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二寶說道:“岳父,其實大家有疑慮是正常的。現在,咱們要做好兩件事,第一,力求打贏這場仗。第二,弄清楚這件事背後的原因。我有一種預感,這件事的背後是一個大陰謀,而這個陰謀的目標就是你們兩位。”

  安祿山笑道:“這不可能吧,他們針對我們什麼呢?”

  李二寶說道:“請問,如果現在三鎮沒有了你們二位,會怎麼樣?”

  “這?”安祿山還真是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他說道:“難道有人敢暗害老子?”

  第二百四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四

  史思明說道:“大帥,二寶說得有道理。這件事我想過了,一旦咱們出事,三鎮也就完了。朝廷肯定會肢解三鎮,您的世子安慶緒最多繼承一鎮,其餘的必然會被划走,那麼安慶緒能夠控制的地方就只是剩下一鎮之地。以朝廷對三鎮的猜忌,安慶緒能夠平安多久,恐怕也是個未知數。

  還有一種結局,那就是三鎮被這個陰謀背後的操縱者掌握,聯合突厥、契丹等國,對抗朝廷。無論哪種結局,咱們這些年建立的基業也全都完了。”

  安祿山明白,現在如果自己一死,他的家族也就完蛋了。他忽然有點脊背發冷,說道:“誰有可能呢?”他這些年來樹敵無數,朝野之間、突厥、契丹和韋室等國,想要他命的人大有人在。

  李二寶說道:“現在情況不明,不過用不了多久,一定會露出端倪的。總之你們有多加小心,不要輕易涉入險地。”

  三人商量,一定要提防敵方的暗殺,也要堤防來自內部的暗箭。

  李二寶出了大帥府,站在門外,回頭凝視了一下,滿腹憂慮地離開了。

  安祿山太過自信了,他對於李二寶提出的內部防範不以為然,認為他的部下對他忠心耿耿,如果加以防範,會令部下人人自危,因此不同意對內部人員進行監視。雖然李二寶再三爭取,安祿山口頭上答應了,可是明擺著是在敷衍。

  李二寶只好把寶押在安慶林和史朝忠身上了。

  兩天後,范陽、平盧和河東三鎮對突厥作戰的決議下來了。由范陽主戰,出動騎兵三萬、步兵2萬,由史思明統軍,從饒州邊境進攻突厥,第一目標圍場和豐寧兩縣,占領該地後,就地轉入防禦,準備擊破突厥主力的反撲。河東方向出動騎兵2萬,步兵一萬,由蔡希德和楊朝宗為正副統軍,在赤城、張北一帶佯動,牽制突厥西部兵力增援饒州一線。

  平盧做好支援前線的準備。派人知會契丹,請他們出兵赤峰一帶,牽制突厥東北部兵力。全軍統一由大帥府指揮,預訂出兵日期為756年元月26日。

  戰爭機器開動起來了,各鎮、州、縣,鄉都動員了起來,補充兵員,準備物資,參戰部隊開始逐步向預定戰區集結。

  長安城,長生殿。

  在李隆基的書房裡,李亨、楊國忠、兵部尚書哥舒翰等人正在等李隆基問話。

  李隆基說道:“李二寶從范陽來信,突厥人進犯我大唐饒州,安祿山已經做好了戰爭準備,共出動八萬大軍,契丹人出兵3萬,決心擊破突厥。”說到這裡,他的臉上明顯地帶著笑容。這也難怪,不久前范陽方向風聲很緊,各種消息傳來,說安祿山有造反的跡象,尤其是安祿山已經和突厥、契丹等國秘密簽訂了聯合協定,準備共同對朝廷動兵。

  經過了李二寶的折騰,安祿山做出了一些讓李隆基安心的舉動,比如解散了私募的外籍軍隊、停止向回紇購買戰馬等。但是李隆基心裡仍然沒有底數。

  現在,安祿山決定出兵突厥,戰爭一起,這就意味著安祿山和突厥的結盟瓦解了,同時也意味著安祿山的兵力受到了來自突厥人的牽制,他進行謀反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李隆基的心也就放下了一大半。

  楊國忠望著李隆基,心裡卻超級不爽。原本他把持著朝政,像李二寶這樣的邊報是要經過中書省才能夠遞到李隆基的手上的,也就是說必須經過他楊國忠才能遞到李隆基的手上。可是李二寶卻偏偏是個異類,他的奏章根本就不經過中書省,直接可以通過高力士就可以讓李隆基看到。楊國忠想耍手段都沒辦法。

  李亨心裡暗暗高興,李二寶奏章的內容他是提前知道的。前一段時間,安祿山真的要造反,李亨也十分擔心,現在的結果是他所想看到的。

  李隆基接著說道:“據李二寶稱,安祿山決心狠狠痛擊突厥,相機占領他部分領土,讓突厥人從此不敢再覬覦大唐的邊界。你們有什麼意見?”

  楊國忠略一尋思,說道:“恭喜陛下了。東平郡王能夠為大唐戍守邊疆,此次又準備為大唐開疆拓土,實在是朝廷之幸、陛下之幸。突厥人歷來是大唐的癬芥,經過了大唐多年的打擊,目前已經是實力大減,也是該徹底解決他們的時候了。臣建議,嚴令東平郡王調集三鎮全部主力,迅猛攻擊,此戰一定要徹底解決突厥問題。”

  楊國忠的話包藏禍心。他希望安祿山和突厥人打個你死我活,最好兩敗俱傷。突厥地廣人稀,物產不豐,即使安祿山打贏了,也得不到什麼補充,實力必會大減。安祿山要是打輸了,他就更加不堪了,不僅實力大減,而且在朝廷和李隆基的眼中地位也會大大下降。只要是安祿山沒有了強大的實力,楊國忠捏死他就十分輕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