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他們兩人都不是那種性子。
好在到底也是師兄妹,景王答應了下來,「能和慕大人成為師兄妹,也是璟沅的福氣,只是璟沅一t個小姑娘,在宮中也沒有同齡人,還往慕大人日後能多加照顧她一些。」
皇帝絲毫沒覺得人家景王說話過于謙卑,他就覺得慕鈺哪哪都好,壓根沒聽出有什麼問題,聽到景王這麼說,直接就爽朗的答應了下來,「這有什麼,師兄妹互相照顧本就是應當的,鈺兒家還有個妹妹,到時候讓他們小姑娘經常在一起玩也就是了。」
他覺得景王這口風是看上鈺兒了。
也難怪,鈺兒確實是優秀,被人看上不奇怪。
只是皇帝也有些頭疼,鈺兒如今都十七了,璟沅才八歲,年齡相差這麼大,總不能讓鈺兒去等人家長大吧。
雖然之前跟鈺兒說起婚事的時候,鈺兒還沒開竅,看樣子最近幾年都不可能成婚的樣子,可一兩年還好,十年左右就太久了。
但這並不耽誤他應下讓慕鈺照顧璟沅的事,一句話的事,都是場面話,糊弄糊弄景王,橫豎皇宮也不至於虧待了一個小姑娘,但具體得看鈺兒自己的想法。
跟小姑娘有接觸,總比天天和太后糾纏強,皇帝一想到太后竟然還覬覦慕鈺,就忍不住胸悶氣短。
說完話,景王夫婦也就告退了。
等走到身邊沒人的時候,景王忍不住開口道:「師兄妹關係到底比不上師徒關係來得穩固。」正式的拜師後,若不是慕鈺年齡不大,璟沅真就和對方的女兒差不多了。
那就是一家人。
景王妃也眉頭緊鎖,分析道:「慕鈺不答應收璟沅為徒,看來他果真是心腸冷硬,知道皇上不喜歡咱們,便不願和咱們扯上太多的關係,也不想真的治好璟沅。」
不是景王妃自視甚高,他們景王府勢力不小,手中兵權誰不覬覦,慕鈺若是成了他們女兒的師父,能從他們這得到的可就多了。
那是他們唯一的孩子,對方甚至可以從這上面來插手他們的兵權。
兩夫婦越分析越是心情沉重,最終,還是景王道:「好歹也是師兄妹,那顧太醫經常帶著慕鈺四處給人看病、採藥,璟沅過去兩人相處的機會也多,以後再多和慕鈺的家人接觸,一切會有轉機的。」
景王妃嘆了口氣,「也只能這樣了。」
如今的情況,好歹還有希望在,總比以前只能無望的等待女兒早逝命運的到來要好。
一無所知的慕鈺:?
