道,然後直接朝前方大殿而去,他要去商議一下該如何對高句麗進行布防,既然大唐軍隊入駐高句麗,那麼高句麗的領土就是大唐的了,既然是大唐的領土,那麼就要好生的進行一番規劃。

  「報……嶺南紅翎急報!」李二來到前殿,在純陽殿之中接見了高句麗回來的紅翎信使,看著張元儉送上來的奏摺,此時心頭正在盤算,殿外再次傳來一身紅翎急報的聲音。

  「嶺南……為何嶺南也會傳出紅翎急報?難道說馮盎……」李二面色微微一變,但是沒有得到確切的消息的時候他不會表露出來,而且他相信馮盎應該不會出事。

  畢竟在之前大唐沒有建立起來,中原烽煙四起的時候,馮家都沒有自立為王,現在大唐國力蒸蒸日上,百姓民心思安的時候,馮家更不可能做出這等事情。而且在前不久嶺南更是直接運送了好幾百萬石的糧食到關中地區,所以絕對不會是叛變。

  既然不是叛變,那麼會是什麼事情?李二心中揣測,但是卻根本就拿不準究竟是什麼事情。

  而紅翎信使在李二下令放行之後,直接從大殿外面奔來,然後進入大殿就直接跪在地上:「啟稟皇上嶺南爆發虜瘡瘟疫,高州危如累卵!」

  一句話讓李二面色直接變了,甚至在這一瞬間直接面如土色。

  第262章 求醫

  李二在聽到了嶺南到來的紅翎信使的話之後,直接腦子裡一瞬間變成了一片空白一般,似乎不敢相信這個消息,畢竟這個消息實在是太讓人難以承受。

  虜瘡,這個東西李二已經不是第一次聽聞,在前隋大業年間就爆發過好幾次,而武德年間也是出現了兩次,每一次造成的都是一片哀鴻遍野的慘狀,畢竟整個州縣十室九空,沾染上虜瘡之後全都死的奇慘無比。

  就算是挺過來的人,更是生不如死,因為虜瘡癒合之後留下的瘡疤會將他們變成人不人鬼不鬼的怪物,而這樣的倖存者會被人們排斥,稱之為鬼人。終日慘嚎,最後大多數都會崩潰自殺。

  而這樣的慘狀,到了貞觀年間還是第一次出現,李二之前還在慶幸,自己治理下還沒有出現虜瘡,可是現在就直接冒了出來。整個人直接怔在原地,他不敢面對一般。

  之前還是遼東大捷,正想著如何犒賞三軍,但是現在卻應該多想想該怎樣才能夠應對嶺南的這一片瘟疫。

  索性在之前就已經讓人去請了幾位肱骨之臣,等到他們來了之後好商議一個對策。虜瘡這東西對於大唐就是一個天大的災難,需要好生應對,若初出現差錯,蔓延開來,後果不堪設想。

  雖然他當時不在那受災之人之中,可是卻也是親眼所見災後的慘狀。當時也是高州,這裡曾經就爆發過虜瘡瘟疫。在當時還是他祖母冼夫人還在世的時候,整個高州城全都被大軍圍起來。

  整個城池全都圍住,不得有任何人進出,只要有人出逃,一經發現就直接放箭射殺,不管對方是不是無辜百姓,在放箭殺死之後,還要用火箭射出將屍體焚燒。

  而且整個城池斷水斷糧,直接圍困住,讓裡面所有人要麼死於虜瘡之下,要麼饑渴而死。甚至在最後都要直接將整座城池一把火燒掉,燒成白地。這樣才斷絕了當年的虜瘡之禍。

  而當時馮盎尚且年幼,在祖母身邊,聽著高州城傳出的那聲聲慘嚎,還有無數想要逃出城池,求得活命的人被直接射殺當場,他對虜瘡就有了深深的畏懼,甚至比起整個大唐其他人都要畏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