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白的劍術大開大合,講求藝術,李二寶的速度快,更能夠發揮李白劍術的特點,舞起劍來,龍飛鳳舞,揮灑寫意,美觀至極。看得李慧娘、李素素等人目搖神馳。

  上午,李二寶叫郭敬過來,給了他一張新的香皂和制酒作坊的圖紙。這張圖紙不僅畫出了作坊的圖紙,在這些作坊四周還畫出了高大的圍牆,圍牆上還有四座碉樓,整個作坊的布局就像是一座堅固的城堡。裡面也標上了水井的位置,以及兩個大型儲備庫的位置。

  還有,在下面還畫出了地道,地道共有三個出口,其一直通長安城裡,在長安城裡的出口的那個院子,李二寶已經吩咐泥鰍高價買下了。李二寶就是要建立一座堡壘,等到戰爭來臨時起到重要作用。

  皇宮,長生殿。

  李隆基和楊貴妃正在研究《霓裳羽衣曲》的第三部 分的樂曲編排。

  李隆基是音樂大師,他不僅擅長各種樂器,還是個作曲家。他在即位前曾創作有《還涼樂》、《夜半樂》,主要是描述李隆基成功從韋氏集團手中奪取政權,歌頌其文治武功的音樂創作。李隆基即位後,創造了“開元盛世”的局面,並創作和改編了為數不少的宣揚君權神授、歌頌文治武功和太平盛世的音樂作品,如《聖壽樂》、《小破陣樂》、《光聖樂》、《文成樂》等等。

  唐玄宗擅長“法曲”創作,尤為擅長以“遊仙”為題材,進行創作、改編。其中,《霓裳羽衣曲》是唐朝流芳百世的大曲作品,是唐玄宗李隆基以印度佛曲《婆羅門曲》為底譜,融進道曲成分,創作改編而成的。

  楊貴妃說道:“二寶對於音樂也十分熟悉,真不知道他是從哪裡學來的。”

  李隆基說道:“是啊,就連古希臘的音樂和文字他也精通,這件事要好好問問他了。”

  第一百五十二章 仙人師傅

  “陛下,李二寶奉旨前來見駕。”高力士說道。

  李隆基說道:“好,叫他進來吧。”

  李二寶見到李隆基和楊貴妃行禮後,楊貴妃說道:“二寶,今天叫你來,是說說那個簡譜的事情,我看那個簡譜很方便呢。”

  李隆基問道:“二寶,你是從哪裡學來的醫術、香皂和制酒之法,還有何時學習的古希臘文字和音樂的?”

  李二寶早就想好了對策,他知道這個問題遲早是有人要問的,他說道:“哎呀,陛下,貴妃娘娘,不說這個還好,一說這個小臣就頭疼。”

  楊貴妃很感興趣地問道:“這裡面還有什麼故事嗎?”

  李二寶說道:“從今年初開始,小臣就睡不好覺了。一到晚上,小臣剛剛睡著,夢裡就出來一個白鬍子老者,拼命地給小臣灌輸各種學問,小臣是個懶惰的人,就是不願意學習那些枯燥的東西。可是那個老者很煩人,小臣學不會,他就不讓小臣睡覺,氣死我了。”說話時,他故意做出愁眉苦臉的樣子。

  李隆基一聽大怒,說道:“二寶,你個混帳小子,這種仙人夢中指點的際遇,別人做夢也求不來的,你倒好,還不願意學習,真是氣死朕了。”他真的很生氣,氣得站起來走了幾步,用食指指著李二寶,說不出話來。

  李二寶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這樣李隆基就不會懷疑他那些學識的來歷了。

  楊貴妃看著李二寶愁眉苦臉的樣子,感到很好笑,她說道:“是啊,三郎說得對,二寶也太不求上進了。”

  李二寶趁機說道:“是啊,有的東西小臣也沒記住,那個白鬍子老者生氣了,已經有一段時間沒來教我了。”他說這話的意思是,不是所有問題我都能夠解決的,他怕李隆基給他安排別的事情,耽誤他練兵。

  李隆基更加氣憤了,說道:“你這個孩子,真是不爭氣啊。”李二寶低著頭,一副做錯了事情的樣子。

  楊貴妃有點替李二寶可惜,她說道:“這麼好的機緣,你要珍惜,回去沐浴焚香,求那位老先生回來,繼續教你。”

  李二寶說道:“是,陛下,娘娘,小臣錯了,回去後,小臣一定誠心求教。”

  看到李二寶認錯,李隆基的氣消了不少,問道:“你說說那個簡譜和五線譜吧。”

  李二寶就拿著《霓裳羽衣曲》里的樂曲給他們講解。

  李隆基看到李二寶竟然熟悉《霓裳羽衣曲》,好奇地問道:“二寶,你怎麼會熟悉《霓裳羽衣曲》呢?”

  李二寶說道:“以前,小臣的夢中師傅教小臣學習音律的時候,就是拿著陛下和娘娘創作的《霓裳羽衣曲》講解的。”

  李隆基和楊貴妃都十分驚喜,他們對望了一眼,李隆基問道:“你的仙人師傅也知道《霓裳羽衣曲》?”

  “是啊,他說道,《霓裳羽衣曲》不僅是大唐最高的音樂成就,還是古往今來天下最高的音樂巨著。要學習音律,只要是學好《霓裳羽衣曲》,就可以稱之為大師了。”李二寶認真地說道。

  “玉環,這,這仙人都稱讚咱們的《霓裳羽衣曲》呢。”李隆基激動地說道。

  楊貴妃也很激動,說道:“三郎,你當初創作《霓裳羽衣曲》的時候,不就是受到了仙人指點嗎?”

  李隆基曾經夢見游月宮時,聽到天上有仙樂奏曲,身穿霓裳羽衣的仙子翩翩起舞。仙女的歌聲玄妙優美,跳舞的仙女舞姿翩翩。他醒來後,對夢中的情景還記憶猶新,便想把夢中的樂曲記錄下來,讓樂工演奏,讓歌女們舞蹈。他日夜在想,想多少就記錄多少下來,就連白天上朝的時候,他懷裡還揣著一支玉笛,一邊聽大臣讀奏本,一邊在下面偷偷按玉笛上的孔笛,尋找曲調,可還是譜不全這首曲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