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些地主階層不過是在三川縣這樣的小縣城有點影響力而已,什麼時候見過這樣的大人物?而且神仙的傳說他們早就聽說過了,甚至都目睹了坐著仙鶴飛進城來的仙人掠影。

  所以沒有人敢怠慢,全都放下了手中的事情,朝著這個大酒樓而來。

  這三川縣最大的酒樓就叫做三川大酒樓,是城中富戶王家的產業,經營酒樓當然要儲備足夠多的糧食,這王家也是三川縣手中糧食最多的一家。

  還有城西陳家,城北高家這三家就是三川縣存糧最多的三個大家族。雖然在五姓七望,關中四姓這些大世家面前他們什麼都不是,可是在三川縣,他們就是官府以下所有人之上的存在。

  「小人王久,見過神仙大老爺,見過縣令大人。」王久,王家的家主,是太原王氏的一支遠房分支。當然這個背景王久沒有表露出來過,畢竟這是他們家的秘密。

  「王久?你是這三川縣的首富?手裡有多少存糧?」呂涵陽問道。

  「啟稟神仙大老爺,小人手裡面囤積了糧食三萬石。」王久說道。

  「三萬石?這麼多!」尹通卻驚呼出聲,這王家怎麼有這麼多糧食?這不可能。

  其實王久只準備說三千石的,但是在呂涵陽面前怎麼可能讓他隱藏那麼多糧食,這些糧食可是他準備賑濟百姓的。

  「這麼多糧食,從何而來,有何作用?」呂涵陽問道。

  「沒有任何作用,等待主家的吩咐,再謀後事。」王久說道。

  「主家?太原王氏?」呂涵陽疑惑,沒想到太原王氏將觸手伸到了這麼遠的地方。

  「正是,我王家是太原王氏的一個分支,這麼多年就是為了主家效命。」王久回答道。

  「看樣子,這些糧食王氏是別有用心啊,那麼本座就笑納了!」呂涵陽說道,原本想給王家一些補償的,但是聽聞是太原王氏,五姓七望,那麼就不給了。

  而且這太原王氏囤積這麼多糧食為了做什麼?

  這呂涵陽還要好好的考慮一下,或許是為了囤積居奇,賺取不義之財?

  可是現在三原縣已經非常缺糧了,依舊沒見糧價上漲。

  那麼就是別有目的,至於是什麼目的?呂涵陽不清楚,但是不用管,等到時候去長安城王家問問就知道了。

  之後就是城西陳家,城北高家兩家,這兩家倒是本分,一家有一千二百石,一家只有一千一百石糧食。

  各自留下家中口糧之後,呂涵陽在三原縣獲得了三萬一千五百石糧食用來救濟百姓。

  貞觀時期,天災不斷,去年旱災,今年還不知道有沒有天災出現呢。所以百姓一直都是在溫飽線下面掙扎著。

  雖然歷史上鼓吹是盛世,但是呂涵陽見到的卻完全無法和盛世聯繫在一起。

  第142章 一路救濟

  呂涵陽在三川縣的所作所為,百姓拍手稱快,每當丹頂鶴飛來,這些百姓都會誠心誠意的叩拜。

  而呂涵陽在這個過程之中,也突破了一個小瓶頸,達到了煉精化氣後期的程度。

  之後在想要突破就是大瓶頸了,需要十倍的真元積累,也就是達到兩千四百點。

  而現在他每天能夠獲得的真元數量也不過是兩點,恢復程度更低,完全耗盡真元的話,需要三天時間才能恢復了。

  這真元的恢復速度是呂涵陽沒有想到的,在一開始他每天都能夠恢復滿,而之後是在玉山待著,基本上消耗真元不多,所以也不知道每天恢復真元的數量是有限制的。

  這一次是他在三川縣收下了陳家和高家的糧食,然後幫這兩家布置了家宅之中的風水。

  這一點呂涵陽其實不懂,他只是布置了兩個大的陣勢覆蓋了兩家的宅院而已。臨時需要按照需求畫了不少的符篆,然後布置在了這兩家人的宅院之下。

  這些符篆形成符陣,讓呂涵陽耗盡了真元。當初在涇陽城頭雖然也布置過符陣,可是那個時候有真元丹補充,現在可沒有。

  所以這才讓他觸摸到了每天真元的恢復程度的上限,也就是說到了後期,他恢復一次真元需要的時間恐怕要很長很長。

  不過在這片天地之間能夠讓那個時候的他真元耗盡?顯然也是不可能的,畢竟這個世界是這樣的『和平』,他基本上屬於無敵的。

  就算是真元沒有徹底恢復,他還有無數的符篆在儲物戒指之中,這也是他實力的一部分。所以根本不需要怕,只需要安心恢復就是了。

  三川縣,不過是一個開始,在呂涵陽的干涉下,他沿途飛過的州縣,全都被他要求,富戶開倉賑濟百姓。讓呂涵陽的神仙的大名傳播了很遠,而那些地主也得到了他們想要的。

  除了三川縣是直接幫兩家布置家宅之外,其餘的就是呂涵陽銘刻的護身符篆,能夠擋住很強的攻擊的符篆。

  直接將符篆放在了一個草靶上,然後讓人用弓弩射擊,刀劍劈砍,結果都無法傷害到那個草靶分毫。

  這對於那些非常愛惜自己的生命的富戶來講,完全值得他們用自己用不了的糧食進行交換。所以一路上呂涵陽一邊走,一邊救濟百姓。

  漸漸地呂涵陽的名聲在北方開始傳揚開來,之前只是在關內,現在這一片并州,幽州等苦寒之地都開始流傳呂涵陽的神仙大名了。

  而再確切一些就是,呂涵陽每到一個地方,當地的官員,富戶都知道該怎麼辦了,直接將城裡面的富戶召集在一起,然後各家出多少糧食統計到一起遞交給呂涵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