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臣附議。”

  楊國忠的手下紛紛站出來搖旗吶喊。

  太子李亨一方措手不及,沉默起來。

  其他的大臣們則議論紛紛。

  今早在上朝之前,楊貴妃特地向李隆基提出了建議,如果李亨和楊國忠兩人的方案差距不大,還是由楊國忠主持防治瘟疫為好。

  李隆基咳嗽一聲,打斷了台下的嗡嗡聲。他準備宣布,繼續由楊國忠主持防治瘟疫的事物。

  “陛下。”

  就在這時,高仙芝站了出來。

  對於高仙芝,李隆基還是十分欣賞的,在李隆基的心裡,一直是把他當做自己的孩子看待的。他問道:“仙芝,你有何話說?”

  高仙芝說道:“陛下,臣這些天來,也在為瘟疫肆虐而焦慮,反覆思考如何防治瘟疫的事情。剛才聽了太子殿下和楊相國的方案,認為這兩份方案的確是很好的防治瘟疫的措施。”

  楊國忠原本以為高仙芝要反對自己的方案呢,正在琢磨高仙芝能夠提出什麼不同的意見,結果沒有,原來是拍馬屁來了。他不屑地對高仙芝投去輕蔑的目光。

  高仙芝接著說道:“臣仔細琢磨了這兩份方案,突然發現其中存在著一個很大的不完善之處,這個問題如果不能夠解決的話,防治瘟疫的工作恐怕會勞而無功的。”

  李隆基說道:“什麼問題?”他聽了李亨和楊國忠的方案後,覺得挺不錯的。

  高仙芝說道:“陛下,寒熱症最大的特點是容易傳染,那麼這就存在兩個問題。

  其一,在發生瘟疫的地區,人員是流動的,即使如方案中採取了封鎖交通要道的辦法,也難以阻止百姓從田間地頭、山林河流進行流動,這些人如何進行救治?

  其二,即使在城鎮的封鎖區域內,也無法完全阻止人員流動,寒熱症有潛伏期,誰知道他們會何時發作?這就會出現,已經被治好的人和處在潛伏期的人接觸,被二次感染的可能。

  也就是說,治了東邊的,又傳染了西邊的。如此下去,怎麼才能完全杜絕瘟疫?”

  “是啊,高將軍說得對。”大臣們一陣議論紛紛。大殿上又是一陣嗡嗡聲。

  李隆基也覺得高仙芝所擔憂的事情很難解決。他問道:“仙芝,你有什麼解決方法嗎?”

  高仙芝說道:“臣不懂醫術,提不出什麼具體的方案,不過,臣認為,太子殿下和楊相國應該有解決辦法。今天不是讓他們進行朝堂辯論嗎,誰能夠解決這個問題,誰就來負責防治瘟疫的工作。”

  第八十五章 錦囊妙計四

  列席會議的太醫院院正崔承宗說道:“陛下,臣以為高將軍所言極是,這個問題很關鍵,解決不了這個問題,防治瘟疫的事情就無法完成。”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大臣們紛紛贊同高仙芝的意見。

  高仙芝突如其來的問題,令楊國忠頓時傻眼了,這麼難辦的問題,讓他一時之間去哪裡想辦法去?

  他的臉色一陣紅,一陣白,腦袋開始發蒙。他用目光掃視太醫署的親信們,想讓他們趕緊想辦法。太醫署的人已經被難倒了,他們低著頭,不敢看楊國忠。

  李亨得意洋洋地說道:“楊相國,請你先來回答吧。”

  楊國忠知道大事不妙了,他知道,高仙芝既然敢提出這樣的問題,李亨一定是有了準備了。

  李亨確實是胸有成竹了。

  就在剛才,他正在蒙圈,高仙芝遞給了他一個藍色的錦囊,他打開一看,不由得大喜過望。

  楊國忠實在是回答不了這個問題,他抱著僥倖的心理,說道:“既然太子殿下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就請您說說吧。”

  李亨說道:“父皇,經過兒臣仔細研究,想到了一個解決的方法。

  大家都知道,得了寒熱症的人,一旦發作,就已經行動困難了,或者說已經動不了了。

  那就是說,那些攜帶寒熱症病毒還沒有發作的人、和那些健康的人才會出現流動的情況。對於這些沒有感染或者暫時沒有發病的人來說,預防才是主要的。

  這些人四處流動,很難管理,但是他們都是人,既然是人,他們就要喝水。

  他們要喝水就好辦了,只要在瘟疫蔓延區域,在所有水井中投放預防的藥物,就可以避免這些人被感染。即使不能完全杜絕感染,那麼被感染的人的數量也會大大減少,治療起來就容易得多了。”

  李亨說到這裡,楊國忠恍然大悟,又極其懊悔,心道:“這麼簡單的問題,我怎麼就沒有想到呢。”

  李隆基笑道:“好主意,看來,太子是下了功夫了。現在,情況已經明朗了,這次朝堂辯論,太子李亨準備充分,最後勝出。朕決定,朝廷治療瘟疫的事情,就交給太子李亨負責了。”

  李亨大喜,上前說道:“兒臣遵旨。”

  楊國忠一臉糟逼,狠狠地瞪了太醫署的那些廢物一眼。

  早朝散了。

  此時,天空中飄來了很大的一片雲彩,遮住了陽光,天色變得陰暗起來。可是,李亨卻覺得陽光燦爛,到處都是亮堂堂的。他的心情好極了,背著手邁著八字步,哼著小曲兒,朝著東宮走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