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國家之所以成為國家,而不是家族或者世家,就是因為這是無數個家組成的國。沒有這些千千萬萬的百姓的國家,根本就不是國家了。

  百姓才是一國根基,不管是什麼時候,也不管什麼制度。封建主義也好,資本主義也好,就算是社會主義都是一樣。

  因為百姓雖然柔弱可欺,比不上那些士族高高在上,也比不上勛貴有著從龍之功。可是他們卻是整個大唐帝國的最根基的一層,只有他們種出糧食,才能讓無數士族勛貴吃飽。

  只有他們製造出各種商品,才能讓這些世家大族享受生活,沒有百姓,整個大唐帝國就是空中樓閣。

  而此時在這貞觀二年的春夏之交,這百姓生活困苦的時候,大唐的統治階層卻準備對外用兵。抽調無數民夫,府兵,讓整個大唐帝國的根基出現動搖。

  原本這一年沒有這麼大的軍事行動,李二在前年吃了渭水之盟,想要雪恥但是卻因為國庫空虛無法做到,只能休養生息。

  而現在渭水之盟被呂涵陽一把火燒了個通透,大唐獲勝了。也讓李二保住了自己的國庫,從而整個大唐有了一點點的積蓄,去年貞觀元年各地稅收也都上繳國庫了。

  所以李二有了反擊草原的資本,再加上嶺南種植了一季的水稻,還有真臘和林邑那一片地區種植了更多的水稻,讓糧草沒有了後顧之憂,才有了這一次的北征突厥的行動。

  第140章 開倉放糧

  騎著仙鶴,呂涵陽飛在半空之中,對於大唐現在明明國內困苦,依舊要打仗的事情很是不解。他甚至在想,是不是李二因為他的原因壓力太大了。

  不可否認其中有這樣的原因所在,但是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草原上現在的這個機會實在是太難得了。草原上面三足鼎立,較為弱小的兩個有聯合起來的趨勢。

  這讓較強的薛延陀想大唐求救,然後給了大唐這樣的天賜良機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所在。因為這一次若是削弱草原三族的話,那麼中原二三十年之內都不會有北方邊患,畢竟戰士需要時間成長。

  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所在,李二利用呂涵陽震懾草原雖然有利用的嫌疑,但是卻也是真心實意的為了大唐的統治考量。

  不過這一切呂涵陽不知道,他的見識雖然比起李二這樣的古人廣闊,可是他自身所在的位置並不關心這些軍國大事,在他看來,李二不顧國內百姓困苦,抽調糧食民夫北伐,非常不負責任。

  「百姓需要糧食!」這是呂涵陽心中的想法,所以他準備去弄點糧食給這些百姓。

  沒有糧食怎麼辦?首先呂涵陽想到的就是朝廷的糧倉,於是在出來之後的第三天,離開長安已經三百里外了,這裡靠近後世的革命聖地延安,呂涵陽準備去找這裡的官府。

  騎著丹頂鶴,在空中飛翔著,沒有落在城外,而是直接洛水河畔的三川城飛了過來。

  呂涵陽這樣高調的出現,頓時讓這裡所有的百姓全都發現了,不僅僅是百姓,官府也發現了這一點,頓時三川縣的縣令直接帶著一群官員從縣衙之中匆忙的趕了出來。

  「下官三川縣縣令尹通,拜見純陽仙長!」穿著一身淺綠色的官袍穿在身上的一個中年官員,帶著一群穿著青色的官服的人站在縣衙門前,對著空中的呂涵陽行禮。

  「你就是三川縣縣令?」呂涵陽問道。

  「下官正是,布置純陽仙長駕臨,有失遠迎。」尹通弓著身子道。

  「本座前來,是想問這三川縣的糧倉現在可有存糧?」呂涵陽詢問道。

  「啟稟仙長,這三川縣並非是產糧大縣,每年收上來的糧食,除了縣衙的公糧留下之外,別的都要送到百里之外的鄜州。所以縣裡沒有糧倉,只有縣衙有一個倉庫,但是裡面糧食也已經差不多見底了。」尹通說道。

  三川縣雖然毗鄰洛河,但是縣裡有很多的山丘,不適合種植糧食,而這裡的百姓靠山吃山,基本上都是去山裡猜忌山貨換取糧食的。

  只是現在周圍的地方都缺少糧食,所以三川縣的山民基本上無處換取糧食,這也是尹通正在頭痛的事情。縣裡面也沒有多少的富戶,而且就算有糧食,這些人也是準備賣高價的,也不可能給那些山民低賤的價格換過去。

  「那麼周圍什麼地方有糧食?再沒有糧食的話,百姓恐怕要挺不住了,本座過來發現你三川縣附近的百姓最是饑饉。」呂涵陽說道。

  「仙長,此事下官不會推脫,去年關中大旱,到處糧食減產,三川縣雖然靠著洛河,可是到處都是山地,這樣的高度,怎麼能夠把水弄上去進行灌溉?依靠人力也不能改變現狀啊!」尹通說道。

  這種事情,是自然客觀條件造成的,他也沒有辦法,都已經竭盡全力籌調糧食救濟百姓了,這大半年的時間他就去了鄜州十三次,每一次都是去要糧食。

  洛河邊上倒是有沒有減產的,可是那些好的田地,在之前就已經是城中幾家富戶聯手買下了。沿著河灘的地,有一大半是他們這幾家的。

  這幾家去年沒有減產,但是人家光明正大買下了地,總不能直接徵調別人的糧食吧!而且今年沒有早早地將兩家抬升牟利就已經是給他這個縣令面子了。

  所以尹通也不好對他們的糧食下手,畢竟糧食可以從別處調來,可是這些富戶是每年繳稅的大戶,要是這些人被得罪了,那麼他三川縣恐怕就真的要成為下縣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