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宮,長生殿。

  在一張桌子上,放著好幾種唐朝的銅錢。

  截止到李隆基執政的天寶年間為止,唐朝錢幣主要是李淵於武德四年發行的“開元通寶”,上面的錢文由當時著名的書法大家歐陽詢所書,有八分及篆隸三體,這也是錢文有書人姓名在史書上的第一次紀錄。再就是唐高宗時在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推出的“乾封泉寶”。乾封泉寶直徑2.5厘米,隸書,旋讀,光背,銅料精純,鑄工良好。

  這兩種錢幣的質量都很好,對於唐朝經濟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天寶十年,安祿山和史思明經過李隆基的同意,也發行過錢幣“得壹元寶”和“順天元寶”。剛開始的時候,這種錢幣的質量也不錯,不僅僅在范陽、平盧和河東三鎮發行,在大唐其它地方也可以流通。

  可是,安祿山要起兵造反了,在楊牧勞的指點下,針對長安和揚州等大唐最重要的地區,發動了一場經濟戰,也可以說是貨幣戰。

  楊國忠指著一個銅錢,介紹道:“陛下請看,這是開元通寶,您看看有什麼問題?”

  第一百九十五章 貨幣戰爭一

  李隆基拿起那個銅錢,仔細打量了一番,看不出什麼問題,他說道:“有什麼問題嗎?”

  楊國忠拿起這個銅錢,放在地上,用錘子使勁兒一敲,這個銅錢就碎裂成了幾塊,表面上是銅色,裡面卻變成了深灰色,明顯地銅的含量不足,摻雜了大量的鉛鋅。接著,楊國忠又依次砸碎了乾封泉寶、得壹元寶和順天元寶,情況基本上一樣。

  李隆基說道:“怎麼會這樣,這是誰幹的?”

  楊國忠說道:“陛下,這還是好的,還有的銅錢含銅量更少,在地上一摔就碎了。臣已經調查了,這些錢都來自安祿山控制的那五座鑄錢爐。”

  安祿山擁有獨立的貨幣發行權。在幾年前,他收買了前任宰相李林甫,以邊關急需軍餉為由,為了減輕戶部的困難,以及長途運輸軍餉的風險,建議在范陽建立鑄錢爐。李隆基寵信安祿山,特批安祿山在范陽建立了五座鑄錢爐。上述四種銅錢,也都是李隆基批准生產的。

  這次安祿山為了籌集軍餉,同時為了擾亂大唐的經濟秩序,製造了大量的假錢,投放到了長安、洛陽和揚州等大唐經濟最繁盛的地區,現在這些假幣已經開始大量流通起來。這些假幣,外表幾乎無法辨認,百姓們缺乏辨識能力,正在大量使用這些假幣。而安祿山則利用這些假錢,大肆搶購戰爭物資。造成部分地區物價上升,物資短缺,嚴重地擾亂了經濟秩序。

  李隆基、楊國忠和李亨等人都很發愁。

  這件事太難解決了,銅錢是標準的模具製造,從外表無法辨認,總不能全部砸碎了查看吧?而且現在百姓手中也有不少的這種假的銅錢,即使能夠辨別真偽,他們手中的假幣朝廷也無法全部收繳,那將令百姓們遭受重大損失,牽涉面太廣,容易激起民變,正好為安祿山起兵創造了條件。

  管是管不住的,安祿山不會停止這樣做,相反地會加大造假的力度。從百姓手中收繳也無法做到。

  李隆基接連召開了擴大會議,各部尚書、侍郎、戶部造幣署眾多官員一起談論,仍然無法找到解決的辦法。戶部造幣署的官員倒是指出,真錢幣和假錢幣之間由於材料不同,重量存在著微小的差異,雖然用手感無法測量,但是通過用稱重工具,比如說秤,還是可以鑑別的,但是必須一枚枚的分別稱量。可是,銅錢在市面上大量流通,百姓和商人誰也不會去一枚枚地稱量重量,大家心照不宣,假幣照樣流通。戶部十分發愁,他們的稅收中也有大量的假幣,成千上萬的銅錢,要是一枚枚地去鑑別,戶部的人員全部上陣也不夠用,再說了也沒有那麼多的秤。

  這件事目前就是個死局。李隆基、楊國忠和李亨等人都很發愁。

  這天中午,在午膳的時候,李隆基愁眉不展地望著一桌子菜餚,一點兒胃口都沒有。楊貴妃問道:“三郎,你怎麼了,遇到了什麼難事了?”

  李隆基就把假幣的事情,跟楊貴妃說了,說完後搖著頭說道:“這件事太難辦了,可是這件事必須要辦,實在是令人頭疼。”

  站在一邊伺候的高力士想說什麼,可是他選擇了沉默。楊貴妃也想說什麼,可是也微微搖了搖頭。

  李隆基看到楊貴妃欲言又止的樣子,問道:“玉環,莫非你有什麼辦法,不妨說出來聽聽?”

  楊貴妃搖搖頭說道:“妾就是個女流,這些軍國大事沒有什麼主見的,不過……”說到這裡,她停下不說了,又搖了搖頭。

  李隆基有點著急了,他說道:“玉環,你有話就說,不是你干涉朝政,是朕命令你說的,不算是違例。”後宮不得干政,是寫在唐朝法律里的。

  楊貴妃說道:“三郎,有人也許有辦法,可是他已經傷心了,未必肯幫忙的。”

  李隆基略一思索,說道:“難道是二寶?”

  高力士插嘴說道:“前面發生了這麼多大事,二寶都有辦法,也許在這件事情上他也有辦法呢。不過……”說到這裡他也不說了。

  李隆基急眼了,他說道:“你們是怎麼回事兒,說話吞吞吐吐的,二寶怎麼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