他完全不知道在別人的眼裡,自己成了個什麼形象。
在離開京城的前一夜,景王妃來到女兒的房中,她看著白淨乖巧的女兒,伸手撫了撫女兒柔順的黑髮,輕聲道:「娘之前教你的,你都記住了嗎?」
小姑娘臉上漾起一抹笑來,乖乖回答:「記住了,多和師兄一起做事,如果可以的話,多去慕府,和徐夫人以及慕姑娘好好相處。」
嚴格來說,娘是讓她最好多和徐夫人相處,至於師兄,這個倒不強求,畢竟男女有別,也不好太親近,對人足夠尊敬就可以了。
璟沅從小在邊境長大,父母對她身體的憂思,以及父親的處境,讓她小小年紀心智就成長得極快,她能聽懂娘親讓她這麼做的原因。
她早早就接受了自己的命運,但不想讓父母擔心她,她伸手抱住了景王妃,撒嬌道:「娘,我會做好的,你們就別想這麼多了,我才八歲,至少還有十八年可以活呢,這麼久的時間,我就不信徐夫人她們會一直對我沒有感情,我的身體肯定能被治好。」
景王妃看著懂事的女兒,心中也滿是安慰,她跟著笑了笑,「好,娘都知道,娘只是怕你一個人在京城會不習慣。」
她想,時間確實還很多。
歸根到底,慕鈺有能力可以治好璟沅,這已經是最好的發現了,而慕鈺不肯真正出手,無非是因為皇帝不願意,只要他們做的夠多,讓皇帝明白他們的忠心,慕鈺這裡自然也就沒有顧慮,治好璟沅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他們得雙管其下才是。
景王妃摟著女兒,將自己的想法點點滴滴都告訴她,璟沅躺在娘親的懷疑,心中暖暖的,只覺得幸福無比。
慕鈺也知道小郡主已經成為了自己師妹的事情,皇帝道:「本來他們是想讓璟沅拜你為師的,但你年齡還小,沒空教孩子,朕便推了。」
皇帝沒說出自己猜測景王兩口看上了他的事,他還是對璟沅身體一事放心不下,若因著自己的猜測就讓鈺兒真的對一個可能早逝的姑娘上了心,那是他不願意的。
除非對方能治好。
人就是這樣,對方是景王的女兒時,他不在乎對方身體真的如何,但對方是自己看重的人的媳婦,那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
慕鈺倒是反應過來了,人家景王府不是給郡主請不起教醫術的師父,只是想跟他拉近關係,想讓他對小郡主上心罷了。
都是一片慈愛心腸。
這倒是有些戳中了慕鈺的內里,他們一家子何嘗不是將家人都看得極重。
也因此,慕鈺在跟景王等人見面的時候,倒是表現的要更溫和許多,不管他究竟能不能治好小郡主,至少也別讓人現在就提心弔膽的想太多。
「慕大人,璟沅便拜託你了,你若是有任何需要幫忙的地方,只管開口,只要我們能做到,必定會竭盡全力。」景王慎重的說道。
慕鈺笑容燦爛,比起之前在宴會上見面時雖然笑但能感覺到的疏離,這會兒倒是親近了不少,他溫和的看了看小郡主,道:「郡主以後便是我的師妹了,王爺王妃放心,我定會照顧好她,也會好生幫郡主調理身體。」
第91章
景王看著面前身姿挺拔的少年,心中滿是感嘆,人確實不錯,只是年紀大了點。
很快景王便收斂了想法,跟慕鈺寒暄著繼續說了些話。
不得不說,慕鈺的表現也是有一定要作用的,等到夫婦二人離開的時候,比起之前心中就要安定許多了。
看著隊伍走遠,慕鈺的目光重新落在了身邊的小孩身上,「走吧,該回去了。」
「是。」璟沅收斂起失落的情緒,仰頭對著慕鈺微微一笑,乖乖的跟在對方身邊。
慕鈺將人送回皇宮,就開始去忙自己的事了。
當然,給人調養身體這件事他也並沒有忘記,在那天宴會之後,慕鈺就已經和顧太醫一起,給璟沅再次把了脈,商量好了藥方,這才沒過幾天,不需要那麼快速的再次調整藥方。
不過說有事,那是真的有事。
在原本的劇情當中,今年本該是景王的死期,而在景王死後的第二年,就該是雪災的到來了,這場雪災凍死了不少人,對皇帝的威嚴也削弱比較大,尤其是皇帝殺死了景王,這件事也被有心人利用起來,民間對朝廷的怨氣也就越重。
山匪橫行,起義不斷。
當皇帝被慕鈺叫到皇子所的時候,一進門就忍不住往後退了一步,「這屋子裡怎麼這麼熱?」
現在正是炎熱的夏季,宮中各處正熱著,但就算是如此,這皇子所屋裡的溫度也高得有些不正常了。
