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二寶曾經和安祿山商量,現在的局面最好是打消李隆基對三鎮的猜忌,同時要保持三鎮強大的軍事力量,讓李隆基也不敢對三鎮下手。如果和突厥人發生小規模戰爭,是最好的,雙方在邊境上小打小鬧,李隆基看到三鎮和突厥發生戰爭,自然不會疑心安祿山造反,同時也需要安祿山為他保衛東北邊境。可是如果發生大規模戰爭,大量消減了安祿山的實力,安祿山就成了軟柿子,誰想捏就捏了。

  安祿山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而是因為他瞧不起突厥人,這些年來,他和突厥人發生的戰爭,無一例外地取得了勝利,因此才敢奪占了包括峪耳崖金礦在內的大片突厥土地。所以他聽到突厥人進犯,第一感覺就是派兵打回去。

  安祿山說道:“無所謂,蔡希德去了,先把突厥人打回去,他到了那裡,情況自然就清楚了。”

  756年元月25日,奮威將軍蔡希德從范陽帶著500名騎兵,來到了饒州。他就地調集了當地折衝府的2000名官兵,前往峪耳崖金礦。

  蔡希德趕到金礦的時候,發現突厥人已經離去,金礦的房屋建築全部被焚毀,搶走黃金126兩,6名郭敬從長安帶來的工匠和50多名當地奚族勞工被擄走了。

  奚族首領別爾斤此時也帶著數百名部族武士趕到了,他看到蔡希德就哭訴到:“蔡將軍,你趕緊去救人啊,我的侄子也在裡面呢。”

  蔡希德怒火萬丈,他帶著部隊中的1200名騎兵和奚族首領別爾斤的人馬朝著邊境追擊下去。

  他們一路追擊,路上遇到的百姓都說突厥人已經過去了,人數大約1000人左右。蔡希德和奚族首領別爾斤等人繼續追趕下去。

  第二天上午10點,他們來到了邊境線上,前面是燕山支脈,一條灤河支流在這裡形成了一條寬約500米左右的峽谷,斥候發現,在河灘上有大量的馬蹄印記,說明突厥人是沿著這條河谷離開的。

  蔡希德雖然脾氣暴躁,但是他久經戰陣,看到這裡的地形,感到不妙,他停下了戰馬,仔細觀察敵情。

  奚族首領別爾斤對他停止追擊十分不滿,說道:“蔡將軍,我的侄子是我兄長唯一的孩子,我把他交給你們,讓他管理金礦的奚族勞工,你們卻保護不了他。你們口口聲聲說保護我們奚族人,就是這麼保護的嗎?如果你害怕,我自己帶人去追。”說著,打馬就帶著部眾沿著河谷追擊。

  蔡希德不能真的讓他出事,無奈地跟著追了上去。他邊走邊說道:“別爾斤酋長,還是我的部隊走前面吧,你們遠遠地跟著,一旦遇到埋伏,你們馬上撤離。”

  蔡希德帶隊在前面趕路,他十分小心,派出了一隊尖兵在大部隊前面2里左右,搜索前進。

  越往前走,蔡希德越感到驚懼,只見兩側的山谷逐漸變得狹窄,最窄處已經不到200米了,兩側峭壁高聳,怪石林立,整條山谷就像是怪獸的一張大嘴,隨時要將唐軍吞噬。

  好在尖兵隨時回來報告,說沒有發現突厥人的埋伏,而且看馬蹄印記,敵軍的人數應該在千人左右,也就是說,這伙敵人沒有留下伏兵。

  蔡希德也覺得問題不大,認為這伙突厥人也許是突厥某個不太聽話的部族首領派出的,他們搶劫了金礦,看到收穫不大,就擄走了部分人質。想到這裡,他下令加快速度通過這段狹窄的山谷。

  唐軍繼續前進,大隊人馬全部進入了狹窄的山谷,突然,兩邊的山崖上出現了大批的突厥人的身影,隨著一陣梆子聲響,密集的箭雨朝著唐軍傾瀉下來。

  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一

  “嗖嗖嗖”,居高臨下的箭矢劃破空氣,發出瘮人的怪叫聲,朝著唐軍傾瀉下來,唐軍的隊列里頓時響起了陣陣慘叫的聲音。

  “有埋伏!撤退!”蔡希德一邊撥打箭矢,一邊指揮部隊後撤,可惜他顧得了前面顧不了背後,時間不長他身上已經連中數箭,辛虧明光鎧的防護能力較強,沒有傷到他的要害,他強忍住疼痛帶著部隊翻身逃走。

  這裡的地形,峭壁近乎直立,蔡希德無法反擊,而敵軍也無法下來追擊,雙方迅速脫離了接觸。不久,蔡希德帶人逃到了寬敞之處,停了下來,奚族首領別爾斤也帶人逃了下來。

  蔡希德三處箭傷,別爾斤的一隻耳朵被射掉了,唐軍官兵和奚族人死傷了300多人。

  蔡希德回頭看看前面的幽深的山谷,再看看自己驚魂未定的部隊,搖了搖頭。別爾斤也沒有了繼續追擊的心氣,於是,大家一起返回,向大帥府報信兒。

  范陽大帥府。

  看著身上纏著繃帶的蔡希德、哭哭啼啼的奚族首領別爾斤,安祿山怒了,他粗大的手掌在椅子背上一拍,喝道:“他奶奶的,突厥人欺人太甚,老子兩年沒打他們了,看來是皮痒痒了。來人啊,傳令各鎮兵馬使、別駕以上將領到范陽升帳議事。”

  “是。”親兵隊長安虎出去傳令了。

  這時,李二寶接到消息進來了。

  “李監軍,你來得正好,突厥人伏擊了老子的軍隊,這不是找死嗎?老子要馬上出兵滅了他們。”安祿山說道。

  從唐朝初年開始,突厥人屢遭唐軍打擊,東突厥和西突厥相繼被滅。後來才逐漸恢復了一定的元氣。現在的突厥被稱為後突厥,控制地區在陰山山脈東麓、燕山山脈中麓以北、大興安嶺以南地區,人口67萬,騎兵7萬人,實力已經大大不如以前了。唐朝之所以沒有滅掉後突厥,主要是因為他夾在唐朝和回紇之間,起到了一個緩衝的作用,避免了唐朝和回紇之間直接發生衝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