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忽然,他的腳碰到了什麼東西,他仔細一看,頓時嚇出了一身冷汗,褲襠里一熱,一泡尿順著自己的大腿直往下流。

  在他的腳下,躺著一具死屍,不遠處還有一具死屍。他驚叫一聲,扔掉了手裡的梆子,拔腿就跑。

  這一夜,巡防營的官兵,在街頭發現了不少乞丐的屍體,這些屍體無一例外地發出陣陣惡臭!

  第二天,早朝,太極殿正殿。

  李隆基已經連續41天沒有上過早朝了。今天早上,他被高力士叫醒,報告了他一個壞消息:昨天晚上,長安城爆發了大規模瘟疫,街頭出現了大量的乞丐的屍體,城裡各處都出現了大批的病患,也有不少人已經死亡,城裡各處都不斷傳出悲切的哭聲。

  李隆基不得不親自上朝,處理這突如其來的災難。

  天寶年間的早朝分為大小朝會,小朝會是指平日裡朝廷各部以及其他機構的主要負責人,派出代表參加的日常朝會,大約數十人參加。

  大朝會是指在長安的五品以上的機構負責人參加的朝會,一般每月一次,大約300人左右參加。

  還有一種是年會或者因為慶典等特殊情況召開的臨時朝會,人數超過上千。

  今天的朝會就是大朝會,參加朝會的官員們一個個面色凝重,都在聽京兆尹楚恆匯報。

  楚恆說道:“昨天夜間,臣接到報告,長安市區各區都發現了寒熱症患者,已經能夠證實的死亡病例142例。臣已經派人到各區縣巡視,具體情況,暫時還沒有匯總上來。”

  接著,是巡防營的報告,巡防營目前隸屬於太子六率,歸太子指揮。巡防營將領牛寶山說道:“昨晚,巡防營在街頭發現了大約65具屍體,另外發現大約數百名乞丐有不同程度的病患。”

  他們的話音一落,大殿上頓時響起了一陣議論聲,嗡嗡地響起一片。

  李隆基咳嗽一聲,大殿上立刻就安靜下來,他說道:“太醫院,這件事怎麼說?”

  太醫院的院正崔承宗平時沒有上朝的資格,今天他是特地被叫來參加朝會的。他說道:“寒熱症又稱為傷寒症,古已有之,秦朝始皇執政時期,在江淮地區爆發過大規模寒熱症,涉及146個縣,死亡人數多達59萬人。

  東漢時期,在洛陽一帶也發生過大規模寒熱症。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寫到:‘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公元196年)以來,猶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說的是他的宗族十年時間死了三分之二,其中主要死於傷寒。

  晉朝洪武年間……”

  “行了。不要再說這些沒用的了,朕就問你,治療寒熱症可有良方?”李隆基懶得聽他囉嗦,直接打斷了他。

  崔承宗說道:“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有記載,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12枚,加水煎煮,趁熱服用,令其發汗。臣等為貴妃娘娘開出的方子,就源出於此。經過實踐證明,確實有效。”

  他的話音未落,高力士慌慌張張地跑來喊道:“陛下,陛下,貴妃娘娘不好了。”

  李隆基騰等一下站了起來,問道:“貴妃怎麼樣了?”

  高力士說道:“貴妃娘娘病情突然發作,已經昏過去了。”

  李隆基無心再處理朝政了,他一邊走,一邊說道:“防治瘟疫的事情,由楊國忠負責處理。”話音未落,人已經不見了。

  太子李亨一陣後悔,他不相信李二寶的話,白白錯過了一個在李隆基面前表現的大好時機。

  他返回東宮,叫來了李豫和李澄卉,第一句話就是:“你們趕緊去妙音坊,把那個李二寶請來。”

  驛館。

  就在昨天,安燕兒還和安慶林大吵了一頓,她不能白拿人家李二寶的胡珠,何況,人家李二寶還是為他們好。因此,她堅決阻止安慶林等人出門。

  安燕兒軟硬兼施,甚至不惜大吵大鬧,終於讓安慶林等人同意,在驛館裡再憋三天。

  此時,瘟疫爆發的消息,已經傳進了他們的耳朵,安慶林一個勁兒地後怕。安燕兒則洋洋得意。

  史朝忠說道:“我二寶兄弟真夠意思。”

  方天明嘆道:“李二寶真是個神人啊。”他說出這句話可不容易,他的師哥楊牧勞號稱大唐第一高人,他這個做師弟的,自然也是眼高於頂的。

  妙音坊。

  妙音坊里,所有人都暗自慶幸,投向李二寶的目光中,全都充滿了敬畏。

  第五十七章 大帽子壓人

  大傻的父親專門來感謝李二寶,他說道:“二、二寶,謝謝你了,你可救了我一家老小的命了。”他一激動,說話也開始結巴起來了。

  李慧娘、李白和顏真卿見到李二寶,都有點不好意思。好在,李二寶也沒有提起以前的事情,避免了大家的尷尬。

  現在,大家對他都十分信服,一齊說道:“下面,咱們該幹什麼?”

  李二寶說道:“暫時什麼也不干,大門緊閉,不准任何人進出。看情況再說。”

  東宮大門口。

  李豫上馬,帶著一隊侍衛,正要出發。李澄卉也騎著一匹棗紅馬出來了,她說道:“兄長,等一下,我和你一起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