「鈺兒你這又是弄得什麼東西?」
說話間,皇帝就已經打量了起來,邁步繼續往裡去,早在之前慕鈺便提前跟他說過,想在宮裡弄一種冬日用的方便睡覺的床,讓他給一處沒人住的宮殿,皇帝就指了皇子所,他心知慕鈺弄得東西肯定是好的,正好他的兒子們現在都還小,皇子所近些年不會住人,便用這裡剛剛好。
「火炕,這種東西適用於冬季,百姓們晚上睡覺之前將炕給點著,一晚上就能睡得暖暖和和的,除了火炕,還弄得有火牆。」
在古代冬季,尤其現在可能處在小冰河時期,氣溫格外的嚴寒與漫長,增溫是一個特別需要重視的事情,而縱觀歷史,能切實有效的,毫無疑問,非火炕和蜂窩煤莫屬了。
蜂窩煤暫時還不用急,但是炕慕鈺已經準備今年全國都安排上,為明年冬季的雪災來臨提前做好準備。
火炕是他現代見過,敘述給工部的工匠之後,工匠們弄出來的,切實可行之後,才把皇帝叫了過來。
這會兒,工匠就已經給滿是興趣的皇帝講解了起來。
皇帝一邊聽,一邊不住點頭,「這東西太好了,等今年冬天,就能少死不少人了。」
他本來就想坐穩皇位,有了慕鈺這個天天動不動就從老百姓出發的人在身邊,皇帝每次看到什麼好東西,張口閉口先想到的也是天下黎民百姓了。
工t部尚書同樣滿是喜意,對著皇帝恭維道,「是啊,皇上皇恩浩蕩,這等利國利民的東西出現,實在是天下之福,百姓之福啊。」
皇帝嘴都樂得合不攏,「這都多虧了鈺兒腦子聰明,有賞,大家都有賞,匠人們每人賞三十兩白銀,至於鈺兒,鈺兒可有想要的。」
慕鈺正眼神幽幽的看著工部尚書,心說你剛才說的全都是我的詞,見皇帝問他,他才笑道:「皇上待臣恩重如山,這些本就是為人臣子該做的本分,哪裡談得上賞賜,皇上可別是和臣生分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8_b/bjZ28.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好在到底也是師兄妹,景王答應了下來,「能和慕大人成為師兄妹,也是璟沅的福氣,只是璟沅一t個小姑娘,在宮中也沒有同齡人,還往慕大人日後能多加照顧她一些。」
皇帝絲毫沒覺得人家景王說話過于謙卑,他就覺得慕鈺哪哪都好,壓根沒聽出有什麼問題,聽到景王這麼說,直接就爽朗的答應了下來,「這有什麼,師兄妹互相照顧本就是應當的,鈺兒家還有個妹妹,到時候讓他們小姑娘經常在一起玩也就是了。」
他覺得景王這口風是看上鈺兒了。
也難怪,鈺兒確實是優秀,被人看上不奇怪。
只是皇帝也有些頭疼,鈺兒如今都十七了,璟沅才八歲,年齡相差這麼大,總不能讓鈺兒去等人家長大吧。
雖然之前跟鈺兒說起婚事的時候,鈺兒還沒開竅,看樣子最近幾年都不可能成婚的樣子,可一兩年還好,十年左右就太久了。
但這並不耽誤他應下讓慕鈺照顧璟沅的事,一句話的事,都是場面話,糊弄糊弄景王,橫豎皇宮也不至於虧待了一個小姑娘,但具體得看鈺兒自己的想法。
跟小姑娘有接觸,總比天天和太后糾纏強,皇帝一想到太后竟然還覬覦慕鈺,就忍不住胸悶氣短。
說完話,景王夫婦也就告退了。
等走到身邊沒人的時候,景王忍不住開口道:「師兄妹關係到底比不上師徒關係來得穩固。」正式的拜師後,若不是慕鈺年齡不大,璟沅真就和對方的女兒差不多了。
那就是一家人。
景王妃也眉頭緊鎖,分析道:「慕鈺不答應收璟沅為徒,看來他果真是心腸冷硬,知道皇上不喜歡咱們,便不願和咱們扯上太多的關係,也不想真的治好璟沅。」
不是景王妃自視甚高,他們景王府勢力不小,手中兵權誰不覬覦,慕鈺若是成了他們女兒的師父,能從他們這得到的可就多了。
那是他們唯一的孩子,對方甚至可以從這上面來插手他們的兵權。
兩夫婦越分析越是心情沉重,最終,還是景王道:「好歹也是師兄妹,那顧太醫經常帶著慕鈺四處給人看病、採藥,璟沅過去兩人相處的機會也多,以後再多和慕鈺的家人接觸,一切會有轉機的。」
景王妃嘆了口氣,「也只能這樣了。」
如今的情況,好歹還有希望在,總比以前只能無望的等待女兒早逝命運的到來要好。
一無所知的慕鈺:?
他完全不知道在別人的眼裡,自己成了個什麼形象。
在離開京城的前一夜,景王妃來到女兒的房中,她看著白淨乖巧的女兒,伸手撫了撫女兒柔順的黑髮,輕聲道:「娘之前教你的,你都記住了嗎?」
小姑娘臉上漾起一抹笑來,乖乖回答:「記住了,多和師兄一起做事,如果可以的話,多去慕府,和徐夫人以及慕姑娘好好相處。」
嚴格來說,娘是讓她最好多和徐夫人相處,至於師兄,這個倒不強求,畢竟男女有別,也不好太親近,對人足夠尊敬就可以了。
璟沅從小在邊境長大,父母對她身體的憂思,以及父親的處境,讓她小小年紀心智就成長得極快,她能聽懂娘親讓她這麼做的原因。
她早早就接受了自己的命運,但不想讓父母擔心她,她伸手抱住了景王妃,撒嬌道:「娘,我會做好的,你們就別想這麼多了,我才八歲,至少還有十八年可以活呢,這麼久的時間,我就不信徐夫人她們會一直對我沒有感情,我的身體肯定能被治好。」
景王妃看著懂事的女兒,心中也滿是安慰,她跟著笑了笑,「好,娘都知道,娘只是怕你一個人在京城會不習慣。」
她想,時間確實還很多。
歸根到底,慕鈺有能力可以治好璟沅,這已經是最好的發現了,而慕鈺不肯真正出手,無非是因為皇帝不願意,只要他們做的夠多,讓皇帝明白他們的忠心,慕鈺這裡自然也就沒有顧慮,治好璟沅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他們得雙管其下才是。
景王妃摟著女兒,將自己的想法點點滴滴都告訴她,璟沅躺在娘親的懷疑,心中暖暖的,只覺得幸福無比。
慕鈺也知道小郡主已經成為了自己師妹的事情,皇帝道:「本來他們是想讓璟沅拜你為師的,但你年齡還小,沒空教孩子,朕便推了。」
皇帝沒說出自己猜測景王兩口看上了他的事,他還是對璟沅身體一事放心不下,若因著自己的猜測就讓鈺兒真的對一個可能早逝的姑娘上了心,那是他不願意的。
除非對方能治好。
人就是這樣,對方是景王的女兒時,他不在乎對方身體真的如何,但對方是自己看重的人的媳婦,那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
慕鈺倒是反應過來了,人家景王府不是給郡主請不起教醫術的師父,只是想跟他拉近關係,想讓他對小郡主上心罷了。
都是一片慈愛心腸。
這倒是有些戳中了慕鈺的內里,他們一家子何嘗不是將家人都看得極重。
也因此,慕鈺在跟景王等人見面的時候,倒是表現的要更溫和許多,不管他究竟能不能治好小郡主,至少也別讓人現在就提心弔膽的想太多。
「慕大人,璟沅便拜託你了,你若是有任何需要幫忙的地方,只管開口,只要我們能做到,必定會竭盡全力。」景王慎重的說道。
慕鈺笑容燦爛,比起之前在宴會上見面時雖然笑但能感覺到的疏離,這會兒倒是親近了不少,他溫和的看了看小郡主,道:「郡主以後便是我的師妹了,王爺王妃放心,我定會照顧好她,也會好生幫郡主調理身體。」
第91章
景王看著面前身姿挺拔的少年,心中滿是感嘆,人確實不錯,只是年紀大了點。
很快景王便收斂了想法,跟慕鈺寒暄著繼續說了些話。
不得不說,慕鈺的表現也是有一定要作用的,等到夫婦二人離開的時候,比起之前心中就要安定許多了。
看著隊伍走遠,慕鈺的目光重新落在了身邊的小孩身上,「走吧,該回去了。」
「是。」璟沅收斂起失落的情緒,仰頭對著慕鈺微微一笑,乖乖的跟在對方身邊。
慕鈺將人送回皇宮,就開始去忙自己的事了。
當然,給人調養身體這件事他也並沒有忘記,在那天宴會之後,慕鈺就已經和顧太醫一起,給璟沅再次把了脈,商量好了藥方,這才沒過幾天,不需要那麼快速的再次調整藥方。
不過說有事,那是真的有事。
在原本的劇情當中,今年本該是景王的死期,而在景王死後的第二年,就該是雪災的到來了,這場雪災凍死了不少人,對皇帝的威嚴也削弱比較大,尤其是皇帝殺死了景王,這件事也被有心人利用起來,民間對朝廷的怨氣也就越重。
山匪橫行,起義不斷。
當皇帝被慕鈺叫到皇子所的時候,一進門就忍不住往後退了一步,「這屋子裡怎麼這麼熱?」
現在正是炎熱的夏季,宮中各處正熱著,但就算是如此,這皇子所屋裡的溫度也高得有些不正常了。
「鈺兒你這又是弄得什麼東西?」
說話間,皇帝就已經打量了起來,邁步繼續往裡去,早在之前慕鈺便提前跟他說過,想在宮裡弄一種冬日用的方便睡覺的床,讓他給一處沒人住的宮殿,皇帝就指了皇子所,他心知慕鈺弄得東西肯定是好的,正好他的兒子們現在都還小,皇子所近些年不會住人,便用這裡剛剛好。
「火炕,這種東西適用於冬季,百姓們晚上睡覺之前將炕給點著,一晚上就能睡得暖暖和和的,除了火炕,還弄得有火牆。」
在古代冬季,尤其現在可能處在小冰河時期,氣溫格外的嚴寒與漫長,增溫是一個特別需要重視的事情,而縱觀歷史,能切實有效的,毫無疑問,非火炕和蜂窩煤莫屬了。
蜂窩煤暫時還不用急,但是炕慕鈺已經準備今年全國都安排上,為明年冬季的雪災來臨提前做好準備。
火炕是他現代見過,敘述給工部的工匠之後,工匠們弄出來的,切實可行之後,才把皇帝叫了過來。
這會兒,工匠就已經給滿是興趣的皇帝講解了起來。
皇帝一邊聽,一邊不住點頭,「這東西太好了,等今年冬天,就能少死不少人了。」
他本來就想坐穩皇位,有了慕鈺這個天天動不動就從老百姓出發的人在身邊,皇帝每次看到什麼好東西,張口閉口先想到的也是天下黎民百姓了。
工t部尚書同樣滿是喜意,對著皇帝恭維道,「是啊,皇上皇恩浩蕩,這等利國利民的東西出現,實在是天下之福,百姓之福啊。」
皇帝嘴都樂得合不攏,「這都多虧了鈺兒腦子聰明,有賞,大家都有賞,匠人們每人賞三十兩白銀,至於鈺兒,鈺兒可有想要的。」
慕鈺正眼神幽幽的看著工部尚書,心說你剛才說的全都是我的詞,見皇帝問他,他才笑道:「皇上待臣恩重如山,這些本就是為人臣子該做的本分,哪裡談得上賞賜,皇上可別是和臣生分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8_b/bjZ28.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